西西河

  • 风中的羌笛
    曾用旧名

    山间铃响马锅头

    常然

注册:2007-11-06 20:18:03
正四品上:正议大夫|忠武将军
💧31712
🌟4131
💓416

家园

所有帖 / 38 上页 下页 末页
2007-11-08 21:18:49分页 全看 树展
🙂土工作业可以有效减少伤亡 ↑0 ↓0
同意兄的见解。
2007-11-08 21:16:41分页 全看 树展
🙂前辈流血,不是为了使我们流泪。与邮箱兄共勉。 ↑0 ↓0
2007-11-08 21:12:57分页 全看 树展
🙂他们是很英勇 ↑1 ↓0
但是本可以不这么死的。太可惜了。
2007-11-08 21:06:55分页 全看 树展
🙂兄过誉了。谢谢回复。 ↑0 ↓0
2007-11-08 20:48:12分页 全看 树展
🙂与包子兄共同探讨 ↑5 ↓0
兄提的问题,容在下一一答复,当然是在下自己的认识,不一定正确。若有失误之处,还望海涵。 1。打通滇缅公路,也只能是沿公路走向而进行。当时云南西部只有这一条公路,而国军的力量显然不可能达到跳跃式的攻击前进,所以只有逐一拔点。由于日军在英帕尔、胡康河谷同时战斗,致使滇西兵力空虚,窃 ...
2007-11-08 20:33:45分页 全看 树展
🙂河里牛人真的多 ↑0 ↓0
兄弟就是来向大家学习的。
2007-11-08 20:31:44分页 全看 树展
🙂员外兄,久仰了。 ↑0 ↓0
久仰员外的大名,兄弟十分景仰,于是买了瓶白干直接喝干,借酒壮胆摸进河里来向您和萨兄讨教来啦。呵呵。
2007-11-08 08:16:27分页 全看 树展
🙂图小的倒有一张 ↑0 ↓0
但只恐不是三爷所要之先遣图,并且目前无有带在身边(不会发图),怎生是好?
2007-11-08 07:29:33分页 全看 树展
🙂是啊。 ↑0 ↓0
44年的怒江前线,中国军队的装备总体上比日军好得多。付出重大伤亡的原因,在萨兄和王员外的文章里分析得比兄弟的清楚。唉,如此打仗,堪称盟国笑柄。
2007-11-08 07:25:52分页 全看 树展
🙂萨兄如此抬爱,实在叫兄弟诚惶诚恐。 ↑0 ↓0
真的过奖了。比起萨兄来,兄弟实在是虚度时日,浪费光阴啊。
2007-11-08 04:06:17分页 全看 树展
🙂太好了。兄弟你是哪一位? ↑0 ↓0
2007-11-08 02:01:22分页 全看 树展
🙂萨兄客气 ↑0 ↓0
兄弟是来河里学习讨教的。
2007-11-08 01:55:45分页 全看 树展
🙂至于腾冲 ↑2 ↓0
那完全是因为仓皇撤退的结果。在1942年5月初本来有两次机会击退敌人,一次是当地县长邱天陪,明明有一个护路营在手上,却不敢发动百姓,逃走了;还有就是新29师师长刘伯龙,从该城经过,士绅苦苦哀求却无法留住。 结果就是“敌兵二百九十二名,大步扬扬,把臂欢笑,直入腾冲”! ...
2007-11-08 01:50:15分页 全看 树展
🙂答复萨兄 ↑3 ↓0
您可能不记得我了。呵呵。军盟的海天,并非外人。这一段日军的阵地是有的,而且成系统。只是与山头上的各高地相比,显得单薄一些。在道人坪子更东边一点的地段上,主要以单兵工事为主,因为当时林间灌木太多了,视野非常差,在这样的地方,一来兵多了白遭杀伤,二来主要防守的是主峰,在反复炮击之后, ...
2007-11-08 01:31:16分页 全看 树展
🙂萨兄看的那是局部 ↑6 ↓0
您说的那是主峰前向东300米的开阔地,正对着子高地,叫做道人坪子。但其实那已经是山头上了。下方有千米以上是险峻的大山坡,长长的,有70度。我空手爬过,非常费力,脚下的松针相当滑。 ...
所有帖 / 38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