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z250

注册:2006-08-07 14:43:26
从五品上:朝请大夫|游骑将军
💧7966
🌟476
💓0

家园

主题帖 / 8 上页
2006-08-15 17:48:33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为人父母 ↑2 ↓0
我们当中的很多人自己受过的教育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意识到自己在专业生涯中和社交活动中感到些许不便,实质可能有些力所不能及的感觉以至相信自己失去了一些本该得到的机遇...... 于是我们希望自己的子女比自己有更好的生活准备,得到更多更好的机遇.我们强迫他们/她们各种无穷 ...
2006-08-15 15:29:17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美国火箭队教练临场质询裁判的火暴场面 ↑0 ↓0
俺拍了照片,但不知道如何上传.只好给出链接:http://www.250forum.com/uploads/photos/34.jpg
2006-08-15 10:11:06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从漫不经心到爱不释手的"撞上"的收藏 ↑14 ↓0
一般说来,搞视觉艺术的人从自己的腰包里掏钱去买别人的作品是不多见的.特别是当其本人的作品市场价值还没有确定地位的时候.德加(DEGAS)收购了很多后来成为名家的人的作品,直接帮助了当时那些还没有成名的艺术家, 也帮助了他自己.关于美术史论,大家各持己说,但我觉得德加的历史作用在于 ...
2006-08-15 09:39:43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二五眼看舞 ↑2 ↓0
前不久,CCTV.9的采访中播放了部分文革版本的当时芭团班子的"红色娘子军"片段,对比前两年在哪里看过的现今版本的红色娘子军的片段,以片断对片断,感触N多: 根据当时"芭团"(现简称改为"中芭")的原创作人员之一李导的著书回忆,红剧诞生过程中编演职员都下过连队而且时间不短 ...
2006-08-15 09:19:59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Z250人生观:二十一世纪初中国社会各阶层之我见(上) ↑1 ↓0
在没有专业分工的远古社会里,人类群居,猎取食物.没有所谓专业技巧.随着人类出于对自然认识的发展和积累而得到的所谓智慧,开始对如何进一步使用周围的资源有了日益增加深度和广度的了解.所谓人类科学技术的开始.此时群居的人群中虽然有领袖,但除此而外,其社会结构大概是比较简单的,实行的是原 ...
2006-08-15 09:10:52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关于文学创作的个人浅见 ↑1 ↓0
美国的当代文学艺术经过六十年代的反叛思潮后与整个西方艺术文学都走过了一个粉碎原学院派体系的DISCOURSE的道路. 中国的文革只是短期中断了现实主义 文学艺术的"经典"体系,很快便恢复了 可以看到中国教育体系中毕业出来的专业人才在思想上的束缚,而这种自我束缚不仅表现在美 ...
2006-08-15 07:06:19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探:法.器.道.无 ↑0 ↓0
古人废话颇多,且不喑洋语,为而今小资辈所大不齿. 记忆中人云亦云的话中似有成人,成事,成器之别.但只闻得道却从不曾听说成道! 何解? 成人的事情,TNND长大便可成人? 成器者,尝闻指人背项道:"唉,不成器的东西!"所以成器非自然生长所能,需要厉练. 成事 ...
2006-08-12 19:22:39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鸟儿与鸟笼. ↑4 ↓0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以鸟的飞翔比喻自由自在.先人则似乎认为鸟类是距离上苍最近的生灵并因而顶礼膜拜.(从出土中的早期青铜铸造祭祠器皿的许多图案中对此可见一斑)不过那都是在自然界为了生活而四处奔波揾食的野鸟.在我们看来,那些骄傲的飞翔有很多我们所赋予的涵义,甚至引伸到非常高深的哲理之中. ...
2006-08-12 19:20:38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九月的晨风, ↑1 ↓0
九月的晨风, 温馨,和煦...洋洋洒洒 雨后的清新 刷去的是昨夜的电闪雷鸣. 拂面的清风 沿着面颊流淌的雨滴 犹如情人间卿卿我我缠绵语丝 是如此的细语轻声,充满柔情... 举目晨曦中 高悬的是一片暖暖的灰灰 浑然染着懒懒的青青 不 ...
2006-08-12 19:18:07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3 ↓0
人生是有限的.设计周期寿命为N.感觉上很多人在最后的时刻可能感觉是N-X,(X为"本应活够的年头")多么期望哪怕是N+1呢! 听听那些身患绝症的人发自内心的呼唤和呐喊:珍惜你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享受你生活中的每一分钟犹如那是你的最后一分钟......! 那么,在X未知条件 ...
2006-08-12 16:47:26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过来人的车轱轳话:美国职业生涯中的基本技巧系列(一) ↑23 ↓0
很多人谈到中国人在美国企业里混总是"发达"不起来.有人抱怨种族歧视的存在,有人认为印巴人能够"爬上去"是因为他们的英语比中国人强... 俺来到美国差不多二十年了,该能算上半个"过来人"了吧,谈谈我的看法,希望或许能对部分同胞有帮助. 在二十一世纪的美国,印度人在一般美国大 ...
2006-08-12 16:42:13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服饰与文化 ↑1 ↓0
从传统生活方式下的传统价值观念到所谓后工业时代文化的价值观念,使人们的服饰趋向变化不断变化. 看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沿袭多年的头饰的材料/式样/工艺的经年保留,再看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时尚潮流的季节发布,说明人们的审美价值变化的频率的差别.在传统文化地区的民歌流行可以传代 ...
2006-08-12 16:40:46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男人的衣着讲究与所谓"时尚" ↑11 ↓0
在许多场合下,看到中年或老年夫妇成双成对出入于随便的公共场所,几乎只有看那女人的穿着才看的出他们的"社会身份":女人的穿这并不十分入时,常是出于名贵设计师的但相对品位趋于保守的成套服装,和名贵的拎包.这些女人几乎从来不带电子表.都是名贵的正式手表.男人们往往比较随便,即使很有经济 ...
2006-08-12 16:39:17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周末大众艺术角(一)请你叫板:谁说俺不是艺术家?! ↑1 ↓0
很多人愿意接受别人的说法:艺术是艺术家的事. 我说:不许放屁:试看天地翻复! 为什么你不试试你究竟能不能搞你自己的艺术呢? 搞什么来的?艺术?什么是艺术? 对啊,先搞搞清楚您可能会搞的是什么! 艺术一定是中国美术院校里教的和大家以为学会的吗? 俺说那是误人子弟的地 ...
2006-08-12 16:36:39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美国火箭城的部分建筑一瞥 ↑1 ↓0
一般说来,美国普通住宅建筑中所谓殖民地式比较普遍. 以火箭城看,上个世纪初(直到大约三十年代的市区大户中比较流行的式样很典型地反映当地的时尚的门拱和高台阶转瓦建筑(同为南方但与新奥儿良的风格大不相同.其中有些与日本的早期建筑及其带到旅顺和长春的部分帝国建筑(如伪满皇宫和满州 ...
主题帖 / 8 上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