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女儿露宿雪夜的勇敢经历 -- 牛公
二月份的一场大雪,苦了我扫雪、开车,但我女儿和她的小夥伴们乐坏了。
她所在的 Girl Guide (女童军)小组蠢蠢欲动了。这一群小姑娘都缺少一枚很关键的勋章,要想得到它,需要在户外雪地过夜才能得到。入冬以来,没下过正而八经的雪,这下她们的机会来了。
而且,她们还有个惊人的秘密,先向我们保密。大雪后的第二天,孩子们在一个叫 Julia 的同伴家聚会,筹划整个活动。星期五晚上,我驱车送女儿去Julia 家,放下她、卸下睡袋等一应物品,正想走,女儿却把我叫住了。“你不想看看我们今晚在什么地方过夜吗?”
噢,是得看看,这大雪天的,帐篷得多厚才行啊。绕到Julia 家的后院,女儿指着一个大雪堆,“这就是我们的房子!”
图一、一眼看去,就是一个普通的雪堆,但有个小孔
什么?零下二十多度,六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在这个雪堆里过夜?我想不过是开个玩笑罢了。
Julia 的妈妈,女儿小组的指导,也是此次活动的组织者,笑眯眯地递过一张纸,委托书一类的(Consent Letter),请我签字画押,不外乎风险呀、责任呀。我疑惑地、不请愿地、战战兢兢地签了字,这是真的?
女儿拉着我,开始给我讲解。这叫 quinzhee (雪窖)。是这样建成的:先堆一大堆雪,压实,然后把里面掏空。
图二、女儿她们建的 quinzhee (正面,出入口有一尺多高)
她继续说,还有一种结构叫 igloo (雪宫),但与 quinzhee 的建造方法不同,不是掏的,而是象盖房子一样垒的,用的是雪砖(比较磁实的大雪坨,切成长方块)。
图三、网上找到的 igloo 照片
我这儿学GRE词汇哪我?这一个空壳,也没有支撑,结实嘛?Julia 的妈妈见我满腹狐疑的,就给我解释,她儿子去年在冬令营就住类似的 quinzhee ,住完后几个孩子在上面猛跳,愣是砸不塌,结实着哪。第一,它是个穹形,也很厚,第二,在天黑以前,里面点几只蜡烛,让内层的雪稍稍溶一下。等天一黑,气温很低,内层
就结结实实地冻上了,变成很强的支撑了。
图四、这是我爬进去照的 quinzhee 内部(小孔是空气对流用的)
那这洞口敞着,会不会冷?这你放心,雪是很好的保温材料,孩子们的呼吸和体温在里面存住,温度能维持在零度左右。稍微厚实些的睡袋就够了。现在耽心的倒是如何有足够的新鲜空气,所以,除了出入用的洞口,另外开个小孔,就是为了空气有对流。
要是这附近林子里钻出个木狼、狐狸五的咋办?你这想的也太多了,放心吧,我们几个妈妈在周围还支了两个帐篷,随时会关照的。得,我也没什么可说的了。跟闺女拥抱分手,依依不舍。
那晚上,我和牛婆都没睡好,哎哟那恶梦做的,一串一串的。第二天一早,赶紧着过去呀(开车两分钟)。孩子们正玩哪,一个个笑得很阳光。看来成功了。一问,六个姑娘,只有一个害怕了去住帐篷,剩的下五个没事人似的过了一宿。
我赶紧照了几张照片。照完内部那张,我躺在里面环顾四周,假想我在这里过夜,一种强烈的狭小恐惧感袭击着我,憋闷、心慌,想起儿时被困井下的窒息,赶紧吧咱,连滚带爬地出来了。
女儿她们得了勋章,地区总部还让她们将这一经历写下来,与其他队员分享。
让孩子去艰苦中锻炼吧。
(完)
好象也曾是这般生活在雪做的房子里。
小牛女真勇敢。
非侠好.
一大堆问题啊——
那是“南方”印第安人对他们的贬称,他们叫自己Inuit。Igloo就是Inuit的住房,很暖和的(相对来说)。
要是只有零下季度,用湿雪堆起来的,要担心塌方。零下20多度(摄氏度?)的雪都是干的,一拍实又有水分出来,正好结冰。要是浇一点水,丢一个手榴弹都炸不塌。透气是要注意的,所以一定要上下开孔对流。照片上的是标准童子军的做法,久经考验的。
怪吓人的,雪窟窿貌似不太结实的说。
不知道这雪窖是谁造的?够花功夫的!
那难以克服的“幽闭恐惧症”——恐怕我就没法在那小空间里过夜,喘不上来气呢。
花小姑娘~摄氏零度啊,还是很冷的!!
得,只好欠着了,穷人哪,惭愧~
你现有:6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