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非典型体育】忆海拾贝 之 跳皮筋儿(一) -- 喜欢

共:💬107 🌺15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现在练瑜伽,所以

柔韧性还行。

我昨天回了你的帖子就睡了,结果做了一夜梦,全是跳橡皮筋,早晨醒来这个累啊

“马兰开花”我们肯定是跳皮筋时唱的。梦里还想起另一个有时代特色的:

邓拓吴晗廖默沙

他们仨是一家

反党反社反人民

你说该杀不该杀

杀, 杀, 杀。

家园 就是这个, 我们用来跳单筋的...

着个一定要有至少3个桩, 越多越好, 然后跳的人每句歌谣在一个筋儿上跳编花, 这样在各各筋儿上跑. 一伙人要步调一致, 也就是说一根筋儿上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人, 很好玩儿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我也是想着跳皮筋的动作入睡的

还好梦里没跳~

时代特色的,好像很多哦。那时有个(俩人跳来跳去的)游戏就是一边跳一边念:

打,打,打,打倒XXX

保,保,保,保卫XXX

……

要押韵,就知道打倒谁,保卫谁了吧?

家园 对!你不说我都忘了这玩法!

没错,就是这样“跑着”玩。

咦?那么,是不是我们跳皮筋唱的也是这个?上面说“踢毽子时唱马兰开花”,其实心里也不是十分肯定。。。

家园 喜欢是聪明的姐姐,还是幸福的妹妹?
家园 唉,我从小就被妈妈锁在屋子里,不许出去疯

结果就是从小就不大会玩皮筋。。。

一个特郁闷的人留言

家园 我们小的时候,那帮子女孩子也是唱这个的

不过你说的别的,我就没听说过了。。。

家园 我这辈子就见过一个男孩子跳皮筋的,而且跳得还特棒

那是我初中同班同学,特女性化的一个小男孩,就喜欢在女孩子群里玩。

家园 雷兄聪明~

喜欢幸福~

家园 哦噢~

好像看见,一个大眼睛的小姑娘,隔着窗玻璃看着外面的孩子玩儿,眼里有大滴大滴的眼泪落下来……

花慰妞儿~

不过,你现在可以玩啊!补回来~

过两年,带着你家的一对宝贝一起玩!

家园 这个有趣。

雷兄聪明。。

喜欢果然是mm。呵呵。都花。。 花出一宝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家园 【原创】忆海拾贝 之 跳皮筋儿(四)

(四)跳皮筋儿的花样之“双筋儿”

双筋儿,就是把一串皮筋首尾相接形成一个,呃,封闭曲线。抻起来后摆在玩家面前的就是两根皮筋,所以叫双筋儿。

双筋儿的抻筋儿方法跟单筋儿不同(好像是废话?):不用手,而是把皮筋儿套在抻筋儿人身体的某个部位,撑住。最低一档从小腿肚开始,然后依次是膝盖、大腿根、腰、胳肢窝、细脖儿、耳朵。再往高不是没见过,但是很少有人玩。

还有一个要点是,抻筋儿方法分“(腿儿)”和“(腿儿)”两种。前面几档容易理解,“细腿儿”就是用一条腿抻筋儿,比较窄;“粗腿儿”就是两条腿一起抻筋儿,宽了一倍。

可到了腰和胳肢窝怎么办?那就用侧站和正面站来达到窄和宽的要求,也叫“细的”、“粗的”。

那到了脖子怎么办?问得好。到了脖子就不分“粗”、“细”了——抻筋儿人朝哪边站宽度都一样,要不怎么叫“细脖儿”呢!

细脖儿和耳朵,那基本上已经是最高境界了,一般玩“过了”,就直接转世轮回,不再难为自己了。

——啥?不是对方么,怎么是难为自己?

——切,对方玩了,你自己不早晚也得玩?

双筋儿的玩法比较单调——就是配合兄所说的“大蹦儿”、煮酒兄所说的“跳茅坑”——后者是北京的说法,所以俺也……跳过那啥坑。

先插一句。有一种跟单筋儿类似、唱着歌跳双筋儿的玩法(我印象中只有这一种)。那玩法,或者说那首歌,叫“远飞的大雁”。(耳熟么?姜文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就“复习”这歌来着。)排除了这个,就只剩下“跳茅坑”一种玩法了。

跳茅坑只有六个简单的基本动作。不过要记住的是,永远双脚同时起跳、同时落地

0,站在起点:两根皮筋的某一侧;

1,双脚进入两根皮筋之间。这个动作叫“”;

2,双脚分到两根皮筋的外侧,一边一只;

3,双脚回到两根皮筋之间。这个动作叫“”;

4,回到起点;

5,跳到面前第二根皮筋的另一侧,同时把第一根皮筋带过去,使之压在第二根皮筋上。这个动作被称为“”,三声;

6,回到起点。

简单么?简单。但变化也多。孩子们总是会增加一些规则,适当地提高难度,使得玩得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否则谁赶上抻筋儿谁倒霉,没有翻身的日子了)。

在玩“细的”时,人是可以走动的。这个条件使得你可以“预跳”,即先“颠一颠”,再起跳,而不必拔地而起。想象一下“跳高”和“立定跳高”的区别吧。

而在玩“粗的”时,就不允许走动了。六个动作就是六个,脚上不允许做任何辅助动作,否则就违规,您得“下去”。(嗯,学校也许应该增加“立定跳高”这一体育项目,让女同学显示一下身手。)

还不够难?那再加点条件。

“细的”,同拨的一起上。A做动作1,B做,C做……于是大家都跳到皮筋中间去;然后A做动作2,B做,C做……,依次类推。好在大家是可以走动的,可以给做动作的人腾出空间。

那么,“粗的”也大家一起上吧?

——“哎呀,你踢着我了!”

——“好吧,好吧,皮筋不够长,粗的就一个人玩吧。”

但是,一个人玩可以,却要增加另一个条件:“粗腿儿”(腿部的那三级)要玩“快的”。就是六个动作一气呵成,中间不允许丝毫停顿。于是,你只能用脚尖落地,同时起跳,完成下一个动作。

配合兄说了,“快的”玩一遍还不够,要连玩几十遍!俺晕,俺们那时最多也就连玩两、三遍吧?不过,我们到“粗大腿根”一级也要玩“快的”!难度也够高了吧?

具体实施这些动作时也有一些技巧。说悬一点还应用了拓扑学的道理(当然大家都是不自觉的,那时谁也没听说过“拓扑”这个词)。

当皮筋儿升到大腿根或更高时,“挑”的动作就要用它的“变种”:“把第二根皮筋从第一根皮筋下面‘勾’过来”(仍在“起点”这一侧落地)。从拓扑学的角度看,这跟“把第一跟挑过第二根皮筋”的动作是一样的。

双筋儿的“细脖儿”、“耳朵”相当于单筋儿的“小举”、“大举”,是最难的两级。“进”,难玩——要像葛MM说的那样,“飞”入两根皮筋中间;“分”,更难——在跃起的一刹那,两只脚要准确地从后面插入窄窄的、斜斜升起的两根皮筋中间,偏一点儿都不成,过一点儿也不成!而且没法看,全凭感觉;“挑”,也难——我玩的时候最容易出的错是,“好脚”虽然从第一根皮筋下面勾着了第二根皮筋,但是“坏脚”也抬得太高,越过了第一根皮筋,于是“下去”。(我能够着的是“细脖儿”;“耳朵”就基本上是个别人的表演项目了。)

在我的经历中,只有双筋儿,偶然会有男孩子参与。他们笨笨的,总需要女孩子救他们。不过,也许因为那时他们实际上是第一次玩,年纪又只有七、八岁。还没等真正学会呢,就不再玩这种“女孩子的游戏”了。

从前面几位朋友的跟帖中我才得知:原来,这世界上,曾经有跳皮筋跳得比女孩子更高、更好的男孩子!一天之内,喜欢把眼睛刮了好几遍!

===========

注:稍微修改了一下。边写边回忆起更多,几乎忘了的东东啊!

关键词(Tags): #皮筋#皮筋儿#跳皮筋#非典体育
家园 呵呵。

还是不会。但花。是不宵的玩。 男孩子的优势在身高。和运动的协调性。。

家园 花敬跳橡皮筋的蓝孩子哈!
家园 来晚了,挨篇送花!

喜欢MM能把这跳皮筋儿写得如此有声有色,难得难得!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