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梦之DSLR -- 晨枫

共:💬35 🌺3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打印机是没有希望了

相纸是通过反射光线来实现亮度差别的,想大幅度提高动态空间没有可能。

显示器有希望,不过个人认为难度非常大。毕竟人眼睛看东西是实时扫描,用最敏感的那一小块视网膜扫描最有兴趣的点,同时在亮区和暗区变换光圈的(瞳孔)。

很多场景用眼睛感受非常之美,照下来回去看完全两回事,最后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照相机怎能跟眼睛媲美。

家园 好东西,收藏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家园 第6条问题不大吧

  现在闪存的容量上去了,价格下来了。按自己买过几片的价格,大概8、9个月,同样价格的闪存,容量翻翻。因为性价比是指数级增加的,应该很快就可以达到实用的地步。比如我现在就有4GB的Compact Flash和1GB的SD。

  在我看起来,存储容量的问题虽然有,但很快就会得到解决。参考硬盘的容量变化:从20MB的硬盘到1GB的硬盘用了很长时间,但1GB到1TB(现在已经在卖了),只是10年左右。而且从100GB到1TB只是几年。闪存也一样,现在4GB的卡很容易买了。按这个速度,容量应该很快就会超出一般应用的要求。

  另外,数码伴侣现在很便宜,硬盘、电池容量也上去了。自己现在用一个30GB硬盘的数码伴侣,摄像机是JVC GZ-MC100EK,用4GB+1GB的卡。数码相机Fujifilm S7000,用512M、 256M的卡。按摄像机每天两小时,照相机每天400张JPEG,卡加数码伴侣可以顶住连续七天的数据量。如果不够,就带上另一个20GB的数码伴侣,能顶10天。实际上,自己还从来没有使用到这个地步。

其它几条中,7应该是最致命的。因为人的眼睛感光基本是对数分布,而目前的电子感光器件,基本都是近似线性特性的。所以曝光准确时,亮部、暗部的细节远远不够,但中间色调却大大超出人眼的分辨能力(通常人眼也只能分辨几万中不同的颜色和色调)。这个就是我当时买富士S7000时看中的卖点,因为富士相机的CCD有动态像素补偿功能,能补偿高光和暗部的细节。不过事实上,那个Super CCD的噪声太大,动态调整效果也没有想象中的好。不过我觉得富士的这个主意不错,人眼不单是动态变瞳孔(光圈),而且感光细胞之间有相互影响,可以动态调节。富士的主意是在每一个像素点旁做一个辅助感光点,用作测光器,控制该感光点的灵敏度。不过实现得不太好,而且现在好像没有太大的进展了。:(

其它的功能,都是在现在的技术下可以、或容易解决的。只不过厂家要牟取暴利,不愿意让大家轻易获得这些功能而已。

家园 对数码伴侣很感兴趣,DV导出是什么格式?
家园 还是一个问题

很多DSLR不支持最新的超大容量记忆卡,EOS 10D好像只有1GB,20D只支持4GB(2GB?),更大的卡也只能降格使用。

出去旅游的时候,一天拍200张照片不是不可思议的事。在20D上,那就差不多是2GB了。要是玩一个星期,每天晚上不下载到数字伴侣或笔记本上,明天怎么办呢?现在的DSLR的文件越来越大,5D的文件就比20D要大一倍。记忆卡还是一个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要是所有照片全在一张卡上,万一这张卡有毛病,那不是欲哭无泪了吗?有没有碰到过这样倒霉的事的?

富士的Super CCD的概念很吸引人,希望他们能用实际效果证明这条路子。

家园 又长见识了

没留意晨老师有这一好文。关于第七点HDR,好像对硬件的要求很高,你选用的例图是自己的吗,如何合成的。能再详细说明一下就好了,谢谢。

家园 咳咳,我只有盗版的本事。问wildpig吧,他有经验

不是我自己做的,问wildpig吧,他有经验。

家园 那个。。。10D支持的卡容量

俺可以证明,10D用2G的CF卡完全没有问题

1估计相机厂家不会开发的,因为变形的大小通常奠定了一只镜头的质量~牛头狗头都一样了,那还咋骗钱呢?

2.这个已经有实现了,好像是Nikon的

3。虽然SONY的所有镜头装到机身上都防抖,但是看看他们家那些镜头的价格吧,70-200SSM比XBIS还要贵很多

9.对焦包围最早也是Contax做的,好像是用在了N系列相机上

另外显示器、相机、打印机之间的色彩空间定义和校准,是一个很头疼的事情。

家园 数码伴侣不大啊,出门就放在口袋里,具体大小见内

  数码伴侣不大,里面用的是笔记本的2.5"硬盘,自带充电锂电池,重量、体积都不大。出门时完全可以放在衣服口袋里。照相机、录像机卡满的时候,现场就倒。在关闭电源的情况下,笔记本电脑硬盘还是比较皮实的,如果拍摄的内容实在重要,可以考虑带两个数码伴侣。

  自己到伦敦玩时就是把这个放到牛仔裤的口袋里,4天照了2.9GB照片+7.2GB录像。从自己使用的情况看,我这个数码伴侣充一次电可以支持30~40分钟,大概可以拷贝1GB的卡10次左右,拷贝4GB的卡比较费时间,大概只能拷贝4、5次。不过新的数码伴侣锂电池比较大,时间长多了(老爸的能支持1小时左右)。

  拷贝时,数码伴侣只是简单的拷贝文件,闪存卡上是设么格式,拷贝后也是什么格式。硬盘上的分区格式是FAT32,最大支持到32GB的分区。拷贝的文件放在单独的子目录里,目录名称按:卡类型+流水号 自动生成。不会搞混。

  平时在家里,数码伴侣可以当USB外置硬盘用,下面的图就是和电脑连接时的样子。

点看全图

这个是具体大小:

点看全图

插上卡是这样的:

点看全图

拷贝闪存卡的时候,液晶屏幕显示当前电池容量、硬盘空间、闪存中使用的空间、拷贝进度信息:

点看全图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DV里是什么格式,拷贝后还一样。

  关于我自己的数码伴侣细节,请见给晨大的回帖:链接出处

  不过要说明的是,我用的JVC摄像机不用磁带或硬盘,而是使用CF+SD闪存卡,直接保存压缩的文件。买的时候就是看中它体积小、全固态、卡可以和我的相机互换才出的手。

  如果您的DV使用硬盘的话,一般都可以连续摄7~10小时DVD质量的录像,3、4天的旅游基本够用了。如果用DV录像带,我没有见到过可以通过“火线”拷贝的数码伴侣,估计还是多带几盒带子简单。至于直接刻录DVD的摄像机,就用不着这些了。

家园 枫林兄可以参考一下这里,有比较详细的步骤

顺带一提,俺是美家的,到佳友在线只是学习,嘿嘿

家园 我还是用dv带

质量可以自己控制,不搞那些花花的话,做成dvd也很快。

家园 是啊,DV带也是一样的用,不过用DV带有几个不尽如意的地方

  一个是DV摄像机因为有带子,虽然体积、价格已经不错了,不过毕竟是机械零件,使用寿命、耗电、噪声、防水、防尘等方面还是不能和全固态的比。打个比方,这个就像以前的磁带、光盘随身听和现在MP3比,体积、耗电、保养都不能比了。

  当然,说到图像质量,用DV还是硬盘、闪盘,倒是没有太大的区别(扯一句,现在MP3的音质大多比不上原来的光盘随身听,毕竟在数码设备里,存储介质和媒体质量更本就没有直接的联系)。

  不过对于我自己来说,用DV采集DVD画质(720x576)的录像、再压缩后刻成DVD实在是有点费时间,而且手头也没有可以做这个的计算机软件。而自己这个摄像机,内部已经压缩成了MPEG2格式的数据文件,拷贝到计算机后,稍做裁减,添加字幕和音乐后,就可以刻录DVD了,确实省了不少时间。反正录像对我来说,内容比画面效果重要很多,使用方便要比其它因素更关键,所以现在很喜欢这个小摄像机。

家园 那是我记错了

不过DSLR是有记忆卡容量上限的,EOS mailing list里常看到人问起。

家园 那么便宜啊,要叫家里人给带一个了

不过我连DSLR还没有捏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