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经济真如我们想象与期待的那样吗? -- 老河

共:💬58 🌺3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说的对呀,很和中国目前所采取的措施吗.
家园 代价再大 也比大家一起饿死或是造反好

不这样发展 上哪里去给中国人找5.6亿个工作岗位?

全世界哪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每年增加1000万个工作岗位?

把他们饿死?

还是强行束缚在农村最后积累成暴动?

还是发动世界大战把人口送到战场上消耗掉?

要是50年代就开始计划生育每家2胎 中国维持8-9亿人口 的确是可以不走现在这条路的

但是 既然我们已经有13亿人吃喝拉撒了 污染规模 的人口基数是摆在那里的

家园 你一发贴就是火星贴~

1970年代世界都那个样,但是30年后还这个样,这就是你的解释吗。怎么不把你自己送过去锻炼一下??

家园 是啊 我们人均GDP20000美刀了是吧

全世界哪个国家有那么论亿的富余劳动力的

家园 第一次在河里看到“个旧”,我的家乡

老工人们的肺病确实十分的多。。。

矿山的坑道里布满粉尘,地面的城市布满冶炼厂的烟尘。。

不过现在一线的临时工人似乎以贵州来的老表居多,被私人矿主狠狠剥削。。。。

关键词(Tags): #个旧
家园 老大我真建议你找本宏观经济学看看

看你性子直,不想跟你吵

有些东西真不是用gdp衡量的,特别是像你说的,这么巨大基数的劳动力...

换一个角度来讲,你可以看看这种背景下的破坏有多么严重。像现在这种方式发展下去,一旦超过环境的极限值,对环境的破坏,更加上对社会关系的破坏,后果是不可逆。

家园 老大 老凯论工资与失业人数的也不少吧 你没看不成?
家园 现在私营矿主很牛

对每个工人都控制好雇佣时间

平均3-4个月左右

这个期限 大致就是 会引起肺部恶化 但还不到永久性损伤(引发硅肺病或肺积水)的那种程度

家园 有时候,我想...

写个十几个帖子把你摆平又能有什么用呢?

持你这样看法的太多了,向环境要效益~这思路在现在这个年代,怎么说也过时了把。更何况很多的污染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按你这个想法,恐怕还不够圈一二十个无人区中国就完蛋了。

可悲~~您老就不停的破坏吧~反正最后受罪的不是你

家园 现在受益的也不是我 你给个别的出路如何

无论干不干 中国那么多人都会把中国环境弄死

与其等死 不如拼一下

向环境要效益 扯淡 效益算个屁 新增就业才是问题 很多地方已经不得不倒贴钱给企业让他们增加就业岗位

家园 又环保又能挣钱又有就业岗位的工厂设备天上掉下来的?

还是你以为资本主义列强都是活雷锋?

你简直就是 看人挑担腰不累

家园 综合评述一下下面的争论,我觉得改革后经济发展代价是大

这里争论的其实有不同的侧重点,有人认为现在环境破坏太大,有人认为发展经济破坏环境是必经之路,还有就是时间上的相比。

思考的人说到经济发展多多少少必须以环境牺牲为代价也是实际的情况。只是无需去和文革期间相比,那时候环境当然也有破坏,那是和民国清朝比,和改革开放之后的环境破坏又相去甚远了。

1975年的时候,中国许多地方的农田小沟里还可以抓到一些小鱼小虾,现在几乎没有了。反过来说,1975年的时候老人们说我们小时候田里的小鱼小虾比现在多多了。

现在中国的环境破坏真的很让人触目惊心。我们应该承认这个现实,从现在开始向环保节约型经济发展,这是方向。

家园 正好有~

我估计就是发展方向。

推荐你找找看最近几年比较火的closeloop,zeroemission,

日本有很多地方的搞的不错了。

大连现在也在搞环境工业园,就是给以后的发展立个榜样。

家园 我反对环境恶化说,纯属矫情,否则为什么现在到处杀野猪.

我老家在江西,80年代的时候,红土地童山濯濯,河水昏黄。现在,只要是山就是绿的。

河水也漫漫变清了,现在江西的森林覆盖率是40%多,福建最高,60%多。

中国的森林覆盖率从80年代的11%到现在的19%。这些我们都是深深感受到的。

(由于西藏,蒙古,青海,新疆只能是草原,这就是是国土面积一半。森林只能在

内地十八省,东北地区出现,所以即便每个省50%的森林覆盖率,平均到全国也只是

25%的森林覆盖率,所以我觉得森林覆盖的潜力快到头了)

绿化成果显著的原因,我想有;

1,90年代起,城市居民都用液化气,或者煤气,减少了大批柴薪需求。

2,农村的沼气池建设,减少了柴薪的需求。

3,大陆的木材使用一般从俄罗斯,印泥进口,转移了商业砍划。

4, 农村自80年代开始,就不让砍树,只能在村干部安排下,砍些枝枝卡卡.

5, 林地承包

中国的沙漠化去年首次被逆转,逆转沙漠土地接近2000平方公里。

沙尘暴的数量在减少,北京现在的天气比90年代好很多。8,90年代估计有几十天沙尘

暴的,每年。现在的沙尘暴大多数也来至于蒙古国。

现在,网上有一条闹得比较凶的信息是,安徽的野猪泛滥成灾,政府正在组织定

期猎杀,网民们却大有意见。

基本上,在现有科技条件下,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完全不是互相排斥的,是可以共

同达到的目的。而且,可以促使企业采用最新的技术去扩展生产力。进而有利于先进

技术的推广。

这也是政府在产业扩张审批中,常常有对设备与技术的硬性规定。比如钢铁,就

不能新建300立方米以下的转炉,以前有的,不合此标准的,要在3年内淘汰。

水泥生产线只允许上干法生产线,不低于5000吨。

火力电力机组,只允许上60万千瓦以上的,30万千瓦以下的机组要在三年内淘汰。

.....

总之,我赞同重视环境问题,但反对这种了无新意的矫情,

人云亦云最简单,自己分析问题最辛苦

痛心疾首最煽情,稳重冷静最难得

河里的兄弟嘛,希望大家都做后者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环境破坏未必象大众传媒所宣传的那样

我就以自身的经历而言来说吧。小时候上山砍柴,与一帮伙伴去,要走上三、四里路才有柴砍,因为附近山上的柴都砍光了。等我们这辈人砍完柴,我弟弟他们这一代就很少砍柴了,因为各家各户开始烧煤了,当然也有个别烧柴的,但终究是少数!大概十年前,就在家门边的山上一转,看到那柴长势很好,才明白经济发展其实对环境是有促进作用的。今天更不用说了,只知道这些年山里的野猪多了起来,因为上山的人少了。回想起自己年少时一个跑到林子里砍柴火的情景,敢打赌现在的少年没几个有这样的胆子!顺便举另一个事实以证明环境的有利:在我小的时候,麂肉是难得一见的,但现在集市上这一野味也多起来了(主要是冬天,因为容易保存)。

经济发展对于环境的影响,有正面,也有负面。我以为,总的来说正面影响高过负面影响!就好比北京烧天然气一样,比较二十多年前家家烧煤的那个情景,岂可同日而语!

窃以为大众传媒天生有一种追逐负面新闻的倾向,经济发展确实也有破坏环境的个例,但更多保护环境的,却看不到。人的心理,得到的好处,就心安理得,有一点不如意,却大叫大嚷。仍以北京为例,在媒体的印象中,似乎总是灰蒙蒙的天,然后再来个沙尘暴什么的,似乎气象环境很糟糕。我来到南方,与一些学生聊天气,他们就一幅很可怜北京人的口吻。这些人从未到过北方,还不是凭着报章上的印象得出的结论!我在北京呆了几年,才明白,报章上给人误导的有多深。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