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蓑衣,zm308网友请进。 -- 十八亩段

共:💬55 🌺4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部队那种雨衣当时是买不到的。

细帆布雨衣,不到30块/件,上山下山用的话,也用不长,跟能用几十年甚至传给下代的蓑衣没法比较。穿雨衣怎么插秧、怎么采茶叶……?

家园 树欲静而风不止。可笑。

嘎嘎 2006-11-16 09:55:52

我说他造谣撒谎以证据为先:)))你那老乡呢?是通过造谣来证明我撒谎。这里有很多人都不会全程关注我和他的争吵,所以要是只看他的某个帖子,似乎证据凿凿,而我有时实在懒得理他,不可避免给人留下我默认了他的指控。这完了没有?没有,他还继续造谣,请看:

倒打一耙。

为了表明他那工资表的正确,搬出一教师为证,现在基本上能证实这70年代初造豪宅靠不住了。

证实这70年代初造豪宅靠不住了?请证实给大家看。

随后,以自身60年代农村教书经历来进一步反驳,天下奇闻啊,当时就做过老师,居还不知那个时候上学不要钱。
拜托,“60年代农村教书”?请贴出出处。哪句话可以说明我不知上学不要钱?贴出来。

再后,听我谈及农村发展副业种中药材,利马跟进,我懒得理他最开始提及进山采人参这类让人笑掉大牙的谎话。农村种中药材能赚几分钱?

ZT“我懒得理他”。

近来又冒出一个谣言啊,你们那蓑衣价格几何咱懒得讨论,咱老家哪家没有三四件蓑衣的?还替我算上一笔账,这也未免太可笑了些:)))第一类蓑衣没见过咋做的,第二类可是见过的,不需要什么棕匠之类的。
可笑。

家园 没兴趣吵了,还是歇歇吧。
家园 这样下去看来这个帖又要被移走了
家园 铁老大,看来我们是一个疙瘩的

下午中间的那顿就叫点心,量还是不少的.

家园 花儿谢谢了。
家园 花儿谢谢了。
家园 小炉匠属于流动铁匠或铜匠。

铁匠、泥瓦匠(栾平小炉匠属于这一行)

  挑着小炉子和一点工具到外找活干。

  一般说的铁匠是半固定的,光一个铁砧就有两百多斤重。流动铁匠的铁砧只有一、二十斤重。

家园 蓑衣30元应该有误。

  我不知道当时蓑衣的具体价格,但根据对当时物价的了解应该低于五元。

  当时买件胶布雨衣也大约就十几元,记得比较清楚的是72年初我从南京给工友带过一把油布雨伞,价三元多。

  那时农村请手艺人差不多一元一天。

  农民不可能只为干活容易些花超出一倍的价格买蓑衣。

  关于“豪宅”你是对的。

家园 这个豪宅是相对于当地农村的。

  不能拿现在意义的豪宅来理解。

  直到七十年代,国家建设部门对单层砖瓦房的建设标准是每平方四十元,六十年代及以前这个成本标准完全能达到,七十年代建设物资价有所上涨,再加上人员效率问题,我们工程队大约要六十元左右。这个建设标准要比农村高,砖铺地,炕、炉灶都盘好,石灰粉刷内墙,木质玻璃门窗,电灯装好。

  农村建房成本要低些,有部分农家木料是自己种的,(农民房前屋后种的树木归自己,许多农民生下儿子就种下树,等娶媳妇时刚好能用)有的是土坯墙四角包砖或空心砖墙,内部“装修”标准也低得多,比如炕、灶不用砖,内墙抹点泥或根本不抹(砖墙)。用工也不大可能浪费。盖一中堂加两厢的房子花费不会超过一、两千元。

  当时农民现金收入极少,纯农民不大可能盖砖瓦房,绝大多数都是土墙草顶,墙上只开洞透气(这种房子在当时我去过的苏北很普遍)或糊纸代玻璃(我插队的地方就这样)。

  相对于绝大多数农民住的土草房,能用瓦盖顶,玻璃窗的房子就是豪宅了。

  那时砖四五分钱一块,洋瓦(相对于拱形的老式瓦)一毛左右,一平方玻璃也就两三元。对于基本没有现金收的农民来说是买不起的,但对于有国家工资的人来说并不太困难。

  以下是题外话。

  七十年代的城里人(包括六0年以后毕业的大学生)最困难的是老婆没工作又住在城里的;次一等是老婆在农村挣工分的,一般来说老婆可自糊口,本人要省下钱来养孩子和盖房子,而且房子又要是十八亩说的那样的“豪宅”,否则在村里太丢面子。

  双职工、五十年代初参加工作的工人(五十年代考几级就拿几级,所以那时参加工作的老工人可拿到七八十元一月)和大学生(到文革时一般都能拿一百左右),只要孩子不是太多生活一般都高于平均水平。

家园 部队冒雨抢险时不都穿着雨衣?

  气温二十七、八度以上时穿雨衣确实闷人,低一些的时候没什么问题。

  在林中雨衣比较容易挂坏,但蓑衣比较宽大,在密林中穿行肯定不方便。

  应该说两种有不同的长处,相对来说雨衣肯定要好些,不然为什么现在基本见不到蓑衣了。

  部队那种样式的雨衣当时也能买到,当时公社干部基本上都穿雨衣。农民穿蓑衣是因为他们买不起雨衣。

家园 谢谢你啊。花儿。

蓑衣5块一件绝对不可能,真的。冬天帮帮硬的塑料雨衣都5块一件。请手艺人一块一天?恐怕是别的地方,我们那儿农民一个工(10分)0。80元~1。50元,农民每年平均能做400工左右。有些下来的医护人员等,给农民1。50元+四餐,砍一天柴禾,三担柴而已,比直接买柴禾合算。

家园 我理解恐怕不同。

小炉匠是给人起炉灶的,东北的炕与炉灶相连,有点技术要求的。

家园 起炉灶应该是泥瓦匠的活。 

  在内蒙就这样。没听说过有专门起炉灶的匠人。

家园 我是听来的,

我是听来的,似乎也算解释得通,所以留在记忆中了。北方农村(包括东北),到是到过,少,并且走马观花。你可能是对的,不过要用炉子的活儿是一些什么呢?如果跟骡、马有关,南方没有,比如给牲口掌蹄的,南方也没有。

讲起蓑衣,有个老电影《英雄虎胆》,上影厂于洋、王晓棠等演的,影片中老猎人用的蓑衣就是我们那儿用的那种。蓑衣至今没有完全淘汰。

山区糟的是交通,钱可能可与当时平原富裕地区媲美。我上学时,有同学对斗笠感兴趣,我捎了一个,原来记得2块一个,可是取货时却被告知2块5,“是你记错了”,那位有脚疾的篾匠师傅说,“既然是拿到那样的大地方给我扬名挣脸”,无论如何不肯收钱,同学由此白得了一个编得十分精细,涂了不止一次桐油的斗笠,招摇过市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