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关于分田到户与粮食产量之间的关系 -- 听枫
在中国要想每家都有小汽车显然不大现实。
你说的“收拾”显然也不现实,在网上我还没见过几个人能嘴软的的。
俺的观点已经表明,就此打住,没有新问题不再参乎。
就凭您上下嘴皮子一碰?太搞了吧?
你不就是想靠小岗和南街来否定分产到户么?南街村是靠单纯的集体化种地发财的?他集体化前后的粮食产量数字你有硬数字么?全扯淡到集体办工厂发财上,连基本的逻辑你都西里糊涂的,还好意思说呢。
76年以前全是集体化种地,连饭都吃不饱,这就是你喜欢的集体化?
的局面下生产,比78年前要进口法国、东欧的要强多了,要不怎么说你对工业白痴呢
您这种黑白极端论,和您的笔名真是绝配。
76年全市集体化种地,我不多说,回家问问您爹妈是不是这个样子。
而且最初也是靠苏联工业援助建立的起点,是不是之前也可以您这么说呢?载人飞行也曾中断很长时间,是不是八十年代就可以武断地说载人飞船也不是中国的产品,中国人没资格说它是航天产品呢?
您要不去发展,不但航天飞机不会有,载人飞船、火箭也不会有,这玩艺人家可不会轻易出口的。
知道钱学森为什么力主先搞航天后搞航空么
而且现在工厂也大多越来越远离大城市,大城市所需产品也是靠交通运输来实现供给的。
同时注意到水资源等不是集中分布的,过度集中的人口潜在危害是很大的。有点类似军队的驻扎。这从北京的调水,调电,以及交通拥挤(作为全国性的节点)都可以反映出来。
别总盯着那13套大的,江苏的县级小煤头化肥也很厉害的,后来推广到各地
可能我表述的不是很清晰
而且中国航空的军用飞机比火箭导弹技术发展还早,怎么可能是先航天后航空呢?因为战备的需要优先发展国防战略产品,这是当时形势所决定的。
张五常论文是根据台湾土改时,地主被迫减息,但其后收入反而增加的统计数据写成的,他以此论文确立学术地位,至少数据、逻辑是无误的。
这段让我笑喷了。难道只有搞公社,搞公有制才能发展生产啊?
算了。
做梦啦,以前倒是可以,否则西藏的运输,没有铁路和空路,没有解放卡车那倒是真不行。
不过现在到处使用外国技术设备,永远的一号机永远的引进模式,已经没有技术积累,更谈不上什么中国技术路线了。等一有战争爆发,该露馅的总是要露馅的。
老是无视环境变迁不好玩
还是老话,你没有任何数据表明南街村在76年、84年这几个关键点上的纯粹的粮食产量变化,单纯用他集体化工厂的产值变化来说明集体化种粮食比包产到户种粮食是不行的,也不是你靠拍脑门喊口号能论证的
这个很说明问题,他们是靠更多的投入工业副业发展的,丝毫不能说明集体化种粮食就能比包产到户产量高
而76年以前
原因的原因就不是原因,老老实实摸着自己肚子问问,是每个月3两油好,还是随便买好
火箭投了多少钱,做了多少个型号
飞机呢?发动机呢?有多少完整走完的型号?
那战斗机系列看来就是同一机型不断改名字喽,解放汽车始终就是同一车型不变了,痛恨那个时代疯狂到您这个地步,真是够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