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1950年除夕的较量——志愿军飞渡临津江(一) -- 李根

共:💬56 🌺297 🌵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可能就是想?就你NB呀

可能就是想?就你NB呀

家园 唉,歇了吧。你连带血的打架恐怕都没有经历过

战场上的事,只有把对手打得铭心刻骨,不然你就等着死去吧。

在你死我活的拼杀中,听对手喊一声“先停一下”就住手,你等着别人一拳把你的眼珠子打瞎就好了。

家园 你的意思就是太祖永远都是对的

另外你说话的口气不要那样,河里不是吵架的地方。

家园 如果不打那苏朝都不满意,仗也打了,结果还不落好,

那这仗不是白打了?

要知道朝战最大的成功就是,确立了中国在社会主义阵营二当家的地位,并为后来苏联给中国一五六等打下了基础。

如果打了仗,还叫苏联和朝都认为中国留一手,那才要命哪!

而且这仗也不是没胜算,美军能反扑,主要是因为他们换了将,而李奇微又及时发动了反攻,但是如果这个反攻晚几天发动,局面就完全不一样了。

早几天发动是一线部队损失很大,而增援部队还没到,但如果晚几天,那么我军几十万大军就可以延汉江布设防线,把联军挡在汉江以南。

当然最后结果是美军及时发动了反攻,但从事前来看,美军不能及时发到反攻,从而使我军能延汉江设防,是有可能的。

打仗么,不能什么事都全从事后看,决策时是不能作到万无一失的。

家园 能接受是以不能更好为前题的,如果觉的能打,那还会打

http://chinese.joins.com/gb/article.do?method=detail&art_id=69437

【白善烨将军的韩国战争回忆录】板门店的共产主义者们(119)面带微笑的中共军代表

“铁嘴”解方的“中国式微笑”背后隐藏着其真面目

刘光钟 记者 | 2011.07.19 09:01我们经常在中国人身上看到不太显露声色的风格。关于内心的想法、喜欢或讨厌的好恶的表达是非常少见的。相反,他们经常面带微笑。我们很少看到那种打破表情、大声笑出来的破颜大笑,反而经常是面带微微的笑容。如果给它取个名字,可以叫做中国式的微笑(Chinese smile)。

从对方的立场来看,其实这种微微挂在嘴角的微笑更让觉得恐慌。因为这让人更加摸不透其内心的真正想法。所以,经常带着这种微笑的人看起来会更加阴狠,也让坐在谈判桌对面的人陷入更加混乱的状态。

停战谈判桌上的中共军代表们就属于这样的人。他们并不是窥视着对方、用生气的表情进行气势上的较量的风格。相反,他们会安静地面带笑容,内心却敏捷地转动头脑。

谈判现场的共产方代表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解方。与苍蝇在脸上爬也一动不动地盯着我看的李相朝截然不同,他给人另外一种印象。他说话做事都很小心谨慎,坐在他对面的人是美国远东空军副司令官克莱奇(Lawrence Craigie)。

与我和李相朝、阿利·伯克(Arleigh Burke)提督和张平山用“你争我斗”的表情相互对视,营造了一种敌对的氛围不同,解方与克莱奇总是面带微笑。克莱奇少将还面带笑容地与解方相互问候,邓华也用善意的表情面对美军8军参谋部长汉克·赫迪斯(Hank Hodes)少将。

特别是解方并没有使用任何一句刺激对方的言辞。他面带斯文的表情,露出了让人看不透的微笑,甚至让人难以相信这是直到昨天还在用枪口对准对方展开战斗的事实。在这种温柔中,解方比邓华更胜一筹。

解方是一个擅长政治判断的人,他是插手韩国战线的中共军司令部的参谋长。这位政治参谋并不直接执行作战,而是在观察各条战线的情况后,最终起到调节进攻和守卫或进退的作用。

所以,他用更加长远的目光观察情况。可能因为他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他让人感觉他对外国情况也独具广阔的理解能力。他的外号叫“铁嘴”。日本军侵略中国当时正在东北地区的解方去了中国内陆最南端——广西地区,坚持说服那个地区的军阀,最终说动了所有军阀参加抗日战争。解方也为些立下了功劳,从而得名外号“铁嘴”。

邓华亲自负责建立并指挥加入了韩国战线的中共军。中共军会把与对方的谈判看作是另外一种战斗,他们认为协商是战争的延续,这是中共军的一大特点。出于这样的考虑,为了以实战指挥经验为基础将停战谈判拉到阵前方,邓华作为中方谈判代表参加了此次谈判。虽然邓华因此有可能把与我军的协商拉到战斗的边缘,但他也像解方那样,总是带着温和,朝着坐在对面的美军代表微微笑。

在停战谈判中,比起朝鲜军代表,中共军代表们显得更加灵活。他们总是面带微笑,擅长展开高度的心理战,是非常老练的对手。照片是为加入韩国战线而正在准备中的中共军士兵正注视着鸭绿江对岸的韩国领土。【中国解放军画报社】

中共军与朝鲜军在许多方面都不一样,这是我们在前线的战斗中经常听到或感受到的。他们在给平民带来麻烦这个事情上极度敏感。就算是他们参加韩国战线后多次与国军及美军交手时也是如此,中共军都非常注重这个问题。中共军的指挥部向一线士兵们下达了命令,要尽可能不给韩国的普通百姓造成麻烦。

如果他们进入韩国人的民宅宿营,他们得遵守几条原则。例如,如果屋内有人不得进入;不得随意带走或损坏民宅内的食物和家具等诸如此类的规定。

朝鲜军在南侵初期也基本上履行了这点,这是朝鲜指导部为了美化形象而下达的命令。但被我军击溃撤退时,朝鲜军的行为发生了变化。他们粗暴地展开行动,以肃清右翼人士为借口,非常残忍地杀害着百姓。他们所使用的语言也变得非常粗俗。

也有传言称,他们从曾占领的首尔等南方地区撤走、越过38线撤退时,朝鲜军遭到了普通老百姓的强大进攻。这都是他们为随意处置人、破坏老百姓的东西,给居民们造成严重损害所付出的代价。

相比之下,百姓们对中共军的印象还不错,因为他们比较好地遵守了首脑部下达的不准给百姓造成麻烦的严格命令。在拼死战斗的战场,朝鲜军和中共军全都是猛烈地向我军袭来的战士,这点无庸置疑。但是,在掌握整个战争的方法上,两国军队存在差异。虽然停战谈判的一方朝鲜军自始至终都坚持其生硬的态度,但谈判的另外一方中共军总保持着边进退边顾及民心的灵活思维。

相比于即使苍蝇爬遍了整张脸也仍想展示其强忍劲的朝鲜军李相朝,总是面带微笑的中共军代表经常成为美军的话题。某天,克莱奇少将问我“能教我一句汉语吗?”

家园 我的意思是你的水平差太远太远了,连军人都不是

我的意思是你的水平差太远太远了,连军人都不是

就不要瞎指点江山了吧。

太祖说不能拖,我就信了。老彭也信了。如果是你说呢?我就会说歇一边去,还没问过我是不是同意呢。

明白?

这个信任,是无数人头攒下来的。不服太祖的,基本上都被老将给搞定了,比如老资格项英之流

家园 关键是正式开场子打架,打得过美国么

一二次战役是老美对志愿军不了解,所以我们占了便宜。但是打过三八线等于是把美国人逼到了墙角,他就是想不打都不行了。

另外志愿军如果不马上过三八线,至少补给线少短一些,后勤保障更有利。

你说的带血打架,太祖倒是试过,结果如何?本来51年底美国方面也比较现实了,也打算承认现有的战线作为停火线,但是双方就是在遣返战俘的问题上谈不下来,中朝方面要求全部遣返,美国想拿战俘的事恶心中国,就坚持自愿遣返,结果到了53年停战的时候还是按美国的意思来办的。

带血打架,再举一例,52年夏天开始美国空军开始在白天大规模轰炸平壤,甚至白天袭击鸭绿江上的水电站,志愿军空军好歹也有几百架米格吧,结果就那么瞪着眼睛看着美国空军在北朝鲜上空自由往来。

家园 党内不服太祖的多了

当然不是50年那个关口。老彭,太宗,胡夫最后都让太祖修理了,但是后来都给平反了。

家园 其实你这已经不是按事实说话了。

你拿现在的心态去考虑过去几十年的事,只能是作为一种探讨。

你说这个美国飞机在朝鲜飞来飞去的事,我想当时也是没办法的事。你也可以再进一步说:美国在朝鲜或者是中国边境扔几颗原子弹,中国、朝鲜肯定也是干瞪眼。

我跟你的分岐是在当时的条件下把事做得更好些,我认为如果当时不把优势发挥到极致,不追到38线以南,我也可以假设连38线都守不住,因为美国可以天天轰炸啊,实在不行还可以轰炸北京,还可以往中国扔原子弹啊。

其实打架的时间就是这样,在来来往往的拳击中,绝大部分时间来不及思索更好的办法,只能是你打我一拳,我也还你一拳,志愿军过38线其实就是互想拳击时,在我方得势的情况下,追上去多打一拳。这一拳只不过是想让对手知道,我也可以追着打你。这个心理上影响,不真正经过对战的人,永远也想不出来有多大。

如果要是美国人真是如你所想,那也不会有上甘岭血战了。

还告诉你一个事,停战协定生效前的那个瞬间,美国兵先知道,他们都从掩体里跑出来欢呼,中朝军队立即把他们炮火覆盖了,美国人吃了大亏,也没见美国人不停战。

家园 胡宗南不是草包,他是TG西安站的潜伏特工,代号“生害”
家园 停战之前志愿军已经能轰炸大和岛了,再打两年,装备就持平了

要知道朝鲜地幅有限,坦克和大炮到一定数量,就饱和了,而苏联的坦克大炮数量,是足以和美国达成饱和的,而空军装备如果持续增加,推进到三八线进行一线对抗也是不问题。

事实在朝战中,第一个抗不住的是朝鲜,因为他们平均每天死几百人,一年累积下来,相对于他们的人口,再打几年,说白了,死不起人了。

第二个是苏联,因为打下去,就要给中国提供装备,和弹药,苏打完二战很困难,有点给不起了。

中国倒是最想打的,因为越打装备越好,越打代差越小。

http://chinese.joins.com/gb/article.do?method=detail&art_id=69517

【白善烨将军的韩国战争回忆录】板门店的共产主义者们(120)老练的现实主义者们

开城的停战谈判被北京的周恩来操控着

刘光钟 记者 | 2011.07.20 08:56我问克莱奇(Lawrence Craigie)少将“为何突然想学汉语”,他回答说“因为我想用汉语向坐在我对面的解方打招呼”。

图为1950年9月30日,中国的周恩来总理正在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进行发言。在这次会议上,他批判了美军加入韩国战争的行为,之后立即做出了派兵的决定。在1951年的停战谈判中,周恩来也主要扮演着幕后决定的作用。

中共军总是朝着坐在对面的美军微笑,并用眼神打招呼,相比之下,朝鲜军的代表们就表现得太过于死板和生硬了。总之,用比较明朗的表情与中共军对话的克莱奇少将可能是想用比较亲近的问候语给总是挂着让人揣摩不透的微笑的解方打招呼,所以才让我教他汉语。

我教了他一句简单的汉语问候语。在那之后,克莱奇每每见到解方时,都会努力尝试说这句话。当从克莱奇的嘴里冒出我教他的“你好”这句汉语时,解方脸上的表情顿时变得豁然开朗,同时还吃惊地张大嘴。这个场面我至今都还记得非常清楚。

虽然我们不能认为解方和邓华就能代表所有中共军的性格,但就像一般的中国人那样,他俩也非常小心谨慎,是明显的现实主义者。我和李相朝或南日在这场同族相残的血腥战争后,通过面对面地坐着给对方施加心理压力。因为他们是加入发生在其它国家的战争,所以比起朝鲜军和韩国军,也许中共军代表的心理负担比较小。

但是,比起生硬无比的朝鲜代表,中共军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很老练。他们并不追求名分,总会首先考虑现实的部分,这也是他们的一大特点。他们在战争中也总是如此,比起规模巨大的战争,他们总会隐藏自己的弱点,最大限度地让对方显露弱点,他们一直都用这样一种方式展开着战斗。

当时,中共军的最大弱点就是补给和火力,而他们用藏在暗处攻打对方的偷袭、迂回和埋伏等方式弥补了这一劣势。比起正面,他们会选择侧面来进攻;比起白天,他们会选择晚上进攻对方。此外,他们经常忙于首先搜索出我方的要地和要部位置。

中共军用这种方式突破了核心后,会把大量的兵力转移至此,用人海战术展开波浪式的进攻。

图为1958年11月,访问中国北京的朝鲜金正日(右侧)正同周恩来中国总理一起乘车并挥手致意。周恩来总理于当年2月访问了朝鲜。

相比之下,朝鲜军就比较单纯。他们受禁于苏联式的教条战斗法。苏联军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总是在平原上展开战斗,受此影响,朝鲜军也经常从正面展开进攻。1950年6月25日南侵当时也是如此,他们首先盲目地在38线的所有战线上对南侧发射了长达30分钟以上的野炮,原封不动地照搬苏联军在平原上战斗的战斗法。此后,他们就像潮水一样向我军涌来。

这是一种将强大火力置于最前方、看似华丽地进攻对方正面的战法。朝鲜军在发动了南侵战争后,在所有战线中也采用了同样的战法。不过,如果说有比较特别的地方,那就是他们发动了督战队。督战队会到战线的最前面去,用枪口对准自己士兵的后脑勺。

这种督战队主要是为了营造后退即死亡的恐怖心理,不断把自己的士兵往前逼进。

虽然朝鲜军比较凶狠残忍,但是相比于中共军,采用的战法还算是比较单纯的。朝鲜军的战法比较直接,但中共军的战法由接近于曲线。中共军总会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现在所处的情况及优势劣势,探索比较现实的办法。他们的这种特点最终体现在了战场上的迂回、偷袭、埋伏和包围作战上。

我参加停战谈判当时,虽然没有出现在谈判桌上,但却有一个叫柴成文的人作为中共军谈判代表秘书长来到了开城现场。这个人在之前也曾介绍过。我们两人相识于80年代末,他曾回忆说“战争时,美军的空袭是最可怕的”。我俩曾在首尔和北京见过两次,他回忆起当时的场面时对我说“事实上,当时的谈判是受身处北京的周恩来所控制的”。也就是说,比起以金日成为首的朝鲜领导层的意思,北京当局的意见才是引领谈判的中心所在。

当时的情况只能是这样。在当时所有战线上,金日成的军队只占20%。朝鲜军在战争初期保持着高昂的气势攻入南下,后被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将军的仁川登陆作战截断了腰,战况急转直下,他们也随之被击跨,几乎不可能再东山再起了。虽然听说他们去了中国东北地区,在那里重新建立的部队,但仍然没有恢复最初的状态。相比之下,中共军在韩国战线上投入了更强大的兵力。

中共军负责共产方面80%的战斗力,所以中共军的话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在背后操作中共军的北京当局的立场最终成为了决定谈判是进展还是决裂的杠杆。突破对方的弱点、擅长用迂回和偷袭的中共军的战法在谈判桌上也仍然有所体现。

解方和邓华所表现出的诡秘微笑成为了让谈判多少变得有些柔和的润滑剂。但是,他们复杂的现实主义倾向预示着会谈绝不会仅仅按照我方的意思来进行。我们需要能与老练的现实主义者们打交道的经纶之术和谋略。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