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身边的犹太人(1) -- 山而王
全世界说犹太人好话的不多。他们的形像常常和奸滑、狡诈、不讲信用联系在一起。或许是缘分,来到美国以后,我的生活中一直有犹太人出没。
照妖镜
买房子时,房主是一对犹太人。高鼻鹰眼,看房、验房时如蛆附骨地热情地跟在身后,搞得我们和地产经纪想说话都要先发暗号。第一次看房,见他们每个卧室的门上都挂了个黑色戒尺。我当时脸就沉下来了。老外不懂,咱们五千年文化什么没见过。一定是用来镇妖、辟邪的。我们来看房,你布下这水火辟邪大阵是什么意思?我们身上就那么重的晦气?等进了卫生间,好嘛,梳妆镜上还卧着一个呢。
我一指那物件,男女主人忙解释:这是犹太人的风俗习惯,一年四季都要挂着,能保出入平安,屋里不进邪气。说着就摘下一个递过来。我一看,跟小学生的尺子差不多大,入手很沉,象是铁或者好木头做的,漆得黝黑,上面用金漆描着花纹或者符咒。
我用手掂掂还回去,笑笑说:这玩艺儿我们也有。等出了门,我那口子问:咱们国家哪儿有这东西阿?我说:嗨,不就照妖镜嘛。
律师
买房签合同的时间调了又调,因为人家说了:我们家的律师比较忙。我心里这个嫉妒阿:听听,我们家的律师。难怪人家说美国所有赚钱的行当都被犹太人占了。这俩口子看着和我们一样穷酸,可那律师是“我们家”的。
到了那天交通阻塞严重,我们一等再等,总算把人等来了。一进屋,连我们带我们的律师全愣了:这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我们家的律师”?大夏天,他穿着花格子衬衣,工装裤。腰间的皮带朴实得连个金属皮带扣都没有。一头银发,脸上晒得红扑扑的,咧嘴大笑时露出一口大板牙。这是律师?怎么看都象刚从地里摘完玉米的FARMER JOHN阿。
“我们家的律师”毫不矜持,进了门先和大家热情握手。边握手边问:中国人?我们说是。他神色一肃,对房主俩口子说:中国人是咱们的大恩人。二战时全世界都不要咱们,只有中国人在上海收留了咱们。中国人,好!中国人的恩情咱们不能忘!
“我们家的律师”刚进屋时,房主俩口子满脸骄傲,跟迎接五星上将似的。还用眼角瞄我们,那意思:你们就等着被收拾吧!这时候脸色别提多尴尬了。偏偏老爷子不停嘴,一再深情地向我们表示感谢。好象我就是当年拯救几万犹太难民的那个人似的。房主俩口子坐在一边低头听着,一声不吭。
老爷子对中国人民的颂歌整整唱了5分钟,被我毫不客气照单全收:没错儿,我们中国人就是有情有义。我们的律师在旁边仰靠在沙发上,乐得合不拢嘴。老爷子说够了,拿起合同笑容一敛:现在,让我们说说合同吧,这一条我不能同意!
老爷子,您多少来点过度阿。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瑞老好文,照例花之。
看来还是要修改,太阳一下山,不可以动火动电。有没有遗漏...
按英国的老规矩,女人穿裤子的都是不正经或另类的,所以描写历史题材的西方电影中女人基本没有穿裤子的。
犹太人大概也是这个规矩。
兄弟现在在加州?巧啊,我在湾区
笑话
我们组的犹太大妈从小在苏联长大。当初刚进公司满眼老美,我这个亲阿,可找到自己人了。给她唱<<卡秋莎>>,跟她显摆我那两句半生不熟的俄语。俄国好啊,小白桦亭亭玉立,克里姆林宫巍峨壮丽,红场检阅气势磅礴。好!大妈笑呵呵听着,也不搭喳。有一天,大概实在受不住了,中午吃饭时招手把我叫过去:我给你讲个笑话。
斯大林同志他不喜欢犹太人,就找了各种由头开始杀。后来发现不能这样:最好的医生是犹太人,杀了没人为他看病了;最好的教授科学家是犹太人,杀了没法和美国叫板了;最要命的是,最好的银行家是犹太人,杀了之后,堂堂苏维埃共和国连个能管帐本的都没有了。
杀不得,怎么办呢?斯大林同志也没啥创意,向中世纪教廷学习,在那兔子不拉屎的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圈一块地,把这些犹太人轰进去,外面派人看着。要走出聚居区必须有政府开的许可,否则想死想流放可不由您选。
几千年来,犹太人就是这么跟牲口似的,动不动被人家轰过来轰过去,或者圈起来。习惯了,都很老实。不过斯大林同志意犹未尽,开始搞内部大清洗。犹太人被杀惯了见多识广,苏维埃人民群众没见过这阵势阿。大家哆哆嗦嗦互相转告:千万保护好咱们这片的犹太人,别让他们轻易死了。杀光他们,就该轮到咱们了!
说毕犹太大妈微微一笑:我,不是苏联人。
银行家
有一天DISCOVER频道介绍犹太人,我正想看看他们是怎么回事呢,就搬了小板凳仔细观摩学习。这一看不得了:原来希特勒恨犹太人是有根据的。
话还得从很久以前说起。几千年前犹太人被赶出耶路撒冷这块土地,就开始流浪。这一流浪就流了几千年。为啥呢?我也不明白。古罗马说他们是异端邪说,镇压驱赶那还罢了。可后来天主教坐龙庭,虽说犹太人信奉的是犹太圣经,说话穿着和大家不太一样,可信的不都是一个神嘛?不就版本没管理好,不小心出来三分支吗?怎么还不待见人家犹太人呢?
那时候的犹太人和吉普赛人一样,拖家带口,今天在这儿拴牛车,过两天人家不让呆了,咱走;明天在那儿搭帐篷,要杀咱们,赶紧溜。可他们的待遇比吉普赛人还差。因为他们是一帮死心眼儿,一心一意奉守着祖宗传下来的那点规矩,吃的和人家不一样,穿的和人家不一样,说话是自己的语言,宗教是自搞一派。由于规矩多,没法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在中世纪的人民群众眼里,到哪儿他们都是一群异类。
开始还可以流浪,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后来整个欧洲都划分的差不多了,国与国之间壁垒森严,人口也成为国力的一个象征。他们忽然发现自己跑不了喽。各国先后在犹太人聚集的地方建立隔离区,没有特别许可不得走出半步。这些隔离区都是低洼潮湿、拥挤不堪的地方,也不给犹太人土地,那意思有你们充数收俩税钱挺好,没你们本大王也无所谓。
这不是将人家往绝路上赶吗?没关系,犹太人几千年来磨练出来的智慧开始闪光,一大批学者、医生、艺术家诞生了。这些都是统治阶级所需要的,而且不需要任何生产工具。要非说生产工具嘛,就一个:犹太人聪明的大脑。渐渐地这些特殊人才被允许出入隔离区进入社会。
知识、手艺和才华换得了有限的自由,但是钱呢?犹太人很早就开始利用自己人散居各处、信息灵活的特点倒腾小买卖。那时各国之间征战不断,更糟糕的是国王大人常常一个不爽就把犹太隔离区封了,或者把犹太人轰走。于是许多复杂的金融概念诞生了:股票、期货、各种贷款。特别是期货,据说很早就被犹太人玩得烂熟,可今天我还搞不清状况。
随着犹太人经济实力地提高,他们在欧洲上流社会声誉鹊起。好几个国王的管帐先生都是犹太人。后来出了个十分了得的犹太老爸,生了五个儿子(六个?),分送各个国家培养,最后哥儿几个开了当时欧洲最厉害的几家银行。据说国王们手头紧,还得向他们借贷。
千不该万不该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哥儿几个给交战双方都放贷款。国家的军火生意阿,而且是两面放债,那钱赚老鼻子去了。
结果德国输了,德国经济严重萎缩了,德国人不爽了。希特勒上台,第一句话要建第三帝国,第二句话咱们的钱都让该死的犹太人赚去了。于是一群一群的犹太人被从犹太聚居区赶出来,直接轰进焚尸炉。
这些犹太人确实挺富,从他们身上搜出不少金银细软,人头上撬下不少真金假牙。那房子里面也装修得很不错,好多人家都摆着钢琴。可是您仔细看看那个街区和那些楼的外观就知道了,这些犹太人尽管发了财,还依旧住在德国历届国王/政府给他们划分的犹太隔离区里,象绵羊一样老老实实没动过地方。
我记得80年代中期, 中美之间有一段蜜月期.
年轻国人一致倒向以美国为首的自由世界.
背景可能是阿富汉战争吧.
遇到另一个红色XX来的,当然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