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编译】中国经济发展真的创造了奇迹吗? -- 风雨声

共:💬90 🌺13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送花预定你两篇文章

看来我们思维方式或者说学习的方法不同。

我肯定任何人都有偏颇之处。不过我看文章是看我觉得有益有用的地方。

也许受中国传统文化“毒害”比较深,对我不认同或难以接受的观点,除非我有证据或数据支持,否则我一般不是多做评判,尤其是鉴定式的评语的。

既然你那么肯定指出他们实质上并没有真正触及改革的实质是什么。同时也很肯定说前30年比后30年发展速度快,那么我倾向于认为你有实在的东西支持你的观点。

先送花预定你两篇文章《中国改革的实质》和《中国改革开放前后发展的比较》

家园 不会吧,那可是邓平公说的
家园 首先我并没有认为改革前后哪个更快

从我接触的统计数字上,就是有快慢,也差距不大。

其次改革前后是我认为两种不同的生产力增长阶段,各种根本上的不同导致他们不能简单的从数字上去比较快慢。

我有一种想法,但我文笔有限,到现在组织不到一起。

我们通常只是简单的从经济活动成果的角度来看待经济发展,实际上经济是人利用自然资源的活动,这里自然资源是死的(相对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果从人变化的角度的去看经济,可能比只是简单比较经济成果更能有效的认清社会经济发展的真实面目。

简单的说,改革前是攻坚阶段,改革后是向社会各个方面普及发展阶段。改革前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改革后解决普及问题。改革前解决生存问题,改革后解决繁荣问题。改革前是提高人的能力和创造人发挥能力所需要的资源的问题,改革后是如何发挥人的能力问题。

家园 邓公是摸着石头过河的人

如果他要是真知道河底是什么样的,他也就不需要去摸石头了。

家园 人均和总产的增长率我都提到了

1952-1978年,人均GDP每年增长4%,GDP总量每年增长6%;1978-2007年,人均GDP和GDP总量的增长率分别是8.6%和9.7%。人均和总产,都是改革开放后比毛泽东时代快得多。我完全赞成你的说法:

改革前是攻坚阶段,改革后是向社会各个方面普及发展阶段。改革前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改革后解决普及问题。改革前解决生存问题,改革后解决繁荣问题。改革前是提高人的能力和创造人发挥能力所需要的资源的问题,改革后是如何发挥人的能力问题。
不过再怎么强调定性的区别,也不能说定量上改革前和改革后发展速度差不多。

我也特别反对计划生育,例如经济学读书心得(十)星空和道德

孩子和养老金的关系,就像实际GDP和名义GDP的关系、黄金和纸币的关系,舍前者取后者是傻瓜行为。可恨的是,计生委就在诱骗全国人民作傻瓜。
但任何严肃的评论,都需要建立在可靠的数据基础上。

家园 是啊,经济发展不发展看伊拉克过去与现在就明白了
家园 别忘记了,由于发展的阶段和任务不同,统计数字是不能简单比较的

比如服务行业的数据。

改革前后的统计口径都不一样,改革前是生产统计,改革后是GDP。

实际上中国的经济生产并不是78年后就急剧转型的,直到8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生活才出现巨大变化。

在中国统计年鉴中有一项各项产品报表,显明的表示出这种变化,80年代中期前的各项产品产量是一个增长模式,80年代中期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笼统的说,就是之前象粮食、钢铁等农业、工业基础产品按照一个趋势快速发展。之后基础产品发展明显放慢,电视机等消费品产品放大。

如果算上第三产业这种更接近虚拟经济的人为放大因素,改革前后的速度是比较统一的。

家园 不要过于低估统计人员的能力

改革前后的统计口径都不一样,改革前是生产统计,改革后是GDP。

改革前确实没有GDP的统计,不过后来补上了。彭惜君:中国GDP历史数据的几次重大补充、调整和修订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始于1985年,为了满足宏观经济分析和管理对数据的连续性和可比性的要求,中国对国内生产总值历史数据进行了两次重大补充。第一次是对改革开放后的1978年至1984年数据的补充,这项工作是在1986年至1988年间进行的。第二次是对改革开放后前的1952年至1977年数据的补充,这项工作是在1988年至19791年间进行的。这两次重大补充的内容基本相同,既包括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核算,也包括国内生产总值使用核算。两次重大补充的方法也基本相同。在生产核算方面,首先对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和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五大物质生产部门的净产值进行调整,扣除其中对非物质服务的支付,增加固定自从折旧,得到这些部门的增加值;然后补充计算各非物质生产部门增加值。将各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增加值相加,得到国内生产总值。在使用核算方面,就是对国民收入中的最终消费、资本形成、货物和服务进出口进行补充和调整。对最终消费进行补充和调整就是扣除国民收入的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中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提供服务的全部支出,使之分别形成国内生产总值的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对资本形成进行补充和调整主要是把固定资产折旧补充到国民收入的固定资本形成净额中,使之成为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对货物和服务进出口进行补充和调整主要是把非物质服务进出口补充到国民收入的货物和服务进出口中,形成国内生产总值的货物和服务进出口。

由于发展的阶段和任务不同,统计数字当然是不能“简单”比较的。但不论简单还是复杂比较,首先都要有数据。对统计人员不能迷信,但更不要完全忽视他们的努力。毛主席语录: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

你能不能列出具体的数据,来论证你观点?你能不能说明,你的观点中哪些是有坚实的数据支撑的,哪些只是你的感觉?

家园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在数据上,我肯定不够专业。

不过前一段时间浏览了《中国统计年鉴》,从那里面得到的结论。只是我的习惯是只记大纲,不记细节,我又不是从事相关的职业,所以数据不大记得。你可以翻翻90年代后的某年《中国统计年鉴》,多查几年,因为这些历史数据并不是每一年都有的。

至于补充的GDP,虽然那个狗屎增加GDP是恶搞,但也说明了GDP的虚似放大。显然从实物经济中你是计算不出狗屎的价值的。

更何况早期的实物经济不仅不发展,而且是需要压制第三产业的规模的。

家园 如果你读过《第三种大猩猩》,你对人性人伦就会有一个理解

但“计划生育”本质上仍然是反人性和人伦的。

所谓的计划生育可以是人为的,也可以是自然的,对于后者我们只是没有感觉到而已。

家园 这我相信,自然发展史上因为繁殖力下降导致的物种灭绝也不一次两次了

如果人类走错一步,也会陷入这个困境

家园 也不要过于低估经济学家的能力

至于补充的GDP,虽然那个狗屎增加GDP是恶搞,但也说明了GDP的虚似放大。显然从实物经济中你是计算不出狗屎的价值的。

经济学家不是傻瓜,普通人都能想到的问题他们早就想到了。经济学读书心得(五)数目字管理

第三个批评:两个经济学家走在路上,忽然遇到一堆狗屎。一个经济学家对另一个说:“你把这堆狗屎吃掉我就给你1亿元。”经济学家看吃狗屎是好的,于是事情就这样成了。走了一会又遇到一堆狗屎,后一个经济学家对前一个说:“你把这堆狗屎吃掉我也给你1亿元。”于是事情也这样成了。这时第三个经济学家过来,兴奋地宣布:“你们为国家创造了2亿元的GDP!”

对批评的回应:这个经典的笑话揭示了部分真理,但有误导性。由于GDP核算只看量不看质,所以这个故事确实是符合GDP的定义的。在现实中也不乏类似的例子。1960年代,美国在佛罗里达州的基西米(Kissimmee)河上改直了河道,建设了大坝。然而后来发现工程破坏了3万多英亩湿地,于是只得花费5亿美元、历时10年来恢复河道。2001年,工人最终摧毁了大坝(《经济学:原理与政策》第20章第2节)。来回折腾一圈,人类只是发现了自己的愚蠢,可是名义上建大坝和拆大坝都创造了GDP。在中国,由于设计不周,同一个地方反复拆了建、建了拆也是常有的。不过即使如此,这些总体上属于浪费的施工也创造了就业和税收,并不是完全没有积极意义的。凯恩斯曾经建议过,为了解决就业问题,不妨把钱放在废弃的矿井中,再让人费劲去挖出来。所以下次再有人跟你提那两个倒霉的经济学家,你就反问他一句:交税了吗?!不过无论如何,这种浪费性的经济行为总是少数。如果以为中国的GDP增长是靠这种手段拉动起来的,那就太外行了。

总之,无论什么观点,你都应该给出足够多的定量数据。没有数据的批评,难免显得轻薄。

家园 我认为主要是性质不同

所以在定性之前,无法定量。

我们的首要问题是要在这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中,找出可靠的转换公式来,这需要对两者的性质进行透彻的比较,并找出他们一致的根基,才能谈起准确的定量分析。

家园 寻找转换公式的任务就交给海纳先生了

我们的首要问题是要在这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中,找出可靠的转换公式来

思路很好,这个光荣的任务就交给你来实践了,大家都等着你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