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纪念唐山地震三十周年(0)--引子 -- 奔波儿

共:💬60 🌺15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请教您一个问题

为什么破坏性强的大地震都是发生在夜间?

远的如海城邢台和唐山,近的像内蒙和云南生命财产损失较大的地震,都是发生在夜间。

我家不在唐山,但仅相距35公里,1976年那场灾难顷刻之间,全村无一片立瓦,3人死,17人重伤,包括我的父亲。

致死受伤的这些人都是那些睡觉警醒反映灵活的人,因为他们都是在朝外跑的同时被轰然倒塌的房子砸死砸伤的,我们那里的房子都是砖瓦结构的。所有老弱妇孺没跑出来的几乎没人受重伤,因为房子全部是朝外倒下去,这是什么原因呢?和地震波的传播方式有关系还是房子结构的原因呢?

家园 从统计分析结果上来说,你的结论不成立

我以前曾经做个类似的统计分析,把全球所有的四级以上地震的发震时刻按照世界标准时间作分析,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时间段。比如说1998年的张北地震,我记得就是差不多正午12点,当时俺正在食堂打饭,回来的时候,宿舍楼的哥们儿都跑出来了;再比如前阵子河北固安引起北京有震感的地震,也是同样大白天。

当然,地震发生在夜间,大家都在睡觉,当然引起的伤害自然就大。至于说“房屋是超外倒”,俺不好说,这涉及到地震工程学的问题,应该与房屋结构有关系;比如说日本鬼子的房子建得就比较结实,1995年坂神大地震的时候,不少楼宇是整体倾斜,但并未散架。

至于地震发生时,是跑出来容易伤亡,还是在屋子里容易伤亡,不好说。比如说某栋大楼不结实,属于那种豆腐渣工程,不用地震,大楼自己就能塌下来,照样压死一堆人,这样的事例想来大家都听说过;而跑出去呢,看你什么时间跑,和往哪儿跑。

呵呵,虽然是研究地震的,但不敢说了解所有的问题的答案,通吃天下的人现在估计已经没有了。

家园 请教关于地震前包括动物在内的异常自然现象

一般说, 好像地震前都会有一些异常的自然现象,包括动物的反常举止等等. 一两个个案当然没有意义, 但假如汇总起来能不能说明一些问题? 比如这几天普遍半夜鸡叫什么的

家园 补充几个观点供商榷

1.关于地震的可不可预知问题

也许应该加一些限定条件:就现有的科技水平而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您和您的同行的不懈努力,将来有一天,人类或许可以预知的。

单就统计理论而言,目前也只是可统计到的数据太有限了。随着数据积累,一些规律

也是可以找到的。

2.关于我国的地震预测工作

我国自邢台地震之后,在地震预测工作方面还是做了相当的努力的。

这个事实(在世界范围内而言)也是有目共睹的。

印象中,海城之外,云南的一次5级以上地震也成功的进行了预测的。

3.关于楼主(2)贴最后的那个观点

与能量释放的观点相反,还有一种平衡被破坏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当一个板块/断层发生地震之后,从一个平衡系统被破坏的角度看,

为了重新建立平衡,再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反到增大了。

4.关于楼主(3)贴中的一个用词

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争议再次发生,谨此提醒一下。

参考:

印度10日发射同步通信卫星失败

http://www.cchere.com/article/790022

恭请某些版主多长点知识

http://www.cchere.com/alist/791610

家园 呵呵,你可以注意观察一下,不过时间得长点儿

举个例子,隔壁周扒皮家的大公鸡最近半夜就打鸣儿,这是什么原因?是周扒皮又去骚扰大公鸡了?还是鸡窝里附近来了只黄鼠狼?

这是玩笑。不过,动物的确在某些方面比人要敏感,比如说海豚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就远比人类要广。但接触过仪器的人都知道,仪器越敏感,探到的噪声也就越多,如何区分真正的信号和噪声呢?尤其是在背景噪声比信号还要强,而信号本身的规律又无法摸清的情况下。

另外,还是拿那只公鸡举例子。公鸡反常打鸣,这预示的地震是河北的,还是河南的?是后天晌午的,还是明天冬天的?是二级地震,还是七、八级的地震?这实际上就是涉及到地震的三要素--时间、地点和震级,缺一不可,否则敝大于益。

家园 谢谢回复

俺依次回答,有不到之处,还望多多原谅则个。

第一个问题,我完全同意您的看法。而且,请您注意,我在文中也的确表达的是这种观点。

第二个问题,这就象打靶,讲究一个成功率。如果成功率并不高,甚至非常低,那最好还是慎重点。盲目发布什么预测消息,会引起社会的恐慌,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往往比不发布还大。另外,只有较为准确得保证三要素(时间、地点和震级),才有预测价值。很多时候,是要“两害相权取其轻”的。

第三个问题,任何理论或者模型,说到底也只是一种模型,咱们就是拿模型得出的理论数据和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如果对应的好,那就说明模型好;反之,要么对其改进,要么吐故纳新。

第四个问题,不好意思,我对日本鬼子从无好感,涉及到国仇家恨,如果不合规矩,那咱就RBGZ,何如?

家园 能否介绍一下国际上对地震及地震预报的研究现状?

现在一直在说南加州要震,他们有什么对策?

家园 到底是P大出身,深入浅出,写的真好,花赞。

下面是地震趣闻几则,有点泛黄:)

则一:

地震时,大家都急于逃命,加之天热,穿得单薄的狠,院里俩“院花”(姐妹俩),当年也就20岁上下,正是如花岁月,穿着三点式、披头散发就奔将出来,令我等Eyes Wild Shut:)

则二:

说是一更夫素日胆小,但爱裸睡,地震时裸身而逃,一看大家身上尚有遮羞之物,羞之,遂返身回去,但不敢进屋,抄起门前桌上茶缸扣于私处,而以光腚示人,但重点设施的保卫措施相~当~严整:)

则三:

说一农村小媳妇也裸身而逃,天光大亮,见众乡亲,不胜羞,遂返身回屋取衣遮羞,忽余震至,房倒屋塌,陨之。

家园 国务院在1975年

前后发出过华北地区在2-3年内可能有大地震的中期预报. 76年四月内蒙有一次地震. 当时地质局就分成了两派, 一派认为, 预报的就是这次了, 另一派认为不是.

中国是在1968年刑台地震后开始研究地震预报的. 到海城是一个高峰. 可是唐山地震的模式和以前总结出来的模型完全不一样. 从刑台到海城, 大震之前都有一系列的小震. 这是当时预报依据的一个关键. 可是唐山完全没有前震. 或许可以说海城预报的成功把国内地震研究诱入了一个歧途.

家园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lies: lie, damn lie, and statistics

名言啊,俺要把这句话献给俺的统计学教授~

家园 建议下:既然表扬,就不要说屁大屁大的,直接北大不更好?
家园 这个........是报告吧

预报日本已经不搞了

家园 日本出版了各地断层分布图和未来发生地震的可能性

预报地震太难,但是日本在实验利用两种地震波的速度差和全国的观察通信网络,在收到P波(纵波,破坏性小,5-7km/s)后很快算出各地即将到达的S波(横波,横是指传播方向,并非只有横向震动,破坏性大,3-4km/s)的到达时刻(还有几秒),通知所有学校立刻做好准备(把防灾座椅靠背软垫套在头上疏散到操场或躲到课桌下),同时所有电视台,广播电台发布紧急消息告诉你还有几秒钟地震波就到了,地方政府的防灾喇叭也会大叫。

例如:震中为地下30km,P波6km/s,S波3km/s,震中附近观察点得到P波后5秒收到S波,计算和通信速度很快,P波到达后1秒内所有地方都收到地震警报了,离震中40km的地方,有10秒左右的防范时间。

但是深夜的地震就没用了,虽然警报器会响但大多数人听不见,全靠房子的强度了。

对于深层的地震效果比较好,像95年日本兵库南部地震,震中在地下16km,又是在凌晨5:46发生的地震几乎无效。

家园 【原创】纪念唐山地震三十周年(4)--唐山与地震

  工作的时候,是在中国地震局下属的一个研究所。所里的老同志大多经历过30年前的唐山大地震,有的还亲自上过抗震第一线。当时,地震发生在黎明前,正是人们睡得正熟的时候,地震形成的断裂横穿唐山市,加上7.8级的震级,因此伤亡及其惨重。

  地震后,由于当时咱们国家的地震仪还比较落后,在记录如此大的地震的时候,会出现“溢出”情况,即记录的振幅超出了地震仪所能记录的最大振幅,轻则使记录无效,重则毁坏地震仪。因此,整个华北、华东、东北以及华南的地震台站的记录全部报废,只有极少数地处西北的边远台站记录到了有效信号。但当时的地震记录都是滚筒式纸质记录,需要送到中心台网进行汇总和分析,而进行地震定位,至少需要几个台的资料才行,这就需要时间。

  当时,是如何发现唐山发生地震的呢?

  记得某网站上说是唐山的某公社书记开着拖拉机到中南海报的料,那纯粹是瞎掰。唐山到北京,直线距离就有二百多公里,拖拉机能开多快?再说一路要过若干条河流,公路桥全部毁坏,他总不能把拖拉机扛过河吧?当时的情况是,中央无法掌握具体信息,只是感觉北京附近地区发生了地震,因此派空军起飞,绕着北京飞,唐山地区地震后电力供应全部被破坏,整个城市一团漆黑,因此判定是唐山发生地震。

  地震局的工作人员立即组队随救灾部队前往唐山,路上休息的时候,老百姓一听说是地震局的,水都不给喝一口,轻则破口大骂,重则伸手就打。唉,当初那些宣传海城地震预报成功的秀才们,顺嘴胡吹,结果在人们心中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那就是“地震是可以预测的”,而“地震局就是预测地震的”。可悲的是,这种观念,到现在依旧没多大改变。地震局不是气象局,地震更不是天气。可,那是多少条鲜活的生命啊?一刹那,就都没了。

  俺当初的日常工作都是与全国各地通过网络甚至人工方式发送的地震信息打交道,时间一长,还是觉得有些简单和乏味。正好,唐山地区的地震台网要进行数字化改造,就是把以前各个台站的模拟记录全部改成数字记录,并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网络传送到中心台站,进行实时的处理,从而能在地震发生后在最短的时间定出地震的位置。俺做硕士论文的时候,正好就是做的这一部分的工作,因此被头儿派到唐山,和某地震仪器公司的技术员合作。

  那是第一次到唐山,记得火车站的墙上有大幅壁画,上面绘的是满目的烟囱,喷云吐雾,好不壮观。可惜,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带给人们的感觉已经不再是现代化的标志,而是污染环境的罪魁祸首。唐山市区和大多数北方城市一样,没什么大的区别,整座城市都是钢筋水泥建筑,中国传统的老建筑一座都看不到。整个城市的感觉不是很好,没什么特色。记得一次坐出租车,司机师傅说以前每到下班的时间,大街上全是人,可现在呢?稀稀拉拉的。下岗的太多了。唐山,曾经作为中国民族工业的摇篮之一的荣光,已经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来临一去不复返。

  唐山市中心有座凤凰山,建有唐山地震的抗震纪念碑,名曰“山”,实际上相对海拔也就几十米,我每次和唐山地震局的小孙聊天时,都说是“凤凰坡”,让他颇为不忿。唐山地震的时候,小孙还没出生,但亲友中也有在此次地震中伤亡的。和他类似的情况,在唐山很多。

  现在的唐山已经看不出什么地震的痕迹,站在高处望去,满眼是整齐划一的马路和毫无个性的楼房,只有时常发生的一些二、三级小震还在提醒着人们,莫忘历史。也许,唐山市应该有意识地保留一片地震遗迹,那将比什么抗震纪念碑更能成为一种很好的纪念。大概是那阵伤痛实在太为惨痛,以致人们都不愿意去回忆。

  

  回到单位以后,期间又去了趟唐山,还是数字化台网项目。稍后,又和另外几个同事为国家局制作了一个唐山地震的多媒体,接触到很多触目惊心的图片和录像。这辈子,不做出点什么,也对不起自己干的这份工作。

  当今地震研究,主要是三个方向,一个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以研究地震的物理机制为主要方向;一个是以日本为代表,研究地震工程学,如何设计建筑,以抵御地震的破坏;另一个就是中国,力图从各种纷繁复杂的数据中找出地震的发生规律,做出一定程度的“预报”。

  中国地震的分布规律经过这么多年的研究已经基本弄清楚了,但时间规律依旧只能给出一个大致的统计规律。也许,咱们国家应该把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放在震源物理和地震工程学上,扎扎实实做好基础理论工作,同时对地震多发地带的建筑设计加强管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家园 小时候路过唐山的时候好像记得见过一片遗址

当时大人说是特意留下来纪念的,也许后来清理了, 毕竟这记忆太沉重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