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纪念唐山地震三十周年(0)--引子 -- 奔波儿

共:💬60 🌺15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纪念唐山地震三十周年(4)--唐山与地震

  工作的时候,是在中国地震局下属的一个研究所。所里的老同志大多经历过30年前的唐山大地震,有的还亲自上过抗震第一线。当时,地震发生在黎明前,正是人们睡得正熟的时候,地震形成的断裂横穿唐山市,加上7.8级的震级,因此伤亡及其惨重。

  地震后,由于当时咱们国家的地震仪还比较落后,在记录如此大的地震的时候,会出现“溢出”情况,即记录的振幅超出了地震仪所能记录的最大振幅,轻则使记录无效,重则毁坏地震仪。因此,整个华北、华东、东北以及华南的地震台站的记录全部报废,只有极少数地处西北的边远台站记录到了有效信号。但当时的地震记录都是滚筒式纸质记录,需要送到中心台网进行汇总和分析,而进行地震定位,至少需要几个台的资料才行,这就需要时间。

  当时,是如何发现唐山发生地震的呢?

  记得某网站上说是唐山的某公社书记开着拖拉机到中南海报的料,那纯粹是瞎掰。唐山到北京,直线距离就有二百多公里,拖拉机能开多快?再说一路要过若干条河流,公路桥全部毁坏,他总不能把拖拉机扛过河吧?当时的情况是,中央无法掌握具体信息,只是感觉北京附近地区发生了地震,因此派空军起飞,绕着北京飞,唐山地区地震后电力供应全部被破坏,整个城市一团漆黑,因此判定是唐山发生地震。

  地震局的工作人员立即组队随救灾部队前往唐山,路上休息的时候,老百姓一听说是地震局的,水都不给喝一口,轻则破口大骂,重则伸手就打。唉,当初那些宣传海城地震预报成功的秀才们,顺嘴胡吹,结果在人们心中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那就是“地震是可以预测的”,而“地震局就是预测地震的”。可悲的是,这种观念,到现在依旧没多大改变。地震局不是气象局,地震更不是天气。可,那是多少条鲜活的生命啊?一刹那,就都没了。

  俺当初的日常工作都是与全国各地通过网络甚至人工方式发送的地震信息打交道,时间一长,还是觉得有些简单和乏味。正好,唐山地区的地震台网要进行数字化改造,就是把以前各个台站的模拟记录全部改成数字记录,并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网络传送到中心台站,进行实时的处理,从而能在地震发生后在最短的时间定出地震的位置。俺做硕士论文的时候,正好就是做的这一部分的工作,因此被头儿派到唐山,和某地震仪器公司的技术员合作。

  那是第一次到唐山,记得火车站的墙上有大幅壁画,上面绘的是满目的烟囱,喷云吐雾,好不壮观。可惜,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带给人们的感觉已经不再是现代化的标志,而是污染环境的罪魁祸首。唐山市区和大多数北方城市一样,没什么大的区别,整座城市都是钢筋水泥建筑,中国传统的老建筑一座都看不到。整个城市的感觉不是很好,没什么特色。记得一次坐出租车,司机师傅说以前每到下班的时间,大街上全是人,可现在呢?稀稀拉拉的。下岗的太多了。唐山,曾经作为中国民族工业的摇篮之一的荣光,已经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来临一去不复返。

  唐山市中心有座凤凰山,建有唐山地震的抗震纪念碑,名曰“山”,实际上相对海拔也就几十米,我每次和唐山地震局的小孙聊天时,都说是“凤凰坡”,让他颇为不忿。唐山地震的时候,小孙还没出生,但亲友中也有在此次地震中伤亡的。和他类似的情况,在唐山很多。

  现在的唐山已经看不出什么地震的痕迹,站在高处望去,满眼是整齐划一的马路和毫无个性的楼房,只有时常发生的一些二、三级小震还在提醒着人们,莫忘历史。也许,唐山市应该有意识地保留一片地震遗迹,那将比什么抗震纪念碑更能成为一种很好的纪念。大概是那阵伤痛实在太为惨痛,以致人们都不愿意去回忆。

  

  回到单位以后,期间又去了趟唐山,还是数字化台网项目。稍后,又和另外几个同事为国家局制作了一个唐山地震的多媒体,接触到很多触目惊心的图片和录像。这辈子,不做出点什么,也对不起自己干的这份工作。

  当今地震研究,主要是三个方向,一个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以研究地震的物理机制为主要方向;一个是以日本为代表,研究地震工程学,如何设计建筑,以抵御地震的破坏;另一个就是中国,力图从各种纷繁复杂的数据中找出地震的发生规律,做出一定程度的“预报”。

  中国地震的分布规律经过这么多年的研究已经基本弄清楚了,但时间规律依旧只能给出一个大致的统计规律。也许,咱们国家应该把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放在震源物理和地震工程学上,扎扎实实做好基础理论工作,同时对地震多发地带的建筑设计加强管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