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从楚留香的原型说起 -- 萨苏
他最喜欢在待客的时候打瞌睡,有次袁世凯去见他,没说两句这位老先生就呼噜开了,袁气得拔脚就走,上船北归。------那时袁是否是直隶总督记不清了,印象里和张差不多大或稍低的职位。
张香涛摆老资格是有,到光绪后期,他的资格也确实老。
但张文襄公不是最喜欢在待客时候打瞌睡。张的起居和一般人相反,类似后来的毛泽东,黑白颠倒。他自己说是一天当两天用,其他人看是起居无节,号令不时,(后面还有八个字,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张下午起床,洗漱见客,越到晚上越精神,下半夜号称他的下午。如果那时入见,老张不但不会打瞌睡,还会留客同欢。但是到了正常的上午白天,又是他的午夜凌晨,睡意最浓时。
那次袁世凯赴任直隶总督,路过武昌,拜见前辈张香帅时不巧是上午,香帅打瞌睡也是睡意难忍,并非故意。
袁再不满也不会气得拔脚就走。以袁之会作秀,是善体人意地悄悄告别,还嘱咐不要惊了香帅好梦。后来午炮齐鸣送客启程,惊醒香帅,还有码头挥别的表演。
老来力不从心,就各有说法了,待我有空找找那本书将那篇文录上来。
京中比较稳定,各省调动得很厉害,总督迁转了一半;巡抚则除江苏的恩寿、陕西的升允、湖北的端方之外,更调了十二省。端方虽未调动,却等于升了官,暂署湖广总督。因为两江总督刘坤一,在这年——光绪二十八年九月间在任病殁,这是头等要缺,朝廷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仍援甲午年刘坤一北上督师的前例,以鄂督张之洞署理江都,所以“督抚同城”的端方,在武昌得以唯我独尊。
前度刘郎的张之洞,却不似端方那么高兴。前番署理,是因为刘坤一勤劳王事,未便开去他的底缺,犹有可说,这一次江都出缺,依资历而论,由他调补,乃是天公地道之事,何以仍是署理?
尤其是一想到袁世凯,更不舒服。张之洞光绪十年就已当到两广总督,那时袁世凯还只是一个五品同知,在朝鲜吴长庆军中“会办营务处”。连个“学”都没有“进”过的乳臭小儿,居然成了疆臣领袖!最可气的是,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袁世凯是实授,而两江总督南洋大臣张之洞反是暂局!这不是笑话?他心里这样在想,口头上却从未说过一句,因为以他的齿德俱尊,与后生小子争功名,说出去会叫人看不起。
当然,袁世凯非常了解,当今的重臣,只有两个人,朝中一个荣禄,外面一个张之洞。
至于王文韶、鹿传霖之流,不必放在心上。如今荣禄老病侵寻,日衰一日,看来不过年把工夫好拖,荣禄一旦下世,军机大臣中决不能让瞿鸿玑爬上来。而论资望,他也不够“掌枢”的火候,那时张之洞也许会内召大拜,应该早日结此奥援。
因此,从保定回项城之前,他就作了决定,回程要迂道南京小作勾留。
※ ※ ※
袁世凯是奉旨准假两日,回籍葬母。九月里南下,在项城匝月勾留,十月二十一日起
程,取道信阳坐火车到汉口,端方接到武昌看铁厂、看枪炮厂,礼数周至。不过袁世凯却不大看得起端方,只跟督署的文案,光绪八年壬午福建的解元郑孝胥亲近,极口称赞张之洞在湖北的规划,深远宏大,说是“今日之下,只有我跟南皮两个人,还能够担当大事”。
可想而知的,以郑孝胥跟张之洞的关系,必然会将这话,飞函江宁。这使得张之洞心里好过得多了,所以袁世凯的专轮驶抵南京下关,张之洞照规矩行事,盛陈仪卫,亲自迎接,到得总督衙门,随即开宴,其时是午后一点半钟。
这个时间赶得很不巧!原来张之洞的日常生活,与众不同,在湖北官场,人人皆知,有副送他的对联:“号令不时,起居无节;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下联不免刻薄,上联却多少是纪实,而张之洞自以为是一天当两天用。
他这一天当两天,即以午未之交为分界。大致每天黄昏是他的早晨,起床就看公事,见宾客,到午夜进餐,他的饮食习惯亦很怪,每餐必酒,酒备黄白,同时并进,肴馔、粥饭、水果、点心,亦复如此,摆满一桌,随意进用,没有一定的次序。
食毕归寝,往往只是和衣打盹,冬夏都用藤椅,不过冬天加个火炉,这样睡到凌晨五六点钟又醒了,办事见客,直到日中歇手吃饭,饭罢复睡。
这开宴之时,正是该他去寻好梦的辰光,加以这天去了一趟下关,精神格外不济,入席之后,想撑持不住,双眼涩重,只想合拢,勉强睁得一睁,也只是半开而已。
在一堂肃然之中,只见袁世凯谦恭地说不到三五句话,就会悄悄中断,因为张之洞眼闭嘴张,正将入梦,等他头向旁一侧,惊醒过来,袁世凯方才开口。
此情此景,使得满座的陪客,皆为之局促不安,最无奈的是,盛宴例用下系桌围,面对戏台的方桌,袁世凯上坐,张之洞打横相陪,一桌中别无他客,可以跟贵宾接谈,稍解尴尬,以致于众目睽睽,只看着高坐堂皇的袁世凯发愣,替他想想,真是人间的奇窘。
张之洞终于倒在椅背上,起了鼾声。袁世凯看一看周围,站起身来,于是奉陪作陪的藩臬二司,从左右赶到他身边,未及开口,袁世凯已向他们摇手示意,不要惊扰了张之洞。
只是总督进出辕门,照例鸣炮,俗名“放铳”,炮声却将张之洞惊醒了,一看客座已
空,知道袁世凯不辞而别。这是件不但失礼,而且失态的事,张之洞想要弥补,就只有急急传轿,赶到下关去送行。
由总督衙门到江边,很有一段路,八抬大轿,分两班轿夫换肩疾走,仍旧能让张之洞在轿子里好好睡了一觉,所以赶到下关,精神十足,正是他一天当两天用的另一天开始之时,但袁世凯的专轮,已将起碇,他只在柁楼上拱拱手,向张之洞遥为致谢而已。
好象没太听说。。。
1。这个'字'是什么时候开始兴起的?
2。为什么水浒人物里很少有人有字?莫非罗灌水懒得弄?好象宋朝乃至后来的人很多都是有表字的。。
不过清朝有个大官叫朱轼,字若瞻的,搞混了,呵呵
去GOOGLE了一下
结果表字又对不上。。。
学校植物园的湖畔还有一个张之洞亭
又瘦又小还很好动,好象过去所说的西山十戾也有这种说法
看照片不是个圆脸胖子么?
张之洞[IMGA]http://cyc7.cycnet.com:8091/cycmis/upload_imgs/3-0929353.jpg[/IMGA]
左宗棠
两个人明显的不同……腮部区别巨大
那张图片有些地方称为左宗棠有些称为张之洞,比较起来应该是张之洞才对。[IMGA][/IM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