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崇祯十七年:(一)渔阳鼙鼓动地来 -- MP4

共:💬13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松锦大战后,明军关外精锐尽失,皇太极虽有意乘胜入关灭明

,但此时关内情形已变,李自成等领导的农民军席卷中原,为此他,采取与明朝既谈判,又静观明内乱的策略,希望农民军与明朝拼杀,可以坐收渔翁之利。同时可以从议和中得到相当实惠,对稳定满清内部经济,平和民族矛盾,都有一定好处。

不过因陈新甲不慎,造成明清议和夭折。

于是皇太极又转向另一势力,特命阿巴泰、图尔格等人率军入关,观察动向,联络农民军。他面谕曰:“如遇流寇,宣云尔等见明政紊乱,激而成变,我国来征,亦正为此。以善言抚谕之,申戒士卒,勿误杀一二人,致与交恶。为彼欲遣使见朕,即携其使来,或有奏朕之书,尔等即许转过”。总之他也以消灭明王朝,建立全国统治权为战略总方针的,只是针对不同情况作推出不同对策。一步一步壮大 稳定自己的力量,实际以当时满清的经济及军力也是很难打一场持久战的。

家园 皇太极竭力想达成议和

甚至在第一次议和时提出可以取消皇帝的称号,如果只是一种骗人的手段,用得着如此放低身段?即使在松山之战明军主力全歼的情况下,还力排众议提出极为宽大的议和条件,明朝此时其实根本没有任何谈判的本钱。如果皇太极真的想灭亡明朝,在松山大战后立即进军山海关,直指北京,以明朝当时全军尽没的处境,拿什么来抵挡?其实清早在1638年就完全有灭亡明朝的实力,而此时李自成并未成气候。

转:金庸《袁崇焕评传》中对皇太极议和看法

袁崇焕回任之后,宁远、锦州、蓟州都因欠饷而发生兵变,当时自然不能与清兵开仗,于是与皇太极又开始了和谈,用以拖延时间。皇太极对和谈向来极有兴趣,立即作出有利的反应。袁崇焕提出的先决条件,是要他先除去帝号,恢复称“汗”。皇太极居然答允,但要求明朝皇帝赐一颗印给他,表示正式承认他“汗”的地位。这是自居为明朝藩邦,原是对明朝极有利的。但明朝朝廷不估计形势,不研究双方力量的对比,坚持非消灭满清不可,当即拒绝了这个要求③。

  皇太极一直到死,始终千方百计的在求和,不但自己不停的写信给明朝边界上的官员,又托朝鲜居间斡旋,要蒙古王公上书明朝提出劝告。每一个战役的基本目标,都是“以战求和”④。他清楚的认识到,满清决计不是明朝的敌手,明朝的政治只要稍上轨道,满清就非亡国灭种不可。满族的经济力量很是薄弱,不会纺织,主要的收入是靠抢劫⑤。皇太极写给崇祯的信,可说谦卑到了极点⑥。

③关于这场交涉,因皇太极称帝之后再自动除去,又向明朝要求发印而不得,在满清方面是受到重大屈辱,所以清方官文书中都无记载,或有记载而后来都删去了。但清内阁档案中还留存皇太极天聪四年颁示的一道木刊谕文,其中公开承认这件事:“逮至朕躬,实欲罢兵戈,享太平,故屡屡差人讲说。无奈天启、崇祯二帝渺我益甚,逼令退地,且教削去帝(号),及禁用国宝。朕以为天与土地,何敢轻与?其帝号国宝,一一遵依,易汗请印,委曲至此,仍复不允。”

  ④《明清史料》丙编,皇太极谕诸将士:“尔诸将士临阵,各自奋勇前往,何必争取衣物?纵得些破坏衣物,尚不能资一年之用。尔将士如果奋勇直前,敌人力不能支,非与我国讲和,必是败于我们。那时穿吃自然长远,早早解盔卸甲,共享太平,岂不美哉?”

  ⑤《天聪实录稿》,七年九月十四日,清太宗致朝鲜国王信:“贵国断市,不过以我国无衣,因欲困我。我与贵国未市之前,岂曾赤身裸体耶?即飞禽走兽,亦自各有羽毛……满洲、蒙古固以抢掠为生,贵国固以自守为素。”

  ⑥《天聪实录稿》六年六月,清太宗致崇祯皇帝信:“满洲国汗谨奏大明国皇帝:小国起兵,原非自不知足,希图大位,而起此念也。只因边官作践太甚,小国恼恨,又不得上达……今欲将恼恨备悉上闻,又恐以为小国不解旧怨,因而生疑,所以不敢详陈也。小国下情,皇上若欲垂听,差一好人来,俾小国尽为申奏。若谓业已讲和,何必又提恼恨,惟任皇帝之命而已。夫小国之人,和好告成时,得些财物,打猎放鹰,便是快乐处。谨奏。”最后这句话甚是质朴动人。

家园 请教:姚雪垠书里田见秀留守西安,不知是不是笔误?
家园 据《明通鉴》

田见秀于当年六月战死于山西,如此的话,他是随李自成出征了的。留西安的文官居多,武将大概应该有袁宗第、刘体纯等。

(没记错的话,《明史纪事本末》也有提及,不过把刘宗敏也列进去了,与《明史》记载有出入。)

另:姚的《李自成》在下还未曾拜读三卷以后的部分,或许姚先生有过考证也未知。

家园 同意去汗号时,袁崇焕还在,后金宁远,宁锦大败,

自己内部问题多多,汗权和王权、集权和分权之间的矛盾尖锐,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激烈。宁远大战前爆发了辽东汉人大起义,经济困难,明朝和朝鲜对后金采取封锁和禁运,天灾严重,“国中大饥,斗米价银八两,人有相食者。后金民众厌战,大批丁壮弃田出征,他们“卖牛典衣,买马制装,家私荡然”,许多人“闻有征调,各抱妻??相哭,祖昔之勇健悍鸷,稍有间矣”。所以皇太极讲和自固。

山海关为袁崇焕的长期经略,并有重兵把守,松山陷落后,祖可法主张停止议和,进围北京,皇太极断然拒绝道:“岂能即克山海耶!”他认为,要征服明朝必须再给它一次比松、锦失守更沉重的打击。

吴三桂部三万余人,其中有三千子弟兵和部分“蒙古锐丁战斗力颇强,如山海关易下,山海关大战前,多尔衮也不必率10万之众仍要绕路侵入了.

家园 与我所知有点不同

刘体纯应该跟着李自成去了北京(他是搞情报工作的,留在后方没什么用处),

袁宗第留守河南,

田见秀在西安,后来跟着李自成一路逃跑。我记得好象他在李死后两次降清,第二次被阿济格所杀,以此推算,应该死在了湖广一带。田与其他坚持抵抗的将领相比,大节上是有亏的。姚雪垠书上说他出家做了和尚,因为他号为“玉峰”,所以后世附会的“奉天玉和尚”就是他。我猜想并不是姚不知道这段历史,而是前面把他写得太好,后面怎么也转不过这个弯了。

不过,这一段乱世的历史众说纷纭,很难有定论。

家园 是的,这一段历史需要旁证

正史的很多说法来自奏章、邸报,越是乱世越不确切。

即便山海关之战,时间、情节、位置各家记载也不尽相同。

家园 出征的满人八旗是2/3,汉蒙八旗才全军出动

“悉数编入八旗兵(满以15-60岁为壮丁)(60多岁的老人家,11,12的小孩子有多少战斗力呢?),与汉兵合计10余万。比秦长平之战前的征兵还要狠,如果满清输了,呵呵,那真是外无防御之兵,内无耕作狩猎之民,万劫不复了.”

还是有留守的军队的。

家园 绕路山海关在某种特定情势下其实是更高明的战略

这种特定情势就是如果吴三桂不降。绕路山海关避免了攻坚,而且是从西南部包抄北京,可以一举全歼李自成部。这样,无论吴的态度如何,只成了孤军。吴部是关宁军残部,战斗力自然很强,但与清军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松山会战时就是这小子率先夺路而逃的。区区几万人岂是八旗的对手?后因为吴三桂降清,李自成主力迫近,根本这一新的形势,最优的选择当然是直入山海关,与吴三桂合力击败李自成。清军原来的计划并不是害怕吴三桂。

皇太极反对松山会战后直入关内,根本的意愿还是不愿意夺明天下,只想议和。松山刚败,明军哪有半点力量抵抗?

家园 (八)闲凭栏杆望落晖

1

李自成马不停蹄,当晚就赶到了永平府。他准备在这里组织防线,重整旗鼓。然大顺军新败,兵溃如山,队伍已经失控,只想早一步逃回北京,根本毫无战意。李自成会合了刘宗敏、李过等商议,也均认为此时不宜再战,李自成派出明旧臣王则尧前往与吴三桂议和,以交出太子作为罢兵条件,但没有回应,只好回头继续撤往北京。临行,李自成令杀吴襄全家38口。

吴三桂甚至没和王则尧谈,就直接将其送交了多尔衮。他原本想乘胜进军,不给李自成喘息的机会,但多尔衮另有想法。山海关到手了,意味着进取中原有了可进可退的立足点,所以他需要先预作安排。

当日,多尔衮下令山海城内军民全部剃发,为大清臣民。封吴三桂为平西王,拨马步兵一万隶吴三挂。再与随行的王公、贝勒、贝子、诸将落实了进军中原的方略,誓约:“此次出师,所以除暴救民.灭流寇以安天下也,今入关西征,勿杀无辜,勿掠财物.勿焚庐舍,不如约者罪之。”

二十四日,以吴三桂部为前锋,多尔衮兵出山海,向北京进发了。

北京城内一片混乱,李自成失败的消息已经在民间传开,“马上天子”已经不长久,明太子即将复位了。败退回来的大顺军大肆烧杀劫掠,人人都明白京城难保,何不乘这最后的机会捞一把?衙门和官员宅第是抢劫重点,次第又及民间,几乎城内的所有商肆、酒楼、布坊均不幸免。尽管已决意西去,李自成仍决定按原计划北京完成其登基大殿。

就在李自成在一片“万岁,万万岁”的呼声中在武英殿正式登基的时刻,京郊十几里外还是炮声隆隆,进逼京师的吴三桂正与李自成的最后一道防线鏖战。

三十日凌晨,明宫在一片熊熊火海之中化为瓦砾。大顺军满载抢劫而来的财物,向山西方向撤去。李自成最后一次回望,这个记载着他一生中最为辉煌时刻的雄伟北京城尚处于黎明前的阴暗沉寂中。唯有烈焰的红色背景不时摇曳闪烁。在这个晕眩的权力顶峰他仅仅停留了41天。

2

这时候,京城正在翘首期盼一位力挽狂澜,将携明太子归来的大英雄吴三桂,虽然有传闻说,沿途的文告都是以大清国名义发布的。人们大多仍依旧相信,是吴三桂借来东兵,打败了闯贼,一切都不会有大的变故的,这一个多月来发生的,就如一场噩梦,已经过去了。

五月初二,大军已至。在京的明旧官吏立祟帧牌位于午门哭临。旧臣们准备好了銮仪法驾,组织士绅民众欲迎太子于朝阳门。远远望见一行人马愈走愈近,全体迎候者伏于道旁恭候,有一人下的马来,二话不说就登上了为太子准备的宝舆,众人愕然,抬头看时,却非太子,乃一头缠长辫,身着异族装扮的汉子,只见他身材高大,不露自威,一双鹰目炯炯有神,开口道:“我摄政王也,太子随后至,尔辈许我为主否?”众皆茫然,不知如何是好。只得唯唯诺诺。在明旧臣的簇拥之下,多尔衮步入了武迎殿,这是明宫唯一幸免于火灾之处。外面的民众还在议论纷纷,有说是东边鞑子皇帝的,有说是吴三桂派来的试探大臣是否忠心的,有说是崇祯的私生子,甚至有人猜想这是英宗东狩时的后人。

然而,吴三桂和传说中的太子始终没有出现,嗅觉灵敏的一些旧官员似乎已察觉了什么。又有人开始具表劝进了。不过得到的回复是:“皇帝去岁登极矣,何劝进之有?”

从次日的一份文告中,人们终于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大清国摄政王令旨:谕南朝官绅军民人等知道。曩者,我国欲与尔明和好,永享太平,屡致书不答,以至四次深入,期尔朝悔悟,岂意坚执不从,不必论也。且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有德者居之。军民者,非一人之军民,有德者主之……所过州县地方,有能削发投顺,开诚纳款,即与爵禄,世守富贵。如有抗拒不遵,大兵一到,玉石俱焚,尽行屠戮,有志之士,正于功名立业之秋,如有失信,将何以服天下乎?”

尽管民间仍在流传关于吴三桂和明太子的事,对满人是否会建立新政权疑虑多多,但北京正慢慢恢复昔日的秩序。很快,人们又回复到了日常的奔波忙碌中。对多数普通民众而言,这些关于朝代更替、权力归属的事不过一点闲暇时的谈资而已,谁当政并没有那么重要,也不是他们过问得了的。谁无妻儿老小,谁不养家糊口,生活总还得继续。

本月十五日,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帝位,立国弘光。

在不同人等的漠然,悲欢,争斗,希望或绝望中,一个新时代的帷幕正悄悄拉开了。

(全文完)

――附记:

明年为甲申三百六十周年,这就算是本人提前草就的祭文吧,连续几日充忙草草而成,基本是凭记忆或临时查阅而就,存疑之处不曾参考史家考证论断,不少凭个人主观意想和猜测,更有众多渲染铺陈处,就当是历史传奇吧。

参考资料:

张庭玉《明史》、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夏??《明通鉴》、谈迁《国榷》、计六奇《明季南略》、白寿彝《中国通史》(第17册)、魏斐德《洪业―清朝开国史略》、顾诚《南明史》、中国人民大学主编《清史编年》(顺治篇)

家园 顺治元年到三年很关键,是奠定基础的三年。

山海关之战可以算是起点,到顺治三年底张献忠败亡,

再加上隆武兵败被杀,清军在东南和西南都取得了

重大胜利,以后虽然还有反复和10多年的抵抗,但

清朝的统一大局已定,以后对西南中南和华南的战争

基本上是扫尾了。

山海关之战及以后的几个月,清军虽然在北方已经

掌握了局势,但南有福王,西有李自成,西南还有

张献忠,谁能最终获胜还有点难说,但是没想到

福王,李自成,张献忠后来都这末不经打,才又

过了两年,中原,关中,东南几乎全部平定,对比

以前明清在关外相持几十年,清军入关以后的进展,

怎末会那末顺利?有这样的前例,怪不得希特勒会

觉得他在苏联的门上踢一脚,整个房子就会塌了。

(我这是开玩笑了,希特勒不会那末清楚中国的事,

但是日本对华战争之前是否考虑过这段历史呢?)

家园 我最喜欢看传奇般的历史故事了

这样也算是在学历史嘛,不过被二月河骗得很苦,深恨之

家园 其实二月河的书写的很不错

文字很见功力,对世道人心也颇有认识。

其实对历史的认识本就是远近高低各不同,没绝对的东西,只视个人从其出发点的理解和诠释。

家园 二月河的文字是不错,读来很流畅,但是

他刻意美化几乎所有清朝皇帝的做法令我实在难以接受,最后看完乾隆时几乎吐血,不过还是看完了,所以我现在对清朝的印象一直都是乱七八糟的,要想分辨真伪还得从头来过。

家园 清注意,我的贴中是多尔衮将满洲10-70男丁全部编入八旗,

而非将这些人全部带入关,当时满蒙汉八旗的总兵力应超过15万,正式入关时兵力为16.12万,但多尔衮所率入侵的兵力为10余万,而且是其精锐,是全力一博,如清作战失利,(清野战当时可以说是罕有匹敌,但如遇上战术谋略高超的对手,一样会失败,如李定国,诱敌20余里,阵杀尼堪,而攻更是清的弱项,且不说早期的宁远,宁锦,便是松锦大战中的锦州城,便让清军吃尽苦头,皇太极急的呕血,后来的江阴等同,而且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很多,天气,地势....雨果不就是认为一条堑壕断送了拿破仑的滑铁卢吗之战吗?),如一不小心打成消耗战,几场战下来,清军损失个3-5万并不奇怪,毕竟对手的军队动辄几十万一场仗投入几万兵,...那样一来,满清还剩什么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