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船厂技术员菜鸟说日本船舶技术(似乎该放到这里) -- 普通平凡的微民
这个是回冰冷雨天的包子,原帖在链接出处
当年毕业进厂,先在车间实习一年,这是所有大中专生(包括本科)进船厂工作的必经之路,除非你是特殊专业,比如翻译。在车间工艺股实习的时候,就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所有工艺员(尤其是资格老水平高的)都对日本家电产品不屑一顾,连带广东生产的也不以为然。要知道当时还是九十年代中期,日本电视机、白色家电广告铺天盖地,广东生产的家电产品也是气势汹汹,嚣张得很。老师傅们对日货态度很奇怪,日本产品不是质量很好么?问过之后才知道,这些老工程师们对日本的工业产品印象不佳,他们推崇的是欧洲产品,或者美国货。日本的产品,或许精巧,故障率低,但是却不耐久,过了保修期就彻底报废;不能应付突发情况,运行时如果超过允许范围就有可能损坏,可靠性不见得好。广东生产的家电多采用日本技术,毛病也和日系产品一样。这些老师傅家里买的电视要么是飞利浦之类的欧洲系,要么是上海产金星或四川产长虹,日系产品很少考虑,韩国货更不放心买。当时老师傅们这样的态度对我的影响并不大,但是我那时上船工作的时候,除了一些电子设备,的确很少在船上看到有日本产的重要设备。船上的主机辅机和比较重要的机电设备,多是欧洲的:苏尔寿,瓦西拉,MAK和MTU等等等等。尤其是MTU,船厂还和外方成立个合资企业,专门负责维护保修呢,在中国大陆地区,负责MTU柴油机的维护业务的公司也就两家。第一次接触比较重要的日本产船用设备是1995年建造610箱集装箱船的时候,这船采用了中北制作所的遥控阀门,所有的液压遥控管路施工是我负责监督的,高温的七八月,一个月的时间内全部完成了。那也是我们厂第一次建造带无人机舱技术的船,也是我第一次见识无人机舱技术。虽然用了日本的遥控阀门,但是机舱自动控制系统却是欧洲的。中北制作所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服务工程师就织田信明——诚恳朴实但总是一脸疲态的日本青年——一个人,而单我们这个集装箱船的机舱集控室,就有两个西洋鬼子负责调试。调试的时候织田也不过和电气车间的兄弟们一起,在后面帮帮手打打杂罢了。中北制作所为我们厂那段时间内建造的集装箱船提供了所有的遥控阀门,但是在随后为外国船东生产的成品油轮中,除了少数电子设备,我再也见不到日本的船用设备了。大连生产的遥控阀门(虽然用引进的中北制作所的技术,但全国产)也逐渐成了船厂在管阀方面应用的主流。再一次在船上见到比较重要的日本船用设备,是2000年至2001年,当我在厂里的船舶研究所参与某海事船的管路系统生产设计工作时的事情了。应船东的要求,这个船应用了很多日本产品,这让从船舶设计院到船厂的船研所的所有设计部门都怨声载道,船厂对日本产品的标准不熟悉,而这次选用的日本设备的性能又比欧洲货差一些,体积还大,设计上平添了难度。记得让我们负责管路生产设计人员最头疼的是滑油滤器,居然和一个人差不多高,还是两个一组的,并排在机舱里,就象一堵墙。这样的一堵墙堵住了很多管子电缆的路,也挡了人的道,连带花钢板走道的铺设也麻烦起来。这样的原因再加上其它方面保守的设计,整个机舱的层高一降再降,搞到后来,居然只能局部保证1米75,整体保证1米90,是我见过的最压抑的机舱。看过日方提供的设备图纸,居然还有八十年代中后期的?!不知道是日方不肯定提供新技术,还是船东非要用便宜货,总之看到这样的产品,让我对日本的船用技术更不以为然了。2002年是我在船厂工作的最后一年,几乎一整年都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工作,但这并不影响我在有空的时候到其他科室闲聊、看《造船师》中文版、翻《中国船舶报》。《造船师》没有日本船用设备的广告,《中国船舶报》也没有,海事展上日本企业那么少,日本在船用技术方面似乎没有什么大的影响,这就是离开船厂前我对日本船舶技术的感想。
中国仅次于日韩成为世界造船接单量的前三已久,而中国国产设备在船舶的应用率却远远低于日韩,这是个让很多人受不了的事实。但是作为业内的人来看这件事情,却不见得有多难受,因为中国船舶工业的底子本来就差,很多配套设备的性能水平远远落后于日韩以及西方发达国家的产品。另外,虽然近年来提高得很快,但是中国船厂现在的生产效率也还远不及日韩,尚未脱离劳动力密集性产业的水平。中国船厂能在与日韩船厂的激烈竞争中抢到这么多订单,除了占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也有很大大一部分是愿意接受船东要求,采用高质量高水平而昂贵的进口设备的原因,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据说韩国船厂为了提高本国产品利用率,如果船东肯在船上全套选用韩国产设备,船的整体报价是选用进口设备的七到八成。韩国的重工业被几大集团所垄断,如果船上采用的设备是集团内部生产的,即便采用这样的报价政策,韩国船厂仍然是很有的赚,这就是集团优势。日本船厂的生产效率非常高,一千多名员工的大岛船厂可以每月下水一条万吨轮,日本的船厂工人身兼数能,一个人可以同时当电工焊接工轮机钳工管路铜工和油漆工,这些都是国内船舶行业流传很久的“神话”,同时也是事实。而韩国船厂那样的集团优势日本船厂同样有,虽然没有韩国船厂那么大,但是日本工业产品的技术和质量是世界一流水平,成品不占优势,但是质量要比韩国产品好得多。但是,为什么在船舶订单这么多而配套设备自给率又很低的中国船厂,重要的船舶机电设备上,日本设备的采用率却不高呢?有资料显示,中国自日本进口的船用设备包括船用主机、船用发电机组、通信导航设备、曲轴、电缆、油漆等,而进口的船用材料以船用钢板为主。但是作为国内船用主机的主流的中低速柴油机事实上是国产机过半,尽管也是引进技术。加上进口的船用主机,2000载重吨以上的船采用的船用柴油机90%以上是欧洲技术,德国的MAN B&W市场份额最大,日韩船用柴油机厂商也引进MAN B&W的技术生产,其次就是瑞士的苏尔寿和丹麦的瓦西兰(我们以前俗称“瓦西拉”),德国的MTU和MAK多是中速和高速柴油机,中小船舶用的比较多。不知道那份资料上显示的引进日本船用主机是什么品牌的,根据个人经验,怀疑是广东一带生产小船艇的船厂引进的小型高速机,也可能是雅马哈的艇外挂机,这样的船用主机,引进台数可能是个非常大的数目,但是在金额和影响力上远不是欧洲厂商的对手。日本在船用钢板上的确占有优势,但是这是日本钢铁工业技术的优势,不代表日本的船舶技术。而中国船舶工业界也在和中国的钢铁企业搞联合互补,日本钢板垄断的历史不会一直延续下去的。(在中国最先进的驱逐舰、护卫舰上,舰用钢板用的是上钢某厂生产的某型钢板,这种钢板的性能非常好,可以说是中国钢铁工业的成就,在船厂一线工作过的老师傅有过十分感性的认识)日本的船用通信导航设备由于日本在电子技术方面的优势,在中国船厂采用的船用设备上占有了一定份额。但是船用设备附加值最高的自控系统,日本却似乎没有什么大的建树,或者没有出口。在先进的高速豪华邮轮和高速集装箱船上采用的吊舱式电力推进装置,已被ABB公司的产品垄断,似乎目前尚未有日本公司建造此类产品的消息。(日本建造过巡航速度26节上的电力推进的高速货船或豪华客船吗?知道的朋友请告诉我)在船舶工业界影响较大的技术,多数被欧美的公司所掌握。比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AM)软件除了影响最大的TRIBON外,还有CADDS5和Catia,这几种软件非欧则美,连日本的船舶设计人员也要用。又比如电力推进技术,推进吊舱几乎全是德国ABB公司的产品。说到影响比较大的日本船舶技术,似乎焊接机器人算是一种。但是焊接机器人在船舶结构焊接上也只能应用在较少范围内,船上有的是复杂多变的地方,机器人也只是较少一些重复劳动量罢了,在劳动力缺乏的日本还算合适,在中国根本就用不起来。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最新的邮轮好像也是法国制造的。似乎英国的造船业衰退的很快,据说英国造新航母已经找不到足够大的船坞了,只能在几个船厂分别制造最后再拼起来
送花一朵。
不过本文论据好像值得商榷:
"要么是上海产金星或四川产长虹,日系产品很少考虑"
金星几十年都是使用的日立的板子,长虹也有很多是用东芝的
听说韩国的设计,对每个梁,每个柱都做了优化,即节省材料,减轻重量,又满足力学要求.
我们的设计却很粗放.工作没别人做得细,浪费材料.是我们的工具不够,还是我们设计
团队管理粗放?
具有独立见解的少,对设计者来说,不必承担风险,所以设计的效益低,不过这不关设计者的事,而且设计效益高也不关设计者的事。
船体结构上的每个肋骨、纵桁乃至一块小小的三角板,都有相应的规范,而规范都经过几十年的实际应用经验考验,不是虽然可以改的。尤其是重要的结构构件,要进行修改必须获得好几方的同意才行。听说某厂为了某型舰艇的机舱管路电缆铺设方便,申请修改机舱部分顶部肋骨结构,特别花了好几百万造了一个做了高强度实验,实验通过才被认可。还好是系列型号,每条船的结构基本一样,花这几百万还算值得。又比如某厂建造出口船某成品油轮,在试航期间试验油舱密封性,给密闭油舱加压,结果就因为工人们的疏忽,忘记及时去除密闭舱盖的钢板,结果就多了大概5公斤压力,整个油舱就爆开了,只好提前回厂进坞,再花大力气重新焊接校正钢板。检查过设计和施工,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纯粹是意外,设计方没有责任,施工方只有试验措施不当的责任。韩国的船厂或者船舶设计部门真有那么多闲功夫去重新优化船体机构,那他们的船体真能应对海上那么多不可测的突发情况吗?我看肯定会出事。
而不单是中国。船舶设计要选用参照的母船船型,还要考虑母船和设计的航速的不同,要乘一定的系数,这个系数,西方传统和前苏联的又不大一样,有好几个版本呢。
以前做出口船的时候,设计部门和国外的设计公司搞联合设计,他们拿来的图纸的确够深度、够详细,也很合理,设计速度也很快,原因很简单,类似船型他们设计的多了,很多东西是一样的,到时候抄一下,改一下就可以用了………………
技术比起科学来,似乎更复杂
从网上得来的消息。国内建造的最先进的集装箱船是中远川崎建造的,属于第五代。完全是国内力量搞出来的还是大连新厂的5668箱,估计去掉空箱数,实际还是4000多箱,技术水平要较中远川崎差一些。上海的外高桥现在以17万五的散货轮为主打,但是5000箱也已经列入目标了。
但是造船还是劳动力密集性的行业,一旦不景气,劳动力就过剩,而且地方又大,又容易污染,所以西方发达国家的造船业普遍不大景气,剩下的多造些附加值很高的,如高速豪华邮轮之类的船。我觉得航母分造的原因不一定是船坞的关系,英国的船厂未必不能一家独造新航母,问题要平衡这些船厂的利益,而且一家船厂的劳动力也是有限的,多分摊些,进度也快些。
技术规范是几十年经验的累积,不是随便可以更改的。不过诀窍也就在这里,要是你是技术规范的制订人,你知道技术规范的依据,如果有人要破一个例,或者他可以提供足够依据,证明这不违反技术规范的初衷;或者你心里有数,知道这个口子可以开。这在规范里叫exception,行业里只有极少特级大拿可以拿捏,但破例的事情是天天有的,否则这技术规范怎么进步?但诀窍在于,这不是没有依据地自说自话,而是一个management of change(MOC)。又想蒸包子了,工程技术的MOC,有人有兴趣吗?
依稀记得,他们对日系产品印象最不好的还是白色家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