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于巴西与加纳的比赛我的几点看法 -- 不爱吱声

共:💬37 🌺4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个很难说

法国对西班牙,齐达内发挥出色不假,但前提是他没有踢小组赛最后一场,体力恢复非常好,和98年世界杯决赛情形一样。星期六的四分之一决赛不一样了,只有四天的恢复时间,34岁的齐达内能完全找回状态么?还有队内其他老人呢,体力也是大问题。能赢西班牙,心理,技术,经验都是法国的优势,面对巴西不一定。在同样的地方摔倒两次,我觉得巴西不会这么笨,否则他就不是巴西了。

家园 这就是布拉特的如意算盘啊

费心竭力把瑞士搞成了小组第一,又给瑞士弄来个十六强力看起来最弱的乌克兰,满心欢喜地在贵宾台上就等着瑞士创造历史进入八强了,结果没成想,自己反成了乌克兰的垫脚石。呵呵,当初还不如做绝点,把突尼斯弄进来没准还能赢一把。

家园 不爱兄的意思我心里明白,我也有一样的苦恼啊!

确实“预判”这个词只说出了一半想说的意思,但又苦于找不到更合适的词。想来想去,问题就在于这是一个动态的东西,不是一个词可以概括的。我就试试乱评一把,不藏拙,无知者无畏了

借用武侠小说里的说法,高手出招有一个“势”,所谓一击必杀的那种高手,势不可挡。可一旦这个势被挡住了,或者一击落空,往往就失去了主动。决斗的时候这就露出了空门,让对手有机可乘了。足球比赛里虽不致于被后卫当场“咔嚓”,那也多半失去了控球权,没有了破门的机会。

很高很高的高手,有一种境界叫做收放自如,这个就厉害多了。不是有“硬生生”地收手就伤了自己的吗?可见放是一种境界,收是更高的层次。

不爱兄形容的那种能力,不完全是“预判”。预判错了就棋失一着,有些球星(呵呵,肥罗啦)是让对手来判,还要让你判错。上届世界杯中国跟巴西打过之后,好像大头说过类似这样的话,肥罗的步伐很独特,好像完全没有碰到过,很难防。

我觉得很多球的处理上,他体现出的就是一种收放自如的功夫。从接球的第一个动作开始,每一个动作都收得住,也就是还有变化,就看后卫怎么反应。一旦你“扑上来”,这就是假动作;要是你稍有迟疑,对不起,这个是真的,空间就这样晃出来了。

很多人都知道后卫最忌讳轻易出脚,其实真正忌讳的是重心的移动。对手突破时经常看到的就是后卫贴上去,把线路封住,但是不会上去就一脚破坏。而且很多时候后卫要弯腰,把重心低下来,就是这个道理。记得好像是德尼尔森(?),为了过一个后卫,原地做了十六七个“踩单车”,可对面的哥们真的是一动不动。等他踩得自己都烦了,终于带球动起来的时候,一个前抢就把球断下来鸟。当时我看得乐啊!现在想想,这个就是差距。状态好的肥罗不会这样干滴。

所谓收放自如,不是一种能力,而是技巧,身体,经验,最重要是脑子都到了那种水平而形成的一种境界:每一个动作都有可能是假动作,也可能就是射门前的最后一个动作。

家园 与兄台侃球很是过瘾,再献丑一次

不管说的对不对了,在胡诌八扯几句。

记得萝卜酒从前曾经讲过踢足球与武术相通之处,很多地方与兄台的理解一致,你这里说的“势”,说的步伐,记得与他当时说武术中的“空”和“松”很类似,我将当时的联结和相关的讨论放到这里于兄台共享。

下面一段是萝卜酒兄当时对体育运动中“松”的说明

链接出处

所有的体育运动都是松软的, 但因为有直接的目的, 又松软得不彻底。 比如打羽毛球, 是个入了门的手抓拍子都是松的, 但其肩恐未松。 人身上最难松的是腰腿, 踢足球要急起急停, 非腿脚松尽做不到。 如果,踢足球踢得身手(脚)敏捷, 基础就很好了。 只要和明师一起生活一年、半年,懂了拳理,看了事例, 一但懂劲可一日千里。

我练重量是松着练, 不是练健美那样憋气、鼓劲地练。 松着练是连筋骨,不是练肌肉, 主要是练腰腿。 上大重量要有过度, 有恢复, 有修息。 杨家练功方法很多,徒弟未懂劲前李雅轩不愿传,怕离了松柔之大道。

????君只要生活规律, 经常运动, 高兴、轻松、不喘气地踢足球, 他日一定有缘得悟太极之妙。

下面一段是我当时谈自己踢球的体会并请教萝卜酒兄的帖子:

链接出处

我的理解:“松是为了劲”,就是平时腰松,但一旦有机会确实要发力,松是为了最后这个发力。

我喜欢踢足球,踢了将近二十年了,也算是入了门。比如说盘带,你一定要松腰,你松了就好做动作,就可以做假动作,但是一旦对方来抢球,你要马上通过突然变向来突破对方。而突然变向正是由于你一直松,使得你的力可以随时发出来,可以向任何方向发。足球的盘带主要就是两种,一种是不接触球的,就是两腿交替在球上摆,腰沉下来,这个要求非常好的柔韧性,就是腰松得厉害,亚洲和欧洲人很少有用这种的,南美人又,如梅尼奥。还有一种比较常见,要接触球,让球在两腿中间来回动,腿要摆起来,向球拍一样,球来会弹,马拉多那和奇大内都是高手,练好了球就像粘在腿上一样,但要求还是松,你不松,球就不听话。我是从小练得这招,真正比赛时,我最漂亮的过人全是这招的功劳,关键是要快,而块却是因为松,我深有体会。

还有您关于腰对足球运动的重要性的论述我更是深表赞同!

看罗兄的文章真是大开眼界,更懂得了“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

以前自己也写过一个马拉多纳的帖子,

链接出处

下面一段摘抄是我对当时马拉多纳技术特点的理解说明。

看马拉多纳踢球可以看得人血脉蓬张看得人发疯发狂。它不可能90分钟如一的表演他的绝技,一场比赛中他时而消沉时而兴奋,但他总会在不经意间抓住对手的漏洞发起致命一击,负责专防马拉多纳的队员一般比较痛苦,他要保持始终如一的神经兮兮才行。马拉多纳爆发力好,启动迅速,头脑清晰对球场上的变化可以明察秋毫。他将足球技术已经完全融入到自己得身体中,算是人球和一了。用他的亲戚马克思的话说就是“马拉多纳来到人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与足球技术和意识相关的东西。”也可以说足球已经完全占据了他的大脑细胞!他过人的神计是出自本能。他很少做大幅度的假动作,他带球基本上可以保证球不离脚,他随心所欲地变化球的路线,人在球在,我几乎从来没见过一旦他趟起来他的脚下球被断过,对方往往对他采用的是让球过不让人过的犯规战术,或者多人包夹逼他传球,即便这样他超人的足球意识使得他即便在多人包夹的情况下也能传出好球给队友创造机会,对巴西一战即为其经典战例。我儿时刚开始学踢球的时候,教练要我们连盘带,就是左右高频率摆动双腿磕球同时向前跑,但保证球永远在两腿之间。马拉多纳的盘带功夫是我见过球星中最精纯的。他跑动中上身微晃,对手上来阻截的时候,很少做大幅假动作,因为作大幅假动作会影响速度,根据对手的出脚决定自己的下一步过人动作,可以说独孤九剑的精髓已经被他发现理解运用纯熟了。我曾经着意模仿过老马的带球动作,在球场上偶有神来自笔,而最精彩时候往往都是靠我下意识过的人,就好像你在专心网上发贴灌水,突然余光有个黑影扑向你,你会下意识的用手去挡一样。从此我才明白老马的球技已经登峰造极,球人一体了。你仔细观察那足球史上的经典绝唱。老马面对英格兰后卫变向拨球启动,然后开始高速奔跑,一旦用余光发现有人来拦截,他根本不减速,就那么下意识的一晃或者球轻轻的变向,人就过了,等他绝尘而去,只留下一个个呆鹅在他后面大流口水。可怕的是他这种靠下意识过人的绝技并不是偶一为之,相反是时常显现。所以我说老马是足球场上永远的王中王,因为我感觉没有超人的足球天赋,没有低重心,没有大脚掌,没有敏锐的足球嗅觉,没有为足球而生的脑袋,无论如何也炼不出来再一个马拉多纳的。球人一体应该是踢球的最高境界了,这只有马拉多纳做到了。

家园 专业牛!

不爱的分析很精辟...

其实足球说到底还是技术路线,教练的战术思想再好,球员接球传球技术不过关全白扯。 同样是在德国炎热的六月比赛,巴西队员就比较少出现体能问题(卡福都37了...),除了他们体能训练也许有独到之谜以外,技术是很重要因素。 技术好,传接球质量高,就非常节省体能。

肥罗在禁区前沿拿球,对方后卫想断球断不下来,想犯规也不敢(巴西任意球高手太多),眼睁睁看着他过人传球或者射门...这就是技术的魅力。

同样是打后腰的,我就不信维埃拉、加图索长跑比李铁强。

很多时候战术的成功可以弥补一定技术的不足,教练的魅力也在于此。可这个情况第一要求队员们技术不是很差,比如澳大利亚球员平均技术虽然比不上意大利,可以不会差很多,加上希丁克的战术很对头,就可以折磨意大利89分钟;第二对方如果技术也好战术也对头,那就没辙了,比如现在的巴西,只要自己不出现重大失误,加纳怎么打都是输。 不弄清楚这一点,特鲁西埃来了也没用,足球还是要从娃娃抓起。

现在的巴西还在保存实力,对加纳下半时明显感觉在收力。不过后防线那三次失误确实让人提心吊胆,胡安怎么也不稳了? 这要是碰上特维斯...哪怕是因扎吉都能弄进去啊,太大意了? 而且当时后腰对后防线的保护也不是很到位。

希望对战8进4的时候,巴西能把篱笆弄结实点,免得巴迷们惴惴。

BTW:昨天和票太逛街,看到一家子老外开辆小破车,车顶上树一面巴西小国旗招摇过市,肯定也是巴迷啊。不觉莞尔,冲他们举大拇指示意,老外一家也是大乐,互相友好示意一通。 这种情景国内还是比较少见的,好玩。

家园 【互相吹捧】你也是专业牛

我看球看进攻看得比较用心,不太看防守。另外,巴西队防守多是防守队员精力不集中所致,随机性比较大,我还没看出来他们真正的防守阵型的漏洞。

看巴西对加纳队的比赛是和弟弟一起看的,我们哥俩看上半场的时候有个共识,就是希望加纳扳平比分,当时看也有这个可能,然后下半场巴西提起精神了,我们就能看巴西看得更明白点,可惜加纳不争气。这就是我当时看球的心态,对加纳那场比赛虽然上半场加纳貌似攻势很猛,但我当时看球的感觉是巴西应该可以做到收放自如。因为当时巴西摆明了打防反,让加纳来攻。加纳倒是不含糊真的攻起来,却多是无功而返,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加纳下半场的攻击明显心有余而力不足。当然了巴西队早早进球也使得战局越来越向巴西队有力的方向发展。

家园 击节送花! 跟兄台交流不仅得益良多,而且真是性情所致

而突然变向正是由于你一直松,使得你的力可以随时发出来,可以向任何方向发。

您的一席话,还有引用萝卜酒的文章,让我有开了一扇窗户的感觉!

我一直找不到合适的道理来解释南美球员的那种“韵味”,没想到用太极可以诠释得这么到位。唉!忍不住感叹一番,越是深刻的理念越是简单,越可以纵横贯通啊!多谢兄台。

您开坛聊德国队的进攻,我对这届德国对不熟悉就不敢妄言了。倒是对阿根廷有感而发,能在大战将至时与兄台的文章相得益彰(自我吹捧)真是痛快!

补充一点,看梅西的动作真是特别有这种“松”的体会,的确集少年老成的大气和初生牛犊的锐气于一身。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