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张天师的兴起与没落 -- dreamflyer

共:💬527 🌺2718 🌵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6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张天师的兴起与没落(三十四)

我们可以设想魏太武帝见到寇谦之后的剧本:表面上的恭敬——测试——再测试——恭敬——最后的测试——发自内心的恭敬。寇谦之的“避谷术”和“扶乩法”又一次发挥了作用,太武帝完全成为了他的“俘虏”。

   但寇谦之还是不满足。“上帝是上帝,恺撒是恺撒”,在这一点上,中国历来的皇帝们,都分得清清楚楚。所以严格意义上的政教合一的国家,一个都没有。唯一的政教合一的政权,还是天师道系师张鲁先生在汉中所建立的。从此之后,便成绝响。皇帝们遇到有高僧、仙师之类,一般的做法是把他们供起来,放在一边敬着,等散朝有空的时候,再找来聊聊天。寇谦之先生可不愿意仅仅做个聊天的请客。

   始光二年(公元425年),大夏王赫连勃勃病亡,其子赫连昌继位。在魏太武帝看来,这是一块大好羊肉,肥肥地摆在面前。吃呢,还是不吃?魏太武帝当然想去吃,要不然他的庙号中怎么有个“武”字?但朝中的大臣意见不一,崔浩主战,另一实力大臣长孙嵩主和。两边争执不下,弄得皇帝心中也有些动摇了。

   崔浩给他出了个主意:您身边不是有个天师寇谦之先生吗?怎么忘了问问他的意见?

   魏太武帝点点头,但心中不以为然。出家人嘛,哪有什么好主意?不外乎就是“上天有好生之德”,“兵者,凶器也”……说什么也不会赞同去无故打仗的。

  

   那知寇谦之先生的回答却完全出乎他的意料:“此战必克,陛下以武应天运,当以兵定九州,后文先武,以成太平真君。”——您放心去打吧,老天爷之所以派你下凡,给你的任务就是打仗啊!就像后来的梁山李逵一样,活在世上的目的,就是认认真真地多杀几个人。

   太武帝信心大增,立刻出兵攻打大夏。寇谦之先生作为他的精神支柱,随军前往,在左右出谋划策。此役,太武帝御驾亲征,率一万八千轻骑冲锋陷阵。结果大挫西夏,俘敌军数万,缴获牲畜十几万头,虏夏人万余家,凯旋而归。

   这下寇天师的声望到达了顶点!太武帝在国内公开宣称,要“崇奉天师,显扬新法”,并“敕天师及门弟子并列王公等之上,不听称臣”。太武帝本人,在太延六年正式改年号为“太平真君”元年,正式宣布道教为“国教”,在“西教(佛教)之上”。

   至此,成公兴升天之前,给寇谦之设计的“帝王之师”的目标,寇谦之已经基本达到。

   ——可以想象龙虎山上的张天师们,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脸上的尴尬神情。是的,这是值得庆贺的一件事,天师道终于成为国教了。不过,这事和天师道的正宗继承人张天师,却毫无关系!

  

   接下来就是历史上很有争议的“灭佛”事件了。对于寇谦之在这场运动中的作用,历来学者看法不一。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历史上每次“佛难”的时候,站在皇帝身边的,总是有个摇着拂尘的的道士。

   不过,佛教本身在这次的灭佛事件中,好像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西方流传着一个故事。某个西方国家(好像是德国),教堂太有钱了,兼并了无数的土地和农户。但与此同时,国王却穷得没有办法。干脆下令,强征教堂所拥有的土地。

   有个神父对前来征收土地的官员说:“当心!伙计!”他恐吓道,“你知不知道自己正在剥夺上帝的财产?”

   那个官员面无表情,干巴巴地说:“吾王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为了免除过多财产对上帝的诱惑。”

   ——当时北魏的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皇帝于是就生气了:就算你庙里的佛像要镀金,也用不着花那么多钱吧?就算你“度一人出家,胜造七级浮屠”,也不用弄得皇上打仗都缺乏兵源的地步吧?

  

   这次的灭佛,最痛快的是太武帝拓跋焘,其次是崔浩。皇帝是赚得荷包满满,崔浩是过了一把杀人的瘾!当看到无数人头,随着自己的一声令下,滚滚落地之时,男人们的权力欲望,往往会得到最高程度的满足!

   比较痛苦的是全国的和尚;比较仇恨的是信奉佛教,但又敢怒不敢言的太子和众鲜卑贵族;比较郁闷的是此次灭佛的间接理论指导者寇谦之。

   作为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寇谦之已经预感到这件事情的收场。他凄凉地对弟子们说:“当我寇谦之在世之日,你们可以求得荣华富貴,一旦我去世,这静轮天宫真难修成呵!”

   此时的寇谦之,对灭佛并不热衷,他想趁自己在世之日,修建一个道教的标志性建筑物——静轮天宫。到他说这话的时候,静轮天宫已经修了十八年,而寇谦之自己,也已经年过八十岁,垂垂老矣!

  

   太平真君九年(公元448年),离寇谦之的预言不久。一个静静的夜里,寇天师在尚未完工的静轮天宫里悄悄仙去了,享年八十三岁。据佛教徒们传说,他死之前,腹痛不已,显是报应来临。

   两年之后,灭佛的直接推动者崔浩,奉命纂修国史,信佛的太子先表面赞同他秉笔直书;国史修成后,又借口崔浩“尽述国事,备而不典”,将其诛杀,并尽戮其九族。

   又过了不到一年,迫于压力,太武帝下令拆除静轮天宫;半年之后,太武帝突然终止“太平真君“年号,改元“正平”。

   十个月后,太武帝拓跋焘被近侍刺死。因太子已死,由皇太孙拓跋濬继位,是为著名的北魏孝文帝。他继位那年,刚满十二岁。这位小皇上继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即宣布解除废佛令,恢复佛教。

   北魏孝文帝后来的成就,除了迁都洛阳,彻底变法汉化之外,就是花费了国家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修建了著名的佛教胜地洛阳龙门石窟。

  

   北天师道这边,寇谦之死后,虽然教团仍在活动,但再也没有出现任何杰出的人才,逐渐趋于式微。

   北齐文宣帝高洋天宝六年(公元555年),道佛两教再次举行辩论会,道教再次失败。文宣帝下令废除道教,于是北齐境内的道士,一扫而空。寇谦之的北天师道教团,至此便彻底烟消云散!

  

   仿佛昙花一现,在近两百年的时间里,天师道的钟摆大幅度地摆向北方。激起了无穷的火花,然后迅速熄灭。最后,钟摆再次摆回南方,停留在龙虎山静静的山麓之上,轻摇不已。

家园 第一,上花
家园 沙发花
家园 靠,就慢了一步
家园 沙发和板凳都让给两位看官大人,俺坐在地上给看官倒茶!
家园 不敢不敢,还是您请上座,我给您上茶
家园 谢茶还花
家园 快手花
家园 连板凳都没了!

坐地下仰望偶像!

家园 灭法国的原型是从这出来的?

西游中颇写了几个佛道之争, 道士们还净干坏事

家园 兄弟问个事

都说八仙是道家的,可他们算哪个绺子的?

家园 经济矛盾是太武帝灭佛的根本原因,但痛下辣手还有直接的原因

太武帝开始是推崇佛教的,统一北方后为了笼络汉地人心,他把佛教立为国教,佛教徒也很高兴,称他为“明睿好德,乃当今如来”,对他礼敬.东晋以来沙门不敬王者,佛教徒就说,我们敬的是如来,而不是王者.

后来崔浩推荐寇谦之,显以法术,并说佛教是胡神不是中华正宗,太武帝转信奉道教.

当时做和尚是个很有前途的职业,免徭役租税,寺院里有僧祗户,佛图户为他们劳作,打扫卫生,每年还要向寺院以谷子的形式交税,这些谷子除了供僧人吃外在饥荒年要拿出来赈济灾民,可僧曹在饥荒年却趁机放高利贷.许多贫苦农民和破产地主纷纷出家,僧人越来越多,全国僧尼达300+万,和国家利益产生冲突.438年太武帝下诏,凡是五十岁以下的沙门一律还俗服兵役。444年下令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私养沙门、巫及金银工巧之人在家中的,一律将其押送至官府,过期不出的,沙门及巫处死,主人满门抄斩.

446年,长安城盖吴盘叛乱,平定叛乱后发现城内很多寺庙藏有武器,酿酒的工具,密室藏有女人,还有为贵族收藏的贵重物品.太武帝怀疑他们与叛乱勾结,遂下令坑杀僧人,焚烧经书.

家园 好大一个爆竹啊!
家园 这个这个,至少说明一个问题,只走上层路线,没有群众基础是不行的

说实在,倒是很好奇那个静轮天宫如果修好了,到底会怎样。

这种建筑的效应也是很大的。寇谦之能够想到这个事情,也算是很有眼力的人。

家园 【原创】张天师的兴起与没落(三十五)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寇谦之天师的北天师道,从兴起到衰败,以致灭亡。龙虎山上,天师道正宗的张天师们,看在眼里,心中百般不是滋味。对于他们来说,寇谦之这一伙人,非敌非友,亦敌亦友。如果在道教和佛教之间拉上一条线,他们就是志同道合的战友。如果这条线缩小拉到道教内部,他们就成了不共戴天的死敌。

   现在北天师道彻底完蛋了!张天师们反倒有了一种兔死狐悲的酸楚,如果当初在北边的是自己,又会是怎么样呢?一样的轰轰烈烈开场,冷冷清清落幕么?——算了吧,人间之事,哪里有这么多的如果?有的,只是一种必然!

   什么也不用多说了,别人的戏已经演完;而自己的戏,还得继续演下去。

  

   龙虎山偏僻,清幽。山泉古木,林壑尤美。令人望峰息心,窥谷忘返,的确是一个清修的好地方!张天师们安坐山中,眼光却留意着山外的世界。他们不停地思考着:天师道,以及后代的张天师们,今后该何去何从?是像其它道派高人一样,投身于山下的滚滚红尘之中,还是遗身世外,做一个无拘无束的清静闲人?

   正当外面的世界纷扰不已的时候,龙虎山上却一片宁静。张天师们就在片宁静之中,平静地做出了自己的最终选择:静以修身。

  

   从此之后,历代的张天师们,再也没有真正地和政治沾上关系。他们聪明地意识到,政治这个东西,是一把烫手的双刃剑。你舞动它的时候,样子的确是非常的威风。不过,剑是好剑,但会舞剑的高手却着实不多。所以,几乎每个人都会割到自己的手,有时不小心还会割到自己的脖子!

   《西游记》中有个车迟国,国中有三个道士:羊力大仙、虎力大仙和鹿力大仙。仗着在山中修炼过几年,冒冒失失地下山来当国师,玩政治。不幸遇到了更高的高手——在天宫里玩过政治的孙猴子,结果是玩得尸骨无存!

   一般的人把这件是当神话来读,但作者吴承恩是当作寓言来写的。从古到今,道士们在民间基本玩不过和尚,所以非常喜欢在皇帝身边玩,吴承恩所在的明朝尤甚!有记载以来,吃“仙丹”翘辫子的皇帝,可以排成一个长长的队伍!

   运气好的道士,是那些在皇帝吃仙丹还没有发作的时候,就及时“飞升”的短命鬼。那些运气不好,活到下一个皇帝登基还健在的,想要好好地去死,恐怕都是一件不容易办到的事情。

  

   第十二代的张天师张恒,曾经被唐高宗召去问治国安民之道。当时道教的地位几乎是国教,皇帝又和太上老君一个姓。张恒身负天师道的余威,只要应对得稍微用心一点, “帝王之师”这个头衔,也许就会落在他的头上。

   张恒的回答是:“能无为则天下治矣。”

   史书上记载,唐高宗听到后,“上嘉之。”——如果你是皇上,遇到这样模棱两可的标准答案,不“嘉”之又该怎么办?未必要走下御座,亲自对着他的屁股上来一脚么?

   所以,人要是圆滑起来,连皇帝都拿他没有办法。

  

   这段时间的众天师之中,似乎也有过动摇的,例如第十代天师张子祥。轮到他当天师的时候,已经是隋朝了。这位天师是个读书的料子,经史子集,无所不读,尤其对儒家的书籍更是喜欢。这一点和第七代的张回天师截然不同。张回是他爸爸要他多看儒家的书(可能是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但张回小小年纪,却很是顾家,他断然拒绝:“祖书不读,读他书何为?”

   张子祥先生后来还当了官,而且还当得不小:洛阳尉。相当于是现在的北京市公安局局长,应该是蛮威风的。不信你哪天骑个自行车,到北京市公安局门口去看看那个排场。不过,张子祥这官没当多久。家乡来信通知他:你老爸飞升了,家里等着你回来当天师呢!

   听了这个消息,张子祥先生一点都没有犹豫,立刻辞官归故里。他这个果断的抉择,使张家自第四代张盛以来唯一的从政记录戛然而止。同时,也让张家的后裔,侥幸逃过了隋末那段血腥的乱世!

  

   说到张子祥,不妨提一提他另外一个显著的特点:法术高明。

   自从张道陵先生飞升后,历代的张天师们,似乎都是修养有余,而法术不足。顶多,是像五代天师张昭成那样,死后坟上长满灵芝草;或者七代天师张回,辟谷加上日行百里。但到了张子祥先生,则明显有了一个法术上的突破。

   他会驻颜之术。活到120多岁,样子看起来却好像20多岁。还好张子祥先生是活在一千多年以前,要是现在呀,光是天下女同胞们的羡慕,就可以把他“羡慕死”!

   其次,他在内丹上面,炼出了惊人的成绩!后人炼内丹,要打坐了一个甲子(60年!)左右,方才觉得肚子里面有点动静。但要看到还很不容易,必须端坐云床,五心向天,屏息内视。忙了半天,才可以模糊地“看”到丹田之处,有个圆圆的,黄黄的,乒乓球大小的东西。

   张子祥先生没有这般初级!他可以把内丹吐出来,放在手心当健身球玩弄。因为内丹这宝物可以发光,所以晚上的时候,他偶尔也吐出来当作蜡烛的替代品。古书上记载,“光芒穿屋”!可见比蜡烛好用多了。幸好当时还没有发明乒乓球,否则,张子祥先生一定可以想出更新颖的玩法。

  

   据说张子祥先生还有另外一个奇遇。有次他到嵩山去游玩,爱其石室,晚上就住在那儿。到了半夜,突然阴风惨惨。风过之后,是一阵“兵骑之声”

   张子祥先生觉得很奇怪:居然有不要命的邪魔外道敢来惹张天师?

   结果不是邪魔外道,而是两个丈二金甲神人。他们恭恭敬敬地对张天师参拜,说他们是东岳主者。为什么要来拜见天师呢?因为“昔会圣师于青城,今四百余载……”

   原来是张道陵在青城山时遇到的那伙人——不!那伙鬼。估计其中的两位从那时便改过自新,积德行善,最后被封了神。多亏了以前张道陵先生的教诲啊!饮水不忘挖井人,所以今天特来拜谢。

   ——你看,有个厉害的祖宗,是一件多么让人激动的事情!

通宝推:玉垒关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