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三国随章侃 四十六——七十五章 -- 沉睡的天空

共:💬213 🌺52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家园 要是连人口带土地都归了刘备问题就严重了

幸亏曹操早把人都迁走了,丢了些地方,损失还不算太大。

家园 最后一句说得好啊

其实现代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常有这样的事:几个人联合创业办公司,好比桃园三结义,发了以后呢?大多是最终不得不分家。80年代以后的中关村和深圳都有不少这类故事吧。

据说这方面一个鲜见的例外是建立惠普的H和P。

家园 简雍的劝谏方式有意思
家园 谢谢大家,继续,最近天气好热,台风要来了,各位东南沿海的朋友小心安全
家园 【原创】三国随章侃 第七十三章 流程旧典

三国随章侃 第七十三章 流程旧典

三国随章侃 第七十三章 流程旧典

三国随章侃 第七十三章 流程旧典

(演义第七十三回 玄德进位汉中王 云长攻拔襄阳郡)

本回演义刘备在汉中进位为汉中王,我们就说说这事,这进位汉中王是有流程。人参与社会是要守规矩,而这些规矩流程有些是法定的,有些是惯例,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必须要遵守。人一出生便要去办户口,或者开出生证明,这便代表着你加入了人类社会,而这些办户口开出生证明都是要一定的手续流程,自然,那时或许还小,什么都不知道,自然要大人帮忙去办,但是到了小学懂事便不同了,每年开学都要去登记报到,于是此时你便了解了,人要融于社会,在社会有自己的身份是一定要经过一个流程的。小学报到还算小事,长大了以后更是如此,无论是你市长省长,老板经理,科学院的院士,甚至只是一般的上班族,只要你在社会上有一个位置,便需要经历许许多多不同的手续,这是规矩,谁都不能免俗。古代讲究礼仪,那更是如此,刘备进位汉中王就需要一定的流程。

先是大伙联名劝进,这劝进的人都要有一定的身份,而且劝进的群臣名次都是按着各自的身份排下来的,在演义中对这段描写不详,但是在三国志中记载便很详细了:“平西将军都亭侯臣马超、左将军(领)长史镇军将军臣许靖、营司马臣庞羲、议曹从事中郎军议中郎将臣射援、军师将军臣诸葛亮、荡寇将军汉寿亭侯臣关羽、征虏将军新亭侯臣张飞、征西将军臣黄忠、镇远将军臣赖恭、扬武将军臣法正、兴业将军臣李严等一百二十人上言”

注意了,尽管刘备亲近的是关张诸葛亮法正等人,但是在劝进时臣子的次序他们还是要排在许靖马超之后,这和他们本身的品级封爵家世声望,还有是否是左将军(便是刘备)下属有着直接关系,而相比起来与刘备的亲近关系就不是那么重要了,这便是一个规则。(演义中隐去了这段,而加入的诸葛亮劝说的描写显得诸葛亮起的是带头劝进的作用,这符合演义中以诸葛亮为首席谋士的一贯作用。)

其实这也就是进位为王而已,若是称帝禅让,那不单要找些文武百官,还要找些老百姓进表来显示民心所向,有时也会加入外族代表,佛道等宗教人士,搞出一些祥瑞来更不是希奇事了。

我们继续说下去,这一百二十人是先进言刘备的,此进言在演义中并未载入,或许是因为其与后来刘备上书汉帝的表其中有诸多相同之处:

“昔唐尧至圣而四凶在朝,周成仁贤而四国作难,高后称制而诸吕窃命,孝昭幼冲而上官逆谋,皆冯世宠,藉履国权,穷凶极乱,社稷几危。非大舜、周公、硃虚、博陆,则不能流放禽讨,安危定倾。伏惟陛下诞姿圣德,统理万邦,而遭厄运不造之艰。董卓首难,荡覆京畿,曹操阶祸,窃执天衡;皇后太子,鸩杀见害,剥乱天下,残毁民物。久令陛下蒙尘忧厄,幽处虚邑。人神无主,遏绝王命,厌昧皇极,欲盗神器。左将军领司隶校尉豫、荆、益三州牧宜城亭侯备,受朝爵秩,念在输力,以殉国难。睹其机兆,赫然愤发,与车骑将军董承同谋诛操,将安国家,克宁旧都。会承机事不密,令操游魂得遂长恶,残泯海内。臣等每惧王室大有阎乐之祸,小有定安之变,夙夜惴惴,战栗累息。昔在虞书,敦序九族,周监二代,封建同姓,诗著其义,历载长久。汉兴之初,割裂疆土,尊王子弟,是以卒折诸吕之难,而成太宗之基。臣等以备肺腑枝叶,宗子籓翰,心存国家,念在弭乱。自操破於汉中,海内英雄望风蚁附,而爵号不显,九锡未加,非所以镇卫社稷,光昭万世也。奉辞在外,礼命断绝。昔河西太守梁统等值汉中兴,限於山河,位同权均,不能相率,咸推窦融以为元帅,卒立效绩,摧破隗嚣。今社稷之难,急於陇、蜀。操外吞天下,内残群寮,朝廷有萧墙之危,而御侮未建,可为寒心。臣等辄依旧典,封备汉中王,拜大司马,董齐六军,纠合同盟,扫灭凶逆。以汉中、巴、蜀、广汉、犍为为国,所署置依汉初诸侯王故典。夫权宜之制,苟利社稷,专之可也。然后功成事立,臣等退伏矫罪,虽死无恨。”

我们来看这劝进书:先举各种各样的例子如唐尧周成之事,(为何举这些人呢,便是因为这些人虽然在位国家有难但是都是好皇帝,这也是为了说明这天下大乱并不是献帝的错,要是举什么商纣之事那就等于是在骂献帝了。)然后再说明现在的状况,董卓曹操之事,再谈刘备种种,表达决心,再说到爵号不够,不足以收揽群雄,并举出窦融之事作为旧典来说明进位为汉中王是有旧例可循的,自然,毕竟这是擅立,要告罪一番。

劝进之后便是设坛,(所谓天地君亲师,中国对于祭祀上天和祖宗两事极其注意,皇帝登位,拜大将这些大事都要设坛以告天地,就好象西方喜欢叫教皇加冕一样。)诸臣众将观礼,加王冠。这还没结束,目前只是汉中王,所以这必须要上告天子才行,演义中的那表和史书中相差无几,主要是改了几个字,于劝进表不同,群臣劝进是站在群臣角度说自己为何要劝进刘备,而上书给天子的是在刘备角度谈自己为何答应此事,所以上书表是先谈及自身之事,再提及群臣劝进之事,再表达自己匡扶社稷的决心。(就好象现在各国官员无论是总统总理首相主席还是州长市长甚至是科长上任都要这样说几句。)最后是交还之前的左将军宜城亭侯印绶。(这点在演义中没有提到,在此事之前刘备虽然也有和刘璋孙权一起相互封官,但是实际上还是以当年在许昌的左将军一职为尊,开府也是以左将军这名义,此时才去掉,代以大司马一职,相对的汉中王也代替了宜城亭侯。)

在众臣劝进书中有一个词“旧典”,这与上书表中的“古式”一词相同,便是以前的例子。这个“旧典”十分重要,曹操当初进爵为公为王,现在群臣劝进刘备为汉中王,曹丕日后得汉帝禅让,都是遵循的这个旧典。为何?

我们对一件正确的事往往会怎么说?“合理合法”,在我们的常识中,只有合理合法的事才是正确的,假如背离了这两个原则,那我们便视为错误的。合法的事比较好理解,有黑纸白字作为证据,一清二楚。我们现代的社会号称法治社会,大部分的事都是构建在法律基础上,古代也是如此,皇帝即位是因为他是前任皇帝的合法继承人,大臣升官是因为他的考评出众资历足够受到上司赏识,大将受赏是因为打了胜仗。在正常的情况下,这些事都是建立在一个有法可循的状况之下。但是一旦没有法律可循呢?比如想破例提拔一名官员,想免去本该获罪的犯人,严重点的在乱世中做皇帝,这些都是违背正常情况下的法律的。

为了改变这一点,便需要另一个法宝了,便是合理,尽管不合法,但是只需要让他显得合理,就可以上升为合法,便也可被视为正确之事,但是这谈何容易,合理的条件有时甚至比合法还要苛刻,一个时代的道德观念比法律观点更为保守乃是常见之事,要让自己的事变得合理,就不得不请那些士人才子们,来作为道德法律的解释。

而士人才子们也不能凭空造出一些理论来,否则还是不能为世人接受,只有在已经为众人接受的理论之上加以解说才行,这也便是孔孟之道在历代被重复注解的缘故。而有了理论支持也不牢固,只有寻找出一些旧典故事作为论据才行,这些旧典故事作为循例,做事便显得理直气壮了。刘备进位汉中王是遵循群推窦融故事,而日后曹丕得献帝禅让则是著名的尧舜故事了。(曹丕倒也有意思,在《魏晋春秋》中记载曹丕做完那禅让手续后,下来便对群臣说: “舜、禹之事,吾知之矣。”)

其实这也不奇怪,人对未知的事物都有恐惧感,不到万不得已便喜欢守旧。而只要说之前有这样的事,人的恐惧感便会消失大半,而假若当时的状况与现在越象,而行使的结果越好,便越容易被人接受,于是众人在行事前便喜欢在历史中寻找经验,来减少自己的错误。(创造历史固然伟大,但是从历史中寻找经验教训,少走点弯路也是很重要的。)

当然,在找旧典循例时千万要学习历史,别把王莽商纣这样的事作为例子举出来,那不被人骂死才怪。所谓文史不分家,古代官员在学习儒家经典的同时注重历史的学习,便是因为为官要从经典和历史中寻找自己做事的依据,现代也不例外,成功的例子作为日后法律或者变革的依据乃是家常便饭了。

所以,学习历史,有时也不光光是为了听一个个好听的故事。

家园 俺来也!这样的戏码三国的时候还比较新鲜,后来就演滥了……
家园 嘿嘿,这个属于判例法
家园 【原创】三国随章侃 第七十四章 荆襄战役(上)

三国随章侃 第七十四章 荆襄战役(上)

(演义第七十四回 庞令明抬榇决死战 关云长放水淹七军)

建安二十四年对于东汉末年的乱世时期来说,是个极其重要的年份,尤其对于刘备集团来说,这一年胜利的荣光与失败的灰暗并存,这一年初始,刘备在汉中击败夏侯渊,并阻曹操,获得汉中大捷,而下半年,关羽北进襄樊,水淹七军,俘数万曹军,曹军名将于禁投降,庞德被斩,关羽威镇华夏,曹操欲迁许都以避让之。建安二十四年末,形势急转而下,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关羽后路被截,众军离散,逃亡中被俘,随即被杀,荆州落于东吴之手。

自赤壁大战后,刘备共发动四场大规模的战役,其中两场便集中在建安二十四年,尤其是荆襄战役,前期大胜,关羽有侵袭许都之势,而后期大败,荆州被夺,刘孙联盟破裂。可以说,荆襄战役是一场决定了日后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而其中关羽前期的大胜与后期大败鲜明的对比,水淹七军,刮骨疗毒,大意失荆州的故事,更使得荆襄战役充满了传奇色彩,在此用数章试着对荆襄战役做一分析。

所谓军事是政治的延续,则说到底任何一场战役都有其起因与目的,而荆襄战役的起因与目的为何呢?

荆襄战役并非只是单纯的由荆州关羽单方面做出的战役部署,而是与在西面汉中战役相配合的战略行动,而这也与当时的天下大势与刘备集团的战略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汉中战役》一章中我们提到过,此时中原一带,尤其是宛,许昌等地,因为徭役过重等诸多原因,其乱纷纷,直接影响到了曹操对汉中的支援,而曹操控制区发生的这些纷乱,与在荆州的关羽脱不了关系。荆州在刘备与关羽经营多年,虽然在入蜀一战中抽调兵力入蜀,之后又和孙权平分荆州,但是实力仍不断增长,尤其关羽负责荆州之后,虽然没有发动大规模的北进,但是与曹军发生不断的小规模冲突,而从日后效果看,荆州的关羽成为了曹操眼中的一大威胁,而也成为了反抗曹操的人依仗的对象,在宛,许昌一带起事的人如侯音孙狼等人或与关羽联结,或直接受关羽节印,在中原一带袭扰。而这些,只是关羽北进的一个前奏曲而已,等到曹操自汉中退兵,刘备派孟达刘封攻获上庸,关羽的进攻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关羽发动荆襄战役,与刘备集团的战略方针有着极大关系,在隆中对中,诸葛亮提出要跨有荆益两州,而一旦天下有变,刘备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而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此时汉中已获,出于秦川这条路已经打通,然而在荆州方向,因为建安十三年曹操南下将襄樊一带夺于己手,而襄樊一带是交通要道,天下枢纽,若要实现隆中对中以向宛,洛的目的,那襄樊之地必须获得其手才行,一旦夺得襄樊,则汉中与荆州便可由上庸联为一体,相互支援。尤其是此时曹操在汉中新败,士气不振,其后方又多有变乱,此时北进正是大好时机。

所以可以这么说,关羽发动的荆襄战役并不只是个人的头脑发热而已,(当然,汉中战役刚结束,诸多将领立功受封,连关羽看不起的“老兵”黄忠也因战功进封为后将军,受封的前后左右四将军中只有关羽未参与汉中战役,但是偏偏地位又最高,骄傲的关羽想获得大的战果以报其位也并非不正常的了。)而正是刘备进为汉中王后派遣费诗授予关羽前将军称号节钺的时候,关羽遣兵北进,若真是荆襄战役只是关羽独断而为,费诗怎么可能不劝阻,刘备怎么会对关羽这次行动听之任之?关羽虽然倨傲,但是并非不听令之人,关羽在荆州多年,虽然与荆北曹军发动多次冲突,但无一次如此次一般规模,可见这次的荆襄战役完全是刘备集团上下一致的意见,而不是关羽未获得许可的独自行动。

至于那些什么阴谋论内斗论什么刘备或是诸葛亮心惧关羽独大要借孙权之手除之都是无稽之谈,刘备在生之年大权尽在其手,诸葛亮对之虽有影响也有限,更别说设计除关羽了,至于刘备更是如此,且不说曹魏方面的谋士都说刘备关羽情若父子,刘备特意留其镇守荆州,就算刘备信不过关羽,找个机会让关羽离开荆州就可以了。需要为了关羽搭进去个荆州和数万军队吗?(要这样还不如在孙权索取荆州的时候给他得了,所谓的阴谋论也太幼稚了些。)其实刘备之所以未救关羽根本不是关羽未获得刘备许可或者什么阴谋论,而是根本就来不及救援,建安二十四年八月关羽还获得水淹七军的大胜利,十月尚与徐晃对峙,十二月便遭遇失败身亡,(中间有个闰十月)除了上庸之兵外,(上庸兵未来救援这个问题我们在后几章再谈,)汉中或者益州之兵根本不可能这么快得到消息并来救援。

说到这里,不由要说说镇守荆州的人选,诸多读者在看到三国演义关羽大意失荆州后不由感叹,若是换其他人来镇守,荆州便不会失守了,或者说若是庞统不死,诸葛亮不入川荆州便不会失守了。可惜这都只是马后炮而已,实际上从当时的角度看,关羽是最佳也是唯一的人选。

自入蜀之后投入刘备阵营的自不必说,且不管能力如何与是否被刘备信任的问题,就说他们去镇守毫无瓜葛的荆州,自然比不了在建安六年后就一直在荆州的关羽,换了他们,磨合起来就要好一段时间,荆州四战之地,经不起折腾;而剩下那些人呢,黄忠作战勇猛,入蜀汉中两战都立下大功,但是初始名声不显,且也未见刘备对其有什么镇守一方的重任,多是带在身边,可见其一勇将,行军打仗尚可,要都督一方则未必行;而魏延在被提拔为汉中太守时都使得众人侧目,更别说都督荆州了;赵云虽然在三国志中列与关张马黄同传,三国演义中又被加上五虎上将的头衔。然而功绩与其他四人都差了许多,多身在刘备身边,独立带军的战绩不显,无论是刘备与诸葛亮对其的任用都远不如魏延等将,更不用说在刘备进为汉中王后受封前后左右四将军的那四人了,指望其都督荆州也不现实。而张飞少便从刘备,在信任上不成问题,又击败曹魏将领张郃,军事上也可称名将,声望上除关羽其为第一人也,但是张飞有一污点,便是当年守徐州时曾被吕布偷袭,这之后张飞地位大大下降,(见第二十八章《刘备集团中各人的地位》)这些镇守后方的工作刘备便从未交给张飞过。即便汉中太守一职在众望所归之下却交给了魏延,自然,荆州交给张飞刘备也不会放心。而相比起来,诸葛亮到是一个比较合适的人选,外交政治上自然绰绰有余,虽然刘备在世时诸葛亮没打什么仗,比之关羽来说军事才能自然逊之,但是与之互补倒也正是一个强强组合。问题是诸葛亮不可能留在荆州,无论庞统死或未死;庞统法正等人的作用多是军前谋士,而诸葛亮不同,他在刘备阵营中担当的是镇守后方,负责政务后勤一职。这意味着哪里是后方,诸葛亮就要在哪里,当年入蜀一战时,荆州是刘备的后方,诸葛亮自然必须在荆州呆着,而得到益州后,益州就成了后方,诸葛亮就必须前往益州负责政务,假如日后刘备夺取关中为后方,诸葛亮同样也是要跟着走,这是其他人不能替代的角色。如此一来,除非刘备本人,就只有关羽才能担当都督荆州的角色。

实际上,关羽经营荆州可说有声有色,在孙权分荆州之后,关羽仍旧对曹魏与东吴保持着强大的压力,曹魏称蜀汉“名将惟羽”,而东吴方面更是对关羽忌惮三分,将其与刘备曹操一同看待。在关羽经营联络下,曹魏的中原一带被搅的一团糟,荆襄战役前期又获得大胜,单从军事角度看,无人比关羽更适合都督荆州了。

关羽长期都督荆州,励精图治,便是为了北进,终于等到了大举进攻的机会,自然不会放过,立刻率军北上攻打襄樊,那么,在攻打襄樊时,他是如何水淹七军,生擒于禁,在攻打襄樊时,为何以樊城为主,而在攻打途中,随着胜利的脚步,关羽是否起意夺取许都呢?我们下一章再说吧。

家园 荆州那时是否人口下降很多

送花

家园 这一段是争吵的热点, 急等下篇

襄樊去过一次, 不过时间不多, 没来得及好好看一下. 其实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 为什么关羽水淹七军后没能拿下襄阳樊城? 或者说为此采取了哪些措施? 否则未来的形势不会那么差.

家园 苍天啊,大地啊,这通宝来得太不易啊

沉睡兄近来比较勤快,连带我三月未见通宝后今天开胡了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家园 【原创】三国随章侃 第七十五章 荆襄战役(中)

三国随章侃 第七十五章 荆襄战役(中)

三国随章侃 第七十五章 荆襄战役(中)

(演义第七十五回 关云长刮骨疗毒 吕子明白衣渡江)

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刘备称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位在众将之上,并遣费诗往荆州授关羽前将军印绶,大致同时,关羽北上攻打襄樊,从而拉开了荆襄战役的序幕。

关羽此次出兵,目标便是樊城,为何选择樊城?我们常说襄樊,便说的是襄阳樊城这两城的合称,尽管襄樊襄樊,襄在前樊在后,但是若说其战略地位来说,我们可说若无樊城,襄阳便也威胁,守襄必先守樊,当年曹操南下时,刘备在未知刘琮投降之前,便是在樊城布防,而南宋抵御蒙古的襄阳大战中,樊城陷落不久,襄阳便在不久后投降,这可见樊城对于襄阳的重要性。北方南下如此,南方北上更甚,若只是夺下襄阳,樊城在敌手,那襄阳随时便可能再度易手,虽说可以大军驻守,但是远不如获得樊城屯兵的效果。从更长远的角度看,若只是夺下襄阳而没有樊城,则北进的脚步受到阻碍,那襄阳的战略意义就大打折扣。而且具体到关羽这次来说,襄阳在汉水以南,由江陵出发,无须水军便可攻击到,只要夺下樊城,隔绝汉水,那襄阳便北有樊城,南有江陵,在合围之下,破城只是时间问题,尤其在关羽水军能控制汉水的情况之下更是如此,这点关羽看的到,曹仁也看得到,所以他的大军屯兵樊城,遥望襄阳,且易受到后方支援。(关羽和曹军在此处对峙多年,关羽此次进军如此顺利,很可能便是在多年对峙中步步进逼的结果。)如此一来,关羽北进的目标主要集中在樊城曹仁率领的曹军主力便很自然了,只要击败曹仁,夺下樊城,襄阳便只是时间问题了。

关羽将目标定为樊城,曹操一边也并非白痴,除曹仁屯兵樊城外,曹军在外侧保留了一支机动兵力随时作为支援,这就是于禁所统领的七军了,关羽发兵北上之后,曹操便命左将军于禁率军支援曹仁。

于禁所率领的这七军有多少人呢?根据《三国志吴主传》的记载“羽以舟兵尽生虏禁等步骑三万送江陵”,俘虏至少三万,那于禁所军肯定在三万以上。三万军意味着什么?曹操当年与袁绍官渡一战,官渡袁绍军在十万左右,便号称天下诸侯之首,压得曹操险些灭亡,官渡事远,我们便看赤壁,赤壁一战,曹操二十余万,与之对峙的周瑜一部仅三万人,刘备攻打刘璋时自己率领的一部也只在三万上下,日后与孙权对峙荆州时也只引兵五万而已。张辽等部当年守合肥与孙权战,也只有数千而已,由此可见,于禁所率领的七军对于曹军是一支如何重要的机动力量,然而,就是这一支机动力量,在短短时间便告覆灭,这又是如何呢?

在三国志中有数处对此事的记载,如《三国志武帝纪》中“八月,汉水溢,灌禁军,军没,羽获禁”;《曹仁传》中“关羽攻樊。时汉水暴溢,于禁等七军皆没,禁降羽。”;《于禁传》中“秋,大霖雨,汉水溢,平地水数丈,禁等七军皆没。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无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庞德传》中“会天霖雨十余日,汉水暴溢,樊下平地五六丈,德与诸将避水上堤。”;《关羽传》中“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

这便是演义那水淹七军的官方解释。这么多的记载中给人最明显的一点便是此战乃是天灾,而并非演义中关羽所主动谋划的,所以蒋济和司马懿在劝说曹操不要迁都时都说“于禁等为水所没,非战攻之失”,确实,于禁七军被没,确实非被关羽在战场上击败。然而,天时对双方都是公平的,汉水不可能只认得曹军,若说于禁乃是北军远来,那曹仁可是长期驻守樊城了,却未见其令于禁等做出防范,即便自己也未作出防范。只有关羽军利用了这一点,所以说演义虽然有夸张,或许也不远亦,关羽必然是利用了汉水作为自己的武器。(这一点上于禁等人确实没有大的过错,但是关羽确实在这点上占了上风,因为战场并非只是沙场对决,天气地利都是可被利用的一部分。)

不管是关羽谋划或者是利用甚至就是运气好,水淹七军是个事实,那水淹七军的意义是什么呢?我们已经说过,于禁率领的三万军乃是曹军中一支极其重要的力量,而曹军这支力量的覆灭对曹操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汉中虽然战败,但是毕竟经过了几乎二年的时间,虽然夏侯渊被杀,但是汉中曹军也与刘备交战多日,也未溃散,对马超张鲁虽然艰难,但是也取胜之,对孙权方面虽然有被夺皖城,但是也无大损,然而此战却损兵数万,单被俘便有三万之多,这对于曹军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曹军在樊城周围的兵力为之一虚,孙狼等受关羽节印之人便纷纷在许都等地作乱,曹军因为兵力不足,无暇顾及。而且于禁的投降也给了曹军阵营极大的打击。

于禁是什么人?于禁字文则,本跟随鲍信,曹操入兖州后便跟随曹操,近三十年,多立战功,为曹操麾下名将,为曹操所器重,除夏侯曹氏等人外,于禁可算是最受曹操器重的外姓将领。(其他乐进已死,张辽等人后降曹操,总是差了几分,尤其于禁为人威重,诸将忌惮之。)当时拜左将军,假节钺,他的投降对于曹操阵营的打击不可不说大也。(如于禁这样受器重的将领都投降了,会给其他人一种想法便是曹操大势已去,也给自己一种投降的借口,所以往往一军之中有一员大将投降,随后就接连投降,成土崩之势。)曹操在听到此消息时也哀叹:“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及庞德邪!”(曹操之后重赏庞德之子,便是有一种树立典型的意思,在败仗中寻找一个英雄亮点乃是鼓舞士气的常见做法。)

荆州的一仗使得天下震动,除于禁外,曹操亲封的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都投降了关羽。九月,魏讽图谋袭鄴,被人告发而灭,然而曹操这面的局势并不因为破获了此案有所平息,关羽授命的孙狼等人袭扰许都以南,各地纷乱,满宠在劝说曹仁时便说:“闻羽遣别将已在郏下,自许以南,百姓扰扰,羽所以不敢遂进者,恐吾军掎其后耳。今若遁去,洪河以南,非复国家有也。君宜待之。”,曹操那边也在考虑着是不是要迁徙许都了。而这些的源头只有一个,关羽。

此时的关羽威镇华夏,以当时的局势来说,曹操统治区民心不稳,兵力空虚,只要樊城一下,关羽进军,有孙狼等人的接应,是否真的可以打到许都,甚至可以提前实现隆中对中所说的出于宛洛呢?

只怕未必,应该说,关羽此时的进军确实是个大好时机,曹军兵力空虚,有孙狼等人的接应,或许真的可以打倒许都。然而,打或许可以打到,但是很难守住,且不说曹操大军在后,就说驻守各地的如张辽等军,也可以挥师回军与关羽对峙,关羽长途奔袭,必然兵力不足,就算没发生东吴偷袭的事,关羽只怕也要被曹军包围了。除非东吴发兵攻打合肥牵制张辽等军,刘备再出汉中,牵制曹操主力,或许还可以让关羽来个中心开花。然而这是肯定不可能的,刘备是不是有出汉中的计划有没有和关羽打招呼我们且先不说,就说孙权那边,关羽就算相信孙权不会偷袭自己,但是也不会傻到相信孙权会来帮忙。所以关羽是绝对不会那样做的,满宠说的那种局面实在是过于危言耸听。实际上,关羽在水淹七军后还继续增兵围攻襄阳,因为军粮不足还抢了东吴的粮食,假如关羽真准备了一次大规模行动,也不至于匮乏到要抢友军粮食的地步,即便增加了几万俘虏,但是假如关羽真有大行动,几万人的粮食应该还是准备的,但是看关羽对后方索要军资的情况看,(糜芳就是因为军资供给的问题受到了关羽的“还当治之”的威胁,)关羽根本就没有什么大举入侵的行动,还是准备按原计划吞下襄樊。

那为何曹操要迁都,而关羽遣分队入许都以南呢?其实除了曹操确实有些慌张,关羽的派遣有袭扰后方的意思外,两方的目标都是一致的,“献帝”。

虽然说都城在许,但是实际上后期曹操主要在鄴办公,曹军的重心也是在鄴,许都只是个空架子,没实权的,兵力也不足,就算给了关羽也可以马上夺回来,但是有一个人不能丢,就是献帝,虽然曹操已经基本上架空了献帝,但是毕竟打着还是汉室的牌子,对刘孙两方都占着名义上的优势,但是一旦献帝失去,就什么都没了,成了乱臣贼子,(日后的禅让也搞不了了)下面那些忠于汉室的人有着足够的理由作乱,所以献帝万万丢不得。对于关羽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基本的目的虽然是襄樊,但是取得如此大的战果,尽管再进一步的危险太大,还没到全面进攻的地步,但是乘曹军兵力空虚的时候,能乘机偷袭一把,与许都的汉室势力结合起来,(当初韦晃已有先例)把献帝救出来那就太好了,自己这边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讨伐曹操。(当然,就算不成功也行,至少获得了襄樊,主要目标也达到了。)

所以说,关羽的目标还只是襄樊,并没有再北上的计划,或者说有可能有把水搅混,再待机而动的想法,但是也只是想法而已。

不管怎么说,关羽造成的曹操局面大坏是个事实,而要打破这一点,处理内部是不够的,最有效也最直接的办法便是在失败的地方爬起来:打败关羽!这样一来,天下的目光都集中到荆州来了。

只是,打败敌人不一定要自己亲自动手,第三种势力正准备跳上这天下侧目的大舞台,显一下威风呢。

家园 沙花
家园 是的,田加英就是杨修,

是的,田加英就是杨修,虽然太祖凶了些,他却也有取死之道。

以上文本借助www.InputKing.com在线中文输入法输入

家园 关于曹仁的兵力不知道又没有准确数字

曹操迁都估计自己都不会当真, 甚至感觉和手下开玩笑的成分还大一些, 随口一说而已. 樊城都拿不下来, 关羽有多少实力敢于打许都的主意?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