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阿金库特的英夷之箭 -- 史鉴

共:💬86 🌺12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yes
家园 不是这个样子,弓的长度对畜力有决定性作用,英国长弓是

步兵弓,可以长到人的身高。中国复合弓是步骑通用弓,只有短弓的长度,却有近似长弓的射程.另外,合成弓耐干,紫杉木喜潮

家园 值得敬佩。另外裁判可以保持中立,而不管是否来自对战一方的原因

是和当时的欧洲各“国”的国家界限并不是那么严格有关?比如说各个“国家”之间通婚的很多,所以国与国的关系更象是兄弟分家,打仗也就是吵架而已,就象春秋战国的时候。

在这种情况下,也就是说,对于一个骑士而言,个人的荣誉是属于个人的,国家的概念对他们而言并不是那么重要。因为事实上也不重要。

这种情况似乎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也存在。各种人物在各个诸侯之间流动,并不会因为自己出生在哪里而受到约束。呵呵,帮着别人攻打自己的“诸侯”的也很多。

家园 分析得很到位,百年战争中的英法两国还不是现代意义的国家。

封建领主对国王的效忠并不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而是类似交易和契约,而骑士的操守则是立身之本,这种荣誉感一直持续到近现代的欧洲军队,比如普鲁士军人的荣誉感就源于条顿骑士团时代。

家园 支持精品
家园 以前一篇关于长弓的转贴,给史鉴兄助兴

《长弓在手》

链接出处

家园 多谢,这个文章很不错。
家园 【原创】长弓与十字弓

史鉴兄好

从最近一本讲克雷西战役的书上抄来的。(记不清哪个出版社了,不过这套丛书大概有200多本,全是普及性的)

1.长弓的优势是射速快,大概是十字弓的5倍,但射程,力度,准确度不及后者。

2.双方参战的弓手人数可能差不多,约为6000。

3.克雷西法军战败并不能说明长弓在技术有多大的优势。法方此役中的缺陷:a.法军是在行进中当天中午(下午?)发现英军的,经过长途行军,十分疲乏。法军内部对当天是否发动攻击有分歧,其中热那亚十字弓手持反对意见。而英军以逸待劳,占据了一个小高地,后方侧翼有树林防护,不用担心迂回,并且在阵地前方布置了很多小坑以减缓法军骑兵前进速度。

b.当天上午暴雨,十字弓弦因为不能卸下被淋湿致使性能大减。长弓正好相反。

c.十字弓手本应配备的大盾放在了后方的车队,导致十字弓一方防护下降。

d.当时天色已晚,法军由西向东受阳光影响,又是仰攻,致使攻击力下降。

e.法军对热那亚十字弓手并不信任。当十字弓手溃退下来的时候,骑士老爷毫不怜惜,自管催马前进,不少弓手惨死在自己人手中。

3.克雷西战役长弓对骑士的优势主要是对战马的杀伤。

4.长弓手在英军中的比例反映出英王的财政状况。不好的时候长弓比例高。同时英王的集权程度搜刮军费的能力远差于法王,所以较多使用长弓。

另外请教史鉴兄,bodkin箭头是否就是十字弓使用的四方箭头?

家园 请教两个小问题

一、长弓那么老长,那么要向后拉多长的距离才能积聚起足够的力量把箭射到很远的地方去?

二、战斗中的裁判是不是通常由战斗发生地的领主来担任?

家园 史鉴兄,近来可好,小弟在此击节献花.
家园 请教不敢当,大家随便聊聊吧。

我看的资料上讲,英国长弓手通常是将弓弦拉到右耳附近,拉距90公分左右,所以力量非常强劲。我也不太清楚中世纪战争的裁判怎么选出来的,阿金库特战役的裁判的确是当地人,倒不见得这就是个惯例。

家园 多谢捧场!
家园 此战有两个小花絮,因为不太雅观,没有放进文章里去。

1. 英军赤裸下身

英军此前因为痢疾流行,许多士兵为了排泄方便,干脆赤裸下身行军作战,因此英军的阵地上遍地都是黄白之物,臭气熏天。此战法国骑士表现异常,不知道是不是给臭气熏的。文章里面有一幅四个长弓兵的图片,左边两人赤裸双腿,这是符合史实的。

2.尿毒杀敌

英国长弓兵还有一个作战习惯,就是战前先撒一泡尿,然后把几十支箭插在身前的尿泥里面。这样箭头受到尿液污染,射入人体以后会很快感染,大大增强了杀伤力。这也算是中世纪的化学武器了。

家园 这几天没看到这个帖子,怠慢了,抱歉。

克雷西战役其实也非常经典,法军的失败有很多原因,指挥混乱,不能协同进攻是其中之一。热那亚十字弓箭手在欧洲相当有名,我的印象里十字弓的射程不及长弓,这也是克雷西战役热那亚十字弓箭手未能发挥作用的原因之一。十字弓的优势大概在于比较容易掌握,类似后世的火枪,利于大批装备。

Bodkin箭头就是文中图片左侧的那个,箭头呈四角楔型,与箭身一般粗细,这样利于穿透铠甲。即使使用Bodkin箭头,英国长弓也只能在几十米的距离射穿钢甲,所以射马是主要战术。

家园 真狠毒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