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身体语言 0 前言 -- 水风

共:💬96 🌺20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身体语言 0 前言

妖道又要挖坑喽。

语言无疑是人类独一无二的交流方式,也正是因为如此,有一段时间,人们曾经以为人之间的交流主要是由语言来承担的。从十九世纪开始,研究者们逐渐意识到了,语言只是人类交流的手段之一。而其他更多的信息,是由非语言的身体姿态,面部表情,手势,以及彼此间的距离等非词汇性的信息载体所承载。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有研究认为,当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的时候,70%的信息是通过非词汇信息来传达的,也就是说只有一小部分是通过词汇这种语言手段来传递的。有人也许要对此表示怀疑,但是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例子可以来说明这一点。在嘈杂的环境中,比方说股票交易所,或者在古老的传统赌场里面内,我们可以看见大家都在用手势来比划什么。所有的信息,都是用手势来传达。因为,在这种环境中,手势要远比声音要传递的更远,也更加清晰明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同样,哑语中,大量的手势都是在模拟什么,而不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拼出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研究者们目前把这一切非词汇性的交流统称为身体语言(Body Language)。身体语言的研究,早已不仅仅局限于人类,而是扩展到了许多其它的动物行为研究领域。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人类本身,在行为方面,与着各种动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有研究者则声称,人类本身在行为上就是一种动物。在持这种论调的研究者当中,戴姆维斯,莫瑞斯是最著名的一个。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Desmond Morris

我想,很多人对于这个名字是很熟悉的,作为一个著名的动物学家和伦理学家,莫瑞斯出版过很多著名的书籍,其中包括大家都熟悉的《裸猿》《The Naked Ape》1967,《人类动物园》《Human Zoo》1969《亲密行为》《Intimate Behaviour》1971(我想对于行为学和人类学感兴趣的朋友肯定会知道这三本书的)因为以这三本书为基础,大陆曾经发行过第一本行为学研究的书籍《行为的奥秘》1973。另外一些著名的书籍包括《人类观察》《HumanWatching》1977(这本书在2002年重新出版的时候改名为《人的观察》《PeopleWatching》)《手势:起源与分布》《Gestures: Their Origins and Distribution》1979《身体观察》《Bodywatching》1985,以及另外一个广为人知的《人类动物》《The Human Animal》1994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作为一个通俗读物作家,莫瑞斯的作品简单易懂。虽然他的著作中整个行为学研究还处于一种比较基础的阶段,但是比起后来那些晦涩难懂的行为学实验设计,他的作品具有更高的可读性。这也是为什么他的作品有好几部都是当年的畅销书,并且历久不衰。在这里,我并不想讨论关于人类学和行为学的关联,也不想讨论他的看法是否正确。(如果将来有时间,也许会再刨一个坑,嘻嘻)在这里,我只是想简单的把他的,以及很多研究者们得到的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学交流的发现介绍给大家。这些发现大多是很有趣味的。

莫瑞斯的作品中有着大量的精美插图。很遗憾的是,限于版权(也是因为我懒),我没有办法将这些呈现给大家。所以我只能用网络上可以找到的一些图片来滥竽充数。但是,我想,对于人类的一些基本行为和反应来说,这些是不会改变的。如果您因为我简陋的文章开始对此感兴趣了,那么请去图书馆或者书店,去找到原书。我想,您一定会有所收益。

最后声明,因为行为学不可避免地要牵扯到一些成人内容,所以敬告大家,如果您年龄不到18岁或者所在州或者所在国家的法定承认年龄,请不要观看下面的内容。谢谢合作。

其他章节连接如下:

1 距离(上)

2 距离(下)

3 距离(补充)

关键词(Tags): #身体语言元宝推荐:四月一日,不爱吱声,海天,

本帖一共被 4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原创】身体语言1 距离(上)

关于距离的起源,很多研究者认为是跟动物的领地观念有关。因为要养活一个特定的生物,需要一定的空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比如说,一只成年狮子所需要的领地,根据不同的季节和野生动物的状况,需要有几公顷到几百公顷。但是,不仅仅是大型的食肉动物需要领地,小型的食草动物,即使它们是群居的,并且在很多时候可以和睦相处,在某些特定的季节也会表现出很强的领地性。比如说马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如果大家养过鱼,恐怕就会对此有着深刻的体会。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从理论上来说,养活一条鱼所需要的营养很有限。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由此兑换而来的空间并不大,但是,在上面的那个鱼缸中,我们只能放那么多的鱼,如果再多了,鱼也会变得焦虑不安,变得富有攻击性。

人也一样。无论在何时何地,人都需要一定的空间,来拉开与周围同类之间的距离。影响人际距离的因素有文化、民族、社会地位、性别等。但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场合和与之相处的对象。根据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大小,研究者们通常将人际距离分为四种。公众距离,社交距离,个人距离和私密距离(也叫亲密距离)。

  1.公众距离 3.657~7.62米(12——25呎 )在正式场合,演讲或其它公共事物中的人际距离。实际上,公众距离是超过四个臂长的距离。一个臂长,就是从肩头到指尖的距离。当彼此间距离超过四个臂长的时候,双方伸出手将不可能接触到对方,此时沟通往往是单向的。公众距离发生的时候,大多是一方将信息传达给大家。而四个臂长意味着彼此间的距离至少可以填充另外一个人,来达到沟通的目的。所以双方是不接触的,彼此间是很冷淡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公众距离 教室

我想,大家都会记得小时候的教室吧,当上课的时候,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就是公众距离。彼此间几乎没有接触。如果下课后老师即离开,那么大多数的学生将不会对老师的个人有太多的印象。彼此间的交往之发生在要更加接近的社交距离和个人距离里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讲座

讲座是一个很特殊的交流形式,但是总体上来说,在这种正式讲座的时候,很少有人会提出深入的问题。大家宁肯结束后接近,达到社交距离和个人距离,再问深入的问题。因为公众距离就是一种很冷淡的距离。

  2.社交距离 1.219~3.657米(4——12呎)这个距离是两个臂长到四个臂长。这个距离处于个人距离和公众距离之间。是大多数人刚认识的时候保持的距离。因为距离等于或者超过两个臂长,就是双方不能直接接触到对方。要想进一步的接触,大家必须站得更加近一点。但是,彼此间的熟悉程度让更一步的接近变得有些危险,所以大家保持在这种接近安全的距离之外。尽管是认识的人们的交往距离,许多商业交往多发生在这个距离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村民聚会

这种全村人开会的场面,恐怕很多人要微笑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上面的那个距离判断只是根据典型的西方上流社会而来的。在某些地方,尤其在大陆,个人空间被大大的压缩了。所以社交距离也随之缩短,这个图片虽然不是大陆,但是彼此间也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社交距离1 旅游团

如果你曾经参加过一个旅行团,那么一定会有这种经验。但是这种距离只会保持在一开始的时候。随着时间,有些人会走得更加接近一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小规模会议

这个距离实际上已经介于社交距离和个人距离之间。某些公司或者机构为了让下属员工更快的熟悉对方,往往会采取这种拉近合作者之间的距离的措施。这同时也是熟人间正式交谈的一个距离。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商业会议

这个也是。总而言之,社交距离,就是那种见面可以打个招呼,但是没有什么深交的距离。

关键词(Tags): #身体语言元宝推荐:不爱吱声,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这个论题俺喜欢!
家园 上花

这个距离的问题好像跟种族、民族和性别也有关。

家园 坐地上慢慢看
家园 继续 送花 可惜没有元宝
家园 【原创】身体语言 2 距离(下)

  3.个人距离0.457~1.219米(1.5——4呎)是朋友之间交往的距离。这个距离是一个小臂长到两个臂长。在这个距离里面,意味着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对方。在后面我将会谈到,接触是一种非常明显的信任举动。同时,让你处于一个可以随时接触的范围内,也是一种信任的表现。这种信任的表达,是距离的进一步接近。个人距离与社交距离并没有很清楚的界限。也就是说,两个人一开始,也许彼此间的距离还是比较长,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好感上升,两个人也会彼此接近。在影视片中常可以看到两个素昧平生的人,一语投机,然后就扯着对方找个地方去喝两盅。这就是一个例子。

当两个人如此接近的时候,可以清楚地看到对方的任何细微的表情。所以,大多数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以及站姿等下意识的动作都是在这个距离里面起作用。此时,人们说话温柔,接受大量体语信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个人交谈距离1

一个很典型的场景,一群人,各自形成几个小集团在谈话。注意所有的交谈着之间的距离,大体上是处于一个臂长的距离。这个距离也是我们大多数于一般朋友间交谈的距离。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个人交谈距离

这是一个在行进中交谈的图片,注意双方因为环境因素而有意的接近了一些。拉进彼此间的距离,在某些适当的时候,也是一种示好的方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晚餐

这张照片是拍摄的一个学术会议过程中,某些与会者在会议间歇去一个小饭店中吃饭喝酒的场景。大家可以看到,除了最头上两个人以外,大多数人都把身体放到椅子的后方。虽然这个饭店故意的把餐桌安排得很紧,但是大家都尽量的拉远彼此间的距离。而这个距离,恰好是比两个臂长要小一点。这个距离告诉我们,嘿,我们只是刚刚认识,还不很熟。而餐桌尽头的两位,或许已经有所了解,或许是老朋友,他们之间的距离就是处于一个比较接近的距离。这个距离告诉我们,嘿,看我们已经比较熟悉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情侣晚餐

这两位情侣好像是出于一种比较熟悉,但是还没有到亲密的那种状态。所以当我们注意两个人之间的距离时,我们会发现,彼此间的距离已经很接近一个小臂长的距离。双方的身体前倾,是想尽力的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至少造成了这样的一个印象)

  4.亲密距离0~0.457米(0——18吋)这是亲人、夫妻之间的距离。也就是一个小臂的距离之内。也就是说只要抬手就可以接触到对方。在这样的一个距离里面,可以闻到彼此的体味,可以感到对方的呼吸、体温,甚至心跳以及其它的私密性感觉刺激。

处于这样的一个距离里面,是对对方的一个绝对的信任表示。因为,在这样的一个距离里面,对于对方任何行动的反应都要落后于对方的行动。也就是把自己的安全交给了对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热恋夫妇

接触,或者允许接触,在一方面意味着放弃了对于自己身体的防卫,进一步的延伸意义是对于对方的信任。在这样的一个距离里面,并不需要真正的接触,就像上面图片显示的那样。允许处于一个可以接触的距离之内就是信任的感觉。而允许接触的部位也显示了对于对方的信任程度。我将在以后的章节里面详细地加以解释。

在亲密距离里面,主要是亲密的朋友和家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兄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而零距离则是这里面的一个特例,这个距离并不是对外的,也就是说,只有少数的非血亲可以接触到这么近的距离。比如说,亲密的同性或者异性朋友,但是他们的接触只能是暂时性的。实际上,这么近的距离里面,如果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大多数人所从事的只有两种事情,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抚,以及恋人或者情侣之间的性行为。而朋友之间的偶尔接触,只占很少的一个比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亲密距离是友善的最好的表达方式,同时,这个区域也是最排外的。一旦侵入了这个区域,意味着有可能引发双方的激烈冲突。而双方的格斗,也通常以入侵这个领域作为一种挑衅方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我想,每个人都记得小时候,与兄弟姐妹或者小朋友闹矛盾的时候的这种动作。在小孩子看来,或许没有什么。但是现在看起来,这跟大人的挑衅是何等的相像。所有的这些动作,好像都是天生的,不需要经过任何的学习就可以学会的。

关键词(Tags): #身体语言元宝推荐:不爱吱声,海天,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击节送花】好题材!
家园 谢教授打赏
家园 del
家园 del
家园 送花支持——
del
家园 嘻嘻,哈哈

没错, 没错。

家园 花了一串

穷妖道,偶没淘着宝

家园 淘宝去龙门阿

一直在改不是说了,龙门的爆率比其他的地方高么。所以,您要是真的觉得好,那就给朵花,或者推荐一下。要是觉得一般般,那就算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