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刘宏毅《千字文讲记》 -- 知行人
俺的要求不高.
既然你提不出新的理论,又岂能随便“也未可知”糊弄过去?尊重传统可不能用来做挡箭牌哦。
《说文》释“玄”为“幽远也。黑而有赤色者为玄,象幽而入覆之也”。②
② 《说文解字》第84页,中华书局,1963年
金山词霸:(1)(象形。小篆字,下端象单绞的丝,上端是丝绞上的系带,表示作染丝用的丝结。本义:赤黑色,黑中带红)
先生若是学文,这都搞错,似乎不该吧?
随便GOOGLE得到:《汉语大字典》全书约2000 万字,共收楷书单字56000 多个。
Wikipedia维基百科: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完整的文字体系。在已发现的4500多个甲骨文单字中,目前已能认出近2000字。
Google能得到:范毓周《甲骨文》:根据学者们研究,甲骨文中共有不相重复的单字四千五百个左右。这些单字并非当时使用的全部文字,因为甲骨文只是记录占卜活动有关内容的文字;虽然卜辞中涉及到的内容极为广泛,但还远远不能包罗当时社会的全部生活内容。但就甲骨文的使用情况来讲,它已经是一种体系,比较完整并有比较严密规律的文字了。
一共才4500,先生一下给省了1500。
谢谢师兄的指正,我智慧有限,哪里敢想当然的编造数字,那是要背因果责任的。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第一章“甲骨文书法”部分有这样的话“根据专家统计,甲骨上所记载的不同文字,为数共约3000,其中1000字已可以辨认”。又谈到今天我们最常用的汉字“为数2万...”。黄仁宇先生言之凿凿,我以为有案可稽,可能我太守旧。
谢谢您的指正,我会更新我的文章。
“余”是否用原本的“餘”字更合适?因为原本就有“余”这个字,有简繁之间一对多的问题。
更进一步,是否可以《千字文》原句用繁体字,而解释用简化字呢?
后文中“薑(姜)”等也是同理。
“奈”是“柰”的笔误。
既然后面用了“盖此身髮”,为何厚此薄彼这里不用“發”呢?
(二)链接出处
这里“洁”应是“絜”,通“洁”。
后文有“纨扇圆洁”,而《千字文》中字字不重。
(三)链接出处
“巨”当用“鉅”,前文有“剑号巨阙”。
“沓”是“杳”的笔误。
(四)链接出处
“戚”当用“慼”,后文有“亲戚故旧”。
Andor,多谢,多谢!作为引文确实应该用正体字(繁体),此乃我之疏误也。早有出版社约这部书稿,我之所以在网上发贴,就是衷心希望各位网友不吝赐教,多提意见。象语迟兄、奶糖人等朋友都提出很多珍贵见解,我已一一采纳。在此一并致谢,并祝各位上元佳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