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读【吐血推荐】的《人体使用手册》后审视中医外科 -- 邪恶博士

共:💬132 🌺1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读【吐血推荐】的《人体使用手册》后审视中医外科

一向以为在科学版呆的都是一群刻板的家伙,好在总有高人及时纠正了我这种偏见。借“六根互用”讲暴乳露脐本来已经让我忍俊不禁,接着又有【吐血推荐】的《人体使用手册》,让我看完后的确“吐血”不已,还不得不重新认识中医外科。

从被号称推崇中医人士所【吐血推荐】的《人体使用手册》摘一段让我感慨的文字。

以下文字引用自《人体使用手册》第一篇“人体的系统”中的第二章“什么是经络?”外链出处

我国在汉朝时曾经处决一个名为王孙庆的叛党头目,将其进行活体解剖,然后将细竹片放入血脉中,观察其流动。结果发现人体的血脉(血管)和医典中的经络不相吻合。这次的实体解剖,就经络学来说是一次失败的实验。因此,在中国的医学领域中,从此就放弃了解剖人体,解剖学在中国成为验尸官所必需了解的知识,而不是医生所必需学习的功课。

看完这段,我彻底震惊!当实验结果与理论不符合时,中医所干居然如此!因为对经络的一次失败实验就从此放弃解剖,使得“解剖学在中国成为验尸官所必需了解的知识,而不是医生所必需学习的功课”。得,原来中医就是这样“理论指导实践”!!!

还有毛骨悚然的感觉,为的是这两千年来的中医外科,比如中医正骨。坦率地说,对于因为细菌病毒引起的内科疾病,你用阴、阳、虚、实来糊弄我,在没显微镜的古代,我也只有被你哄得一愣一愣的,被灌一肚子乱七八糟的草药汤。可这外科不一样的。例如骨折脱臼一类的机械伤害可是实实在在的。如果一个中医师一点解剖知识都没有,连骨头在哪儿,断之前的形状如何都不清楚,还要来给我正骨,去NMD吧!不如把我直接送验尸官那儿得了,毕竟人家还懂点解剖学,即使我没救了也能让我死个明白。从汉至今两千年来,没有解剖学的中医外科原来是如此草菅人命!

懒得考证活体解剖故事的真假,只是感慨解剖学在中医其实有过机会。清朝名医王清任(1768-1831)就因为看到“因前人创着医书,脏腑错误;后人遵行立论,病本先失,病本既失,纵有绣虎雕龙之笔,裁云补月之能,病情与脏腑,绝不相符,此医道无全人之由来也”,所以去亲自解剖验证,著《医林改错》企图拨乱反正。直到王清任时候,他还做不到真正意义上的解剖,而是观剖。他在河北省行医时,“正染瘟疹痢症,十死八九 【十死八九便是能服正驱邪,有号称瑰宝的中医之疗效!无语!】。” 王清任就这个机会到荒郊坟地里详细观察了一百多个小儿尸体。只是露天破腹露脏的尸体多是野狗缘故,所以见到的脏腑位置也并不确实。于是这位叫真的王大夫就去看陵迟之刑,等肉掐光了他好观察脏腑。遗憾的是观剖毕竟不如自己动手解剖。比如隔膜,王大夫看了40年都没亲见,最后从屠夫之口才确实。而且观剖难免还是有错,但比起以前的糊涂帐来却进步了不知多少。比如通过对肺的观察,《医林改错》纠正古人关于肺有“六叶两耳”及二十四孔以行气的错误说法。可惜的是,虽然王清任指出“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而结果却是他的探索发现被执着于盲子夜行的中医拒之门外。比如论心之官,王清任通过对心脏的观察指出古人“其论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意藏于心,意是心之机,怠之所专曰志,志之动变曰思,以思谋远曰虑,用虑处物曰智,五者皆藏于心。既藏于心,何得又云脾藏意智,肾主伎巧,肝主谋虑,胆主决断?据所论处处皆有灵机,究竟未说明生灵机者何物?藏灵机者何所?若用灵机,外有何神情?其论心如此含混”,而如今呢,中医开口的还是“心主神明”!王清任的改错全白改了。中医依旧脏腑不明的继续糊弄人。还有更搞笑的在是那位37生网站看到紫极先生论白血病,称“肾生骨,骨生髓”(外链出处)。哈哈,原来骨骼生长依靠的骨骺软骨和骨膜骨膜就是中医的肾啊。如此,这位紫极先生该是一大肾球了,因为从头到脚都有骨头,都有生骨的“肾”嘛。

罢了,罢了。看完这《人体使用手册》,对有着麻沸散,刮骨疗毒神话的中医外科我算是认清了。以后万一摔了胳膊摔了腿,打死我不会找中医外科医生,怕他的解剖学知识还不如学过生理卫生的中学生呢。

家园 中医外科自华佗的故事后,就没什么动静了,确实遗憾.

如果华佗故事为真,很难想象他没有解剖过尸体.

另外,"肾生骨"的生不是你所理解的意思.例如五行木生火,难道有火的地方,都是一个大木球?

家园 中医完全是现代化社会以前的东西

中医完全是现代化社会以前的东西现在还颇有市场,一是传统的东西不容易改变,尤其是现代医学还有许多看不清的黑暗地带,给了他们以发挥想象力的空间,二就是别有用心者,如蚁力神,海狗油之流,操作概念,骗人钱财,自然对中医摇旗呐喊。

令我倍感奇怪的一点是,作为现代医学从业者的大部分医生并不反感中医。按说是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的事务本应有矛盾之处才是。在看了两次病以后,我明白一二,动一个小手术用的药全是所谓的西药如麻醉药物,止血药等,加手术费一共300多元,然后开了一些吃的药让我养着,这中间居然一大堆的中药,这些中药说是去腐生肌云云,也占了200多元之多。吃了两天我就没吃这些中药了,感觉没劲,吃这抗生素避免伤口感染就够了。

联想到现在的医疗制度,医院和医生靠吃药物回扣过活,且没人监督也没人给他们另劈一条合理的生财之道,中药这个很大程度都说不清道不明的也可以称为灰色东西正好为灰色地带提供了巨大的操作空间!

关键词(Tags): #中医#中药#回扣#操作空间
家园 肾与骨的关系

正好最近河里有一篇,提供给你做靶子。

链接出处

家园 华佗故事可能只是传说

或者,华佗之前的中医,不多的几位,做过解剖,之后的吗,交给验尸官了。问题是,做过实体解剖的也没纠正医书上的错,还是让大家“不明肺腑”。

另外请教了:"肾生骨"的生是什么意思?从前李大师说光年是时间单位,还有物理博士信徒帮忙把话说圆。只是让听的人感到迷惘,--这算哪门子理论?

家园 那金生水的生是什么意思?
家园 我不懂才问。

如果你也不懂,正证明我的论点:“五行八卦”--这算哪门子理论。

家园 五行学说在中医中占很重要的地位.

以下是从中医本科教材上节录的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网上找找,应该有这本书的下载.看过了,有个了解,再来讨论,如何?

另外,我对那个"肾生骨"也不理解,因为彼此都为水,不知道如何相生,但是说成什么肾球,就是瞎争.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更正确的说法是“肾主骨”

《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主,....肾主骨。」“主”,有主持的意思。“肾主骨”包含肾充养骨骼以及二者生理功面的联属关系。《素问。六节脏象论方说:「脊者....其充在骨。」骨骼起支持人体的作用,为人身之支架。骨之所以能起这样的作用,依赖于骨髓的营养。骨髓由肾精所化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肾生骨髓」髓藏于骨腔之中,以充养骨骼,所谓“肾充则髓实”。而髓的生成,为 “肾主骨”提供了物质基础。此外,牙齿和骨的营养来源相同,同样也是肾脏的精气所化生,故有“齿为骨之余”之说。

再可参考这篇

链接出处

然后再想想平时的体会。直观的,经常运动的人,骨骼强健,身强体壮,体壮则生殖能力强,说明生殖系统状况好。而中医的肾乃先天之本,涵盖了人体的生殖系统,所以在肾与骨之间可以建立正向的联系。

兄台在这儿勤勤恳恳的做着基本概念普及,敬佩!

家园 呵呵,我是恨不得把整本的<中医学>给贴上来.

不然都凭着自己道听途说来的印象,胡争一气,最后还是乱七八糟.

家园 所以你还是承认五行是中医理论之一

五代战国时代的自然观和方法论在当时指导医学还请有可源,现在,你还会认为自然是金木水火土组成的.在此基础上牵强附会的中医理论,你还钻研不倦?

比如有人便秘看中医,你别说"虚火上升"之类的玄语,你说"根据五代十国的哲学",看他还信不信你.

家园 呵呵,"骨髓由肾精所化生"

这,才是科学解释(或者说,中医解释不科学):

骨髓bone marrow是液状柔软的富于血管的造血组织,隶属于结缔组织。存在于长骨骨髓腔及各种骨骨松质的的网眼中。骨髓分为红骨髓(red bone marrow)和黄骨髓(yellow bone marrow)。胎儿及婴幼儿时期的骨髓都是红骨髓,大约从5岁开始,长骨干的骨髓腔内出现脂肪组织,并随年龄增长而增多,即为黄骨髓。成人的红骨髓和黄骨髓约各占一半。红骨髓主要分布在扁骨、不规则骨和长骨骺端的骨松质中,造血功能活跃。黄骨髓内仅有少量的幼稚血细胞,故仍保持着造血潜能,当机体需要时可转变为红骨髓进行造血。

  红骨髓主要由造血组织和血窦构成。

  1.造血组织 主要由网状结缔组织和造血细胞组成。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构成造血组织的网架,网孔中充满不同发育阶段的各种血细胞,以及少量造血干细胞、巨噬细胞、脂肪细胞和间充质细胞等。

  目前认为,造血细胞赖以生长发育的内环境也就是造血诱导微环境(hemopoietic inductive microenvironment)极为重要。骨髓造血诱导微环境包括骨髓神经成分、微血管系统及纤维、基质以及各类基质细胞组成的结缔组织成分。基质细胞(stromal cell)是造血微环境中的重要成分,包括有网状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窦内皮细胞、巨噬细胞、脂肪细胞等。一般认为,骨髓基质细胞不仅起支持作用,并且分泌体液因子,调节造血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发育中的各种血细胞在造血组织中的分布呈现一定规律。幼稚红细胞常位于血窦附近,成群嵌附在巨噬细胞表面,构成幼红细胞岛(erythroblastic islet)(图5-9);随着细胞的发育成熟而贴近并穿过血窦内皮,脱去胞核成为网织红细胞。幼稚粒细胞多远离血窦,当发育至晚幼粒细胞具有运动能力时,则借其变形运动接近并穿入血窦。巨核细胞常常紧靠血窦内皮间隙,将胞质突起伸入窦腔,脱落形成血小板。这种分布状况表明造血组织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微环境造血诱导作用。

  2.血窦由动脉毛细血管分支而成。血窦腔大而迂曲,最终汇入骨髓的中央纵行静脉。血窦形状不规则。窦壁衬贴有孔内皮,内皮基膜不完整,呈断续状。基膜外有扁平多突的周细胞覆盖,当造血功能活跃,血细胞频繁穿过内皮时,覆盖面减小。血窦壁周围和血窦腔内的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有吞噬清除血流中的异物、细菌和衰老死亡血细胞的功能。

肾的功能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分子量比血红蛋白大的蛋白质外,所有物质都随水分滤至肾小囊腔内,称为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各类物质又被选择性重吸收回血液,其余形成尿液。其中对机体有用的物质,如葡萄糖全部重吸收,水、钠、钾、氯等大部分重吸收;对机体无用或有害的物质,如尿素、尿酸、磷酸根等只少量重吸收,肌酸酐全部不吸收。除重吸收外,肾小管和集合管还有分泌与排泄的功能,如尿中的氨,绝大部分由肾小管和集合管所分泌,故虽然一昼夜内从肾小球滤过的原尿总量可达100~200升;但每天排尿量只有1~2升,而且其成分与血浆有很大差别。

家园 这个"生"不是五行相生的"生", 见俺随后一贴.
家园 再说一次,此肾非彼肾.至少通读完一遍医书再来讨论
家园 关于正骨不合实际

原振侠姑姑治骨伤让在场西医折服的例子就在下面,还能推论出中医骨科不行,真TM厉害。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