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梁山五虎将的武艺(上) -- 萝伏

共:💬39 🌺6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个人感觉:不好下结论

呼延灼说马上就要拿下肯定是在吹牛,但知府这文官的眼力也值得怀疑。有可能以前秦明在任的时候威风八面,草寇不敢太张狂,知府对秦明的水平有极高的评价,而呼延灼打草寇也颇费力气,于是知府跟我们这似的拿第三者做参照认为呼延灼不行,虽然二人面对的草寇是不同的,但知府也了解不了那么清楚。

家园 慕容知府是见梁山兵多将众,并不见得是因为觉得秦明比呼延厉害

俺的排名中不但秦低于呼延,而且位居五虎之未。俺的那后半部分可能要等到星期二才能贴上

家园 【原创】梁山五虎将的武艺(下)

五虎将谁排头名,焦点在关胜和林冲的比较。

水浒第63回,关胜攻打水泊时,林冲和秦明双战关胜,这似乎是作者一个暗示,关胜大概要稍微冒头一些,要不,他就会写林冲出阵,关胜迎上,郝思文上前夹攻之类的话了。

对于这场二打一的较量,我倒并不认为关胜真的强到要林、秦两员虎将双战的程度。林冲、秦明二人的想法是不同的,林冲是认为梁山的名声受到伤害才要求出战,秦明则是性子急,眼里见不得对面有人NB。

林冲是梁山元老,又是武学高手,风度一直是很好的,以前上阵打仗从没跟谁急过。遇到关胜,应该感到对方较强,直觉使他感到一定的压力,再加上宋江临阵又说一大堆肉麻的话,甚至还和吴用态度暧昧的品评起关胜的相貌来,显得梁山一群土包子,以前从没见过这等出色的人物。面对如此不堪的局面,林冲终于没压住火,对宋江发了脾气:“我等弟兄,自上梁山,大小五七十阵,未尝挫锐气,今日何故灭自己威风!”

林冲总共跟领导发过两次脾气,上次对王伦发过一回,把他剁了。这次对宋江的态度忍无可忍,但事件性质不同,只好把火冲关胜发去了,估计关胜接招要吃相当的苦头,再加上秦明的夹攻,书上没有说明回合数,只说关胜很快就败下来了。

  

对于战斗结果,且看各方的反应:

林冲、秦明回马,一齐叫道:“正待擒捉这厮,兄长何故收军罢战?”

关胜心中暗忖道:“我力斗二将不过,看看输与他了”

那人道:“小将呼延灼的便是。早间阵上,林冲,秦明待捉将军,宋江火急收军。”

从三方的表态看,林冲、秦明居然没打算伤他,而是想在阵上活擒,说明二人心气很高,想给宋江和关胜SOME COLOUR SEE SEE,也说明关胜当时的劣势极其明显。不过我们也不能就此就说关胜不中用,只是因为二打一的优势过大。

那么二打一的优势究竟有多大呢?要不您自己亲自打一架试试?关于二打一,其实水浒书中还是有描写的,举鲁智深的例子:水浒第5回:

(1)、智深见了,大吼一声,轮起手中禅杖,来斗崔道成。两个斗了十四五合,那崔道成斗智深不过,只有架隔遮拦,掣仗躲闪,抵当不住,却待要走。

(2)、崔道成和邱道人两个又并了十合之上。智深一来肚里无食,二来走了许多程途,三者当不得他两个生力;只得卖个破绽,拖了禅杖便走。

(3)、智深一者得了史进,肚里胆壮;二乃吃得饱了,那精神气力越使得出来。两个斗到八九合,崔道成渐渐力怯,只办得走路。

上面三例可以得出两个结论:对一个15合可以取胜的对手,如果人家上两人,您也就是可以坚持10合左右;当然这里有腹中饥饱不同的影响,也有添加人丁对士气的影响,老鲁饿时15合可胜崔道成,吃饱了外加胆气壮,八九合就取胜,算起来,增加了30%的攻击力。

比较关胜和林冲的武艺,用第一个结论就够了。通过这个类比,我认为关胜起码和林冲武力相当,甚至还可能高一点。那么在五虎里,排名第一也是应该得到认可的。

最后再说说董平。 董平出场很晚,很多人对他的实力不太认可,觉得把他放在八骠也可。我觉得梁山真要选五虎的话,第五个人就是他。

董平是东平府都监(两个名字谐音,有点意思),单从单挑角度说,宋江带来高手有林冲、徐宁、花荣、史进。其中林冲来的意义只是象征性的,他本人除了遇到象关胜、王涣这样的主力高手外很少亲自动手。史进做间谍被捉了,所以上场跟董平有的一拚的只剩徐宁、花荣了。

董平以敏捷灵巧见长,作者以后要用他斗张清作为他的闪光点,现在不宜安排他与同样擅场远程打击的花荣过招,所以徐宁出场是不可避免的了。但作者为了突出一下董平,在徐宁之前安排了韩滔出来垫场,其实韩滔也不是易与之辈,实力能跟秦明坚持20回合。但“董平那对铁枪,神出鬼没,人不可当。”这次没说回合数,感觉没准比20回合还要短。但董平的强项是招数快,再套用三国游戏术语,就是会“乱舞”,实力差一点的人,和他过招会不适应,节奏跟不上趟。如辽国两个耶律少侠,武力按说比董平不差,但是在分际点上分心要撤,因出招速度比董平慢,导致瞬间毙命。

韩滔败阵后,接下来“徐宁飞马便出,接住董平厮杀。两个在战场上战到五十余合,不分胜败。”在董平消耗一定体力情况下,徐宁还是不能占到便宜,在宋江眼里恐怕还觉得他下风,“恐怕徐宁有失,便教鸣金收军”。

以此看来,八骠骑之首的徐宁还是与董平存在一线差距的。从董平屡屡要讨程太守的女儿看,董平应该很年轻,五虎中其他四人应该是他兄长无疑。董平可以超过四位兄长的是他心思机巧,善于利用广告的轰动效应,他出场对阵时有闲心插着“英雄双枪将,风流万户侯”小旗,一副很骄傲的样子,说明他此前在山东泰山这一带是没遇过对手的。

依我的看法,梁山五虎武力排序跟书中给的顺序一致: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当然可以肯定的是,水浒作者给五虎排位不是按武艺高低来分配的。关胜是圣人之后,无论如何都要排在第一,林冲是梁山元老,列在第二也是雷打不动的。后三位应该是按上山的时间早晚排列的,我们现在讲出身、讲工作资历年限,当时何尝不是!我们在这里瞎扯武力,只是帮作者圆个场罢了。

大家共同讨论撒

关键词(Tags): #五虎武艺#下
家园 关于慕容和蔡九两个公子知府的综合能力如何

以后得考证一下,桃李在这方面极强,可以论论噢

家园 把总管看得那么低啊,等候提辖的看法
家园 先送花,等有空再讨论
家园 好文!鲜花奉上。

插句嘴:

五虎将的本事,除了看胜仗,平手,还要看败仗。五虎中吃过败仗的只有秦明,对史文恭时,力怯,败下阵来,腿上还挨了一枪。虽说是另四虎同秦明在仲伯间,但是,施老侠这样安排,必有其道理。要知道,武艺不是兵棋推演,要直接比过才算。最好的例证,是三国时的纪灵与关、张之战。

好像秦明征辽时,还败过……

家园 好像只败过史文恭一次

征辽也败过,没有吧?没啥印象了。

另外,史文恭那家伙虽然强的出格,我想秦明败阵还是有复杂背景的,如下:

一:秦明战史文恭的前夜在季节上是春日。据俺在时间上的考据,四年前那天,秦明妻小惨遭青州知府杀害,秦明在忌日思念亡妻,一夜无法入睡,导致精神力急剧下降,体能储备严重不足,出战史文恭无论是精力和体力都顶不住。

二:秦明在忌日祭奠亡妻,惹得现任浑家花小妹大为不满,二人发生激烈口角。花小妹早起赌气不做饭,秦明无奈,空腹出战,导致失利。

三:秦明接到次日出战的任务,吩咐花小妹做一桌上好的家宴伺候。大吃大喝后,不小心坏了肚子,一夜去了N次茅房。次日起来,体力虚乏,导致失利。

四:秦明的战马可能误服了巴豆之类的冬冬,反正是腿软站不住,秦明每接对方一招,马腿就打一晃。秦明心知不对,暗想: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还是闪吧。

五:那天前夜天降大雨,秦明的军帐漏雨,铠甲尽湿,战马也伤风感冒了。次日只好借用大舅花荣的衣甲马匹使用,衣着既不合身,马匹也不听使唤,打起来吃力无比。只好望回跑,这时战马认生犯倔,不肯回去,被史文恭追上,一枪捅下马来。

可怜的秦总管。。。

家园 西门吹雪对叶孤城一战

为了顶帖子,没别的意思

家园 董平的反应是相当快的

只有他一个连着挡开张清两颗飞石。

家园 虎尾兄的看法和俺一致

在俺随后要贴出的五虎将武力比较及排名部分,单挑中是否输过是重要参考因素之一

家园 董平是五虎将中最有灵性的一个

抛开人品不说,董平无疑是五虎将中最机灵的一个。使双枪对协调性要求极高,董平的小脑功能应非常发达,反应较快,动作灵活。

家园 不过他的大脑实在是成问题

否则也不至于死得那么莫名其妙了

家园 这一文一武是典型的宋代官场的交流方式吧

呼延说的大话,个人理解是武将熟悉了官场之后的习惯。这厮上梁山前官职颇为不低,没有点官场的道行恐怕不行。这说大话的习惯大约也是此类的伎俩。这似乎也可以理解,行军打仗,胆气为先;适当的吹嘘一下自己鼓舞一下士气也是可以理解的么。

可这慕容知府更是官场的老手,看多了此类的伎俩,再加上这文官的大都不是那么大,最好是有万无一失的把握。这梁山的兵马如此势大,呼延不是吕布,慕容也不是董卓,这搬救兵也是必然的,和呼延的表现似乎并无太大关系。再加上慕容的上层背景,自然是借此想多弄些兵马来。

家园 在下困惑于施老先生对于林冲刻画的一点矛盾

一方面,施老的关胜,林冲好比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张飞。关胜红面,红马,使大刀,直追其祖关羽。林冲用丈八蛇矛,还有“大喝”的绝活,类似张飞。

但是另外一方面,林冲事事忍让,甚至于有窝囊的感觉,从来都是被逼到退无可退才出手,和张飞的直爽暴躁截然不同。

请指教。谢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