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斩获 -- 蛇公子

共:💬55 🌺5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斩获

在写《陨落的骑士》(http://www.cchere.net/article/537283)时,找到了不少资料,但是和“骑士”中队没有直接的关系,就舍去了。再看看觉得很可惜,特别是其中关于南联盟取得的战果的部分,有一些很有意思,甚至让人感到惊讶,于是决定开这个主题。不过可能会有点散乱,而且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资料缺乏细节和有力的旁证,大家凑和看看吧。

【原创】斩获(1)--奔袭

http://www.cchere.net/article/545389

【原创】斩获(2)--再来一次

http://www.cchere.net/article/546796

【原创】斩获(3)--著名的倒霉蛋

http://www.cchere.net/article/546978

【原创】斩获(4)--信不信由你

http://www.cchere.net/article/547652

【原创】斩获(5)--三兄弟

http://www.cchere.net/article/551429

关键词(Tags): #南斯拉夫战争#战果元宝推荐:萨苏,
家园 快啊,等着看故事呢!
家园 【原创】斩获(1)--奔袭

在遭受北约的狂轰滥炸时候,南联盟并不完全出于被动挨打的地位,也发动过几次反击行动,虽然对战局影响不大,也是值得钦佩的。

1999年4月18日13:30,一个由9架战机组成的攻击集群起飞了,目标是位于波黑的图兹拉机场。南斯拉夫战争期间,图兹拉机场是北约战机和救援直升机的应急降落机场,也是北约驻波黑多国稳定部队(SFOR)的基地。集群由1架G-4超海鸥攻击机、6架J-22鹰式攻击机和2架米格-21战斗机组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南联盟空军的G-4超海鸥攻击机,注意美制“幼畜”导弹(右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南联盟空军的J-22鹰式攻击机

实际上,这次攻击并不是由南联盟官方发动的,而是由相关的南空军飞行员自行组织的。组织者是来自Kragujevac的Mihaljo上校,驾驶1架鹰式;指挥官是Gavrilovic少校,驾驶那架超海鸥。

集群从距离图兹拉约120公里的Ponikve空军基地起飞,在800米的低空,先沿着南斯拉夫和波黑的边界飞行,然后在Bratunac和Zvornik之间的某一点转弯越过边界,飞向图兹拉。(见下方地图)

就在攻击发动的几分钟前,Ponikve空军基地通知攻击集群他们已经被北约发现,并建议他们放弃攻击。但是英勇的飞行员们决定漠视这个建议,按照原计划发动攻击。他们运气很好,在接近机场的时候没有遭到任何来自空中或地面的拦截——由于技术故障,图兹拉机场的主雷达没有工作(另一个说法是雷达正在转移)。这时在机场里除了一些受损的北约战机和救援直升机外,还有刚刚抵达的约10架准备执行轰炸任务的战斗机。

来到机场上空时,南斯拉夫飞行员发现在跑道的尽头有4架战斗机正准备起飞。领头的超海鸥将炸弹投向跑道左边的一些受损的战机,然后立刻转向飞向边界,随后的3架鹰式也如法炮制。另外3架鹰式对机场里的其它目标进行了攻击。而2架米格-21则在其它飞机进行攻击和撤退时提供掩护。

敌人终于从打击中回过神来,开始还击。Mihaljo上校的鹰式攻击机被北约的地空导弹锁定并击落;Zeljko少校的米格-21也被击中,但他还是把飞机带了回去,最后迫降在离Ponikve机场10公里远的地方。

这次行动打了北约一个措手不及,共有17架战机和2架直升机被击毁在地面。当然北约对此予以坚决的否认,不过图兹拉的居民声称确实听到了从机场传来的巨大爆炸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关键词(Tags): #南斯拉夫战争#战果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好,花! 等下文
家园 好 献花

能否提供一下资料来源?谢谢!

家园 强! 有没有办法知道被击毁的是十么战斗机?
家园 打得好!

真得很钦佩这些英勇的飞行员!

家园 关于资料来源

主要是俄罗斯国防部主办的《外国军事评论》(Foreign Military Review )以及塔斯社、巴尔干新闻等非西方媒体的报道,因为比较散,我也懒得一一列出了。

家园 送花一朵

哈哈

家园 【原创】斩获(2)--再来一次

如果有什么事干的特别爽的话,那么总免不了想再来一次。

大家都知道,“联合力量”行动期间,美军将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部署在阿尔巴尼亚地拉那附近的Rinas机场,但是由于“机械故障”和“训练不足”导致的一系列坠毁“事故”,“阿帕奇”从未参加过任何作战行动。这是北约官方的说法,还引发了对“阿帕奇”性能的质疑和争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坠毁在阿尔巴尼亚的“阿帕奇”

不过南斯拉夫人对此有自己的解释——“阿帕奇”之所以没有参战,是因为他们已经被打得溃不成军!

4月18日在图兹拉机场的胜利极大的激励了南联盟空军,就像我在开头所说的那样,他们决定“一二三四,再来一次”,并且几乎立刻就开始行动。这无疑是极为大胆的——在遭受上次的突袭后,北约肯定会加强各机场的戒备。

这一次他们选择的目标就是Rinas机场,除了“阿帕奇”外,机场里还驻扎了美国“鹰”特遣部队。另外这里还是科索沃解放军(KLA)的训练基地,来自西方的武器也经这里转运到KLA手中(这就是所谓的“武器禁运”)。

南斯拉夫人对这次行动作了精心的策划和组织:在攻击发动前的几天里,总会有超海鸥攻击机从黑山波德戈雷察(Podgorica)附近的机场起飞,径直飞向阿尔巴尼亚边界,但总是在即将越过边界的时候转身返航。他们没有遭到任何攻击,而且相对于在塞尔维亚的那些空军基地,黑山的机场几乎没有受到来自北约的任何“照顾”,原因嘛众所周知。

1999年4月26日,2架超海鸥攻击机从Golubovci机场起飞,像往常一样飞向阿尔巴尼亚边界(另一个消息来源说还有2架超海鸥从另一个机场起飞加入了这次行动)。不过,这一次他们越过了边界,直扑Rinas机场。(见下面地图)

这一次敌人又被打了个措手不及,Rinas机场的防空设施根本没发现他们的到来。

攻击在一瞬间完成,超海鸥把挂载的集束炸弹一股脑扔向停放在地面的“阿帕奇”机群,然后迅速转向,高速离开了阿尔巴尼亚领空。

因为预料到北约可能会发动反击,凯旋的战机没有返回Golubovci机场,而是降落在Golubovci空军基地——这里有坚固的地下机库。不过还有消息称南联盟在这次行动中损失了2架飞机,我想可能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宣称只有2架飞机参与了这次行动。

恼羞成怒的北约立刻对波德戈雷察及其附近的军事目标发动了三次猛烈的攻击,几天后又对Golubovci空军基地进行了猛烈的轰炸。

有9~11架“阿帕奇”在这次攻击中严重受损或被摧毁,但北约照例否认了这次失败。不过这很没有说服力:此前北约一直尽量避免打击黑山境内的目标,为什么突然改变心意?并且随后就因为“亚得里亚海局势的迅速恶化”而关闭了Rinas机场,还拒绝在地拉那开完会的意大利内政部长经该机场返回意大利,去参加欧盟理事会会议的阿尔巴尼亚总统也不能使用这个机场。同一天,有2架“阿帕奇”在“训练中坠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整个战争期间,“阿帕奇”部队的表现究竟如何呢?

4月24日,1架“阿帕奇”在从意大利前往阿尔巴尼亚途中因为发动机故障而迫降,留在意大利修理。(注意这个时间,也就是说“阿帕奇”部队刚刚抵达Rinas机场不久就遭到了沉重打击)。

4月25日,1架“阿帕奇”在执行低空搜索任务时坠落,飞行员成功逃生。南联盟宣称一支30人的战斗分队(他们在阿尔巴尼亚干什么)用便携式地空导弹击中了这架“阿帕奇”,然后“俘获”了它。这个能算“俘获”吗?又带不回来,连张照片也没有,存疑。

4月26日,1架“阿帕奇”在地拉那附近坠毁,两名飞行员被送到战地医院急救。这次坠毁被广泛报道,五角大楼以此作为“阿帕奇”表现不佳的佐证。

同一天,发生了前文所述的攻击。

4月27日,1架“阿帕奇”在“训练”中坠毁,对此没有太多的相关资料。

5月5日,又1架“阿帕奇”坠毁,两名飞行员死亡。北约说这是由于“机械故障”导致的;而五角大楼发言人没有作出直接的解释,但是承认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有这么多“坠毁”事故是“高度异常”的。对这架飞机的遭遇,有多个版本:一家德国报纸援引一份未公开的北约报告说,飞机在中空变成一团火球后坠毁,“很像是被塞尔维亚军队击落的”,可能是便携式地空导弹。而一个五角大楼官员说,在检查了飞机的残骸后,他们认为攻击来自于一支大口径狙击步枪。

根据五角大楼的说法,这支部队共有24架“阿帕奇”,2架坠毁于“事故”,2架被击落,11架被击毁在地面,还有1架被“俘获”,最后剩下8架。注意:8架。战后,五角大楼宣布,为在科索沃的维和行动提供8架“阿帕奇”。有趣的巧合,不是吗?

被击毁的“阿帕奇”是很难看到了,只好多贴几张坠毁的照片,也挺狼狈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关键词(Tags): #南斯拉夫战争#战果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可惜南联盟是孤军奋战呀
家园 【原创】斩获(3)--著名的倒霉蛋

夜路走多了,总会碰到鬼。

这句话用在这家伙身上太合适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架编号82-0806的F-117A属于美国空军第49飞行联队第8飞行中队,这时候它还是完整的

当年关于这一事件已经有了很多报道,我就不多说了。乱七八糟谈谈吧

F-117是怎么被发现的呢?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捷克制的“Tamara”雷达系统的功劳,这是一个被动探测系统,由分散布置的三部接收站和一个中央处理站组成。接收站接收空间中的各种电磁波信号并对在中央处理站其进行快速和精细的分析和鉴别,找出来自同一辐射源辐射的信号后,由于接收站相互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已知,就可以通过所谓的电磁波“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方法来进行定位。不过这里有个疑点,就是三个接收站只能进行二维平面定位,要引导导弹攻击还不够,可能的情况是“Tamara”系统将目标的参数传给地空导弹系统,由地空导弹系统的雷达完成精确的探测定位。无论如何,这都算是个大广告,很多人都对这种雷达系统产生了兴趣。中国曾经试图购买“Tamara”的后继产品“维拉”-E(VERA-E),不过被美国人搅黄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维拉”-E的接收站

另一种说法是F-117是被一种上世纪五十年代苏联制造的长波雷达发现的,飞机的雷达反射截面积(RCS)会随着雷达波长的增加而变大,但是探测精度也会降低,如果通过多部雷达交联数据并改进算法,就可以提供隐形飞机的远程预警。

其实隐形飞机并不能真正“隐形”,更确切的说法是“低可探测”,可以大大降低雷达的发现距离,利用这点进行突防。F-117很难说是一架好飞机,除了匿影藏形的手段外,其它性能都不好,就好像时迁一样。

击落F-117的是谁?公认的说法是地空导弹,不过是那一种呢?SA-3、SA-6、SA-7或S-300……众说纷纭。南联盟空军还说是他们的米格战斗机用空空导弹将其击落的。在残骸的机翼上甚至还发现了大口径子弹孔。另外“瞎猫碰上死耗子”的说法也挺有市场。

F-117的残骸有多少价值?击落F-117后,南斯拉夫和俄罗斯的航空专家都对残骸进行了详细研究,但是我对能从中获得多少有价值的东西表示怀疑。F-117的隐形技术还是比较初级的,主要是依靠它的多面体外形,但是现在已经可以通过计算机设计出光滑外形的隐形飞机了;另外就是吸波(透波)材料和涂料了,在爆炸和大火之后还能剩下多少东西呢?有个比较有趣的传闻是中国也参加了研究工作,还运了一些残骸回国,“使中国隐形技术一下子前进了十年”。

这时被击落的F-117的一段录像

[RM=320,240]http://www.aeronautics.ru/videos/f1171.mpeg[/RM]

如果录像链接失效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南斯拉夫航空博物馆中展出的F-117舱盖

关键词(Tags): #南斯拉夫战争#战果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好好, 这两篇都很精彩, 分别献花!
家园 地图的来源可以提供吗?

对文章中所贴地图很感兴趣

家园 倒,Tamara

我的一个胖胖的女同事的名字 呵呵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