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浅议--北美个别中国人改名字的习惯 -- oiler2

共:💬128 🌺251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其实入乡随俗,取个洋名,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吧

只要不把姓氏改了,有个洋名,只是方便行事而已。

小弟把自己汉语拼音名字和洋名一起让同事选用,这么多年,只有一个老外记得我的中文名的。

嘿嘿
家园 这地名牛啊,呵呵

大阪我孙子町

翻译成中文是什么意思?

家园 支持一把,也留点个人看法

兄弟17岁到美国,至今12年,未起过一个英文名,反而是美国人说我的名叫起来上口,是个cute name.多少受我影响,我同来的,之后的的中国人,无一人起英文名,本来有的,看到别人都不用,自己也不好意思用了.当时还真的有这种想法,就是好好的中国人,起什么英文名啊,合着你起个洋名也改不了你的肤色,还是破罐子破摔,爱咋咋吧,还省的让人家猜这倒底是哪个Mark,Jack,Dick.

后来就发现起个外国名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没必要上纲上线到尊严的地步.举几个例子,芮效俭,彭定康,在中文里都是很拿的出手的名字,凭那些人的身份,似乎更应该坚持叫他们的原名,可人家不也一样起上个中文名让你叫着顺口?不知不觉的我也就放弃了自己那种名字与尊严联系在一起的立场,觉得那也就是个习惯,起不起的都一样.

巧合的是,老婆是大中华主义者,虽然她从小到大受的是英文教育,同学也都有英文名字,她自己却从来没有起过,一直坚持叫自己的华人名.嫁给我之后要是有人问起来,您是哪儿的啊?她的标准答案是"I'm Chinese".

家园 好像没必要扯什么反专制要人权的事情吧

网上闲聊,没事儿总来个引伸,没什么意思。

我原来呆过的两家欧美公司,中国雇员大部分都有个洋名,欧美人则全都有个中文名字,无一例外。

爱取个英文名就取,不爱取就不取。取了的没道理看不上不取的,坚决不取的您自有您的道理,但也没必要更没资格对取英文名的说三道四。欧美国家之所以文明,一个重要体现就是社会对各种文化、各种言行和风俗习惯都具有较好的包容性,只要你的言行等等没有妨碍到他人。这是一种大气,一种恢弘。我们堂堂中华也曾经是颇具包容性的文化,包容性好到只问传承不问血统。喜欢那种大气和恢弘。实在瞧不上那种狭隘挑剔的心态。特别是男人,器局应该大一些。

别人取个英文名就是不自信,那么看到别人取英文名就挖苦讽刺,这就很自信?

个人以为,真正的自信,应该是一种宽容、包容、随意和练达。动辄挑剔 讽刺,再引伸上纲,我以为恰恰是自信的反面。

家园 支持三星的观点,花

我自己也是没有改名的--倒没有上升到什么民族自尊的高度--因为我的名好念,姓不好念,姓氏代表血统传续,我当然不愿改,而改名又无助于事,所以干脆不改。

但我也不觉得人家改名有什么掉价了,更谈不上什么丢中国人的脸。彼得玛丽虽然是俗名,那是因为叫的人太多,名字本身并不低人一等。英国有好几个女王都叫玛丽,俄国的首都还叫彼得堡呢。

当然对于决定改名的朋友,我是一贯建议挑名字要慎重从事,要了解名字的民族,宗教,文化背景。比如如果您不信教,那最好不要起Joshua,Justin这类圣经里来的名字。我间接认识的一位女士,拍出名片来,赫然是埃及艳后复生--Cleopatra,那就多少有点夸张了。

家园 我也不支持兄弟换名--Magic Fattie多好听啊
家园 持平之论,花之

我原来呆过的两家欧美公司,中国雇员大部分都有个洋名,欧美人则全都有个中文名字,无一例外。

其实在办公室文化里,取个洋名是有实际方便的--而且特别是在中国人之间。因为我们的文化里,叫人只叫名是一种非常亲密的表示,但如果只叫洋名,在西方文化的语境里就变得很自然。您想一位经理对自己的华人女秘书天天叫“丽,到我办公室里来一下”,非被人说性骚扰不可,而叫“Mary”就没那个问题了。

家园 来啊,鸡蛋伺候!
家园 然。

因为我们的文化里,叫人只叫名是一种非常亲密的表示,但如果只叫洋名,在西方文化的语境里就变得很自然。

想起方鸿渐给唐小芙写情书时曾想用英文写,就为用个 dear ...

家园 不明白为什么叫别人“丽”是性骚扰?
家园 呵呵,总是不太自然吧

别说叫人了,我刚才敲进去都有点起疙瘩。

家园 在下觉得似乎有必要澄清一番洋名的问题

首先应该区分开“改名”和“取名”。中文本来姓名,父母长辈所赐,个人冒冒然改掉,变得面目全非,似乎有些不妥。且不说改成洋名,就是把中文名字改成另外的中文字词,也要慎重。

但是,人在四海,增添一个入乡随俗的名号是大可不必惊诧的。就算技术用语里的“扩展名”吧。

我的做法是,本姓不动,中国大陆式汉语拼音。正式文件,如身份证明上保持原汁原味,还是中国大陆式汉语拼音,名前姓后。但是日常交往的地方,包括公司名片,冠个西文俗名,把中文原名的拼音缩写成Middle Initial,最后是汉语拼音本姓。一般大家都称呼第一名(First Name),就是那西文俗名,便于交流。同时,在选择这个扩展的西文俗名时注意和自己中文本姓的发音接近,也有利于自己熟悉反应。

到给儿子取名,就一步到位,一个西文第一名(First Name),中文的本名作为中名(Middle Name),有时可以简化成Middle Initial,最后是中文的本姓,全用中国大陆式汉语拼音。并且在文件和证件上统一格式。

至于汉字的名字,对亚洲大中国字圈子(包括日韩)以外的人没有直接影响,不必拘泥。更不必神经过敏到一定要写出汉字本名才自信自豪。

如此而已。

谢谢。

家园 你也太敏感了点

我原来助手就叫丽丽,

家园 就是大阪的一个地名

大概相当于中国城市中比区还小的一个地方单位。名字就叫我孙子町,呵呵,也不知道这个我是谁。

日本地名里面搞笑的多了去了,这个是极端搞笑的一个。

家园 再闲扯两句其他

其实中国人用个英文名,未必都算改名字,比如在信用卡上依然是自己的中文名的汉语拼音,但在公司里用个英文名字,不过就是个予人方便自己方便的意思。如果您的中文名字很难念,一些人怕念错了显得 offensive 或者干脆觉得难为情,就尽量避免念,多少会影响正常的社交,对您自己也是种无形损失。

另外,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个文化多元的时代,传统中华的、西方现代的、西方传统的... 各种文化和价值观在相互碰撞中共存,我们更应该具备一种宽容和尊重的心态。为尊重父母或家中长辈而不改原名的做法,是比较传统中国的,这没有什么错,至少我本人是非常尊重的。但不能把自己所持这种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作为唯一正确的,然后拿着自己的价值观作为标准,凡不合乎自己标准的就予以否定 挖苦讽刺,这个就没有道理了。如果别人站在其他价值立场上讽刺你死抱着父母给的名字整个一老八股您又作何感想?

北美讲 live and let live。在不妨碍他人的前提下,每个人都有按照自己意愿生活和行为的权力(就是那个live),而每个人的这种权力都应该得到其他人的尊重和容忍(就是那个 let live)。

除非您那么反感文化多元、非要回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社会生态里去,否则还是请收起那些讥讽和什么自信不自信的引伸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