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正在扫描启功先生的《说八股》,有个疑虑,众位兄弟参详一下 -- 抱朴仙人
老先生很郁闷,自我解嘲说大概是满族人的返祖现象
现在看到的他老人家的字,多是老年以后写的,气力不加,那个字确实太柔媚了一些,骨力不足,这也没有办法。
我最喜欢沙孟海的字,可是老年沙孟海的字简直是墨猪,没法看了。
这样的东西本来就是小众,喜欢的人,都是对文化有心的人,拿也就拿了吧。就当是推广一下文化,出一份力,何必太介意呢:)
老先生的字瘦,可人家瘦金体也瘦,怎么就有力呢?
据说老先生人品很好,
没有了解,不清楚。
如果那样,字与做人看来真是两回事。
而且吧,不仅仅是阴柔无力,似乎也没有什么创造性,
引用我一位朋友的话——
“无他,
唯手熟耳”。
沙氏的字看得少,无法评论。
最喜欢欧阳询、颜真卿的
其次,米芾、二王
宋之后的字就不怎么喜欢了。
探听一下
对书法没怎么研究过,虽然也把《三希堂法帖》翻来翻去的看。
曾经喜欢过杨凝式的字,现在想想可能在其中掺杂了太多自己的东西。喜欢王羲之的《丧乱帖》,以为那才是书法之最,而不是广为人知的《兰亭》。
北人的风格与南人的确实不同啊。
不知雪个写得如何,好奇中。
兰亭名头很大,不过,字并不完美,也略媚了些。
艺术的重要功能是抒情,
常人在悲愤之下很难说得出话来,也很难能创造,
而艺术家则不尽然,
此时出产的,常常更动人。
丧乱/祭侄皆由此而生。
因此也更喜欢白居易的根据同一事件作的一首短诗,
而不是《琵琶行》,
前者是在悲凉的心态刚开始平静时作的,短,但是浓烈;
而后者,是心情平复后的追思之作,
长,艺术上也更精湛,但略做作。
今人的悲愤之作还得推鲁迅
《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皆如此。
只是不知道别人心目中的这个“其人”是不是真正的我。
但愿不太是,因为我的字大约没有人会认为是女性写出来的吧。
呵呵,好友曾说我是典型的文如其人,字如其人
只是不知道别人心目中的这个“其人”是不是真正的我。
但愿不太是,因为我的字大约没有人会认为是女性写出来的吧。
真动这脑子的人,技术上应该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