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中美电力历史之比较 -- wolfgan
中国炼铜炼铝业一直在持续前进,高潮期和钢铁行业一样,是在黄金十年时期。初期加工层次低,稍微冶炼一下就出口了,这其实很正常。后来产业水准逐渐提升,就开始从国外进口初级产品,在国内进行深加工。这是一般过程。
他不懂田埂的重要性,也不懂灌渠的重要性。
灌渠不仅是灌溉也有地方补水产生良好效果的作用,地管倒是好,为何不说了,对地方微气候平衡帮助很小,最容易产生地下水严重缺失。
他就像个典型的纨绔子弟,不懂得建设的步骤。以为一和平一解放就该天上掉馅饼。
不知道需要很多建设,当年新中国的建设需要太多了,所以很多工作不能快速及时展开,所以当年一些行业领域就只能自主想简单办法解决现实的问题,比如挖土坝解决地方的水利,想地管也得有地管材料啊,这点他是完全不懂的,所以才说出这样的笑话。显得愚蠢而幼稚。
不是你说的抓鱼的问题。就是在南方,他的这个方案也解决不了积水问题,想法实在是太简单了,没办法,他的观点是一贯的,就是这样。
科技先进者如当年的苏联都没有地管解决饮水问题,还要靠天吃饭,因为土地太平坦,无法挖出水库,只好靠原子弹炸出水库,也还是依靠了地形,可见地管多么难。
我不知道美国是不是全是地管,我估计不是。
现在处于小规模推广阶段。远期大规模要推广的是二氧化碳直接合成蛋白质和葡萄糖,也许还有太阳能直接合成藻类。我们熟悉的农业模式会逐渐淡出的。
来料加工,简单直接点的狭义的模式就是A拿原料给,B将原料按A的要求加工好将产品给A,原料和产品都是A的。就是富士康手机代工模式。
原料进口就是B直接釆购原料,B自己决定加工什么,原料和产品都是自己的。
另外,中国还有相当的产能是两头在外的,这个可以认为是广义的来料加工,其中相当部分是外资或合资企业。
你这个意思是单一指标就能够导致不客观吗?既然如此,提出电力数据又有啥意义呢?
我是这个意思。
黄淮海几亿旱地,就够忙了。。多出去走走,天天呆在那个小岛,真成井蛙了。。
当年三来一补就是来料加工。
很多来料可能是半成品。这个加工费也是很低的。
当年只是要挣外汇,才采取了这个办法。
应该里面还有让步的东西。一个大国玩这个,很丢人的。
不就先收后返。医疗费涨十倍,再通过医保返9倍,医疗界有收入,妥妥的货真价实的gdp。大额返还,妥妥的制度优越性。其他方面,都可以这样干,一笔钱想变几笔,不就随心情,随形势。西方现在不就这样干。。三产gdp,分配的艺术。。。
需要依托国际大市场,最多进行到原铝这一步,未锻轧铝及铝材这一步都不可能做。对于他们来说,有相对于人口规模过于庞大的炼铝产业,可以确保他们的GDP不会低,可以到一个很高的位置,但也就仅此而已了。对于人口稍微多一些的国家,譬如到了几千万,就必须各种工业都搞了,尤其是制造业。
他们自己不产铝土矿,但是电力又特别便宜,就想着用这便宜的电力干点什么。然后炼铝这行业特别耗电,技术门槛又不高,就盯上了。他们最多进行到原铝这一步,加工制造是绝对不可能做的。然后冰岛巴林挪威因为人口非常少,仅仅一个炼铝行业就让他们的人均用电量和人均工业用电量看起来非常可怕。
美元有很多影子,比特币只是其中一个。
在美国,炼铝曾经就是耗费多余发电的主要手段。
一个想不们他们人均工业用电那么大。二个想不到他们那么苦。三个想不到满口环保的他们搞这些高能耗高浅染行业。
谢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