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在美重阳 -- 方平

共:💬103 🌺719 🌵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谢谢。
家园 非常赞同

我也是疫情几年身体是最健康的几年,仅有一次感冒还是打了疫苗后被大雨淋了一次。家里住在一起的人从来也没阳过,包括一起出国游的时光。测核算也测了很多次。

今年夏天8月份我家三口人在上海入境先玩几天,第三天就感染了,各种典型症状,眼睛痛等。我们也懒得测,旅游探亲照常进行也就一周时间就过了。国内亲属也都不以为意,谁都没有带口罩。因为大家在去年底都经历了,口罩消毒做的再好,也几天之内全部放倒了。还好其他人都没事儿。看了好多人都是回国即感染的,这个跟国内人口密度有很大关系。我们就是带孩子去登东方明珠在里面人挨人排了几个小时队染上的。

好多人说阳后身体素质下降,我觉得跟个人情况有关。我反正没有,我还专门对比一下安静时的心率和长跑呼吸机能,一点都没有影响,配速6跑10公里也很轻松,这还是在回国吃一圈后长了三公斤肉之后。

通宝推:很高兴,方平,一腔诗意喂了狗,
家园 八十岁上下的老人是重灾区

你的感觉是对的。

八十岁上下的老人是重灾区,刚好是我的父辈那一代,去年年底走了一大波,很多我都认识,有我父母的同事、同学,我同学、朋友的父母,我的老师等等。

父母退休的大学有一个负责联系离退休老同志的群,群里会发布一些老同志的信息,这个群里就发布了5-6位老同志去世的消息,集中在去年12月到1月,其中有2位是我中学同学的父亲。

妹夫的母亲住在广州一个研究所的宿舍楼(单位的房子),她那个门洞有9位跟她年纪差不多的老人,有7位没有挺过来。

北京也是重灾区,我的一个朋友的父亲(北工大教授)就是在12月份中招去世,他母亲也在几个月后去世。

大学同学在班级群里转了一个帖子,从11月13日到12月10日,我们的大学发了9条老同志的讣告,其中就有我大一时的高数老师葛教授。有微博称,1个月之内清华北大发了40多条讣告。

母亲的大学同学也发来微信,母亲有两位大学同学在12月因新冠去世,其中一位我认识。

通宝推:阴霾信仰,方平,菜根谭,秦波仁者,
家园 钟南山院士已经为“免疫债”邪说代言了

对于近期呼吸道疾病患者明显增多的情况,钟南山认为,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常规原因,即天气燥骤冷后,鼻黏膜的免疫功能降低,所以病毒容易进入呼吸道。二是因为长期戴口罩也会使得自身免疫系统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削弱了抵御疾病的能力。

“除非出现病毒大流行的时期,或者前往人群聚集的地方,否则不是特别主张长期佩戴口罩。”钟南山说。

现阶段且不说儿科医院的人满为患,就说最近新冠厉害的新变种在国外流行的新闻被报道,他老人家决定要在此时宣传一波免疫债,宣传不戴口罩。

我国现在这个阶段能稍微有点名气的人,几乎都逃不过一个“晚节不保”。

那些真正有节操的人,往往得不到媒体的青睐——让人说什么好呢?

家园 你为啥不能相信,人家是在亡羊补牢呢?

【亡羊补牢】vs【晚节不保】区别在于前后矛盾的两个说法,哪个是对的。

你认为前对后错是有科学依据,还是【仅仅因为爱】?

家园 因为现在国内发生的事都不新鲜了

去年底美国就有一波新冠+流感+RSV,我有个同学的小孩还进了ICU。

而今年呢?今年难道外国医院就宽松了吗?这“免疫债”去年没还够,难道今年还要接着还?

但凡世界上有某些“还了免疫债”,变得更不容易得病的国家或地区,那不妨拿出来宣传一下,让我国也借鉴一下经验。

现在媒体的宣传,一方面是为了服从上面的宣传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利用了大部分人消息不灵通的现状,搞得好像这些东西都是新鲜的,需要重新报一遍,殊不知在国外的现状早就证明了这是瞎胡扯。

“免疫债”和“免疫消耗”,都可以用来解释大量曾经根本闹不起风浪的小病,现在变成大病。

从现在的种种迹象来看,“免疫消耗”理论明显更贴近事实。

-

如果上面要相信“免疫债”,那自然就会认为明年大家生病的情况会比今年轻些,便会重新找回今年年初时那股蜜汁自信,觉得一切又行了。

这么一想,真是笨蛋误国。

家园 医生讲的都是他们确实接触到看到的

比如我有个国内野外救援队的朋友,经常分享各个救援实例。他讲的可都是一个个真人真事,发生在野外的事故包括死亡。对于他事故是百分百发生,所以才需要去救援。但是对于我们普通的户外爱好者总的来说发生事故的概率还是比较小,尤其是大部分都准备充分杜绝发生意外。

现在我们大部分人对感冒并不是非常重视,一般人谁还没有得过几次感冒呀,身体好的连药都不吃硬抗几天也就过去了,大不了吃点药睡几天就好了。可是听医生朋友说感冒

对人类寿命的影响非常大,但是现在有谁在乎?即使在乎又能如何?还不是平常心对待。

通宝推:方平,菜根谭,
家园 所以去年这事必须要有7/24的人出来背锅

我之前说了几乎所有人都有认识的人在这一轮中去世,不是在编造或者夸大其词。

在21世纪的今天,在我们国家制造这种级别的灾难,还没人负责,这从哪个层面都是不正常的。

现在这个时代,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信用都是极为重要——甚至是最重要的东西。我很不理解为什么一尊和他治下的这一届,似乎把信用当成是擦脚布一样糟蹋。

从去年开始我就表达,我们在对比西方时,从一个骄傲的、实事求是、讲科学的唯物主义国家,变成了一个比特朗普红脖子还反智的国家。国家信用的丧失,是过去这一年很多问题没有好转的重要原因。

最近又来新的左右互搏,前脚说完“先立后破”(虽然的确也挺缺心眼的),后脚马上用最突兀的方式放了个黑天鹅出来。中宣部的领导不是“北大神童”吗?这书是读出了“两耳不闻窗外事”般“五谷不分”的境界。中宣部还有些领导,和捅娄子相关的,我看网上说也是他老人家的嫡系,只能说他老人家的嫡系在坏事上都有特别的才能。

奥巴马说拜登“Don't underestimate Joe's ability to fuck things up”,我看用在他和他的人这里也挺贴切。

他对国家造成的危害、对国家信用造成的破坏,难以估量,且与日俱增。每天中枢整出来的新闻,甚至不需要做什么加工,就能拿来当成搞笑素材。

为了以防大家以为我在编故事,前两天喏,最高法谈裁判文书网的问题,直接来了句:“公开不等于公布”。这句话放到胡温时代,可能堪比“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

还有喏,昨天的新闻,他老人家开民主生活会

会议强调,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顽强拼搏、勇毅前行,推动经济恢复发展,圆满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粮食总产再创新高,就业物价总体稳定,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基本完成,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扩大,抗洪灾、化债险、保交楼成效明显,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港澳工作继续加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扎实推进,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继续改善。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持续发力,良好政治生态不断巩固发展。成功举办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我国体育健儿创造良好成绩。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可圈可点。

最顶层的民主生活会开成闭着眼睛、无视现实的自吹自擂,内容就像是讽刺节目里的人写出来的反话,国家的吏治风气怎么好得起来?

他手下这么多酒囊饭袋在那尸位素餐,把我们国家搞得像小丑一样,怎么就不能找几个出来,为去年底这一轮背背锅,划个句号?

通宝推:史料推理,
家园 我父亲同学群大概30来个人中,

因为新冠去世的有三人。

家园 西方国家应该没有这波儿科医院挤兑吧

当然你也可以解释为这不是“还了免疫债”,而是西方医疗资源丰富。

我建议你先不检查信息,搞一个自己的数字的模型,然后再去用公开数字去验证自己的模型对错。

比如中国封控比西方严格,所以现在跟疫情前比,高峰造成5倍就医;相对严格空着的西方国家比如瑞士,跟疫情前比,高峰形成2倍就医;完全无控制的西方国家,如白俄罗斯,高峰就医情况持平。是不是可以证实“还了免疫债”假说?

这都是我拍脑袋想出来的数字。我建议你根据自己对各国防疫严格程度的了解,分别填自己心理阈值数字,再去证实。

我本来对这个话题兴趣不大,只是觉得如何判断【亡羊补牢】vs【晚节不保】,需要一点客观事实支持,而不是随心所欲。

家园 任何在2022年末国内火葬场呆过的人都不会说的这么轻佻。

这东西绝对不是感冒,到底对人类影响多大,现在还无法看清楚,只有等将来盖棺定论了。

家园 免疫债说法原来是指年幼的孩童生长环境不宜太过洁癖的。

成年人完全是另外一种情况,这种无法证明的说法现在推广到所有人,已经偏离了科学理论,完全是认知战了。 当然了,人家还是特意说了前提的,非病现在毒大流行时期,那么现在算是还是不是,自己判断!毕竟,现在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了,自己体会去吧。

家园 你的思维舍近求远

免疫债是否存在,你设计的实验什么都证明不了——因为从控制变量的角度来看,横向对比是没有意义的,各国政策、文化、医疗水平都有巨大的差别。比如中国和美国对待就医的态度是很不相同的。更不要说各国根据政策不同,拉平曲线和拉高曲线不同,“高峰”也不同。

设计实验,无论是现实中的实验还是思维实验,要有一定的严谨度,不严谨就要给人钻空子,得出错误的结论。

-

至于你如果要问“免疫债”和“新冠削弱身体”哪一个是真的,那你也不必舍近求远设计实验了:

新冠削弱身体、有后遗症是有明确证据和案例证明的,从微观原理上证明,包括如何损伤身体,如何消耗免疫细胞等;

免疫债是政客们为了宣传发明的、没有任何依据证明的东西。

针对“免疫债”的宣传和针对“群体免疫”的宣传一样,偷换概念。这两者不是说不存在,但其更多是体现一种事后的规律,而不是用来指导大家“少防护、多得病”的。

家园 新冠病毒是PM2.5颗粒的几百分之一

病毒能严防死守三年我觉得已经很反常识了,带个口罩就能挡住病毒?我一直不信,能不戴就不戴,果然最后的结局是失败,放弃。

至于“对人类影响多大……等将来盖棺定论”,不管它是不是德堡实验室优选出品,现在显然是恒久远、永共存了啊,哪儿还有什么盖棺定论的时候?明确的说,它已经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了,知道了对人类影响多大又能如何?月球潮汐力对人类影响多大?青藏高原的存在对人类影响多大?塑料袋的大规模使用对人类影响多大?

家园 大功不赏大过不罚,而且放开并不是谁人的过错,人力有时而穷

即便去年借着上海那一拨顺势放开,该来的死亡高峰依然会来,二阳三阳长新冠依旧会有,唯一的好处是去年的经济数字会稍微好看点罢。至于一直封控下去,可能会有西方因为长新冠导致的整体素质下降导致整体崩塌的一天,但是我们应该撑不到那时候。

人类对抗新冠的失败,如果说谁有罪,那也应该是人类整体的罪,是老天爷或者是上帝对傲慢的,内斗的人类的惩罚。正如艾滋病是对人类堕落的惩罚一样。横向对比中国做的当然有瑕疵,但足够担当得起一句负责任。本来应该组队打的大boss,你的队友一个个躺了甚至投了,你有什么办法。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