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已修得(Issued!) -- 年少亦菲的粉丝

共:💬100 🌺1085 🌵4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一听就是过来人

😁😁 人吗,其实最后就那么点事,但关键是坦荡自己的人性,整天喊口号就容易给人一个隐藏真是面目的感觉,谁都不是傻子啊,虽然有点地方人傻钱多,不过绝大部分不是那样的😁。

家园 你其实奥特了

最近几个月的美国现状是,台湾人忽然一下子非常仇视排斥大陆人,即使是多年的好友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其中原因是兔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 台湾人毕竟是东亚人,文化基因还是不能忽略的。

相反,大陆移民因为人数与参与度,反而在很多方面形成了大陆移民独特的风格与识别度。 虽然不乏粉红与司马夹头,但也有我这样的常年深耕,英语流利,冰雪聪明😁,与美帝人民打成一片的大陆移民,形成一条别致的风景线。 在社区在工作场所,甚至在更广大的影响范围内,让美帝人民得到一种不一样的感受。

Impossibility is nothing, 美帝三观如果有什么举世独特的地方,这是其中一个,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做不到。这其实是世界其他地方移民到美国的一个最大文化冲击,语言障碍不过是第一道坎,认知的改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否则隔着三里地就能闻出来你从哪里的 😁。

家园 有牛二必然有杨志

@真理 河友这么做,这么做的确不好,我接连两次以旁观河友的身份批评他。

这个问题跟老不老河友没半点关系。作为旁观河友,我觉得,有牛二,迟早会有杨志。就这么简单。

家园 我对河里的期望 -- 补充帖

即使认定对方是牛二,也不应该采取杨治的办法。 把务虚的一些观点之争引战到对方具体的家人,这在别的任何论坛都是应该被封的。

家园 第一个周末

周五的培训在总部,所在地是个大城市。因为结束得早,我就在城里随便逛了逛,全世界大城市都差不多,无聊得很。然后去中餐馆密集的唐人街吃了顿饭。感觉这些馆子各式点心花样很多,正经菜反而单调得很。刚来没几天,还没有产生影视作品里该有的那种海华对中餐特别怀念的情绪。不过来都来了,就拣干净的一家随便吃了点。考虑到当地物价和收入,除了几味特别的海鲜,其实性价比还不错。

饭后天色已经有点晚,按计划奔赴该城市著名的大学。今天的交通,刻意多坐该城风评极差的地铁。虽然跟北京比,确实脏乱差,但是并没有像网上说的那么不安全。车厢里是常有些老黑,吵吵闹闹。但是并没有对单独行动的我有什么侵略性的举动,甚至没人多看我一眼。

美国大学好像没有围墙,差不多这一片都是。很多房子是欧洲样式,虽说不算难看,但也没有什么特别出奇之处。我发现有了google map后,看街景式旅游已经索然无趣。运气好,走二三十分钟所能得到的美学冲击,其实电脑大屏前不到三、五分钟就搞定了。运气不好,在马路上可不能随意关闭页面,就是不考虑价格,出租也做不到招手即停。

找了家看起来比较安全的酒吧进去,点了杯鸡尾酒,一边啜饮一边四处。没想到美国的酒吧居然规定每杯酒的酒精上限,酒保叨叨了一堆规定,塞钱也不给多加。鸡尾酒简直是茅台冰淇淋、酱香拿铁的姊妹。这个以自由女神为图腾的国家一点也不自由。想找个女孩子灌醉,或者路边“捡尸”是没戏了。估计美国也不兴拍大厂工牌,拍车钥匙咱也没有。今夜怕是不容易哟。

可能还不够晚,酒吧人虽不算少,但远没坐满。眼睛搜索了一圈,发现一个在角落的姑娘,是我喜欢的那种纤瘦的身材。她身边没有人,我就凑过去搭讪。走跟前才发现运气不错,五官还挺周正的,特别是眼睛很清澈。脸上看得出来化了妆,但是不大精致,即使光照条件不佳,睫毛膏也肉眼可见的不均匀。露出的皮肤虽有不明显的细密的毛,但是没有可见的毛孔。她有深褐色的头发,灰色的眼睛。只是胸很小,放到北京都是贫乳。一说话发现她英语也不算流利。寒暄几句,知道她原来是捷克来的留学生。和我从小电影里得到的捷克出金发大胸妹的印象,形成很大反差。不过我向来看不上小电影里的那种牲口配种似的野蛮行径,所以并不以为意。

虽然我们中国人老说什么国外好山好水好寂寞,其实不管走到哪里,往往只要自己想,总能找到中国老乡。而她们这种欧洲小国的估计就难了,这里找个说捷克话的很不容易。一提到捷克,大家脑子里立刻出现的肯定就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但是书到用时方恨少,这么熟悉的书,英语咋说还真就把我卡住了。如果自己硬翻译,搞错了一定要被小姑娘笑死。急中生智,咱们中国对人名都是音译的,扯扯米兰·昆德拉总是不会相去太远。反正我们俩英语都一般,发音差点意思也没那么丢人。没想到这个话题还挺应景,女孩提起他今年七月刚去世,很自然就转到这本书。聊聊有共同感触的书里的一些情节,加上中国和捷克都有的“变修”经历,于是话越来越多,渐渐入巷。我也学到这书名的英文是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要是我翻译肯定是把Being说成Life,幸好没有冒失。后来她提到自己是学统计的,我不禁冒出一股恶作剧的冲动。网上的文学作品,总有男主去考自称大学生的小姐微积分的桥段。理工科出身的我,就主动和她聊起贝叶斯估计和三门问题。没想到她是个学霸,估计是那种性格内向爱钻研的。别看日常英语一般,但是一涉及专业词汇,立马流利起来。话题主动权迅速转移到她那边,兴奋地像是被刺中精神G点。语速越来越快,容光焕发,滔滔不绝,就差拿冰块当粉笔头在桌上写公式了。似乎是讲到贝叶斯方法和gpt等机器学习模型的关系的时候,我的数学知识和英语知识开始双双沦陷。其实要我读论文或许还行,靠耳朵听起来就hold不住了。

知识不够,色相来凑。于是开启了我引以为傲的深情凝视。小妹妹注意到我静音了,停下问我:"What?"

"Your eyes are speaking Chinese to me."

"What did they say?"

"They said you want this ..." 我轻轻用嘴唇在她脸颊点了一下。

她耳后肉眼可见的红了。我心里开始紧张地打鼓,不知道会不会得到一个耳光。以我的人生经验和她细细的胳膊结合做个贝叶斯估计,想来会是我生命中能承受之轻,不会影响周一上班。

"No, they said I wanted this ..." 短暂停顿后,她不甘示弱的说。随即翻着白眼,给我大腿上狠狠掐了一把。离那里不近不远,手背刚好蹭过。虽然很疼,但是我高悬的一颗心放下了,热血上涌。内心真诚感谢爹妈给自己的这副皮囊,和自己的自律锻炼,关键时刻终于顶上用了。后面的交流中,我熟悉的肢体语言占比不断增加,夹生的英语占比不断减少。没再喝几杯,我们俩就都假装醉到不行了。我用万能的google map查到走路距离有家旅馆,就和她拉拉扯扯走出酒吧,奔那去了。出乎意料的完美。

一个插曲:戴小雨衣的时候,我愕然发现,晚饭前在当地CVS买的看起来和国内一样的杜蕾斯,戴起来居然没有了紧绷的感觉。当时心里一沉:妈的,网上中国人小的传说竟然是真的。不过当时箭在弦上,已经不得不发了。好在有惊无险,办正经事的时候感觉还挺好。在我的不懈努力下,最后是她先来的。接近极致的体验,可能主要归功于她年轻,也大方。以前国内经历过的女孩,有年轻的,有大方的,但是没有她这样既年轻又大方的。

事后趁她睡了的时候,我在手机上查到,中国市售杜蕾斯拉平52mm,而美国是56mm,相当于周长差了8mm。都快一公分了,怪不得。早知道国内带些过来,比带花椒大料可有用多了。

半夜醒来的时候,其实心里还是有些激烈的思想斗争。这样美好的体验,就来一次太可惜了。我国内带来的行李里有好几个高仿的爱玛仕、香奈儿包。网上说美国人没有假货的概念,这些都是泡妞利器。如果多约她几次,徐徐用上,将来发展成女朋友也未必不可能。不过看着她睡着时半张着嘴,憨憨的样子,感觉自己有点不是人。算了,先集中精力学好英语,把工作干好吧。以数据科学家为名来美的大厂员工,数学水平居然连一个美国本科生都搞不定,还得瑟个啥。大丈夫当患功名不立,何患无妻。

早晨睡醒又来了一次。这回没有了第一次那种进京赶考,为国争光的紧张压力,心态比较从容,才算是真正享受了本该有的美好。不过这次是我先到了,还要挪着瘫软的身体抚慰她一会。估计我们年龄能差了六七岁,岁月不饶人啊,难以想象三十以后可怎么活。以后办这事不能摘apple watch,应该根据心率vs年龄的长期数据,来调整自己的运动计划,该加量就加。【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不能成为一句空话。

直到在酒店门口分开,她也根本没提过要我联系方式的话头。我苦思冥想的拒绝技巧并没机会用上,多少有点失落。人家可能真的就当吃顿饭那么简单,是我心理活动太多了。她怕是再也不会记起,23年初秋,那个中国来的Abraham。

上午在大学城的书店买了本Gilbert Strang的 《Introduction to Linear Algebra》和Andrew Gelman的 《Bayesian data analysis》,打算回去好好复习下数学和相关英语。然后取消了去沙滩的计划,没等吃午饭就匆匆去赶Amtrak的火车了。

通宝推:卡路里,学菩提,长醉不复醒,flycloud,热河蛮子,普鲁托,川普,一双草鞋,燕人,
家园 不敢当

我职级虽然不是最初级,但手下不管人。在原单位业务干的确实还不错,这是得到出国机会的重要原因。但业绩比我好,资历比我深的同事很多,更大的原因还是家里找了关系,有些利益上的交换。

感谢建议,那种严肃的女朋友,现在可能精力未必够。先把工作干好再说吧。

借你吉言,希望未来向好。

家园 很可能是,但是不确定

那会小,不大在意饭馆名字。第一次吃,味道确实很新鲜。

从google map上查了一下崇文门地铁附近,这个马克西姆是和回忆的大概方位挺像的。

家园 那片吃烤鸭的也就他家有鹅肝,好吃是相当好吃毕竟是法国大厨。

但他家不如老莫有气氛,其它菜品差不多好点有限。当时各地驻京办都有些拿手菜,遇到主厨亲手做的还是很不错的。

家园 真羡慕,我们北航的是没戏了

美国人欺软怕硬。习近平亲闺女都能去美国,我们北航的反而不能,真他妈不公平。

家园 钦佩大厂员工,把妹都不忘聊数学

我现在都忘差不多了。我们这种低阶的码农,大概记得什么事情找哪个软件,用哪个function就到头了。数学知识仅限于看懂注释,背会面试题。

以前都各种段子笑话美国大学生数学差得很,看来是个别现象。也是,这么NB的国家,如果都是不识数的傻子,怎么可能NB。

家园 很真实,也祝愿你未来的日子越来越好

从你介绍的情况看,还是为你祝愿的。更祝愿你的未来每一天都更好

家园 本来看楼主分享见闻挺好的。

冷不丁这么赤裸裸的秀优越感的,实在倒胃口。怨不得后面有人要问候家人了。耶和华也是教人友爱的,你这戾气满满,需要找主忏悔的!

家园 好看小品文,祝初战告捷,为国争光

赞一个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泡妞😁。

遇到年轻大方尤其吃奶酪长大的种族,确实有个需要注意身体的考虑😄,营养锻炼要跟上,这个事情上年龄也是个重要因素。如果以后一旦运动战进化成了持久战,除了战术之外,战略上也不能忽视。

通宝推:年少亦菲的粉丝,
家园 你是在搞笑吗?

你是不是在老唐人街超市混饭的?加州IT行业大陆员工人数远远超过台湾人,别的地方不知道,硅谷几个大厂,哪个不是少数台湾人,要么混进大陆人圈子,要么夹在印度人和大陆人之间,尴尬的自我孤立。

家园 那也不一定不好,留着过运动很多也脱了一层皮。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