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侦探小说看社会系列(福尔摩斯专辑03) -- 中山熊

共:💬9 🌺4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侦探小说看社会系列(福尔摩斯专辑03)

​​

三、殖民帝国最后的荣光

柯南道尔生于1859年,卒于1930年,属于跨世纪的一代人。他的大半生处于英国历史上著名的维多利亚时代,这个时期的时限说法不一,但以维多利亚女王1837年登基,到1901年女王去世为主。大英帝国在这一时期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经济、政治、文化上达到了巅峰。特别是在世界各地开拓殖民地,拥有了3600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的殖民帝国。身处大英帝国最辉煌时代的柯南道尔也在自己的探案故事里反映了殖民地与英国社会千丝万缕的联系。

点看全图

英国殖民帝国的全盛时期,遍布全球的领地

福尔摩斯探案里涉及最多的殖民地自然非印度莫属。华生医生刚出场就是经过印度去追赶自己在阿富汗的部队。而在柯南道尔的第二部长篇作品《四签名》里,主犯斯茂曾是驻印度英军的士兵,涉案的阿格拉宝物属于印度土邦主,胁迫斯茂一起抢劫宝物并在藏宝图上签名的三个人都是印度士兵,背叛斯茂拿到财物的舒尔托少校和摩斯坦上尉都是英国驻印度安达曼群岛的军官。而把印度反英大起义作为阿格拉宝物出现的时代背景,更是使整个故事具有了一些恢宏的气势,难怪《四签名》被视为一举奠定柯南道尔江湖地位的成名作。

点看全图

今日的阿格拉古堡,曾是莫沃尔帝国的宫殿,很可能是柯南道尔参考的原型

在柯南道尔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殖民地对英国至少有以下影响:

1、殖民地成为很多英国人建功立业以及赚取财富的基地。从17世纪建立东印度公司开始,英国的海外贸易就借助殖民扩张的东风赚得盆满钵满。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所说的:“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至于英国人从殖民地掠夺了多少财富,无法计数,曾有研究提到,印度是英国海外财富的最大来源。仅1757-1815年间,英国东印度公司从印度攫取的财富达10亿英镑。再加上其他殖民地的财富,英国人的殖民收益可以说是天文数字。

由于蕴涵巨大的商机,很多英国人去殖民地求职和挣钱,殖民地经历成为很多英国人人生中的重要一笔。《铜山毛榉案》里的案件委托人维奥莱特•亨特在芒罗上校家里任家庭教师,由于上校去加拿大工作而失业,另一位涉案人福勒先生在案件结束后则去毛里求斯担任政府职务。在《巴斯克维尔的猎犬》里,巴斯克维尔家的老三罗杰犯下恶行,被迫逃亡去美洲,而继承查尔斯爵士遗产的亨利•巴斯克维尔在加拿大务农;《空屋》当中被杀的罗诺德•阿德尔则是澳大利亚殖民地总督的儿子,从澳洲陪母亲回来治疗眼睛;《四签名》里的舒尔托和摩斯坦则是在印度服役期间谋取了大笔的不义之财;

从以上种种可以看出,殖民帝国的建立使海外经历对于当时很多英国人来说已经是司空见惯,去殖民地的人怀着各不相同的目的:探险、贸易、从军、从政、游历等等,但不论什么目的,都可以归结为谋取利益。对于绝大多数英国人来说,殖民地又不是自己的故乡,既无乡土情结,也无文化认同,只能以功利性的眼光去看待殖民地对于他们自身的价值,这就使得殖民者只能以掠夺作为对待殖民地的主要手段,这也成为殖民活动的原罪。

殖民者与殖民地没有精神纽带,也缺乏情感认知,他们只在乎能从殖民地获得多少好处。在这样一种心态的驱使下,殖民者在殖民地的行为就不像在英国本土那样循规蹈矩,而是充满了掠夺性和残酷性(其实这也是殖民者所希望的),由此产生的一个后果就是,前往殖民地的英国人里包含了大量的冒险家、行为有污点者、作奸犯科者、甚至还有重罪犯。在福尔摩斯探案里,这种描写是很多的。

《四签名》里的斯茂为什么会去印度呢?他自述道:“因为我素来行为不检,族人们未必对我欢迎。他们全是稳重的教徒,都是在乡里受人尊敬的农民,而我却一直就是个流浪汉。在十八岁的时候因为恋爱出了麻烦,家里不能存身,只好另谋生路。当时碰巧步兵三团就要调往印度,为脱身计,我就入伍了,选择了靠吃军饷为生的路。”这么一个游手好闲的懒汉在印度先是被鳄鱼咬掉了一条腿,失去了军籍,被团长推荐到自己朋友的庄园里当监工,说白了,也就是殖民者压榨当地劳工的帮凶。此后印度爆发了反英大起义,斯茂加入英国商团义勇队当兵,其间被三个印度士兵胁迫,一起劫杀了当地土王派来藏宝的商人,抢得了大笔财富。

点看全图

1857年印度反英大起义中,起义军与英军在勒克瑙激战

《斑点带子案》里的凶手罗伊洛特医生年轻时在拿到医学学位之后去印度的加尔各答行医,虽然发展了自己的业务,但行为却很离谱,居然由于家里被盗而把家里的当地人管家打死,被长期监禁,直到刑满后回到英国,成为性格暴躁的失意潦倒之人,最后竟然要谋杀继女来获取妻子的遗产。

《驼背人》里的巴克利上校年轻时在镇压印度反叛时,为了娶到自己梦寐以求的姑娘,把自己的情敌(也是战友)出卖给敌军,顺利达成了自己的婚姻,也随之步步高升,爬到团长的宝座,并衣锦还乡回到英国,直到多年之后被逃出战俘营的情敌寻仇时吓死。

实际上,在柯南道尔的笔下,有殖民地经历的人在其小说里几乎都和罪案有关,这些人回到英国的同时,也把不可告人的罪恶、怪诞危险的异域生物、数额较大的不义之财带了回来。尽管柯南道尔本人是英国殖民主义的拥护者,他的这些表达也是站在殖民者的立场上对殖民地进行的歪曲,把殖民地都视为野蛮、凶狠、落后的文明。但让他始料不及的是,由于他的探案故事里从殖民地归来的英国人几乎都是劣迹斑斑的反派,这非但没有证明是殖民地让这些人变坏了,反而证明,正是因为掠夺是殖民者的第一行为准则,才养成了他们肆无忌惮谋财害命的习惯。

2、殖民活动也对英国本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很多殖民地的本地人通过做生意、当仆佣、留学等方式来到英国,他们不一定都是移民,但也日益成为英国社会中固定的成分。

英国社会中的黑人始自17、18世纪的奴隶贸易,到19世纪,虽然英国已经对奴隶贸易失去兴趣,但在非洲的大片殖民地还在为英国本土提供劳工,这些人在英国从事的都是底层职业,自然与各种罪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三角墙山庄》里威胁福尔摩斯的流氓团伙成员就是一个黑人,专门干袭击、威胁之类的勾当。

点看全图

1874年8月1日的《伦敦新闻画报》的一幅画,描绘伦敦的一家鸦片馆

印度既然是英女王王冠上的明珠,当然也是英国外来人口中最多的一类。获得阿格拉宝物的舒尔托回到英国的时候就带了几个印度仆人,在他死后,这些仆人继续为其儿子服务。实际上,当仆人是那个时代印度人来英国生活的一大途径,甚至维多利亚女王也很喜欢印度献给她的一个叫卡里姆的佣人,此人的老家就在阿格拉,最后还被封为印度事务秘书、获得勋章和土地;在《歪唇男人》里,福尔摩斯进行侦查的鸦片烟馆就是印度阿三开的;《三个大学生》里出现了印度学生的身影,但是形象可疑,被作者作为迷惑读者的嫌疑犯来描写。

由于殖民地的重要性,当地的很多物产也流入英国社会,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英国人津津乐道的下午茶就来自殖民贸易。17世纪时,东印度公司从中国把茶叶进口到英国,成为奢侈生活的象征,到1840年之后,英国中产阶级也普及了喝茶的习惯。福尔摩斯一旦在喝下午茶时胃口大开,就说明对案情已经胜券在握了。福尔摩斯还专门研究过印度雪茄的烟灰以帮助破案,贝克街寓所的壁炉上还放着波斯拖鞋,用来放烟草;《红发会》里的杰贝兹•威尔逊先生由于去过中国,在自己的背心表链上挂着一个中国铜钱作为装饰品;《四签名》里的塞笛厄斯•舒尔托直接把家里布置成了印度风格,陈列着东方的地毯、虎皮和印度水烟壶;从印度回来的罗伊洛特医生在家里豢养印度猎豹和狒狒,用来看家护院。

当然,在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借着强大的国力,与殖民地之间的贸易是不对等的。殖民地只是给英国输出原材料和初级产品,英国则向殖民地倾销工业制成品,这种剥削式的贸易注定是潜在的火药桶。19世纪起,各个殖民地的反抗就此起彼伏,等到一战爆发,英国的殖民大厦已经到处出现裂痕,二战结束之后最终走向瓦解,日不落帝国被打回原形,缩回英伦三岛。由此观之,维多利亚时代虽是盛世,但已是英国最后的辉煌,柯南道尔的作品算是这个殖民帝国最后荣光的浮世绘。

通宝推:落木千山,strain2,心远地自偏,
家园 殖民地的本质就是掠夺和剥削

不是治理和统治。这就是短期行为,后来的反抗起义此起彼伏,反而消耗着捉襟见肘的国力。美国现在做的实际上也是这一套,用了更华丽的包装,更高明的手法操纵。它最怕的就是独立自主。

家园 中国历史是一部治理和统治的历史

殖民掠夺那些事在中国属于史前文明,例如大禹之前。

能做增量的时候做增量,殖民相当于向新世界要增量,发展科学技术相当于向微观世界要增量。

现在地球已经开发的七七八八了,向太空要增量暂时还要不到,向区块链chatGPT要增量不靠谱,向南极洲要增量还不如向朝鲜要……

所有做增量的试探好像都走不通了,就像史前文明的中国大地,东南西北所有方向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都不可逾越了,于是开始内观哲学。

治理和统治是存量管理,有些人离婚可以接受净身出户是因为他具有做增量的能力,例如年薪百万根本不在乎存量,如果没有这个能力,那应该就不会这么高姿态了。能做增量的时候做增量,在发展中解决问题,过几年再看,很多问题已经不成其为问题了。存量管理的时候,就是问题越拖越大,日积月累,直至回天乏术,坠入轮回。

通宝推:empire2007,
家园 是啊,殖民统治就是西方的原罪

这个原罪必须向所有西方人天天讲,让他们养成认知习惯,承认自己发家很龌龊,领先很偶然、衰落是报应。

家园 想起不信谣,不传谣三则

一,有某北大生表示有西班牙白人家庭在非洲晒太阳晒了四百年后就变成了黑人,所以佐证了人类起源于非洲。

二,之前学缅甸语的时候稍微了解到世界有几大语系,才知道咱们汉语被归属于汉藏还是蒙藏语系,但是咱们汉语跟蒙古人藏族人有个毛关系好吗?

其实不用当真,这只是西方语言学者在有限的认知能力下不经意的一个命名而已,叫篆隶语系也可以,或许是因为蒙古人打过他们,所以对蒙古这个词印象深刻。

三,基因测序,测出来大家有大比例的蒙古基因。难道咱们祖上是蒙古人?并不是,同上,这也是西方学者们搞的鬼,瞎几把扯出来的,并不表示黄帝炎帝蚩尤他们的母亲是蒙古人,他还命名了黄皮肤的都是蒙古人种,是无心还是有意,善意还是恶意就不管了,反正就是沿用至今了,就像狮子座猎户座星系的人并不觉得自己跟狮子跟猎户有啥关系一样。

通宝推:雄阔天,
家园 说的好听

我说的更好听:该发展时发展,该革命时革命。好听不?好听。可是什么时间是该发展呢?什么时间是该革命呢?作用之妙存乎一心,这就是中国儒家两千多年的文化精髓,简直就是扯淡的东西。

那么按照二进制稍微细化一下,发展与革命,就是两个选项,四种组合。为发展而发展,为革命而革命,为革命而发展,为发展而革命。这只是我引申了一下。为发展而发展这种理想情况有没有?肯定是有,但是极度短暂,弄不好了就成了为革命而发展。比如当年的大跃进,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最终成了三年自然灾害。为革命而革命呢?也是有的,为了能使江山万年长,不停地对官僚系统来回折腾,让全社会都一直处于革命的状态,就是文革。事实证明有效,但是副作用也极大,跟为发展而发展一样是两个极端,都只能是短暂的状态,长时间的话,一样对社会造成巨大的不适应。好在前三十年,毛主席他老人家把这两个都做到极致,也让华夏民族的各阶层都有了充分的认识,那就是凡事不能简单地走极端。那么为发展而革命呢?就是我们说的不断地改革,深化改革,改革的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改的过程中是曲折的,甚至是有时间不比革命的残酷性差多少,但只要是局部的一某一阶层,不造成全社会的大面积伤害,就能被全社会所承受。但是为发展而革命,也很容易就操作成为革命而发展,比如把打着发展的旗号,把发展的果实弄到极少数人的口袋里,最终的结果就是发展的目的成了革命结果。

华夏的事,基本上属于儒家,尤其是孟子的那一套毒害太深,什么都大而化之,大而化之的结果是似是而非,永远正确。比如我说湖北的每年6月份武汉的最高气温都是35度以上,这话就是大而化之,就是似是而非,现代社会要求精确,精确到下一个小时的温度是多少,是刮风还是下雨,是打雷还是下雪,是下小雪、雨加雪,冰子还是大雪等等,但很无奈,整个民族从上到下,都不愿意精确化,都不愿意去做精细化的工作,都喜欢大而化之,都喜欢似是而非,说到底就是个差不多,差多少,反正够用就行了。这种思维状态是我们这个民族最顽固且落后,又毒害我们至深。这种思维习惯不彻底改掉,在下一次的世界民族洗牌中,靠着那种大而化之、似是而非的思维,肯定会亡国灭种。

通宝推:翼德,
家园 华夏民族两千年前就进入“文明时代”了

其实作为个人而论都喜欢当野蛮时代的征服者,抓了黑人男的就送去地里干活,不愿意干活的点天灯,黑人女性用来招待客户,想想都过瘾。

华夏本来是有机会殖民压迫其他种族的,匈奴本来是茹毛饮血的傻大个,可惜去了个中行说给他们启了蒙。匈奴那边地广人稀不好抓,不像非洲人多,一抓抓几千个,抓了就送去美洲开荒队。

红河三角洲地区应该人口也不少,想抓奴隶干活也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运输问题也不太,之所以没这么干,应该还是太文明了,人性很多,兽性很少,讲究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嘛。

家园 补充一下柯南道尔的殖民主义立场

柯南道尔生活在英国殖民帝国的巅峰时期,承受其好处,自然会支持和赞美殖民主义,在《四签名》里将1857~1859年发生的印度民族大起义称为“大叛乱”,“前一个月,人们还和在祖国一样地安居乐业,到了下一个月,二十多万黑鬼子就失去了约束,把全印度变成了地狱一般”。其中立场显而易见。布尔战争时期他还写了两本声援英国政府的小册子《伟大的布尔战争》(The Great Boer War)和《在南非的战争:起源与行为》( The War in South Africa: Its Cause and Conduct ),并且作为军医参与布尔战争。所以,喜欢福尔摩斯探案故事的朋友也别忘了作者也是其时代的产物,摆脱不了时代的局限性。

家园 不可能的,这就是中产的特色,甚至有些共产党也搞不明白

比如当年的匈牙利苏维埃问题,居然还想干罗马尼亚。

唉,也是乱套。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