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豆蔻梢头 -- yizhu
女儿成功当选学校Student Council的Co-president。我恭贺她的时候,她问我,“妈妈,你是不是应该为我写点儿什么?”
竞选当天,女儿在我面前练习她的竞选演讲,最后一句是“Vote Joyce,it's the right choice”。我得意地跟女儿表功,“妈妈给你起的名字好吧?跟你的竞选宣言多般配。”
女儿刚出生的时候,抱着小小的,红红的婴儿,满满的柔情,只期望她能健康成长,快乐平安。所以给她起名Joyce,快乐就好,别的都不重要。儿子叫Victor,多少还是希望他能做点儿什么。
生孩子就跟开彩票似的,同样的DNA提供者,不知道开出来的是特等大奖,还是谢谢惠顾。真是薛定谔的基因盲盒。所以古人喜欢多子多福,多开几次,中奖的概率就大一些,微笑😊
开到女儿,显然我们的运气不错。
🙂🙂🙂
我并没有什么童年的阴影与伤痕。可是,小时候,物质缺乏,那时候的父母,工作生活,忙忙碌碌,为了孩子们的穿衣吃饭,上学读书,已经精疲力尽,没有余暇再去留意其他。作为一个高需求孩子,我想要很多很多的关注与爱。我没有抱怨,只是想起来有点儿遗憾。
女儿出生之后,我童年想要的一切,衣服,玩具,图书,陪伴,统统都给了她,还有很多很多的爱。
特别感谢上苍,给我一个人,可以让我全心全意,毫无保留地去爱她。
女儿有着我少年时所羡慕的一切,热情开朗,自信大方,父母的宠爱,同学中受欢迎,灿烂笑容,高挑身材,大长腿(啧啧)…… 和女儿相比,我上学的时候简直就是只丑小鸭。
看着女儿快乐地成长,就好象看到了自己的另一种可能性。心中那个曾经内向敏感,渴望关爱的小姑娘,也被女儿的笑脸治愈。我的生命因女儿圆满,我不再为童年遗憾。
青春期时,我和妈妈闹别扭。妈妈说,以后我的女儿会替她报仇的。还好还好,我比我妈妈幸运多了。😊
我想,我需要女儿,比女儿需要我,要更多一些。
🙂🙂🙂
周末,女儿陪我去买菜,突然说,“Mama, you are walking with a president “。我大笑,“yes, yes, the first president in family history “。
每次给女儿提出建议时,全然是站在她的立场,对她最好的方案,她总爱回答,“If you want” 。于是我就怼她,"不,我不想"。两个人相对而笑。
女儿组织学校的筹款活动,我只能即出钱又出力。跟女儿商量,可不可以绝交一天,不要去学校做义工。女儿很傲娇地否决了,被宠爱的孩子真是有持无恐。
女儿告诉我,她的哈姆雷特作业得了高分,提醒我前几年陪哥哥做同样作业时的狼狈。哼,我还陪她做中文作业呢,她怎么不提?
和女儿聊天,她说周围朋友中,就她一个正儿八经学过钢琴,考到八级。我吃惊,我以为钢琴画画是这边中国孩子的标配,还有游泳滑冰。跟女儿说,我曾经希望她和哥哥在钢琴之外,再学一门乐器,她可以学小提琴,哥哥学吉他或萨克斯风。女儿无话可说。
常常跟女儿调笑,“I love you too much,my heart aches。Can I take my love back?”女儿摇头,“No”。“Then I could give you my love again”。
女儿早早有了男朋友,而大她几岁的哥哥还没有动静。老公已经开始建议我参加活动时带上儿子,"多见见人"。我毫不担心,女儿交游广阔,以后可以帮哥哥介绍朋友。我拍拍女儿的肩,"I’m counting on you"。女儿目瞪口呆。
前几个月,女儿留了很长的指甲,修剪的特别漂亮。她说很多朋友都夸她的指甲,我取笑她,“是不是大家都知道你不干家务?”
女儿青春期,饭量大,好多次,看到她在餐桌边吃东西。忍不住提醒她,“你再这样吃下去,就要帮妈妈实现梦想了”。“什么?” ”妈妈就要变成家里体重最轻的人了”。女儿娇嗔,“妈妈”。
我称呼起女儿来总是随心所欲,大名,小名,英文名,简称。她第一次去买快餐,拿起东西就走,根本不记得还有找零,我大笑,称她为“the girl who forgot her change”;初春,换上一件绿上衣,她就是 “the first green leaf in spring”;想起来已经和将要为她花的钱,于是我叫她,“million dollar baby”…… 更多的时候,她是“我家姑娘”。好多时候,老公向我求助,“快管管你家姑娘”。😊
🙂🙂🙂
有一段时间,女儿积极地想要跟我学做饭。我拒绝了,那么漂亮的手,为什么要因为做饭变得粗糙?真需要的时候,训练两天不就能上手?在我的翼下,我希望女儿一直可以做小公主。
给女儿看手上的烫伤,炒菜时溅出来的油点造成的,“你想要这样吗?”女儿摇头。
后来,女儿在学校里选了一门课,期末作业就是给家人做一顿饭。女儿花了三个多小时,独立完成了晚餐。然后,女儿再也不念叨学做饭了。
女儿想去外面上大学,我跟女儿说,"以后妈妈要开几个小时车去看你,带上妈妈给你准备的饭,你冻在冰箱里,吃的时候微波炉里热一下就行。"女儿笑而不语。我所能接受的最远的距离,就是车程5个小时之内。
有一次,听到女儿跟同学聊天,“我吃过最好吃的饭是妈妈做的饺子”。😊
女儿带同学回家做作业,到了饭点,我留他们吃晚饭。自己做的酱牛肉,馅饼,黄米粽子,随便炒了三个菜,配上米饭。两个孩子吃得不亦乐乎,并对女儿的每日伙食表示羡慕。我笑着看向女儿,“you lucky girl”。
🙂🙂🙂
女儿并没有得到我毫无原则的偏爱。我小时候,作为家里的老大,每次和弟弟争执,得到的一句话,总是“你是姐姐,要让着弟弟”。童年的我,痛恨这一句话!所以,两个孩子争执的时候,我尽量做到公平公正,绝不对儿子说,“你是哥哥,要让着妹妹。”
并不想把女儿养成傻白甜,总要让她知道,外面的世界没有那么好,也没有那么坏,人生总有些磕磕拌拌,世事也不是一帆风顺,她还是要靠自己走下去,首先就是保护好自己。
我可以和女儿聊各种话题,北美的药物滥用,欧洲的战争,恐怖袭击,美国的反堕胎,me too …… 想要提醒女儿,这个世界对女孩子没那么友好,所以更要努力提高自己,站得越高,选择越多。人生没有捷径,自己扎扎实实最可靠。
不需要孩子们感恩,可是要让他们明白,他们比很多孩子幸运。安全国度,中产家庭,尽责父母,他们一开始已经赢得了一张投胎彩票。
有时候担心,太多的爱会不会给孩子带来负担,削弱孩子的成长空间?可是,我又不需要孩子们去完成我未竟的梦想,我只希望他们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小心翼翼地扶持他们,怕他们摔跤受伤,然后又怕他们成为温室的花朵,经不得风霜。作为父母,真的好难啊!
🙂🙂🙂
前不久,女儿和男朋友约会,回来时抱了一束花,还拿回来一张海报。女儿说男友跟她prom pose。excuse me?我大吃一惊,我对女儿的规划,是学业完成后,25岁左右结婚,工作稳定之后,30左右再生小孩。17岁就被求婚,我的心脏有点儿受不了。女儿解释半天,才明白不是propose(求婚),而是prom pose,邀请女儿做他毕业舞会的舞伴。抹去头上的冷汗,我总算放下心来。
为了陪男朋友参加毕业舞会,女儿要买礼服,鞋子,我陪着跑了好几次,心力憔悴。当天还要做指甲,男友妈妈帮她卷头发,啧啧。我高中时干啥了?做题,做题,做题!别人的高中生活啊!
舞会当天,还有家长举办 Pre-Prom Party,邀请孩子们和家长一块聚会。我和老公也请假去了。看到别的姑娘打扮得花枝招展,我又默默地给女儿明年的毕业礼服增加了点儿预算。
Party 结束,孩子们准备出发去舞会时,有个男孩对我说,“I like your dress,it's pretty”。穿旗袍的老阿姨,心里美美的。
🙂🙂🙂
周围朋友的孩子们,已经把“别人家的孩子”的标准提得太高。我们家姑娘,只能算是寻常孩子。
我和老公对孩子们没有太高的要求。上一个过得去的大学,找一份过得去的工作,有一份过得去的收入,能养活自己就行了。活得轻松自在一些,健康平安,就是我们的期盼。
恨不得孩子们离巢的时间晚一些,再晚一些。搬出去住,也可以离家近一些,好互相照顾。人生的磨难多着呢,何必让孩子在我手里吃苦。
有次和妈妈聊天,我说,我觉得自己爱儿女比爱父母要多的多。妈妈说都是这样。这大概就是基因的天性,为了生命的传承?
女儿竞选成功,老公在高兴之余,更担心女儿又多了许多事务,学习会不会紧张,休息会不会不够。父母啊!
我只愿我家姑娘一生顺遂,平安喜乐。
我大概会喜欢找个这样的老婆。但是我爹为代表的七零后,就不喜欢这样的。他们就喜欢什么家务都干的,最好还能挣钱,丑点不要紧。不自信不仅不要紧,简直是极大的加分项。总的来说,那代人成长环境太差,所以一切需求都还是生存需求,而不是生活需求。
我们做的是为他好。
比如下棋,我几乎总是带他去和年龄是他两倍以上身高是他一倍半以上的人下,保证他经常输。
数学他在一个班封王了,一定带他去更高一个班挨爆锤。
他冰球的一个训练项目,大家排好队,教练一声哨响第一个队员全速前进,再一声哨响全速前进中跪下,再一声哨响(没有已经躺倒的话)跳起来继续全速前进。这是滑冰不是走路,十足找摔。但是轮到他哨子一响他也和前面的队友一样全速从地上躺着的队友身边滑过去试。
我不知道他内心真的怎么想。孩子显然有自己想法了。但希望他知道这是为了他经历风雨变得坚毅能干。
我自己出国时带了两本菜谱,现在做几桌菜不在话下。
只要喜欢吃,做饭自有动力。
正年少,好好享受一把青春。做饭,什么时候不能学?
大概是中国父母的通病,不善于和自己的孩子沟通。
小时候,特别想得到父母的认同。很久之后才和自己和解,真得不是自己做得不够好。
前几年和妈妈聊到此事,妈妈说,"唉呀,我们不夸自己孩子"。
就是他确实做了值得夸奖的事情。
我和他说所有夸奖,应该是你挣来的。而且标准是不断提高的。
他两三岁的时候我和他在空中打乒乓球,没有桌不落地对打。我和他说,我们刚开始的时候能打三个来回就该庆祝了,后来不打二十个来回算失败。所以标准是不断提高的。
外国孩子:你们中国父母从来不对你说I love you,那他们怎么才能表达对你的爱呢?
中国孩子想了半天,最后说:他们给钱。。
外国孩子震惊之余,表示还是中国父母好😂
我对此的理解是,家长借此对亲戚邻居宣布:此事是逆子的个人行为,家庭一直有处理此事的正确做法,家庭对逆子的荒诞行为予以强烈谴责,并在此事上划清界线。痛苦他一个,光彩全家人。
另一个解释是:在社会交往中,互相掌握对方的阴暗面可以更好的形成同盟,而孩子是最好的出卖对象。
现在是个问题。
因为孩子玩一样东西,多少要有成就感,也是促进孩子动力。
但是现在,无论玩什么,都有很多接受半职业训练的孩子在同场竞技。即使自己的孩子确有天赋,除非牙还没换就确定长期目标,投入巨量时间精力,否则很难有成就感。
比如美国数学竞赛的训练已经到了幼儿园小朋友一分钟算两位以上乘法的地步。当然我不认为这是好的数学,和好的训练,但经不住一力降十会。要有成就感就得和这样的孩子拼。
我的确不认为牙还没换就开始半职业训练是好事。
比如美国数学竞赛的训练已经到了幼儿园小朋友一分钟算两位以上乘法的地步。
美国也这么卷了?
这真是一个比烂的世界。
多累都要给孩子准备晚餐,可口的食物就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