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发到河里来,让大家看一下这个才叫好帖 -- 狙个梨子

共:💬345 🌺2135 🌵10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家园 实事求是一点吧,两弹一星就是成功例子

成功碾压日本的高科技,让日本人再也没有可能性征服中国了,除非脑残后代学乌克兰人,放弃和销毁自己的核武库。如此成功的时代,保护国人不再受日本和西方侵略,你却黑白颠倒地黑化,反对那个时代的科研,你究竟立场站在那儿?

消耗物资的是大生产,不是科研。如今成为世界工厂,才消耗站世界一半的铁矿石,生产和消费了占世界一半的钢材,消耗了占世界一半的煤炭。

80年代倒是科研项目基本都下马了,反而经常性地物资短缺,几次发生严重通货膨胀。那时就是不断提出洋跃进计划,妄图生产大量物资出口,换取西方先进设备,最初比较有名的洋跃进计划失败,但此后仍然不能吸取教训,一再搞重复引进各种生产线,就不知道,该引进技术后,自己消化吸收,自行生产。这种黑白颠倒的宣传,恐怕是那个主流媒体宣传的令人不堪回收的八十年代,却在很多人眼中是最好时代的主要原因吧。

通宝推:东方白了,金银鑫,qq97,
家园 80年代消费短缺是中国消费释放的缘故,因为消费品也要用钢材等

原材料,所以不好轻易释放。

不完全是国内产品短缺的缘故,本来消费品也是抑制的,为的是国家独立自由和各种风险预防,比如既无内债也无外债,东欧挫折就和各国政府认真对待西方外债就很有关系。

重庆涪陵区有这样一座“地下城”,从高空中看它的外表与普通大山毫无区别,一样的绿树遮天、茂密无比。

但是一走进就会被里面的景象所震撼,它是一座几乎被挖空了的山,是一座巨大的人工山洞。

这里,就是著名的“816工程遗址”,2010年被正式作为旅游景点开放。

至此人们才对这座耗资7.4亿、用工6万多人的“天字一号核工程”有了全面的了解。

走进这座“大洞”,大家几乎都是带着一脸震惊和不敢相信的表情,里面别有洞天的场景无不令人咂舌。

首先光是进门的通道就宽有五六米、高十余米,而这样的通道居然还有十八条,里面最大的“101号洞”足足高69米。

自“816”问世以来,它就一直位居“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的位置。

但这样一项深山里的绝密巨大工程,14年来耗费了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却在1979年被邓公下令停止建造。邓公为什么要下令将其废除?

绝密工程

1965年2月的一天,本是平平无奇的日子,但是却因为一个好消息而带有不一样的色彩。这天开国大将罗瑞卿面带笑意,手里拿着一份文件,快步走到中南海。

接着,他十分激动地向毛主席等人汇报说选址的事情有眉目了,就在重庆涪陵的白涛镇。众人一听,都松了一口气,同时嘴角的笑意没有消失过。

罗瑞卿说的选址,指的是中央打算找个地方建造第二座核原料工厂。

选址的重任,就落到了罗瑞卿等人身上。

为此,中央派出数支考察队在全国各地考察,最后选中了白涛镇。

此地靠近水源充足的乌江,滔滔江水可以作为核反应堆的冷却水。

白涛镇高山森林茂密,作为“雾都”的重庆常年有云雾缭绕,隐蔽性强不易被侦察机发现。

虽然西南地区多地震,但这里却地质稳定,山体坚硬从没有发生过地震,地质条件良好。

白涛镇位置比较偏僻,人口不算太多,可以减少非必要人员的来访。

同时白涛镇距离工业城市重庆不算太远,在物资运送上比较方便。

各种条件都具备,此处是核工业基地的不二之选。

地址选定后,为了保密,白涛镇这个名字从此在中国的地图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通信地址只有“重庆市4513信箱”而已。

不仅地址要保密,进去工作的人也要保密。

为了工程的顺利展开,周边生活的居民全部迁移到其他地方生活;被选中的工作人员也是经过了一项又一项政治审查,还要进行保密培训,签署保密协议。

因为这是涉及国家重大机密项目,一切都非常严格。

据当时参与“816工程”的工人们回忆,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在山里挖这么大一座洞是要干什么,可见国家的保密工作做得极其严谨。

在周总理的主持下,从全国各地抽调了大量民工、科技人员、技术骨干等,前前后后从一开始的2万多人到后面共6万多人组成了一支庞大的工程队伍,称作“8342部队”。

参加建设的士兵被称为“特种兵”,当他们服完兵役后,档案中会有一张秘书证,上面写着“不报父母,不报妻儿,终身保密”。

因和毛主席的安保部队“8341”部队仅差一个数字,很多工作人员以为自己要被派遣到北京去工作,直到到达了重庆之后才明白,他们属于一支特殊的工程兵部队。

就这样,几万人在闷热潮湿的重庆大山里,夜以继日地完成国家交给他们的任务。

重庆山区里昼夜温差巨大,白天可能有三四十度,炎热不已,到了晚上温度却骤降,异常阴冷。而且山洞里蚊虫又多,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其难度可想而知。

但工作人员们却丝毫不敢懈怠,没有现在先进的装置和设备,将一座大山挖空靠的是这些人愚公移山般的精神。

用凿子凿,用炸药炸,用最简单的方法做最困难的事。

有时候由于洞内过于湿润,炸药不能及时爆破,后面有人运送碎石进去会误触炸药,一声爆炸后他们也就倒在了施工现场。

为这项工程付出生命的人,不在少数。白涛镇有一座被称为“一碗水”的墓地,专门安葬着那些为了“816工程”而牺牲的人们。

他们像一滴滴水,最终水滴石穿,凿开了大山,完成了任务。

有人说这样一座大工程将山都挖空了,难道山不会塌么?

根本不会,因为整个洞体的石拱全都是用坚硬的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外层又加固了一层特殊钢板,稳固无比。

既能防八级地震,能抵得住1000磅炸药的威力,还可以抵挡200万当量原子弹的攻击,完全达到了当初要求的军工标准。

“816工程”像《三体》里的红安基地,又像《流浪地球》里的地下城,也像一座地下迷宫,里面的构造比较复杂。

乌江上修建了6台超大的取水泵,是为了给核反应堆提供冷却水。巨大的运转量,在科学技术并不先进的六七十年代,要完成这样一项工程,人们付出了多少心血与努力不言而喻。

内忧外患,“816”工程突然停工

话说回头,为什么国家要花费这么多心血去修建在重庆修建这样一座核工厂呢?这就不得不谈到当时中国所处的环境和整体形势了。

日前,美国总统拜登前往日本广岛参加G7峰会,不禁让人想起当年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的原子弹。

1945年美国为了报复日本偷袭珍珠港,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几十万人葬身于这场原子弹爆炸。

这次事件令日本损失惨重,加快了日本投降的步伐,同时也让全世界人们恐惧于原子弹的威力。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百废待兴急需要经济建设,但国防安全也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当时国际环境不算稳定的情况下。

1956年,我国开始原子弹研制计划。1958年中苏关系正式破裂,苏联撤走了所有援助的科学家带走了所有资料,我国原子弹研制计划也因此被搁置。

但国家和一众科研人员并没有放弃,经历五年的努力,1964年10月16日,一朵巨大的蘑菇云从新疆罗布泊上空升起,举国欢庆,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原子弹。

原子弹的成功爆炸验证了中国的科学实力和不容小觑的决心,也给那些虎视眈眈的国家一个下马威。

外界环境依然紧张,尤其是在我国研制出原子弹后,阴险的美国那时经常派出侦察机来探查我国的军事基地,对我国的军事设施和重点工程威胁极大。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之前,美方也在不断侦察我方的核事业进展。

我国第一座核原料工厂“404厂”,在甘肃嘉峪关。不过,这里似乎被发现了。

1964年4月,美国国务院专家罗伯特·约翰逊提出了一个名为《对中国共产党打击核设施可能性的探讨》报告。该文件称要利用空袭、特工破坏等手段,来破坏我方的核设施。

除此之外,国民党的飞机也不断侦察。

加上苏联、美国的核威胁,一定要保护核反应堆,否则之前的付出很可能白费。

我国的经济命脉都在沿海地区,很容易受到影响,如何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刚刚出世的核力量如何保存?

可搬走404厂不现实,只能另建核原料厂。

1964年,毛主席与周总理进行商量后,决定将我国一些重工业军工布局转移到大后方地区,开启了著名的三线建设计划。

面对中苏关系交恶以及美国在中国东南海暗戳戳不安分的形势,中央领导人决定将中国南方沿海地区的工业基地转移到云贵川这三线地区。

这些地方地势比较隐蔽,远离沿海城市可以躲避别有用心的侦察和攻击。“816工程”就是“深挖洞、广积粮”的三线建设计划的一部分,属于国家绝密计划。

它从前后经历了8年凿洞,几年安装设备,耗资7亿多元,最后却在工程进行到百分之八十多时,1979年被邓公下令停止工程。

工程在1984年正式停建,一座巨大的“地下迷宫”也成了谜。

前后形势对比,邓公明智决定

任何国家重大计划的实施都是从国家领导人实际情况出发,经过慎重思考做出来的决定,一切都是为了国家的发展与未来着想。

当年毛主席和周总理是出于国家安全、维护主权的考虑,下令要修建第二座核工厂,作为战略后方,作为保障。

而邓公也是看到国家的种种具体情况,才做了停止“816工程”建设的决定。

国家正处于改革开放、急需经济建设的时期,各方面都需要资金,继续向“816”投资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会减缓经济发展的速度,使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只有叫停“816工程”,才能将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支持经济建设。

经济是军事、科技等方面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钱,什么也做不了。对于此时的中国来说,发展经济是首要任务。

更何况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拥有了比较强大的军事实力,研发出了如东风战略导弹、氢弹等威力不容小觑的武器。

我国不用再像当年那样担惊受怕,也就不必害怕他国的挑衅,“816工程”的战略意义自然也就大大缩小了。

再者,随着国际侦察水平的不断提高,这座深山里的核基地总有一天也会被发现,到时候就得卸下一切伪装,得不偿失了。

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此时我国面临的处境比最初决定修建“816工程”时缓和了许多。

1972年尼克松访华,从那以后中美关系逐渐恢复正常,美国宣布解除对中国各方面的封锁。

由于美国国内70年代数次爆发财政危机,民众希望抓紧时间恢复经济发展,而不是继续到处惹是生非。所以,美国为了国内稳定也不敢再出什么幺蛾子。

而苏联深陷阿富汗战争的泥潭,无暇顾及美国。

因冷战末期西方“和平演变”渗透的加剧,苏联内部的政治形势也在悄然变化。

可以说苏联是内忧外患,当然对我国也产生不了什么威胁了。

没有了美苏的安全威胁,以及中国自身的实际情况,停止“816工程”建设是明智的选择。

虽然在当时看来可能有些可惜,毕竟投入了国家那么多的心血。

在邓公公布停止工程建设的时候,很多人都不是很理解。因为那里就像他们的孩子,眼看就要长大成人了,却再也见不到了。

但他们也知道这是国家的战略调整,不得不听从上级的安排,支持中央的决定,只好带着未完成的遗憾离开。

“816工程”停止,不代表那里的精神消失了。工程停建后,开始实行军转民的政策,可6万多人今后没有工作了该怎么办呢?

有人选择听从国家调配离开了白涛镇,但也有人舍不得离开这里,选择留下。

留下来的人们该如何维持自己的生计?他们有的倒腾一些商品,有的做起了食品生意,有的开始种蘑菇,做一些零碎的活计以维持生存。

后来国家有一项化肥厂项目,他们仿佛看到了希望。经过不断的努力,816拿下了化肥厂的指标,经过数年发展摇身一变成为了重庆建峰集团,地址也早已从白涛镇搬迁。

如今的“816工程”成为了非常具有特色的旅游景点,白涛镇也因此成为了充满军工色彩的特色小镇,每年都会吸引不少游人来感受当年人们钢铁般不屈的意志,这里也成为了著名的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很多人会被里面“赛博朋克”的风格所吸引,但更多人会震惊于那一群为了这项工程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人们,工程停止了,可他们的精神会永远留在后人的心中,被永远铭记!

如今看来,邓公当年的决策非常正确。若继续往“816工程”投钱、投人力和物力,毫无疑问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那么很可能不会有今天的经济成就。

时局不同,毛主席、周总理、邓公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做出了最明智的决定。他们目光长远,为新中国的发展呕心沥血,向他们致敬!

典型的邓特色,强行认为没用就停工了!!!!!!!!!!!!!!!!!!!!!!!!!!!!!!!!!这就是邓的作风!

家园 是啊,某些人就是总拿技术障碍当作唯一拖延的原因,这点太明显了

运十就是典型啊!!!!

载人航天倒是坚持下来了。

家园 你也列个名单呗。
家园 你想证明啥,今天是引进还是自主?要不要自主?
家园 应该是8、9十年代。
家园 看着这些对比载人航天和两弹一星,真得很难过,继续这个

其实也不耽误消费的,太可惜了。

关键是河里有一些先生瞧不起这些国企厂家的积累,他们也不懂积累的意义,只想短平快追赶世界一流而忘记了自己的基础。

当然,他们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了吧。

家园 你知道载人航天是什么时候开始大规模招人的吗?

九十年代,当时载人航天启动第一年,航天部门第一次大规模来我们学校招人,我们整个系全部要,当时我们同学去了十个人左右,他们现在是各个领域的中坚人物,也是差不多最年长的一批人。所以你看航天队伍非常年轻,这就是你们深恶痛绝的改革开放培养的人才。

眼看国家科技在一个个在登顶,当年政治挂帅的那帮人又回来了,回来也没什么?大家公平竞争,这就是改革开放的好处,你们厉害就用实际行动公平竞争,按照你们的理论用实际行动打败改革开放派,偏不,非要喊口号,扣帽子。就跟考古派一样,天天说当年有多牛逼,有出息吗?是男人,跌倒了就重新站起来。

以前可能左派觉得不公平,现在国家的环境对大家相对公平了。

不能直接在刚才那个贴回复:

航天的中止比半导体还严重,航天我的同学基本上可以是最年长的,之前很长时间也没有什么项目,说明断层非常严重:

半导体八十年代至少还引进了几十条生产线,中科院一些项目也没有断,九十年代他们的一些项目我去参观过。

所以你的用航天做结论来反驳半导体并不成立。

通宝推:夜郎国主,史料推理,
家园 你知道是70年代吗?呵呵。你们都是故意回避了这个过程好么?

载人航天是有一个中止而不是终止的过程,好吗?

项目是中断了,可是研究几乎没断,你以为是90年代开始的啊?你是年轻人吧?那叫重启。

西藏铁路也是如此!!

青藏高原交通闭塞,物流不畅,高原人只能长期固守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直至1949年,整个西藏仅有1千米多便道可以行驶汽车,水上交通工具只是溜索桥、牛皮船和独木舟。美国现代火车旅行家保罗·索鲁在《游历中国》一书中写道:“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20世纪50年代,中共中央决策:要把铁路修到拉萨。1956年开始,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即对从兰州到拉萨的2000余千米线路进行了全面的勘测设计工作。1973年,时任中共中央主席的毛泽东在接待来访的尼泊尔国王比兰德拉时表示,要加快修建青藏铁路;同年11月26日,原中国国家建委在北京召开了青藏线协作会议。中共中央、中国国务院领导多次作重要指示,要求加快工程进度,争取提前完成。1984年,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建成通车。1994年7月,中共中央、中国国务院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会上再次提出修建进藏铁路,并得到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的肯定。会后转发了座谈会纪要,明确提出“抓紧做好进藏铁路建设前期准备工作”。

青藏铁路(2张)

1995年,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开始组织进藏铁路的论证工作。1996年,中国第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下个世纪前10年进行进藏铁路的论证工作。1999年11月,原中国国家计委批复了青藏铁路西格段扩能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2000年初,青藏铁路西格段启动扩能改造工程建设;

[5]

同年3月7日,原中国国家计委有关人士在中国第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提出:要加快“进藏铁路”、“西气东输”等重大工程的前期工作;同年11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对建设青藏铁路作了重要批示;同年12月,原中国国家计委在京召开青藏铁路汇报论证会,正式向中国国务院上报青藏铁路项目建议书。2001年2月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听取了原中国国家计委关于建设青藏铁路有关情况的汇报,对青藏铁路建设方案进行了研究,同意批准立项;同年6月29日,中央政府决定投资262.1亿元,修建青海格尔木至西藏拉萨的铁路。青藏铁路开工典礼在青海省格尔木市和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同时举行;同年10月,青藏铁路西格段扩能改造工程完工。

[5]

2002年5月,青藏铁路冻土试验全面铺开。2003年3月,青藏铁路铺轨穿越昆仑山隧道;同年6月,世界海拔最高的唐古拉山车站开工;同年8月,青藏铁路铺架工程成功通过可可西里无人区。

列车行驶在青藏铁路(3张)

2004年5月,青藏铁路建设形成整体推进态势;同年7月,青藏铁路正线铺轨450千米。2005年8月,青藏铁路全线路基、隧道、桥涵等线下工程基本完成;同年8月24日,青藏铁路铺轨通过唐古拉山;同年10月12日,青藏铁路全线铺轨完成。

1970年8月从唐山铁道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铁道工程系工程地质专业毕业后,张鲁新被分配到齐齐哈尔市铁路局加格达奇分局的一个线路队。1973年冬天,在齐齐哈尔召开了一次多年冻士研讨会。会上,张鲁新认识了中国科学院兰州冻土研究所专家徐学祖。从徐学祖的专题报告里,张鲁新了解了青藏高原。“我当时想,要成为冻土学家,必须走向高原。而毛主席的‘青藏铁路要修’这句话,更坚定了我到青藏高原的决心。” 1974年冬天,张鲁新被调到兰州铁道部西北研究所。那时,他结婚刚刚7天,只身去了大西北,把爱人留在了大兴安岭。到西北研究所后,张鲁新担任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分布与特征研究课题组组长,和其他科研人员一道走上了青藏高原。 “我到现在还记得第一次进藏的情景,我们一帮年轻人乘坐一辆解放牌大卡车上山,只有女同志才有资格坐在驾驶室里,男同志全都在后面的车斗里,在沙石路上晃荡了整整一个星期,来到了海拔4700米的五道梁。”人到五道梁,难见爹和娘。“当时我头痛欲裂,吃什么止痛药都不管用,只能抱着脑袋拼命地喊。3月份,五道梁零下十几摄氏度,我们刚搭好帐篷,大风就把帐篷吹跑了,我们在后面拼命地追,追到后扑到帐篷上压住,我们几个人喘了一个多小时的粗气,才有劲把帐篷扛回来。” 从此,张鲁新就在青藏高原上住了下来。这一住就是32年。 数次走到“鬼门关” 青藏高原许多地方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氧气含量仅为海平面的一半左右,极端气温可达零下40℃,被称为“生命禁区”。“为了研究高原冻土,有好几次差点进入鬼门关。”张鲁新告诉记者。 1976年,张鲁新等人对青藏铁路的东线方案进行科学考察。7月的一天,张鲁新和两个同伴到尺曲河一带考察。“一场暴风雪突然袭来,天昏地暗,我们迷失了方向。我们不知东西南北地摸索着,感觉离营地越来越远。”夜里3时,浑身湿透的三个人再也走不动了,蜷缩在一个避风处,开始谈到了遗书和如何保留冻土资料。 迷迷糊糊中,张鲁新似乎听到了有人带着哭声呼喊他们的名字。“我们三个人又累又饿,已经没有力气发出一点声音。万般无奈中,我们搜出身上还有一个防水的纸烟盒以及最后三根火柴。我们把烟盒撕成了三条。点燃一条,被风吹灭了;再点燃一条,还是没人注意。只剩最后一点希望了,我颤抖着把最后一条烟盒点燃,火苗蹿起。借着黑夜中的一丝光亮,同伴发现了我们。”就这样,同伴从死神手上为未来的青藏铁路拉回了一位科技之星。 张鲁新在青藏铁路冻土的科学考察中,还曾遭到土匪的抢劫,因他身上没有什么财物,而躲过了一劫;他曾因食物中毒,吐了两天两夜。“也许是我对青藏铁路事业的执著感动了上天,才能数次死里逃生。” 上世纪70年代,从事青藏铁路冻土研究的有一百多人。1984年,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建成并交由兰州铁路局运营。由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及经济实力等种种原因,青藏铁路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没有继续修建。

许多专家调走的调走,改行的改行,只有张鲁新等几个人苦苦坚持了下来。

尽管不知道青藏铁路何时重新上马,但他还是在寂寞中研究,在痛苦中等待。因为他坚信,青藏铁路总有上马的一天。 (这位专家是个执着而纯洁的人)

他的研究成果影响了青藏铁路的走向 2000年7月,中央决定重新上马修建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并派铁道部副部长孙永福前往格尔木考察。 “当时,我刚刚坐火车回到兰州,连行李都没来得及放下,急忙又赶回了格尔木。”张鲁新说,冻土难题能否攻克,是决定青藏铁路能否上马的关键。“我要把二十多年来青藏高原永久性冻土地带的科研成果进行汇报,只有用科学的论据说服铁道部领导,他们才能向党中央、国务院陈述建设青藏铁路的充分理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张鲁新的此次格尔木之行,关系到青藏铁路上马与否的历史性抉择。

那天汇报的人很多,直到上午11时30分,才轮到张鲁新发言。他的发言很快,想把憋在肚子里的千言万语,在半个小时内讲完,怕耽误了孙永福的时间。孙永福说:“你讲慢一些,把这二十多年的研究成果都讲出来,你们科研能够坚持二十多年,我听几个小时还不行吗?不听完你的汇报,我们不散会,不吃饭。” 听到这句话,张鲁新的眼泪差点流出来。张鲁新的发言持续了整整两个小时。孙永福高兴地握着他的手说:“老张,你今天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对青藏铁路的上马、破解高原冻土难题,我们更有信心了。”

2000年9月,中央召开了几次修建青藏铁路论证会,张鲁新作为唯一一个坚持下来的冻土专家参加了。在一次决定青藏铁路命运的会议上,许多人都反对修建青藏铁路。会上有不少人提出,青藏高原海拔太高,人们根本呆不住,更无法施工。张鲁新缓缓地站起来说:“你们看看我,我在那里呆了快三十年了。” 就在那次会议上,青藏铁路的路线被确定下来。一些媒体后来评价说,在一定程度上,张鲁新影响了青藏铁路的走向。

当年央视采访他,我就琢磨怎么回事,很显然,他就是中止项目后坚持下来的那一批,他们和改开买办没有关系。

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就在着手筹备载人航天工程。这项代号“714”的重大工程,由钱学森挂帅。“714”工程的保密性极高,从空军1800多名飞行员最后筛选了20人当预备宇航员。然而这项高度保密的项目仅仅在1年多之后就遗憾地结束了。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发射成功,全国上下都在庆祝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就在这一天晚上,一个保密级别极高的会议召开了。参加会议的有当时航天部门的领导和各路专家,在这个会议上,大家受到“两弹一星”精神的鼓舞,提出了一个更为大胆也是更为让人激动的计划:把我们国家的载人航天也搞出来,让太空也留下炎黄子孙的足迹。

会议结束之后,很快就形成了会议报告呈送中央。1970年7月14日,毛主席和中央军委正式批准载人飞船计划。

即着手载人飞船的研制工作,并开始选拔、训练航天员。

新中国的第一个载人航天项目就此诞生,代号“714”工程,因为正是在7月14日这一天毛主席批准了这个项目。

当时“714”工程由钱学森挂帅,我们的第一艘载人飞船则被命名为“曙光一号”。在当时的计划里,“曙光一号”将在1973年发射。

“曙光一号”的设计参考了美苏两国的经验,“曙光一号”的模型机从外部看就像一个倒扣的漏斗,和美国双子座飞船有几分相似。

随着正式立项,“714”工程的相关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了。首当其冲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选拔航天员?

载人航天是技术含量极高,而在当时也只有美国和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有成功的经验。而两个国家更是将相关的信息和资料视为绝密,对外界严密封锁。况且彼时,我们国家和这两个国家的关系都不算太好,想要获取一些资料更是难上加难。

“714”工程在整个空军选材,最后挑了20个。

新中国第一批航天员的选拔自然而然地由空军和航天医学工作研究所承担。国家从相关单位抽调了一批得力的干部和专家组成工作组奔赴空军去挑选航天员。

苏联的首批航天员都是飞行员出身,比如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航天员加加林就是航空兵歼击机飞行员。而美国最早都是从空军试飞员里选拔航天员。为什么呢?因为试飞员是飞行员中的“尖子”,他们的身体条件、心理素质和业务水平都要比普通飞行员更为优秀。而且美苏两国对候选人的飞行时间都有很高的要求。

然而当时我们没有条件照搬美苏两国的经验。首先,当时空军就没几个试飞员,如果从试飞员里选择,选材范围就太窄了;其次,那时候条件所限,我们飞行员的飞行时间很难达到美苏两国那样的高标准。

条件所限,我们只能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

经过专家组的考察和讨论,最后决定首批航天员从歼击机飞行员里选择——因为相比其他机种来说,他们各项条件更为接近航天员的要求;对于飞行时间的要求,我们也将之下降到500小时。

1970年10月的一天,航天员选拔队伍出发,新中国第一批航天员的选拔就这样秘密地展开了。

如果从预计发射时间倒推的话,我们会发现其实“714”工程是典型的时间紧任务重。据当时参加选拔的专家王德汉回忆,在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专家组先后跑了沈阳军区、北京军区、广州军区、南京军区下属的十多个飞行部队进行初步的筛选工作。

筛选的方式首先就是看档案。政治上可靠,思想作风过硬是第一个硬标准。如果这一要求没有达到标准,其他条件再优秀也不予考虑。

在政治条件之外,根据“曙光一号”飞船的设计要求,专家组挑选飞行员则是30岁以内,身高不能超过1.8米,体重不能超过80公斤,只能从歼击机飞行员里选。在这些条件里,年龄是可以适当放宽的。最后入选的飞行员中就有35岁左右的战斗英雄。

按照这样的条件,专家组从1800多名歼击机飞行员中先选出了215名符合条件的。随后又把这215人过了一遍,又筛掉了一批了,剩下88名合格者。

这88名飞行员当然不会是最后的名单,88人还需要再进行一次复选。

复选的地点定在北京,这些参加复选的飞行员到了这个时候依然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参与什么项目。他们只知道去北京参加体检,但体检有什么项目?为什么要体检这些他们一概不知。

88名飞行员被要求严格保密,不能和家人同事通信或是打电话。

复选的要求更高,不仅是更为复杂的医学标准和航天要求,之前的政审全都要再来一遍。复选组由政工组、医学检查组、航天项目检查组、后勤组和医务保障组组成,全部工作人员就达上百人之多。

88名参加复选的飞行员统一住在北京空军总医院,单独住在一个小楼里。到了这里,保密要求更为严苛。不仅不能和外界通信,彼此之间也不能讨论和任务有关的事情。多年之后,老兵方国俊回忆到那个时候家里很着急,因为完全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去干什么,什么时候回来,一连几个月都没有消息。

复选的标准更加严格,来给飞行员们检查的都是各科室的一把手。但是那个时候其实也不知道到底航天员应该是什么标准,于是只能采取“一切从严”的筛选标准。哪怕你只是有胃炎、疝气等小问题,都会被淘汰出局。

通过严苛的体检之后,还要通过相关航天要求的测试。那时的测试也很有时代的印记,飞行员们在测试之前,都要先和其他人朗读红宝书。

其中一项测试是晕机检查。也就是让飞行员坐上改装后的飞机去模拟太空中的失重飞行。测试飞机是经过改装的安-2。

测试开始之后,飞机在短时间里又是盘旋又是翻滚,还会忽上忽下。参与测试的人一会感觉身体很轻,一会又感觉有千斤重物压在自己身上。人会不同程度地发生鼻塞,黏膜充血,眼睛产生黑视,耳鸣脑胀等现象。

等所有项目完成之后,88个人只留下了33人。

这33人也不全都是最后的幸运者,专家组会根据他们的条件,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再对这33人进行一次筛选。

1971年5月,经过多轮筛选,专家组最后留下了20人。这20人堪称是当时空军最优秀的飞行员了,他们正式开始了预备航天员的生涯。

到这个时候,他们自然也知道自己将肩负着何等神圣光荣的使命。因为纪律要求,虽然他们很少说什么豪言壮语,但是他们每一个人心里都憋着一股劲。

1971年5月12日,空24师师长薛伦,空34师副师长李振军等人同时收到一封绝密电报。电报上要求他们马上放下手里的所有工作,必须在5月14日去北京空军招待所报到。

虽然搞不懂到底发生了什么,薛伦等人还是按时抵达北京。

5月15日,薛伦等人奉命参与一个秘密会议。到了会上,众人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要他们来负责筹备航天员的训练工作。会议决定薛伦为筹备组组长,李振军负责政治思想工作。

他们的办公室被安排在空军学院,保密级别很高,直接归空军司令部领导,连空军学院的院长都不知道他们这一帮人的任务是什么。

接下任务之后,薛伦等人就开始了忙碌的工作。他们先是考察了在建设之中的四川西昌机场,还去北京航空学院请专家给航天员上课,讲授各种相关的知识。

眼看一切工作都有条不紊地开展了,航天员们也在挥汗如雨地紧张训练。但是突然之间,这一切都戛然而止了。

1971年11月中旬,“宇航训练筹备组”被解散,飞行员和工作人员们也全部返回各自部队或单位。从70年开始到71年结束,不过短短1年多。随着项目的解散,大楼里人去楼空,一切仿佛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

为什么“714”工程会突然停止呢?

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特殊的历史事件,一方面也是考虑到我们国家当时科研水平、经济实力等因素影响,国家还有多项卫星开发计划正在同步进行,拿不出太多的资金来支持载人航天。综合考虑之下,不得不暂停载人航天工程。

虽然“714”工程因为种种原因戛然而止,但是他们所积累下来的大量资料,所做的各项实验和探索,都为中国裁人航天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暂时搁浅,中国载人航天的伟大征程却由此迈出了第一步。

此后,国家在“863”计划中确定研发载人飞船。1992年9月21日,我国正式重启了载人航天工程,代号“921”。此时离1970年已经过去了22年。

看来你知道714,所以选择说大规模,呵呵呵。

通宝推:假设,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好文采,不愧为死鸭子

就剩一张嘴还硬,死了还硬😁

家园 我的信息来源是正式出版物

最新的报导,采用更短曝光波长(13nm) 的极紫外( EUV) 曝光设备的单台售价1400万美元/台

时间是1998年,因为是最新报导,这应该是刚刚上市或上市前的信息。

从70年代起光刻设备价格就是一条陡峭的上升曲线,你说的78年最新的某型价格45万元,跟我说的并不矛盾。

我的信息来源是专业的正式出版物,作者是国内某半导体专业设备机构的总工。

通宝推:真离,
家园 就是那个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年代,专家教授关牛棚扫垃圾?
家园 84年直径75毫米芯片生产线试产成功,月产120万片。
家园 是这样的

研制光刻机是以生产芯片为目的,生产芯片最终是以生产电子消费品为目的,不管是军用还是民用。

我举那两个例子是想说,英特尔、霍尼韦尔在70年代用接触式光刻机就生产了英特尔4004、MP994芯片。一个卖给了日本比吉康公司安装在计算器上。一个卖给了美军装在了F14战斗机上。

其实还有很多,像70年代中期美国MOS科技公司用投影式光刻机做出了mos6502芯片,卖给了任天堂做游戏机、以及类似小霸王那种学习机,销量千万级。

反观HKA-75-1,生产过什么产品啊,没听说过啊。

我们作为外行讨论这些问题,不能光看大牛们写文章,得看到自己能看到、摸到的东西,明面上的那种,才有真实感。像雄猫战斗机,非军迷们也知道吧,任天堂游戏机、小霸王学习机小时候玩过吧。这就很踏实,说明人家的光刻机不是吹牛。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我没有误解你

动辄说别人是买办这件事就是错的,这不是你是否隐瞒观点的问题。我只是认为你的帖子还值得我回复,所以回复一下。

我不是航空工业圈的,所以运10的事情我确实没有资格下结论。芯片属于ICT行业,对于我来说算是半个主场。总体上我不赞同你的观点。

这个扯起来话太长,而且估计谁也说服不了谁,就不费口舌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