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冰岛钢琴家奥拉夫森:一场不同凡响的音乐会 -- 黄序
孤陋寡闻了,直到昨天对这位八零后的冰岛钢琴家还一无所知。突然想起手头有张第二天音乐会的门票,随意上芝交官网,看见Vikingur Olafsson这个陌生的名字。又看了一眼曲目小吃了一惊,还有这么安排演出的:
这下好奇心肯定是被勾起来了。
今天下午到场后,在门口听见工作人员提醒观众本场音乐会没有中场休息,这更让人惊讶了,这又不是郭德宝那样的大型单曲,好奇心更强了,也不禁对演出有了些许期待。
开场时奥拉夫森拎着唛上台,看见只坐了约三分之二的观众席先自嘲了一下,然后聊了一段自小学习莫扎特的特殊经历。我这才又仔细看了一眼节目单,意识到大部分的曲目都是莫扎特的作品。
奥拉夫森接着说大家都知道莫扎特是英年早逝,但如果他运气再差一点,再早十年离世会有什么后果?那我们就听不到他那些晚期的奏鸣曲、室内乐、协奏曲,和他大部分的成熟期歌剧了,比如《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女人心》和《魔笛》等等。
听得我倒吸一口冷气。
奥拉夫森接着说,莫扎特生命里的最后十年,头上早已没有了音乐神童的光环,舞台生涯也不再像早期那般炫目,作品里平添了很多孤独和自省,另外也更多地反映出他和一些同时代作曲家相互交流借鉴的心得。今天呢咱们就用莫扎特的晚期作品为主线,添加几首同时代作曲家的作品,看看会是什么样的一个效果。
九十分钟,咱们就一气呵成了。
~~土鳖扛铁牛~~
这两天有点忙,争取晚上先续一部分。🤣
音乐会开场曲目是意大利作曲家Galuppi一首奏鸣曲的慢乐章,这一陌生作曲家的陌生作品被奥拉夫森演奏得引人入胜,让人有进一步了解Galuppi的冲动。
另一位意大利人Cimarosa的两首作品(都经过奥拉夫森本人的改编)更是让人有发现沧海遗珠的感慨。在奥拉夫森的诠释里,一个几乎不为后人所知的作曲家近乎成了海顿莫扎特音乐创作的重要先驱,其作品经与莫扎特成熟钢琴音乐的对比和联系,呈现出了意想不到的情感深度。
莫扎特与这两位意大利作曲家应该从未谋面,而以前当我看到C.P.E. 巴赫时,也从未联想到过莫扎特,总觉得他们属于不同的音乐时代。看了节目单中的介绍才意识到他其实和莫扎特有直接的交往,当然海顿就更不用说了。
这两位熟人的作品里,C.P.E. 巴赫的回旋曲异常灵动,不时浮现出出人意表的转折和小小的爆发,而海顿的B小调奏鸣曲则被赋予了一种略显陌生的锋芒。
作为新生代的钢琴家,奥拉夫森的娴熟技巧丝毫没有令我感到意外。实际上在这场芝加哥首秀里,开场不久奥拉夫森还有个小小的失误,让我不禁心头咯噔一下。好在他迅速进入状态,而且渐入佳境,再也没有出现一丝一毫的失控。
真正让人意外的,是奥拉夫森在整场演奏中所展现出的对作品的独特思考和深刻洞察力,以及他借此从作品中发掘出的新鲜活力。
奥拉夫森在开场白里提到如果没有莫扎特生命的最后十年,当天节目单中的所有莫扎特作品都将不复存在。而这台音乐会的独到之处,是钢琴家通过同其他作曲家作品的对比,把莫扎特的这些最深沉最内敛的内心独白,带入到音乐史上那个令人着迷的时代背景中去,同时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莫扎特身后的音乐发展方向,从而给欣赏者提供了一个完全不同以往的崭新视角。
那几首其他作曲家的作品,初看似乎没有关联。但随着演出的进行,逐渐显示出和莫扎特作品非常一致的音乐逻辑,在奥拉夫森的指下以充满想象力的方式串联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种整体性还表现在钢琴家没有把每个作品当作独立的个体,比如一曲Galuppi终了,他会不停顿的直接进入莫扎特,反而在莫扎特同一曲目的乐章之间加进了令人回味无穷又充满期待的留白。而这种安排既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也不乏临场的灵光一现,让整场演出充满惊喜。
类似的处理方式以前也不是没有,但在这么长的时间尺度上一以贯之确实第一次见到,简直是为莫扎特作品的演绎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难怪九十分钟的演奏要一气呵成。
开场白里,奥拉夫森还提到节目总时长相当于一首中等长度的马勒交响曲。他没有说,但观众能明显感受到的是,奥拉夫松的大胆演奏不仅在时长上接近马勒的鸿篇巨制,在内容上也为他将莫扎特视为浪漫主义先驱的观点提供了令人信服的理由。
更难得的是,我一点也没觉得九十分钟是个漫长的过程。相反倒是一直全神贯注,深深地为冰岛人的演奏所吸引,以往熟悉的曲目也听出了更多的细节。尤其是奥拉夫森的左手,清晰和富于歌唱性的旋律线,加上对比鲜明丰富温暖的音色,时不时地让人怦然心动,和他令人眼花缭乱的右手形成完美的平衡。
全套曲目中最大的亮点是两首完整的莫扎特奏鸣曲,分别是C大调的K545和C小调的K457。前者常见的录音大多是简洁明快天真烂漫的风格,这也是不少儿童早期教育曲库里经常选用的曲目。不过在奥拉夫森演绎里,第一乐章明显速度更快也更加凌厉,同时又与众不同地蕴含着更多的戏剧性。而第二乐章他处理得更慢,更字斟句酌,呈现出的是一份独特的沉郁。
K457我在以前那个关于郎朗和李云迪的帖子里提过,不过当时举的是普雷特涅夫演奏的例子。这是一个更接近浪漫派的作品,已经明显有了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影子。奥拉夫森的演奏在突出表现莫扎特超出其时代的音乐创作思想方面走得更远,但仍保持足够的冷静,并没有把它直接变成贝多芬而彻底偏离莫扎特的风格。
尾声部分的B小调柔板,钢琴家凝神静气,似乎在借助键盘喃喃细语。尽管场内的灯光并没有变化,但听者仿佛逐渐置身黑暗,沉浸于深刻的悲剧气氛之中。
最后的终曲是李斯特改编的一段莫扎特经文歌。酷爱炫技的李斯特在这个改编里表现出令人惊讶的克制,全曲中没有任何炫目的技巧,有的只是简洁、平静和安详,凄美虔敬的琴声仿佛承载着莫扎特伟大而孤独的灵魂,缓缓升入天国。又仿佛是远道而来的钢琴家,在琴弦上逐渐消隐的闪烁星光里,悄然结束了一段极富启发性的音乐之旅。
在全场观众一浪高过一浪的掌声和欢呼声中,奥拉夫森多次返场谢幕,如此数次后他示意大家落座,然后坦率地说,经过这样一场高能演出,加演变得几乎不可能。他接着说这倒不是因为疲劳。这个我们也很容易理解,刚刚结束的九十分钟演奏应该说已经有了很高的完成度,再往前多走一步都变得非常困难。
话虽这么说,掌声却依旧热烈。最后盛情难却,奥拉夫森又坐回钢琴前,加演了一首巴赫第四号管风琴奏鸣曲的行板乐章。质朴的旋律在有些冷峻的琴声中多次反复,经过一个对管风琴宏大音响有节制的模仿,达到情绪的顶点,然后又逐渐回归平静。
~~土鳖扛铁牛~~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音乐会开始前,在节目册里看到一个小通知,说演出之后会安排奥拉夫森的CD签售。那时候对冰岛人还没什么了解嘛,连他出过什么唱片都不知道,所以并没打算留下来参加。
演出之后当然想法完全不同了,毫不犹豫地直奔签售大厅。
选CD时看见这张DG 2021年出版的《Mozart & Contemporaries》,居然就是和当天演出一模一样的曲目,连顺序都完全一致。好吧,就签这张了。
从我的座位上看,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大个子奥拉夫森,舞台风格和前段时间聊过的王羽佳的小男友,同样来自北欧的指挥家Klaus Mäkelä有几分相像。不过轮到我时面对面看钢琴家才发现他也没那么年轻了,事后一查也确实快40了。
我首先开玩笑说九十分钟太短了,我还没听够呢。奥拉夫森一听开心地大笑起来。
我接下来问他是否还打算按类似的方式设计演出其它作曲家的作品,钢琴家很肯定地说他的态度非常开放,一切皆有可能。
我又提到节目中有几首是他自己改编的版本,以后是否计划改编和演出更多的曲目。他听后反问你想听哪些曲目的改编。我说你开场白里提到的那些啊,歌剧选曲选段有没有可能改编,室内乐,协奏曲有没有可能改编。我特意提到莫扎特的A大调钢琴协奏曲K488,它的第二乐章不是和今天音乐会的主题很搭吗。
奥拉夫森一听马上会意,说这已经不是计划,而是他正在着手做的事情。而且不是他一个人在做,是一批有类似想法的同行在合作,今后一定会有机会向大家展示的。
嗯,这对乐迷来说当然是好消息。让我们期待他的下次演出吧,希望不会等得太久。
回家的路上,我就顺便听了一段刚买的CD。有意思的是,和这张两年前发行的CD相比,今天钢琴家的现场演奏在很多地方又有了不同的处理方法。
显然两年前的录音并不是他思考的终点,直到今天即使面对相同的曲目,他都仍然会继续研究分析,尝试新的诠释方法,并不断给乐迷带来新的惊喜。
这也许就是现场演出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之一吧。
~~土鳖扛铁牛~~
您是钢琴家的知音。
看您的文章比听音乐会精彩
喜欢k618,可能是在深夜听的缘故,换其他时段听可能会有另一种感觉。
真是羡慕河友能在音乐厅欣赏如此美妙的钢琴独奏,谢谢河友的分享。
他问我,你怎么看音乐,我说,音乐是情绪的表达,他点头,接着说,音乐是一种语言,可以通过它来表达。
看了你写的,我感觉乐谱就好象是一个剧本,音乐演奏家就好象是演员,用他们的理解来表现这个剧本。不同的人,理解不同,表达方式不同,表达出来的也就有所不同。好在,每个人都能用心表达,那么即使表达不同,也是各有风味。
😅😅😅
个人资质愚钝,有机会听也听不出这些感觉,有点文字的诠释确实好
刚才看到
最新古典音乐会现场——2023.08.04 英国伦敦艾尔伯特音乐厅 Proms 王羽佳|麦凯拉|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狂想曲》沃尔顿《伯沙撒的盛宴》/英国广播交响乐团
中 王羽佳的衣服,我只好叹口气。我可能太保守了。
她的录像看了一些,演出服装都很暴露。是不是 女性古典演奏家都这么奔放?
谢谢!
我们打小就有这种感觉,女人长得丑,还要得瑟,就会穿衣服很过分。
反正我穷,要是看到海报上女的演奏者穿这样,肯定不会花钱买票。类推各种搔首弄姿的女演员,女明星做广告的,能不买就不买。从我做起,用微薄的经济行为纠正社会。
纯粹好奇,到了学钢琴的年龄,大概也能上网看贴发帖了。如果上,是否知道你是站长?
我感觉西西河主体是四十岁往上的,可能有一小伙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不多。
如果能说服一批学龄少年加入西西河,哪怕只是潜水,对长远发展都是有利的。
我还以为羽佳姑娘又有什么惊世骇俗之举了,特意去油管搜了一下前几天的Proms录像,发现小姑娘这身打扮按她自己的标准来说还算蛮保守的嘛😂。
不过当今的女性古典音乐演奏家当中确实没有其他人衣品这么豪放。这里我说的是经常登台演奏的这部分音乐人,至于自媒体上以身材衣着博出位的那尺度就没边儿了。
另外也看跟哪一行比,在当代的歌剧、舞剧或者话剧舞台上,特别是在欧洲,更加大胆前卫的演出有的是,都谈不上衣品了,因为可能根本就不穿衣服。
回到羽佳这个话题,首先按我个人的眼光看,羽佳姑娘的身材相貌都算不上有多么出众(sorry😜),所以她怎么穿对我来说既不会产生额外的吸引力,也没有让人反感到生厌的地步,就是说,嗯,无所谓。
其次我也看过多次她的现场演出,老实说也感觉不到她的穿着对演出效果产生多大的影响。一般主流的音乐厅观众席都有2000个以上的座位,除了最前面的那几排,大多数观众根本看不清她的衣服是什么样,现场演出的吸引力主要还是取决于演奏本身。
倒是各路媒体喜欢议论这些,礼服是哪家的定制啊,裙子有多短啊,上周的礼服像泳装啊,昨天上半场的萝卜钉是五吋的,下半场改六吋了啊,不拉不拉。不排除小王本人也乐于看到这种议论,公众人物嘛,外界评论无所谓褒贬,只要有人议论就是好现象。
乐迷如果只是跟风媒体,或者只是从视频和图片中的近景或特写镜头里看到羽佳姑娘,可能注意力更容易被她的衣着吸引。
真感兴趣的话,不妨去听听现场,也许会改变看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