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我的武汉疫情,终告结束----谨以此文纪念岳母 -- 方平
武汉的普通百姓平时市井气是比较重的,但是关键时刻是靠得住立得起来的。武汉的老工人们,都是很好的人。
是我努力养二胎的重要原因,或许是为了完成她们的心愿吧,累了的时候回忆起她们曾经发自内心的欣慰的笑容,虽然依稀模糊,但也能“让无力者有力”。而家里男性对于这个事好像有点无所谓的样子。
也许这对老人反而是最好的,不必承受更多的痛苦。。。
我父母和方兄岳母是同龄人,小心翼翼躲了三年,终究没有躲过新冠,两周前先后阳了,现在还在医院住院。读方兄的帖子,强忍泪水,看到最后还是忍不住哭了。
父母这代人太苦了,经历了太多,一辈子都在建设,在忍耐,在付出,太不容易了。
秦宜智(65生人)书记处第一书记(正部),书记处书记:贺军科(69生人)常务兼青联主席(副部)、罗梅(68生人)、周长奎(69生人)、汪鸿雁(70生人)、徐晓(72生人)、傅振邦(75生人)。
其中,贺、罗、周、汪是十六届书记处书记留任,徐、傅是新进书记处。
6名书记处书记有3位70前(贺、罗、周)、3位70后(汪、徐、傅),3位70后都来自湖北(湖北省团委、武汉市团委、三峡公司)。。。。。
他当年刚刚读大学啊,72年的正好是扩招前几年,90年入学,94年毕业,94-2000年,22-28岁时候,一路升迁,操刀不了啥吧,一路卡位上去,典型的团派不沾锅升官路线,后面是啥家孩子吧。30岁之前 特么就没正经干啥事情,两年一个位置,呼呼给拉到实权副厅级。后面也是2年一个台阶,呼呼升官,40岁就卡到团中央书记位置,什么地方都没正经干啥活吧,一路跟着举手就上来的。干不了啥事,就是上面让干啥就干,保证不出事,到点升官。
这种人因为是到点升官,没有啥压力,也没动力得罪人,要出政绩,政绩也是人家带着干,人家最大的动力是不能出事。所以很多具体活人家就不干。
随手写点东西留个纪念
退休前是中石化下属某分公司的总工
50年代东南大学毕业
广东梅县人,年幼家贫,被过继给一家无子女家庭...
继父早亡,继母上山砍毛竹给他攒了学费
毕业后分配至山东,文革期间下车间,右耳致聋
后与一东北孤女成婚,生子女四人
去年1月感染新冠,托人加塞进了青医附院的ICU
1月到5月,经过气管插管,血液透析多次抢救无效,5月去世....
医疗费用接近150万
享年87岁,特此以记
人生如浮萍,灯灭了,一生也就这么过去了
也算喜丧了。
不知道加上文革致残啥意思啊?
毕业后分配至山东,文革期间下车间,右耳致聋
算是老人的一段历史吧
悲伤有一点,哀是算不上的
悲欢离合只有发生在自己身上才算数
女人是没有岳父的,只有公公。
话说我有个女同学也是,跟我说她岳父如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