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谈谈大陆教科书中的国军抗战 -- 萨苏
中学教育和老师的水平有极大关系,至少我对历史课国军抗战的印象就极浅,中学时历史的教参当然没弄到过。
现在模糊的想起来无非就是不抵抗、卢沟桥、故意扒开花园口、西安事变然后没了。
大学时的中国革命史的老师倒是隐约说过一些,也是点到为止。
可能与以前相比,有很大的进步了。
前一阵曾经希望有一个大的突破:好像是传说要给抗日战争的将士不论国共授勋。再一看这社论,心理落差太大了。
抗日战争谁的功劳大暗示了谁才是正统----这大概是两党都不肯让步的原因吧。
我刚才想起来,子衿说得对,高中理科好像不考历史了。
这只是说教科书,要说教学,我们那几位老师都该称“反动”了,其实这方面并没有外面想的那样严格。
希望抗日战争能够得到客观的、非政治性的阐述。其实我们和东面的那个国家一样,也需要正视历史。。。
选择它的评论本身就缺乏代表性,因为它有强烈的政治背景。
此外,选择这篇社论也有问题,因为这篇社论的主题不是如何评价抗日战争,如何描述抗日战争,而是如何评价共产党在抗日中的作用。
这是什么区别呢?如果一个人说自己长的好,长得特别好,那只是说他自己的事儿,他没说别人长得不好阿。
评价整个抗日战争,我看现在大陆的舆论并没有否定国民党的作用的意思。
不过还可以看出有些变化,比如中流砥柱的说法,柱子固然重要,不是还可以有好几根么 :)
我觉得用这篇东西作文章,有点生土上种花的味道。
说句反动的话,我要反共肯定不挑这么轧不出油来的题目。。。
杂牌及某些下级军官及官兵自发抗战,常德,衡阳好像是作为反面进行宣传的.我大学时(肯定比老萨晚不少)
还与同学辩论过,国军是否抗日的问题,国共双方谁毙敌更多?我这方只有3人,另一方10数个,因当时已有很多非历史课本和报刊杂志的书籍,反映国军抗日,如<<民国高级将领列传>.<<国民党抗日骁将>><<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等等...所以我们赢了3天的鸡腿.
大陆的教科书不是没有记载国军抗战的功绩。俺那时喜欢历史,发了新书就先翻了起来。发现和前几届的有不同,增加了国军几大会战等战例,后来老师虽没讲作为了阅读教材,但也知道了“国民党反动派”也是抗战的。
特别在80年代后期,有关此类的书籍更是不少见,俺那时买不起是猫在新华书店里蹭完的.开始还不好意思。后来发现有些戴眼镜的大哥,大伯级人物比俺有过之而无不及,握角儿加标者有之。相比俺还算是比较文明的……呵呵,卖书的气归气也没办法,反正是公家的,有点中国特色图书馆的意思。
现在还记得有本写国军日军鏖战的《白太阳,红太阳》什么的?非常壮烈……
当然,现在政治原因等,是有些争论但主流还都是不排斥对方的,好歹这边是得了天下,说说也无妨。但对岸可能会有些情绪,想想也挺可怜,都是国人么,求同存异拉……
当然,大陆某些纪念三年内战功绩的什么馆儿之类的能改改风格就好了。像米国南北内战遗址等那样突出人文情怀是比较好的……
实际上在80年代初、中期,GCD有计划地组织了大量对当时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出版,只是在当时计划体制下,这些大多是作为历史备案的,没有意识到它的巨大市场价值。即使现在风靡一时的一些热销书籍,也大多是根据这些资料整理发掘的。但有一点,这些资料绝大多数是公开出版的,任何人都可以查阅,购买,所以在这一点上,是开明的。
顺便借老大的场子,贩点私货,我手头有几部关于川军抗日的资料,有些内容比较翔实生动,只是兄弟下水晚,可能有些已经贴过了,先列一些兄弟感觉有点意思的话题如下:
1、刘湘出川及之后态度的转变;
2、蒋与川系将领的斗争以及收买;
3、刘湘丧事;
4、王铭章死守腾县,汤恩伯见死不救;
5、川将陈离与共产党;
6、收复马当要塞;
7、范绍增与88军;
8、许国璋将军;
9、方先觉投降前后;
10、败类张昌德。
如果大家有兴趣兄弟可以整理些上来。
中国人打中国人,从民族角度说,是不得已的事情,大渡河不打行么?不打活不了么。但是事过境迁以后,内战总是悲剧而不是喜剧。
一套《文史资料精选1-16》,下载了《中华文史资料文库》(1-20卷全)。慢慢看
到像似党史,特别是那些论述题,做的俺们头大。上边得良苦用心想必都知道,可恰恰事与愿违……
很惨烈,几乎所有现在我们知道的烈士都涉及了,而且写得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