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转发】关于2030年前中俄经济合作重点方向发展规划的联合声 -- 菜根谭

共:💬195 🌺1505 🌵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涅槃重生,在文明竞争中胜出,不就是因为我们的文明更优秀吗? -- 有补充

履虎

2022-12-31

来自 微博网页版

涅槃重生,在文明竞争中胜出,不就是因为我们的文明更优秀吗?海华为什么不承认这一点?现在对西方文明具有极大文明自信的不是西方白人,恰恰就是海华。大争之世就是文明话语权之争。如果还想皈依依附西方文明话语权给自己找合理性和存在感,海华群体的处境只会越来越尴尬。文明和文化的认同高于血缘。

@井底望天

今天看到巴西球王贝利去世了,他算是改变了足球在全世界人心目中的关键人物。好像内尔马说的,贝利让足球从运动变成了艺术,让黑人和穷人有了出路,让巴西深入了全球人心。Le roi est mort!Vive le roi!

前几天说了台湾这里,毕竟这是中国未完成的内战,是历史留下的事务。时过境迁,老一辈人的暴力政争,现在的一代人还是希望能用和平的办法来处理,所以对中国来说,不论是短期、中期还是长期,武力是必要的但是不是最优的选项,选择啥时候打仗,都只是差、很差和最差的选项。当然对美国来说,反正是代理人战争,选择啥时候打仗,都是好、很好和最好的选项,所以在美国不断挑动战争的时候,如果保持战略定力,努力实现用绝对力量的增长,把美国从西太这里给挤出去,是考虑技巧的。

其实我和很多人的思路并不一致,比如我不主张轻易在台湾开战,但是对上次南希奶奶访台,或者明年可能出现的美国新任国会议长也会访台的挑战,我是主张可以用导弹掀掉松山机场候机厅这种的。这种动作其实和美国在中东的举动比较类似,就是我不是和你开战,但是打一堆战斧导弹教训你一下,有啥不能做的。

回到全球经济的话题,其实很简单,美国在2023年的主要挑战,就是避免陷入经济衰退,现在很多的预测大概就是0.5%的GDP,而欧洲的话,预期都是衰退。所以全球的焦点,都是集中在中国这里。而中国明年的经济表现如何,取决于这次的疫情闯关,需要多长时间。目前西方的主要预测大概在4.5-4.7%这个区间,是考虑疫情的影响会到3月底。如果中国全民一心努力,能够在春节前后这个时间段走过疫情感染高峰,让经济生活回归正常,留下之后的重症高峰,让医疗系统和政府组织去集中精力应对,并努力减少死亡,那么后面的各项财政和货币政策都配合的话,还是可以力争去5.5%的。

如果这样的话,中国经济会成为全球经济的火车头,那么全球很多的国家和经济体,肯定会在1月份的时候,云集北京,共商发展议题,都希望能够傍住中国,大家抱团取暖。在这种情况下,全球各地区和中国经济的依存度更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互惠互利的程度越大,美国搞啥让全球和中国经济脱钩,搞啥台湾冲突让全球参与对中国制裁,基本上在国际上就没有啥市场。甚至美国自己搞的贸易战和极端高科技战,也会在美国企业的财报出来之后,引发国内的不满和反弹。

其实吧国内有一帮子人完全不明白,人家之所以喜欢你中国,是因为你能够给人家带来好处,让人家日子过得更好。难道真以为,是你长得好看,你的文化优秀呢。所以中国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平安快速度过这个冲击波,然后全心全意回到经济上来。强子新一届上来之后,要记得给行业和企业松绑,适当约束一下院子里面的各部委少点出去搞事情,让经济能够有一个宽松的发展空间。

目前美国、日本和韩国对中国旅客入境将要采取的限制措施,从科学的角度讲其实毫无意义。因为你那里又不是完全没有病毒流行,怕被人传入引发流行。事实上中国游客带来的BA5和BF7,怎么是你的病毒主流毒株地狱犬的对手。其实这些措施主要是政治表态,韩国的政治表态,其实是因为韩国在战略定位上认定中国是主要合作伙伴,而不是日本那种,定义中国为主要安全挑战,让美国爸爸很不爽,所以在入境政策上跟一下老爸,也算是另类平衡吧。欧盟这里的态度也很明确,就是我不跟你美国人。毕竟中国的流行毒株,海外都已经流传过,都很out of fashion,你怕个毛线啊。

等到春节的中国旅客蜂拥而至,不限制的国家都搞到了好处,这些装模作样搞政治表态的,估计也只能草草收场。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Tiktok -- 补充帖

点看全图

关键词(Tags): #Tiktok
见前补充 4876600
家园 上坡路时浪费美其名曰冗余度大,下坡路时就是现在的各种输不起。
家园 兄弟19年在里斯本参加了圈内的一个学术会议

现场拿到名单一看,好家活,都是老熟人,都是圈内那两本期刊上的常客。他们组成一个圈子,时不时开个会,在一起谈笑风生,于是那两本期刊,只能是他们以及他们的学生才能发,偶尔有不是那个圈子的愣头青能撞到大运。

又说一个兄弟我在山里劳改时候的段子。当时单位有一个EI期刊,执行主编是当年的副所长。有一次副所长给年青同志上课,不免要吹嘘自己发表了200多篇文章,勉励年青同志加油,云云。我们几个小年青回到办公室就开始议论此事,办公室的另一位大哥听到我们的议论,就很不以为然地说:他吹嘘他200多篇文章,你们不去看看,他在哪发的?所里的那本EI期刊,有的人的文章录用之后积压了两年都发表不出来,那位副所长呢?每期必有两篇,不是他自己的,就是他的学生的。别人为什么发不出来?一年6期,一期十几篇文章,一年满打满算就一百篇左右的文章,他和他的学生雷打不动要发12篇,还有跟他关系好的人,给他打招呼的人,他这么一弄,其他人哪还有发的机会?

自此之后,我成为了这位副所长的黑粉,专门关注他的黑料。后来这位副所长闹得出走,到大学当教授,在媒体上包装自己,快把自己包装成千年难得一遇的圣人。而我在私底下,就坚持黑他,他把自己包装得越完美,我黑他就黑得越狠。

通宝推:方恨少,陈王奋起,菜根谭,方平,
家园 为啥你不愿意说出来支持他们路线的是周?
家园 我一直在揭露周的真实动作啊,怎么叫不愿意?嗯?
家园 难怪美国创新人才都是辍学的
家园 有些创新“人才”手中的资源多到不管他辍不辍学

都能达到别人很难企及的高度。

通宝推:真离,
家园 有没有这种可能性

中国的一流人才根本不在清北复交这几所头部高校。

家园 当然。与之相应的是你们是美国真爱粉

你们的心路历程是爱而不得而生恨,就酱。

通宝推:燕人,
家园 模仿莫斯科大学的建筑有一个硬指标

就是墙体的厚度比国标厚,因为苏联纬度比较高,墙体厚有利于保暖,中国维度相对靠南,保暖不需要用那么厚的墙体,就比如有一次我去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接待的人就说,他们的主楼是模仿苏联建筑搞出来的,理由就是他们主楼的墙体比成都其他建筑厚,之所以这样,就是模仿当时苏联建筑的产物。

家园 关山口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的C位

显然是那座在改开之后,愈发显得“不合时宜”的毛像了。

当年改开伊始,那么多学校一哄而上的拆毛像,就你们这几个“极左”学校“又臭又硬”,死顶着不拆,依然把个毛像当个祖宗牌位似的贡在C位。你们这不是小粉红,妥妥的老粉红嘛。

说回南一楼。那个被朱院长追着骂的某校长,又是姓周的吧。

去年我带孩子去波士顿,特意围着麻省理工的主教学楼走了一大圈,感觉也颇有苏联风格——难道早就通俄过?

也上个cock

点看全图

通宝推:菜根谭,
家园 不是钱的问题,是思想作风

改开以来,华工一向是武汉最有钱的学校。

但是,当年的校领导是怎么理解“钱“的呢?90年代我新生入校时,杨校长在大会上,自豪的讲:“去年我们承担的国防科研项目,在(教育)部署院校里,经费仅次于清华”。

正是因为有“钱”,华工才敢于在90年代末,一片“并校”的“改革风潮”中,顶着李常委的压力,坚持不被武汉大学合并。

华工老师们也不穷。90年代末,我长辈讲:武汉市车管部门统计数字:武汉市近三分之一的好车,属于华工老师。说明华工从不亏待老师。

但也正是那个时候,华工校领导们的座架,仍然是80年代配置的那四辆老皇冠。引来送往贵宾,也依然靠这几辆老爷车“充门面”。

这里面不是钱,是思想,是作风。

家园 从时间上推断应该是导弹同志

他之前的老杨校长做不出这种事。

他之后的樊校长上任,已经是新世纪的事情,不符合好事者描述的“90年代”发生。

从时间线上推测,只能是导弹同志。

家园 也只能是他了

1、他有这个资源。改了校名,之后很快入省委常委了,有这个资源,无论是部里还是省里

2、他喜欢被骂。当初迫于中央常委压力,在是否被并校问题上动摇,也被朱院长骂,杨校长甚至公开说:“你要敢并,我立马带着我的博士生们去清华,王大中(校长)那边早就讲好了”。在华工全校师生一片骂声中,并校遂作罢。

顺便说一句,周校长也不是冇得脾气的。当年骂他的主要渠道是国内四大BBS之一的白云黄鹤。周校长曾派人追到计算中心查记录,被时任站务们以技术理由给拒了。

非不能也,实不屑也。

时任站长,正是区区在下。

通宝推:胖老猫,北纬42度,方恨少,纳米小洞儿,巴博萨船长,玉米菜,一个农民,青青的蓝,exprade,rentg,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