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华人资产从美国和瑞士跑路:文化是最根本的利益 -- 履虎
在我看来,银行破产的本质是美国的国债发得太过了,开始反噬了。
因为银行倒闭的直接起因是持有的国债浮亏太大,导致银行资本严重缩水,引发了倒闭。但是想深一步,美国的30多万亿的国债总是卖到了各种类型的投资者手中,只要加息导致长期国债大跌的事实存在,就一定会有相当多的投资者会因为持有美国长期国债而录得大幅亏损,与贸易战、俄乌之战的直接关系不大。
反正宏观来看,哪怕你有千条道理,理论上只要美联储像现在这样急速加息,就一定会有不少的金融机构成为类似SVB的受害者,与科技是否停滞没有直接关系。
至于瑞信暴雷,我更倾向于是老美这个吸血鬼的无奈之举,因为跟中国打了几年没拿到啥好处,俄乌之战到现在也还是在花钱,美国基本上没有回血的地方。但是身为重度吸血鬼,老美又没有办法不吸血,既然吸不到中俄的,那只好先吸欧洲的。瑞信就是老美向欧洲吸血的牺牲品,现在瑞信倒了,欧洲的钱肯定有一部分要向美国跑,不过这还不够,最新的形势是,德银也开始暴跌了,不知老美是否想把欧洲的大银行都干死,这样欧洲就没地方存钱了,大部分资金只能考虑去美国,或者有一部分来亚洲。
这里要感谢欧洲议会的阻挠。
——
港股里面有很多冷门股,据说十天半个月没有什么成交,几万块钱进出就能让它涨停跌停。个人理解美债应该是这种情况。硅谷银行持有的美债并没有浮亏,只是有价无市,前些年中日联合扫货的场景不再,如果急着要用钱那就得按市价打八折才有人要。刚刚日本发言人就非常淡定,说我国不会发生挤兑没有损失云云。
美财政部发债时,定个息率,然后在市场上投标卖出去,卖出去之后就是二级市场买卖价了,这个二级市场的买卖价和大家对未来的预期有关系,也和美联储定的利息有关系。
譬如现在美联储在一年内将利息从0提高到接近5厘,国债的回报率必须跟上去,否则就没人要国债了。对于已经发出去的国债来说,国债回报率提高就是二级市场价格的下跌,假设某10年债,当时发的时候息率是0.5厘,现在回报率涨到4厘,等于每年要多给3.5厘的利息,美国财政部又不可能理已经发行出来的旧债,于是二级市场只好用跌价来弥补利息差,简单说,按大数算,多给3.5厘的利息就意味着二级市场的债价跌3.5%,10年债涨到4厘,对于当初发行时0.5厘的利息,等于每年都要多支出3.5厘的利息,如果都靠跌价反映的话,等于美10年期国债要跌大约35%才够补偿,当然实际情况比我的简化讨论复杂很多,但原理大概差不多,美国长年期国债的持有者是真的有账面浮亏的,美国国债是真的跌价了。
持有的资产跌价,按照最新的美西方主导的会计准则,到结算时要按市价而不是按成本价入账,造成的结果就是持有美债机构的账面资产大缩水,股本金严重弱化,弄不好就是账面上的资不抵债,于是恐慌就发生了,银行就倒闭了。
日本で錢を賺すれば日本でそれを花し、1円たりとも別にそれを家に帯び回れると想うなよ。
四大财阀共进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有威逼利诱策反一个财阀,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最深的利益同盟,唯一的死穴,不然应该不会出现自己企业挤兑自己的银行的事。
按照我的了解,日本中产阶级几乎不会发生群体性“润”事件,银行业没有系统性风险。
更多是内外联动,外因引爆内部问题。
比如美国真要做点什么,日本能反对敢反对吗?
人家盟友都坑,区区几个耗材还能怎样?由文件柜给皿运分子搞个杀猪盘也挺好,吃爪群众笑看狗咬狗。
其实很多玩法,交易员们听了大概会心一笑,传到英文媒体就已经因为政治正确变形了(坦白地讲,本猫找了十几年,没有找到任何一家不因为政治正确而变得弱智的英文财经媒体,包括自媒体),等到了简中媒体(水平和英文媒体一比就是臭皮匠和真.诸葛亮的区别)就没法看了 - 所以没有什么交易员是可以靠看媒体成功的,连失败都很难,因为媒体讲的和实际根本是两回事,基本毫无关联。
比如这次上新闻的德银CDS,就没有任何一家媒体能指出,这个玩意主要还是OTC(中文是柜台交易?),这恐怕才是最关键之处。
我相信英国并不是只分王室和平民,公侯伯子男那一套应该还在,据说李嘉诚荣耀晋级末等男爵,于是我就如标题进行搜索,找不到什么,外人只知道都是爵士,内部肯定是分等级的,细节不足为外人道也。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会见了怡和集团主席亨利·凯瑟克爵士一行。
市委书记陈敏尔,市委副书记、市长唐良智会见了怡和集团主席亨利·凯瑟克爵士一行。市领导王赋、刘桂平参加会见。
也不知道那个盎撒们咋好意思整天对中国指手画脚。
这里面有什么故事?愿闻其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