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混血到底是有优势还是劣势 -- 夜如何其
不一定结果都是好的或者坏的,但是可能好坏都比较突出,于是无形中提高了环境选择的适应压力或选择频率。
说杂交也不对,基因面上都是一个光谱,累计区别大大到一定程度显性了,看得到外在区别,我们叫种族,其实都是人类YY的,只要没有生殖壁垒,什么可以定义所谓的“纯种”呢,只不过是两个体之间的区别多少而已。 千百年来,全世界人类迁徙流动,混血极端复杂,如果一定要定义现代语境下的“民族”的话,也可以叫做基因相同的密度的一个指标下的产物,关系更大的反倒是出生地理人文环境所造成的生活习惯,传统与语言。
到了全球化时代,文化,习惯与语言的壁垒越来越低,广义上说全世界语言都是“方言”,随着时间与人的流动不断变化中。所谓的一定地理界限内的“标准”语言不过是人为的以一两百年为跨度的局部规范,而且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规范也得跟着变。因为历史原因,我们今天在世界各地比较熟悉的多种欧洲语言的流传与变化是可以直观感受到的。 同样道理,全国人口的流动的结果也一定会带来对各地方言的影响。 从其他国家历史看,标准语言早晚一定会流传碾压地区方言,普通话的流行时间还远远不够时间积累。即使这样,一百年后的普通话是不是与今天北京话为基础还不好说,但语法结构与发音不会变化太多,可以参照历经两百年后美式英语与英国英语的区别。如果没有全球化与互联网的话,历经千年后就可能产生波兰语与俄语的区别。
说回“杂交”,这种特点在世界上一些自古以来人口流动大的地区可以从人体外貌上看的很明显,比较直观的比如眼睛头发颜色,比如从北欧到南欧的这些变化是一个分布变化而不是突变, 也比如中亚地区,南美这些混血来源因为历史原因极端丰富的地区,也是“人种”混血的活标本。 东亚地区,或者非洲内部肯定混血来源差异不低于以上,尤其南亚印度本岛,但是可能因为基因表达不很直观,外表上看不太出来而被忽略了混血的复杂度,尤其从我们这些东亚人眼中看去。 其实人类基因可以影响的不只是头发皮肤眼睛颜色,身体内外,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不要太多,大多数外在看不到就是了。
这个楼里有好多临床宝藏啊,哈哈。
说起智力,似乎也是大国人最关心的一个方向。经典的智力分类可以查到的是这样:
Fluid intelligence involves the 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the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and other systems related to attention and short-term memory. 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 appears to be a function of brain regions that involve the storage and usage of long-term memories, such as the hippocampus.
百度链接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9%B6%E6%80%81%E6%99%BA%E5%8A%9B/10792504
这是认知心理学的结论。 其中流体智力随着年龄会下降,似乎属于先天的能力部分。 比如反应速度,记忆容量等。 晶体智力则与后天教育,经历,知识,训练有关系,随着积累不断提高,但理论上受制于前者。换个说法,也可以说流体智力是晶体智力的放大器,同样的教育经验条件下,流体智力更高的结果更好,但这是真空条件,实际生活中人的后天接触面本身就是一个复杂问题,人与人之间可能单纯在接触的知识面就有天壤之别,天生的流体智力上的个体差异可以忽略了,或者只有在群体层次上有着概率上差别意义。
但是即使天生的流体智力差异也不能全部从基因面上下结论,其一是基因混血本身的复杂度,同样也许只能在大群体的概率上存在差别;其二是除了基因之外,母体怀孕,父母的营养,甚至父母与上代的RNA会不会带来差别,似乎现在都存在各种说法。比如民间流传母体受精时如果饮酒会影响后代智力,还有碘在幼年或母体受孕期的摄入量也有影响。所以这是一个很复杂,对带来指导意义有限的一个方向。
反倒是后天的教育,文化,知识,经历,眼界与成长旺盛期的父母言传身教,甚至人生关键期遇到伯乐等各种机遇的影响更大。
https://twitter.com/sergeyi49013776/status/1598430479878856737
与时俱进吧,已经2023年了。
因为AI的智商仍然在提高中,而人的智力受限于个体,是有上限的。 实际上,人的个体智力一直不是最大变革来源,似乎乔布斯,爱因斯坦,特斯拉等个体带来了对整个世界的变革,实际上人类的智力始终是群体累积的结果,就是说个体的神经网络在社会面上组成了更大的神经网络,唯一受限的是个体数量与个体之间的有效联系数量。变量足够多的条件下,某一个节点完成了累积99+1的突变,那个节点碰巧是乔布斯,爱因斯坦,特斯拉而已。
所以不需要迷信个体节点,经营个体组成的有效联系才是提升整体智力的关键,个体永远不可能战胜群体的智商。 但是现在出现了ChatGPT,从完全不同的独立维度上直接建立人类个体的联系,意思就是直接从人类个体在互联网上输出与输入中获取有效信息,然后这个AI的本身容量不限与人类个体的大脑容积与卡路里,或者碘的摄入量,只受限于GPU的数量与芯片的纳米级别,于是AI的智力上限成为人类不可估量的空间。
在这样的时代,研究基因与碘的摄入量,甚至理论自信话语权还有什么意义,都是上个世纪的思路了。
基因的一致性和种族、民族的一致性没有严格的重合。但是一般来说,空间生活距离越远,基因差异的概率越大。一个开封人和一个郑州人的基因雷同概率远大于一个开封人和一个昆明人。所以我说的杂交优势,可以理解为基因差异越大,杂交优势越高。外在表现为:远距离婚姻优势。
无非是看惯了某种东西,突然来个不一样的,就很特殊了。
如果相信人类非洲起源说,那就没有谁是纯种。狗的纯种我不知道是怎么定义的。从逻辑上来说,至少纯种与纯种之间的基因没有100%不同,也至少得有个8、90%的不同吧。是狗大家都那么相像,凭什么纯,要纯也得去和牛啊马的去比较。
以前生物老师讲,人与其它动物不同,是因为脑袋。可是优势这东西,到底是脑袋,还是肌肉呢。
似乎是越落后的民族,Y染色体的一致性越高,比如大山里的猎头族这种。成功的民族,比如汉族,日耳曼族等,都比较杂。这是群体上的所谓“纯”。
个体上当然就没什么纯不纯了,无非是谁和老祖宗最接近,即代际遗传变异最少,应该在东非。
强调是激素平衡。
------
你解释一下,为啥我降了106级?
头型变了,不但影响智商还影响外貌。
以河里都熟悉的督工马逆(中性表述),他就是圆脑袋,所以聪明。
他喜欢的刘亦菲也是圆脑袋,所以360度都好看。
智商测试本身是针对人的测试,不适用于机器学习软件。
突然好奇看了一眼。。。
当然我也很低就是了。。。
就是把西西河当树洞了,光顾的上自己说了。
---------
好像也不对啊?!
我又当监察,又当版主(屁权利没有)的,这是老铁的评价体系有问题啊?
收花收的开心
只吃不吐的糖公鸡.....
不光一毛不拔,还要从别人手里沾点走😏
这是把哪个本子的背景介绍搬上来了吧?
😏
咱们大哥不说二哥,哈哈,都懂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