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历史的底层逻辑 -- 巴博萨船长

共:💬206 🌺1126 🌵4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家园 谢北纬兄,我其实没有用“外流”这个词

也是因为上海汇丰银行等鸦片贩子集团手里的白银,有相当一部分还留在中国,用于它们对中国经济进行呼风唤雨的操作。

目前研究并不清楚的,是中国给英国的战争赔款,以及通过鸦片贸易等输出的白银,是否被汇丰银行、东印度公司等一转手,就铸成了外国银元?铸了多少?这期间是否还有熔铸外国银元为银锭的行为?甚至,有关研究人员都没搞清楚甲午战争的赔款,是直接从北京的银库运银锭到天津海运至伦敦?还是借汇丰银行的库存银在伦敦直接交割、然后北京以及各地海关(在英国人控制下)的直接交银锭给了汇丰银行?汇丰银行是否就把差额直接铸成了银元?/且以银元作为汇丰的储备?

银元等于是域外的、中国政府治外的铸币权,银元和银锭总是存在兑换比的,实际就进一步削弱了中国经济的自主权。

取消银本位也不等于取消银元。美国等什么地方的银矿大发现,实际流入中国社会/市场的不是银锭而是银元。国内经济、历史行业的专家,总是“白银流入”“白银流出”的,这其实是个Bug。明代和清代早中期是流入银锭,即便有银元也差价很小,可以重铸成银锭。而一鸦二鸦前后,流出的是银锭,输入的是银元。这是就不能再“白银”“白银“的笼而统称。

北纬兄看看是不是这样?

通宝推:北纬42度,
家园 99兄差矣,银元和银锭是两个概念

张居正改革,没有什么“核心内容之一、以银元为本币”。一条鞭法不是张居正创造的,而是他借用士大夫阶级对白银的热爱——强烈要求官俸发白银(银锭,包括元宝,以重量为单位而不是以‘元’为单位)——以及因此江南几个省以此合并税赋役为一的先例,进行了自朱元璋(朱棣)以后唯一的一次全国田亩普查,查清了众多的隐田。这种隐田99兄可以看看《显微镜下的大明丝绢税案》一剧。这些田亩仅仅是户部管理下的‘民田’部分,不包括卫所的军屯土地。张居正查出了多少呢?据说2.8万亩=26%,也有说超过30%的。这些清查出来的田亩,是要上税的。仅此一条,就让士大夫阶级有了暗杀张居正的充分动机!

不过,如果张居正没有被痔疮手术所暗杀,以他再执政10-20年,他倒是非常有可能搞货币改革的:以白银为储备,重振大明宝钞的信用。

这就使得士大夫阶级不仅要暗杀张居正,而且要坚决制止大明官场再出一个强势的内阁首辅。——至今大家还以为东林党是一般的朋党,所谓党争只是官员小团体的内斗——错!东林党的明确纲领,就是阻止出现强势的内阁/首辅,即阻止任何张居正2.0V的出现。

张居正改革,不可能是只有他一个人在哪里盘算,也不可能没有一个幕府班子。但是请问现在的历史学界:张居正改了的、准备改的计划、方案都在哪里?张居正的幕僚都有谁?——nothing!一片空白!早已被东林党们们焚毁干净了!所有幕僚都干掉或者饿死了!

饿死?——对,看看胡宗宪的幕僚徐文长的下场!胡宗宪的幕僚,绝大多数都是心学特别是泰州学派的,进而看,张居正的幕僚会不是心学泰州学派人士、而是程朱理学原教旨分子?这显然是笑话!

黄宗羲之所以要派儿子、弟子自带狗粮帮助满清修明史,顾炎武之所以几次三番到北京住在其著名的三个外甥家里,无他,这三外甥都是参与、主持修明史的。这俩东林余孽指挥子侄团伙干的就是焚毁档案、颠倒黑白的勾当!这俩货所谓的“废银论”就是提起裤子树贞洁牌坊。

中国历史上的白银问题,无他,就是个士大夫阶级(特别是东林党)与国家(皇权)争夺货币铸币权的问题。

家园 你们奋起反抗了?

当国家稍微展现一丁点力量,你们就立刻操心起友邦惊诧,不暇自哀的不该是你们自己吗?

家园 感觉明朝做法就是个合法商人,而殖民者就像是黑社会

商人和黑社会竞争,如果没有政府的制约,结局肯定是悲剧的。

家园 一针见血
家园 白银减少,就是通货紧缩呀,对经济危害非常大

白银减少,物价降低,白银藏在家里就会升值,越来越值钱。

然后大家都藏银子不买东西,经济继续收缩,需求继续减少,物价继续降低,白银继续升值。。。

所以白银减少对经济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家园 黑社会和黑社会还是不一样的

但是黑社会以黑产起家,骨子里很难摆脱黑产塑造的黑色文化。极少数黑社能够摆脱这种黑色文化,就能洗白得相对成功,但是大部分黑社会摆脱不了。而这种黑色文化也是很多黑社会最终倒台的根本原因。

一个黑社会,要彻底拜托黑色文化,至少也要三代人。

家园 通货紧缩确实是问题

我的argument是说,明末的通货紧缩不是导致政府垮台的根本性问题。

家园 他讲的三国的水平比其他人都高,

但是还是比不上@星彩她爹讲三国

这个账号是我见过的人里讲三国讲得最深的。

家园 新增的绝大部分领土在当时属于不毛之地,拿起来没啥阻力

俄罗斯从莫斯科公国东扩也基本没碰着啥阻力,西伯利亚到现在都没啥人,还嫌领土太大不好管把阿拉斯加给卖了

但是西扩就不一样了,步步是坎,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地方从十七世纪打到今天还没折腾明白

家园 小吏属于雅俗之间拿捏到了一个恰好的平衡点

这也不是做历史研究,大部分人读历史也不是真的为了学历史

家园 秦并天下 和 楚汉双雄 都买了

后面两汉风云再等等,等到时跟隋唐的部分一起买。

家园 转一个明朝朝贡时候的价目表,一边赚翻了一边说自己亏钱。。。

朝贡国进贡的物品:象牙,每斤五百文,龙涎,每两三贯。苏合油,每斤三贯。乳香,每斤五贯【暹罗四十贯】。沈香,每斤三贯。速香,每斤二贯。丁香,每斤一贯。木香,每斤三贯。金银香,每斤五百文。降真香,每斤五百文【暹罗十贯】。黄熟香,每斤一贯【暹罗十贯】。安息香,每斤五百文。”奢侈品的价格也是定价贼低。

赏赐的物品:

各色纻丝,每疋折钞五百贯。

青花白瓷盘,每个五百贯。

碗,每个三百贯。

瓶,每个五百贯。

酒海,每个一千五百贯。

豆青瓷盘,每个一百五十贯。

碗,每个一百贯。

铁锅,三尺阔面,每口一百五十贯

作者:戍录事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0792349/answer/2409633275

按宝钞面值算,我们赐给朝贡国的货物面值是比人家进贡的奢侈品高,不过看看定价,真是暴利,难怪后来官营搞不下去,地方豪族私商纷纷走私。那时候明朝对外海贸真是躺着就有人来送钱。

家园 应该往前推到蒙元

蒙元是人类第一次将世界从政权角度紧密联系,人类从此进入世界史,不过是陆地上的,明大部分时期,是在跟这个帝国的后裔进行全球争霸,包括郑和海洋上出击,估计也有战略性包抄蒙元后裔的想法,上一次这样搞战略大包抄的应该是汉武帝。主要矛盾是蒙元余孽,结果就错过了另一个崛起的领域:海权。

清的主要矛盾却不是蒙元,而是内地的民族统治,也无余力去争世界霸权,于是就有了后来的故事。

通宝推:桥上,巴博萨船长,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