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芯片败局 -- 拿不准

共:💬719 🌺8746 🌵28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8
下页 末页
家园 行业门类齐全
家园 制造业的“中国时刻”

因为门类齐全,一旦突破关键技术援军可以源源不断的提供支持。

今年俺最喜欢说的:20年土共汽车外销突破100万辆,21年200万,22年300万,今年上半年200万全年400万没问题。

国内的怪胎是俺之前看不上眼的比亚迪,现在只生产新能源车,21年销量70多万,22年销量180万,今年提的目标是300万(上半年增幅是90%不过月销量跟去年4季度差不多增幅很低了)。

这种打法让俺想起原来苏联反攻的时候,作战计划要求是:1000公里的战线上,任何一处出现突破,必须能做到在24小时内灌入一个集团军。

通宝推:菜根谭,潜望镜,GWA,北纬42度,
家园 这是个很好的案例

直到近些年,国产液压件的水平提上来了,国产品牌挖掘机市占率迅速提到70%

国产液压件的水平是怎么提上来的,是徐工集团空等出来的吗?不是。

徐工是等国产液压件水平提上来,能跟国外的技术水平媲美以后,才开始做挖掘机的吗?不是。

徐工集团的液压件技术是来自合资的卡特彼勒吗?不是。

徐工是在国产液压件水平还不高的时候,就一边做挖掘机从低端市场做起,一边注重自主研究开发提升国产液压件的技术水平并迭代应用于自身的产品,从而逐步从低端市场进入高端市场,市场份额从低到高的。

2008年,徐工带着失望被卡特彼勒从合资公司中挤了出来,市场换技术失败,十五年合资一无所获,不仅没有拿到技术,连投资收益都没有。下狠心成立了自己的挖掘机公司,那时徐工还只能做低端的、小型挖掘机,但那时徐工有了自己的技术开发平台。

开始阶段的技术水平的高低并不是关键,技术水平的高低是相对的,也是动态的,但有一个产品技术开发平台或者体系才是至关重要的。

这个平台和体系有两层含义,一是技术开发平台,能持续地技术研究与开发,产生新技术并应用于产品,二是产品与业务发展的平台,产品能应用于市场,有自己的客户,能从客户收集到对产品的反馈,能收集到变化的市场信息,从而指导相关的技术研究,改进已有的产品或者迭代开发新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用户,积累产品在实际使用中的问题和经验,发展自己的供应链体系、服务网络,健全经销网络。。。

这样的平台和体系,才是一个产品、一个产业不断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有这样的平台,即使技术水平暂时较低,也能一步步地赶上甚至超越。

徐工有这样的平台体系,华为、比亚迪也有,所以,即使它们起步时的产品从技术水平到稳定性都与国外产品有很大差距,有时甚至到了成为客户笑谈的程度,但它们都能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发展起来,成为行业龙头。

我们批评八十年代运十下马的决策(如果它有的话),就是因为运十下马摧毁了唯一一个已经形成的民用大飞机发展的技术平台和正在形成的产业体系,批评八十年代的半导体产业政策,也是因为这个政策完全摧毁了前三十年已经形成的国产半导体的完整的产业链体系。

如果今天你还能对中国的半导体产业有点念想,也是因为自江泽民以来各代领导人抛弃了80年代的做法,砸锅卖铁从零开始一步步艰苦重建半导体产业链的结果。

通宝推:回旋镖,向前向前,上帝大叔,广宽,俺本懒人,楚庄王,死扛着,rentg,历史的一半,老惰,翼德,潜望镜,青青的蓝,桥上,云山,落木千山,匿名:1
家园 芯片也一样

如果芯片补上进口的这个缺口,得有二、三百条线,目前才上几条国产线,杯水车薪。如果全部转国产设备下来,得四五百条线。不是一年,甚至十年都不一定能完成。得有耐心。

家园 关于芯片,其实很多人都知道一些信息

相信已经取得了突破,从华为所公开的相关光刻机专利来看,华为和ASML走的是不同的技术路线!

通宝推:桥上,
家园 卡特是有不小功劳滴

首先徐工起家的三大产品是起重机压路机装载机,当时挖掘机的主要生产企业在贵阳抚顺上海泸州合肥杭州,卡特绝对算是徐工在挖掘机行业的领路人,虽然后来闹翻了。。。

其次中国挖掘机液压件怎么变强的呢?有标志性意义的一件事是恒立在2010年成功打入了卡特的供应链,终于有靠谱的东西了。后来恒立和三一相互扶持成了各自领域的王者。卡特当初只是想找个便宜的供应商,成了千古恨。

液压件行业还有个主要走上层路线的常林,拿了一堆国家重点科研项目,靠造假骗补贴过日子,最后东窗事发破产。常林怎么造假的呢?学习芯片业买来日本货换个铭牌。

所以闭门造车是不行的,光靠指令计划也是不行的,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市场拼杀出来。芯片业为啥不行,常林太多而恒立太少。。。

通宝推:心有戚戚,匿名:1
家园 挖掘机出口

2018年之前长期在1万台以下,18-20年上个台阶2万台,21年6万,22年10万。。。

家园 液压件的水平提高和坦克自动变速箱的成功有关吧

那个AT必须全国产,而且液压件必须过关,一旦成功,必然向民用领域扩散。

巴顿的名言,和战争比起来,人类的一切努力都是渺小的。

通宝推:潜望镜,桥上,
家园 确实

确实,液压件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有平台,才能自我迭代,形成正反馈。

家园 关系不大

坦克更像拖拉机和推土机,仍是传统的发动机-变速箱-传动轴-履带,挖掘机虽然也是履带,却是发动机-液压泵-分配阀-液压管道-液压马达-履带,依赖于泵阀管道油缸等,其实结构更类似于飞机的液压系统。实际上中航工业的相关企业民品就是做挖掘机液压件。

通宝推:exprade,心有戚戚,
家园 所以说,只要有钱赚就好办事

我就问大家一句话:恒立打入卡特的供应链,有钱赚吗?没钱赚的话,后面搞研发升级哪来的本钱?

不过这些浅显的生意经,计划经济的粉丝就不明白了,他们总是觉得应该政府出钱,反正亏了都是国家的钱,不是他们兜里的钱。😄😄😄

家园 卡特没中国估计都半截入土了吧

当年我刚开始找工作的时候,曾经得到过一次去那里实习的机会。后来别人都劝千万别去,妥妥的夕阳产业。当时另一个夕阳产业好像就是核电站。

结果都被中国给某种程度的带起来了。机械的东西引入全设计周期有限元计算之后不传之秘的东西其实就越来越少了。过去神秘兮兮的设计理念,经验积累直接就被量化了。只要肯砸钱就可以了。

三一我在美国也看到不少了。但是说实话,在美国工地上还是日本货更多。

通宝推:桥上,
家园 好问题

第一,中国不仅制造业学习进步能力强,其他方面也强,只要真的想学。子曰开篇第一个字就是学。当然,凡是总有例外,例如足球。

第二个问题本身可以看作是第一个问题的部分答案,就是没有跪下去,心里总是不服。尼克松写1999不战而胜的时候,其实就已经错了。1999时候的中国,与美国的差距已经不是天壤之别,而是山脚与山顶的区别了。天壤之别是不可能追上去的,而山再高,珠穆朗玛峰那么高,也是能爬上去的。

家园 又增加了一个好案例

恒立的技术是自己开发的,并不来自卡特,恒立就有我说的技术与产品平台,所以它的产品就可以一直迭代发展。

因果关系不要搞反了,是恒立的产品越做越好,从而用到了卡特彼勒的产品上,而不是相反。

卡特也根本用不着后悔,只要徐工等其它企业还在与卡特竞争,还在争夺卡特的市场份额,恒立一样会越做越好,并成为徐工的供应商,那时卡特不用恒立那只是它自己的损失。

所以闭门造车是不行的,光靠指令计划也是不行的,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市场拼杀出来。

不要自己立靶子,不是运十不愿不能参加市场竞争,而是国家把运十的技术和产品平台给拆掉了,无法参加市场竞争。徐工集团是比上飞老得多得多的国企了,照样可以延续下来参与市场竞争。以下摘自徐工官网: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工程机械行业规模宏大、产品品种与系列齐全、极具竞争力、影响力和国家战略地位的千亿级企业。目前全球行业第3位、中国机械工业百强第4位、世界品牌500强第395位,是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一张响亮名片。

公司前身溯源于1943年创建的八路军鲁南第八兵工厂,是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奠基者和开创者,引领行业开启国际化先河,源源不断为全球重大工程建设贡献力量。

通宝推:死扛着,历史的一半,潜望镜,心远地自偏,
确实
家园 平台就是卡特提供的哇

常州恒立是这么做的,先从最简单的环卫车油缸做起,2010年成功打入卡特的挖掘机油缸供应链,最后包揽了卡特大部分液压油缸业务(至今仍是卡特的金牌供应商,大量出口),形成稳定的收入预期,靠这个上市圈钱,拿钱研制更困难的液压阀和液压泵,2019年前后终于把产业链给打通了,所以疫情过后中国挖掘机出口就爆发了,去年出口10万台,海外市场总体规模只有30多万台,这就卷向全球了。

至于当年卡特和徐工合资生产挖掘机的事情,总投资8000万美元,卡特出6成徐工4成,徐工也就花了3000多万美元,十几年后退出又拿回六亿人民币。据说徐工只学到管理没学到核心技术,拜托,3000万美元学到管理不错了,这点钱学核心技术那不是做梦嘛(高铁引进的一个被忽略的经验,就是钱给足,几百亿砸向一个千亿元的行业,可不都眼红了)。最后卡特还有意无意的给孵化出一整套国际水平的供应链,这个合资不要太划算。

不得不说河里某些人还是计划经济那套想法,思维太受限。。。

通宝推:向前向前,冬晓,小泽珍珠,心有戚戚,外俗内正,泽徒,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