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北京不公开第四季殡葬数据,呵呵,烟火气十足啊。 -- nanimarcusboy
南财大学发布的讣告,去年12月3日至今年1月23日,南京财经大学共有10人去世,他们是:
2022年1月23日,屠惠珍在郑州病故,终年97岁。
2023年1月13日,程利在南京病故,终年56岁。
2023年1月7日,纪催在南京病故,终年85岁。
2023年1月5日,李树兴在南京病故,终年84岁。
2022年12月30日,段毓秀在南京病故,终年101岁。
2022年12月27日,张明在南京病故,终年88岁。
2022年12月25日,徐丽君在南京病故,终年90岁。
2022年12月24日,蔡国新在南京病故,终年88岁。
2022年12月21日,骆仁静在南京病故,终年90岁。
2022年12月3日,汪自勇在江苏省句容市病故,终年92岁。
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1月19日发布的《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0132号建议的答复》(以下简称《答复》),公布了国家卫健委经商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药监局答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促进米糠回归人类食用提升国民营养的建议》的具体内容。
国家卫健委在《答复》中介绍,目前,米糠主要用于生产饲料,作为食品原料主要用于生产米糠油。
针对代表所提“支持米糠安全食用产业发展”等五个方面的具体建议,国家卫健委在《答复》中给出了答复。
1)支持米糠安全食用产业发展。要引导粮油加工企业应用低碳低耗、循环高效的绿色加工技术,综合利用碎米、米糠、稻壳、麦麸等副产物,开发米粉、米线、米糠油等食品或食品配料,提高粮油综合利用效率。强调要拓宽食用植物油来源,挖掘米糠油、玉米胚芽油等生产潜力。
2)建立米糠无害化评价体系
3)加强米糠制品安全监管。
4)加大米糠利用推广宣传。
5)将无害化米糠(即食米糠或食用米糠)列入“药食两用名单”和《药典》。
最后,国家卫健委在《答复》中表示,“我委将继续与各相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积极支持开展米糠及米糠副产品营养价值研究和有关标准修订,加强生产和初加工环节的无害化处理等技术的集成和应用,促进粮食减损和相关产业发展。
早年面包不是就是掺杂糠麸的,粗粮细作啊。
农村老人比例高,医疗卫生条件差,住宿条件也比不上城市。
城市里这几年急剧城市化,吸引了大量农村青壮年人口,老人比例降低不少。
不过农村老人普遍硬朗一些。
这个病不能治,主要靠抵抗力,农村老人身体免疫系统活力更高(面对各种抗原),绝大多数根本到不了住院那一步。
https://www.mca.gov.cn/article/sj/tjjb/qgsj/
表格太长,暂时不截图,可以点击[2022年1/2/3季度民政统计数据]看到。按照[2022年1季度民政统计数据]中“殡葬服务”的数据推算,结论可能很不好!
火化遗体数 * 😭170.6万具
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们知道我们,呵呵.
周围有的小村超过百分之二,不死或死很少的也有
接近百分之一的多
因此说千分之五以上
今年我们这提高到6万。浙江杭州。
这个病一开始就要吃消炎药,晚吃药一天,情况就坏很多。我就是晚吃了一天,变成肺炎了,咳嗽了一个月,最近过年才好。家里人都是一开始吃药,基本上一星期就好。城市很多听了专家的,准备扛一扛,结果悲剧了。特别是老人,估计频繁的咳嗽,喉咙磕破,引发哮喘。
农村好很多,简单来讲农村不太了解啥专家的,发烧了就去打点滴。打点滴也很便宜。我老太、老爷85了,也挺过来了。下面医生普遍知道基本治疗流程。加上农村人少,反而不缺药。
总的来说专家被套路了,过于乐观,导致完全忽略了病毒环境的变化,而导致的治疗流程变化。之前的病毒浓度、药品、疫苗都良好。中了病毒,量不大,可以不吃药,自己抗。但是到了全家感染、药品少、疫苗过了生效期,就完全不一样。病毒大部队过来了,你还不吃药,那就是玩完。
当然大量输康复者免疫球蛋白可能也能行,这个要川普级别的待遇或者财富才可以支持。
第一波,第二波感染的哪怕送到医院,上了呼吸机,生还率也不高。一个病房10多个床,只有1-2个回来。
但是据说后期感染的就能挺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