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这次是真要躺平了,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20条措施 -- 滚珠丝杠
看地方上谁不老实,秋后算账
关键是常态化检测过于依赖政府、依赖专业人员、依赖市场,注定代价高昂不可持续。
只有、只要在常态化检测中贯彻群众路线,发动群众,降低检测成本,就可以把常态化检测长期贯彻落实。
所以关键还是思路问题。
当工业发展到相当程度,需要的劳动人口不增反减,物质的生产主要依靠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
这个阶段的矛盾才真正变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必须实行一定程度的公有制了。
2022年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
http://gks.mof.gov.cn/tongjishuju/202210/t20221025_3847842.htm
这是财政部通报。
1-9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3151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4.1%,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6.6%。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83217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5.2%,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4.9%。
从实际税收来看,确实下降,但这是减税政策结果。问题是,不减税,这些税收也主要用于资助补贴资本家们。现在不过是提前补贴而已。
网上有很多负面解读,例如,标题是31个省市财政入不敷出,因为中国31省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差均为负;还有31个省市财政收入下降,入不敷出等等,很多在微信群流传,但大部分都被删除了,参考,
上半年31省份财政收支差转负,大梁谁来挑?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0732150115067417&wfr=spider&for=pc
另一些报道,列举两种算法,就没有那么严重了。例如
参见
2022年上半年全国31个省财政收入情况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8513479716871196&wfr=spider&for=pc
这里多说几句,给方兄接接龙。
一,大概十月初,我指出克里米亚铁路网的脆弱节点时说过,一旦铁路被截断,乌南俄军的崩溃,就是时间问题了。克里米亚大桥被炸后,右岸俄军还是苦苦支撑了一个月,这已经很不容易了。
现在真正的疑惑是:俄军到底有没有顺利(而且比较完整)地跳出死地?如果乌军不配合,这几乎是做不到的。所以产生两个可能的走向:要么乌军赶尽杀绝,俄军强渡湘江,坛坛罐罐都不要了;要么美国居中撮合,乌军放走了俄军。这两种走向,第一种只是要普京的钱(重新武装),第二种是要普京的命。
二,俄军最大的问题是不战而逃。倍则攻之,乌军没有2倍以上的战力,野战都未必能胜,何况俄军是据险死守经营了半年的防线,城里尚有乌克兰平民作为人肉盾牌?目前的局势,类似于日俄战争中的沈阳会战,当时沈阳外围的日本陆军兵力,勉强与俄军持平,俄军据坚城而守,以旅顺口俄军那种顽强劲,日本在国力不济后勤不济的窘境下,攻坚几乎是必败的。但俄军统帅怂了,在少壮军官一片反对声中,弃城而逃,被日军在野战中击败。
这次俄军的老毛病又犯了,说是困难太大,坚持不住。那下次如果克里米亚的困难太大,是否也可以理直气壮地“坚持不住”?崔可夫在斯大林格勒的困难太大,是否也可以“坚持不住”?
自第三阶段以来,乌军仗仗必胜。所谓“胜败乃兵家常事”,两胜之后有一负,很正常。但俄军一次都不能挫败乌军的战役企图,这就太扯了。毛病哪级都有,司令部最大。
三,且不管以上第一条,到底是哪种真相,此战役结束后,双方隔河对峙,大河既是俄军的天堑,也是乌军的天堑。乌军只要留下必需兵力监视对岸,此外至少能腾出6个以上精锐旅,那么这些老八路会去哪里?乌军口口声声打算解放克里米亚,会不会再次声东击西?
四,北约对乌军的培训和武器配置,分两种,一种是立等可用,比如海玛斯。第二种是立足长远,比如F-16,A-10,鹞式的乌籍飞行员。培训的代价不会白花,等学员们毕业时,必然有足够理由,把相应的高科技平台军援给乌军(比如又发现几个万人坑之类),因此这场战争,绝对不可能在今年内结束,乌方这样散布,是为了维持乌平民支持战争的士气。米利的建议是:乌克兰亲,你们先假装谈起来。美国总统班子的态度是:现在不谈,端着。这两种路径的目的地一致:先麻痹一下俄罗斯,给乌军建设多争取一点时间。鱼既然咬了钩,先遛着。
我认为美俄是有秘密管道随时沟通的,估计俄方交了底:只要不把普京逼死,就不开盲盒。除非俄方突然內部政变成功,极右翼上台;或者普京突发重病,被迫交权------否则的话,只要普京还管事,美国不担心核对抗的危险。只要不动核,继续常规战,对于欧洲方向,美国已经无虞,可以腾出手来修理中国了。
“俄今中明”是一头,俄过于脆弱不堪依靠是另一头,这个跷跷板,委实不好决断啊。从“中央岛大联立”的远景看,理应帮俄;但假如现在就帮俄,万一把自己也搭进去,那“大联立”的火种就彻底熄灭了,俄这次吃的闷亏也永世扳不回来了。
斗争还是韬晦,继续是一个问题。
o记病毒出来后,既有体系基本无法做到全面抵挡了,溃败是迟早的事
二共太恶心了。
其他人不知道,就本人来讲,放开后能推掉的局全推掉不参加
不放开就是因噎废食
从那个百年决议就可以看出,拖泥带水的。三共可不是能自封的。
我外婆家是牙刷生产世界第一,后来是射频接插件世界第一。世界那么大,可以有几万个世界第一。
省一级相关机构的有组织调研行为。不会只是一人一地。
财政困难不是从今年开始的。2020年底就开始了。一开始只是部分县,现在己经蔓延到特大中心城市的区。
您不妨问一下体制内的相关人员。
尤其是县级财政
官方公开的报表,当然是给“公开”看的。
体制内的顶多就是拖欠工资罢了。
影响更多的是那些体制外的。长期失业人员尤甚。
县一级财政上半年已经空了。
这就是经济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