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四月三周两日》(2007,罗马尼亚) -- 普鲁托
我能想起来的就《甜蜜的事业》,时间久远,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
宋丹丹的《超生游击队》,虽是小品,却影响最广泛、最能反映那个时代。
多年以后也许大家都看不懂了。
拍个煽情电影算什么?人家还想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呢,不为别的,就为了出胸中的这口闷气,别高估了人家的智商,低估人家的勇气。我估计东欧国家出产的四十年一团漆黑的电影随手一模一大堆。
搞文艺作品,煽情是最廉价的成功途径。我来试一下:
一个满头白发的慈眉善目的老者,面对镜头缓缓而言。七十年了,这个镜头一直在我脑中,没办法说出来,也没办法忘掉。那个时候我八岁,美国轰炸机来的时候我有幸躲在地下室。但我父母就没那么幸运,轰炸结束后,我拿着别人给我的一个篮子,扒拉废墟瓦砾,一块一块寻找我父母的残肢断臂。
不是虚构,开车时广播里听到的真人采访。
“德国法西斯搞侵略罪有应得”,也许有人会说。按照同样道理,那后来苏军占领罗马尼亚,是不是因为罗马尼亚在1941年贪图敖德萨主动进攻苏联呢?
其实全世界最系特厚地方就是东欧,那地方之外的国家谁过于关心他们谁倒霉,不信你问问俄国末代沙皇。谁来提醒我一下,正式的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是算哪个时间点?想起来了,是法国装逼失败,想替东欧小兄弟拔铳,首先向德国宣战。
但是,他们忘记了自己是低水平农业国基础。
很可惜,这些人搞资本主义不行。
别人的人肉手榴弹。一次又一次相信躲在背后的大哥会帮自己,把令我讨厌的邻居按在地上摩擦,而历史一次又一次演绎,被按在地上摩擦的就是他们自己,这还是好的,另一种结果是被肢解。
不过也好,这么多历史仇恨,很容易拍出一部又一部让人感动的煽情片,原材料永远用不完。想想现在的乌克兰战争,未来一二十年,得催生出多少部大奖影片。
可惜了,他们本来可以成为咱们的伙伴儿的,思想也相对单纯。
必须得有人管着,哈哈。
反对坠胎是很蠢
但我说句冷酷的话,管住自己的裤带也很重要。这是反对坠胎的宗教意义,也是正面的意义。人是需要为自己负责的。
强调一下,被强奸而受孕的不在此列。
其实俺觉得包办婚姻更好。话说现在生育率那么低,国将不国了,年轻人大量的时间都浪费在毫无意义的谈朋友上,一谈很多年,还不一定找得到,谈的成。国家还不发老婆,发老公,真是很蠢😁。
不看帖还真不知道。
这片子很早以前看过,印象中还不错,导演很会讲故事,真实感很强,表演也很不错,是部好电影。虽然戛纳得奖是因为描写阴暗面,但是感觉抹黑的意图并不明显,东欧国家社会主义时代被苏联统治搞得比较郁闷,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大概就那个样子吧?
东欧电影最出名的还是一大票荒诞派,疯疯癫癫影射现实,看电影像猜谜语,个人感觉很不喜欢,不如本片的现实主义风格。
开始二人遮遮掩掩,吊观众胃口。
后来发现是堕胎后,有些惊悚,观众总想看到结局和问个为什么。
会讲故事是很靠前的喜好标准。
纯粹抒情的,比如安哲的诗电影,于我只有很好睡的作用,花几个小时读一首诗,我不如直接看书。个人以为,诗这东西,文字之美是电影不能代替的,电影对于诗意的直接展现,有点像一个审美的标准答案,比起通过文字去间接想象,自由度与趣味度要相差很多。相比同为视觉艺术的绘画摄影,电影的独特之处是可以让影像动起来,绘画摄影做不到,只有电影可以做到的,还是在于可以近似真实的有头有尾的讲一个故事。
当然,安哲电影评价这样高,自然也有它的道理。或许,有些人的图像思维更为发达,可以体会到与文字思维同样独特的趣味,或许这个世界由审美构造不同的两种人组成,只是互相不能理解。
98年的金棕榈大奖。别人都说好,所以当时找来看了一下。
是一部剧情长片。故事也不多,主要是男主和一个阿尔巴尼亚小孩的故事。其他部分主要还是诗意主打。我的主观感觉是电影不好看。
《山之外》和《毕业会考》。
《山之外》(2012)是一个关于信仰的故事。两个孤儿院的女孩,长大后,一个去了德国打工,一个成为山中修女。后来,德国女孩回国,找到山中女孩,想让山中女孩放弃苦修,跟她去德国过好日子。虔诚的山中女孩不愿意,德国女孩劝说无效,发病离奇死去。据说这个故事是基于真实事件改编。
《毕业会考》(2016)的故事发生于当下。一对中产夫妻,一门心思要送女儿出国留学,逃离被他们鄙视的祖国,为此不惜在高考时贿赂阅卷老师,结果一场悲剧。
这两部片子,观感都比不上《四月三周》。
《山之外》内涵丰富,牵涉到友情、宗教、社会问题,虽然沉闷一点也还看得进去。《毕业会考》叙事表演都比较平淡,也许是考虑到戛纳的口味,不便于深入挖掘和平演变后东欧国家普遍失败的深层原因,只能止步于一般化的道德讨论,命题作文的味道比较重。
个人意见,《山之外》可以看也可以不看,《毕业会考》就不必浪费时间了。
就是东西方都在有计划地消灭东欧各国的精英,和平一点的归化收买像肖邦和居里夫人这样的精英,要么就搞卡廷森林式的肉体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