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大学新生日常记录:到底何为民主集中制? -- 给我打钱87405

共:💬903 🌺2628 🌵2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1
下页 末页
家园 夺取

我不知道有没有人认真想过偷抢骗何以发生,反正我是想过的。

夺取大概有两种基本路径:

一、以武力方式将你的钱财物品抢夺走,对应的是物质的,粒子的(方式)。

二、用“智力游戏”搞乱你的大脑,叫你供手相让,对应的是精神的,波的(方式)。

不写了,抛砖引玉。

夺取
家园 最高形态的夺取

最高形态的夺取是将其打上思想钢印,让其心甘情愿地付出,并以此为乐。

比如某些宗教。

家园 很好,但能不能从可行性方面研究一下呢?

另外要提醒的是,偷抢骗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所以我并没有讨论正邪,即正义一方也需要夺取。

家园 何为好人坏人?何为正派邪派?

世俗中所说的好人和坏人其实一个是左派,另一个是右派,这两伙人几乎每天都在吵架(在更大的级别中就是战争)。

理论上而言,好人和坏人之间的争吵(战争)会跟股价一样,涨涨跌跌、起起伏伏,从相对温和走向相对激烈然后又回归温和……对应的就是市场经济所强调的自动(有时候用自然这个词)。

但在现实中是有可能失控的,结果当然是所有人一块完蛋。

所以,正派就是既要求吵架,又不允许太过火。这里要强调的是不吵是不对的,也就是说,在某些时候正派会故意拱火,让双方吵上一架(打上一仗)。

邪派呢?邪派的追求就是永不吵架或者越过火越好直到所有人都被打死为止。

正因为如此,在一些关键点上,正邪两派总是针锋相对,反着干,比如正派拱火,让好人和坏人打起来,邪派就会跳出来叫嚷理性;又比如邪派火上浇油时,正派会出面劝和调停。

所以,许多人分不清好人与坏人跟正派与邪派有质的不同,因为好人与坏人似乎也总是针锋相对。

怎么识别这二者的不同呢?好人与坏人的针锋相对几乎是“全天候”,而正派与邪派的搏杀专挑关键点。

另外,还有N多人误认为自己是正派或者邪派当中的一员,这是把一时当成了一世,把业余当成了专业。

以上,貌似有太多的人不知道,或者不认同。

那么为什么会有好坏人跟正邪 派之别呢?这是因为前者关心的或者活动的领域是末,是“上层建筑”,而后者关心或者活动的领域是本,是死活问题

这也意味着好人和坏人都是不知道死活的。

正因为好人和坏人不知道死活,对死活问题不敏感,所以在他们身上会发生一种常见错误,就是把关乎末的问题切分成本、末,这就是五十步笑一百步“屡禁不止”的根源。

重复一遍,好人和坏人不知道死活,这是严重的错误。好人和坏人生活在末的领域中,却误认为自己生活在【全部】当中,误把一切末切分成了本与末。之所以说这是严重的错误,指的是几乎无法纠正。一个人意识不到自己只看到了末,坚持认为自己看到了本与末,怎么可能纠正?正因为如此,比较有灵性的好人和坏人,最多只能产生一种“貌似有哪里不对劲”之感。

家园 也可以是传销
家园 图示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举例一:很多人(工人与农民)认为毛主席跟自己是一伙的,实际上毛主席才不跟你一伙。

举例二:一些人认为朱元璋是暴君,实际上朱元璋是以火治天下(这跟之前元朝统治有关)——人皆畏火而喜水——是真正的仁政。当然,不排除朱元璋在“数量”上稍有点过,但现代人很难对此做准确的判断。

新中国改开之前实施以计划经济为代表的高压政策,是同一个道理,之前(自鸦片战争起)乱了太久了。毛主席发动文化大革命,可以理解为故意拱火,以乱治乱,小损失大回报。改开之后实施有管理的市场经济为代表的宽松政策是顺理成章的事,至于说到宽松度这个问题确实有商榷的空间但不易讨论。

图示
家园 历史局限性

以上,还不算难,再加一个历史局限性,问题就变得超级有难度了。

比如说,有人说朱元璋背叛了农民才夺了江山,这个观点对不对呢?

讲一个小故事先。

有一名叫张三的教授在自己的一本书中写下了这么一段回忆:

(原文不记得了,此处是大意)我读大学的时候因故需要改名字,去派出所跑了几趟,对方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借口不予办理。我把这件事告诉了我的同学,他跟我说这事好办,送两条烟就行。我一夜没睡,因为我的志向是将来当老师,教导下一代跟不正之风作斗争。然而第二天早上我却“鬼使神差”的买了两条烟,事情就这样办妥了。但我却久久无法忘怀,我甚至一度怀疑自己将来还能不能挺直腰杆站在讲台上……

张三教授的经历,所有“社会人”都经历过,但有的人是“学习了”,有的人感到迷茫,有的人陷入了深深的痛苦。

朱元璋背叛农民这码事,是不是一模一样呢?

对于这个问题,有一种回答是这样的:生活就像一场强奸,如果反抗不了,还不如主动“享受”。这种回答的意思翻译过来就两个字:放弃。持有这种回答的人,人生剩下来的日子只有一个主题,就是在不断的衰败。换言之,有许多人,进入 社会没多久,人生就由兴转衰了,直至死亡。

所以有的人他不愿意生孩子是因为他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不知道如何回答孩子的质问:既然你认为人类社会永远被乌云所笼罩,你为什么要生我?

一般来说,接受过“正直”教育的人,都有这种不生孩子的倾向。区别只在于有的人半推半就的生了孩子,有的人坚决的不生孩子。正因为如此,当少子化现象级之后,国亡论、人类灭亡论也开始活跃起来。除了亡论之外,还有“另一条路”,那就是“活在当下”说——我们都懂这个“活在当下”的真实含义。

其实,单就这个问题而言,很简单,五个字解决:历史局限性。

但是,把“什么是好人坏人、什么是正派邪派”加进来之后,事情就变得超级有难度了,难于上青天。

家园 风会向哪吹?

大家知道当你走在河边或者桥上时,白天的风是从水面往地面吹,到了晚上则是从地面往水面吹吗?

众所周知,若有一团气温度相对高,另一团气温度相对低,那么就会形成对流,风就是这么来的。可为什么一会从水吹向地,一会又从地吹向水呢?

白天和黑夜是一个整体。这是一。

二,液体的温度不论是上升还是下降都相对温和(缓慢),而地面的温度相反,易波动,白天快速升温,夜晚快速降温。

所以:

风先从不动(的水)吹向易动(的地),再从易动的(地)吹向不动的(水)。转了一圈,又回来了。

嗯,地理书上并不是这么解释的。

你并不懂得什么叫上善若水。😁😁😁😁😁😁

研究中国历史的,凡谈及东汉,必然要提到一座城市:南阳。当年,它叫宛,而它确实也是一只碗,坐落在一处盆地当中。

南阳第二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是抗日战争时期。这是因为南阳的南边就是大别山,南阳的东侧不远就是信阳,而信阳是京汉铁路上的一个站点。国民党的游击区就设在大别山附近——准确的说是豫西南。日军自然就会扫荡该地区。另一方面,从南阳向西南进军,就可以抵达宜昌,控制住了宜昌,就直逼重庆,所以日军后来改扫荡为进攻。

“漫长”的五千年中国历史中,南阳一共就“闪耀”过两回。它是幸运的,还是不幸的呢?

问谁是谁非,论谁功谁过,你真的以为自己懂吗?

家园 看看你的小故事,想起了我的年少经历。

二十多年前,刚毕业,要转户口。从学校派出所转到单位派出所,就隔一条马路,我跑了半个月。派出所办事员理由:今天无法办理;你这个材料有些不清楚;明天再来办;材料先放着,明天再来…俺年轻啊!不懂,只好每天去派出所点个到。直到我放的材料被他们搞丢了,然后,他们就办好了。

现在?估计会有人下岗了。

家园 这种经历就怕想却又想不透彻,也怕想它干嘛

人生起码有四道坎。

初中一道坎,刚进入社会一道坎(正是我所说的小故事),人到中年一道坎(对于孩子来说,就是ta高中快毕业时父母出了大事),人到晚年还有一道坎。这四道坎,可谓步步惊心。

不想是不行的,想不通还是不行的。

在座的朋友,看看自己走过的路,看看周围你比较了解的人,是不是这四道坎?能稳稳当当走过这四道坎的人,比熊猫还要少。

其实一共五道坎,但第一道坎,你还处在婴幼童阶段,不由你,所以不提。

在第二道坎就被彻底击溃的人,很多很多,剩下的人生就是“垃圾时间”。有人还没有被完全击溃,好不容易熬到第三道坎,也会被击垮。还有人侥幸闯到了第四道坎,但几乎没有“生还”的机会。为什么N多人觉得自己的人生悲催?就是这个道理。

五道坎,五大关,关关都能要你的命。活着,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夺取
家园 如何才能从精神上夺取

精神上“夺取”基本分两种:

1. 用压力,用精神上的压力使人就范。

大致的方式是放大客观世界原有的压力,使人无时无刻存在于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中,让人们相信他们的未来,只能处在暗无天日的黑屋里。

这时,你去打开门,简单地让屋外的阳光进来。虽然客观上讲,你只是做了每个人都能做的事,但你是第一个给黑暗里的人们带来光明的人。这时你便完全有理由迎接众人的朝拜,你带来了神迹,你便是神。

2. 用希望,用希望使人就范。

希望本身就是人类一种美好的情感,这东西本身有个很奇特的地方,就是越是虚无缥缈的目标,越能激发出常人的想像。

希望本身是很有力量的,它可以激励起人们非凡的斗志。

如果你可以凝聚起一群人的希望,并将这些希望清晰地表达出来,而且进一步告诉他们应该如何做才能实现这个希望。这时,你就会有很多的信众。

当然,要如何做才能真正达成希望,其实这并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你能首先定义这个希望,你对这个希望要有解释权,最后,你要对达到这个希望的实现路径有发言权。

一但你成功地定义、解释了一个希望,并让人们信服于你指明的道路。你便成为了这个希望本身,你便成为那群人的精神图腾。

历史上在精神上“夺取”人的成功者,往往能将上述两种模式熟练地运用在不同场合、不同背景里。

要成功地从精神上“夺取”人,必定要对人性有着明晰的洞察,对世界的运行方式有着深刻的理解。

通宝推:给我打钱87405,
家园 很有意思,但你的看法也确实让我想到了波
家园 仗势欺人

造势欺人。

又拉又打。

拉一波打一波。

贩卖焦虑。

以上都是看得懂做不来的。

任何一个小有权力的都会精通上述之一。

家园 拿到了这把钥匙,一通百通

所以说年龄这个东西其实有很大的误导性,“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个说法也很大的误导性。原因就是,有的人在初中就已然废了,有的人发生在20来岁左右,有的人则是在中年,还有的人是因为某种原因一直挺到晚年,但必然会废。

关于挺到晚年才颓废,这个问题稍微多讲几句。我主要讲的对象是过去的皇帝。回顾中国历史,有N多皇帝年轻时看着还行,到晚年却变得无比昏聩,不可理喻,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皇帝的位置比较特殊,有人保着他。可是,等到他人到晚年,大家伙天天都在给他准备后事,再也不会有任何人对他说真话了——一个错了一辈子的人快死了还说什么呢?

乾隆就是典型,实际上,唐玄宗,也是这么个主。

这俩年轻的时候看起来都很有作为,实际上一早就注定了他们到了晚年必出昏招。

大清的衰败点,就是在乾隆朝的晚期,而安史之乱的爆发同样是在唐玄宗的晚年,大唐就此一蹶不振。

杜甫为啥会被饿死?运气不好,比李白晚生了十年。杜甫名满天下的时候,贺知章已然还乡了,说自己病了。

贺知章才是厉害的人呐。

一个王朝也一样,一共五关。而依我所见,没有任何一朝是善终的。所以说,不要老觉得只有自己的人生才悲催,历朝历代个个都悲催。不要老觉得自己的人生平凡无奇,宛这个地方,一共就出现过两次,其它时间完全被世人所遗忘。

能打过五关,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吃嘛嘛 香,挨枕就着,你已然胜过天下太多人了——古往今来。

活着,不容易,个体也好,集体也罢,人类也好,蚂蚁也罢。

我小时候在水库边长大。那是一个巨大的水库,抬眼望去,没有任何东西阻挡你的视线,但在远方,你只能看到水天一线。人,是很渺小的,这事,得承认。

我打小就喜欢看天,天很大,大极了,无法拥抱。后来我才知道,我看到的天,是宇宙中的极小的一块。人的精神世界无穷大,人的肉体却处处受限。如何活,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怎么来回答这个问题呢?

其实古人已然告诉我们了,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人的精神世界之所以无穷大,就是人类将一直活下去,人的肉体之所以处处受限,是因为个体终究会死。

想不通,你就会认为精神与肉体(物质)相悖——几乎所有学(西方)哲学的人,最后都疯了,想得通,你才会明白这太和谐了。

所以我才会说,钥匙只有一把,就两个字:我们。我们包含了“我”。

拿到了这把钥匙,一通百通。

再说一遍,我并没有这样的智慧,是中国人的老祖宗告诉我正确答案的。

通宝推:古城老农,贼不走空,
家园 你我也都是小有权力呀,自己是自己的领导嘛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