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女王》(2006,英国/法国) -- 普鲁托
雪莉是一个极端的反君主制者,甚至布莱尔周边的幕僚都是这个态度。
那个演讲稿撰写人就称女王为黑蝙蝠,气得布莱尔大发脾气。
虽然占国内意见的极少数。每次在议会提案都无人理睬😭。
不过以后查尔斯就不好说了。
查尔斯的大儿媳妇儿更是人精。大家嘴里夸她,心里估计很烦。
查尔斯的二儿媳就不要提了,戏精到被人从脸上就看出来,完全不是场面上混的。
2017年BBC拍了一部电视剧《国王查理三世》,以老女王过世后查尔斯登基做戏。
幸福一家人
戏里二儿媳是个黑人,长相也很粗豪连梅根的影子都没有,但是政治正确地感动了二王子,二人几乎成婚。最后关头二王子还是贪慕王室荣华,抛弃了黑人女友,算是黑色喜剧。这是故事的支线。主线是大王子媳妇巧施妙计,让查尔斯出丑后,让位给大王子,自己成为王后。本剧的绝对主角是凯特这人精。
二王子和女友
你可以找找国内有否。我觉得比好莱坞的东东更有趣。
英国的出版审查太宽松了,我都怀疑是不是就没有审查。
我记得里面有个情节,查尔斯面对媒体的王室八卦提出的对应措施是反驳——不是提前审查或事后起诉。
BBC好像一贯都和王室不对付吧,拍这种剧是完全故意恶搞。当时让我想起莎士比亚、《李尔王》,国王被所有亲属背叛以及大厅里的鬼魂出没……
有个历史过程。马克思的时期比较相对轻松。所以马克思在欧陆不好呆, 跑英国就没事。二次大战后欧洲人权的进步超过英国。英国公民的言论自由经过欧洲人权法案在英国的本地化后才有一些改进。但是如今脱欧后的英国政府已经开始撤销欧洲人权法案对英国法律的影响了。
英国政府对于媒体企业的内容审查有多个方面,不同的政府部门负责。更主要的责任由媒体自负。受众可以投诉。被惹恼的人可以提起法律名誉诉讼。不过针对媒体上有关王室内容的审查,英国是欧洲最轻的。企业会自律,不敢太过头。但是王室起诉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因为王室恨不得把自身藏在幕后,除去国家必要的典礼和仪式。
BBC的主流应该是左派社会民主党那一套,讲言论表达自由的。有保守党的议员批评此剧浪费纳税人的钱,因为BBC是依靠全体国民的许可费生存的,和政府税收一个道理。
伊丽莎白二世自加冕就誓言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王国,永不退位。
所以,袁世凯称帝,也算是把一生献给国家?
说得好像英国人民跪求王室来当这个王似的。说真的,我觉得英国人民没这么贱,非得要一个王室骑在头上。
其实女王去世,哭得最伤心的好像是某些香港人,还有国内一些自由派知识分子。
国内(含某港)也是有一群孝子贤孙哭。
人家英国人直接上街庆祝,标语就是the bitch died。
走正剧的路子,比较精致,没有戏说、恶搞。除了“伦敦烟雾”的那一集有点无聊,其他的可看性都比较强。
爱德华八世的表演让我印象深刻。落魄贵族架子不倒,可以想见年轻时风流公子哥的样。
丘吉尔有点意外,没了《至暗时刻》力挽狂澜的雄风……
看起来奈飞比起BBC多保留了点对王室的面子。
相信大英帝国会驾着七彩祥云来打救自己,女王死了,谁还记得我们啊?难道他们不知道1984年他们就被大英帝国卖掉了吗?
当女王是因为出生决定的好勿啦!
比如爱德华八世那样,就只好退位了。
话说英国人当年架起机枪,把香港人打得血流成河,什么沙田惨案,沙基惨案,好像香港人并不在乎,还人间福地呢。
王室连道德标杆都做不到,还要他们干嘛?
大多数英国人对查三出轨怎么看。但我知道不是所有英国人对此持负面看法。
据《路边社》统计数据,男人出轨99%都是身不得已。
男人不容易呀- -!
欧洲王室一直都是出轨过来的。
王室的婚姻从来都是政治婚姻。对于国王的爱情,大臣老百姓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甚至在法国,“国王的情妇”是一个官方称号,有俸禄有爵位有实权而被国王在野的情妇们争得头破血流,详情请看法国电影……预告《蓬巴杜夫人》😁😄
可以公开参加法国总统葬礼的。
我见过的法国男女道德观和中国非常不一样。不说也行。
非常法国的一位女性。这种表情我只在法国人那里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