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卢克文:日本危在旦夕! -- 伯爵08

共:💬489 🌺2581 🌵5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3
下页 末页
家园 不是麦道不行了,而是一个大飞机产业全军覆没

弄成这个鸟样,还不让反思了?

风暴一号修成了正果,首次发射一吨以上的卫星,首次一箭三星,获得1985年内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上海航天院转为做长征四号。

如果把风暴一号停了,转而与NASA合作,结果弄得一地鸡毛,中国运载火箭没有自主发展能力。。。——当然,航天系统不是航空部,不会让这样的事发生。

上海四个7字头工程,运十是唯一被人为中止的。

家园 所以就反思到了民航身上?

80年代如果NASA肯拿出个70年代水平的火箭和中国合作,让中国生产,给全套技术资料,给先进工艺,中国是不是能学到很多东西?

运十本来就是一个落后项目,终端用户看看,觉得不行不买账。后来又有机会拿到一个更先进的东西,结果也搞砸了。不仅如此,后来又给项目,再搞砸。直到今天,这个地方还是干什么砸什么,比如arj21,比如919,比如929,都是进度不断拖延,也还是要回去买西方技术设备乃至成品。这个时候回去抱怨几十年前那个不买账的客户,还继续画当年的大饼?现在看来,民航是很有先见之明呢。

上海不仅搞飞机不行,搞汽车,搞钢铁,还有那个中芯,都谈不上特别成功吧。

家园 你这当然也是反思的一种结果

不仅如此,后来又给项目,再搞砸。直到今天,这个地方还是干什么砸什么,比如arj21,比如919,比如929,都是进度不断拖延,也还是要回去买西方技术设备乃至成品。

中国民机产业搞成今天这个鸟样,上海要负最大的责任——这当然这也不失为反思的一种结果。

另外,我从不认为民航是唯一的责任方,甚至也不是最主要的责任方。

我在河里也写过,民航再怎么着也只是一个主要客户,民航局并不是国务院,更不是政治局。

当然,民航局也确实是一个没什么远见和格局的终端用户,跟航空部算是绝配。

家园 这跟low不low没啥关系

我也完全可以解释说邓小平实事求是,81年的时候还不知道要花多少钱,就想当然要发展自己的飞机,后来发现不对路,知道钱不够,那就只好砍项目了。

做工程的,这种事情太常见了,有何怪哉?

反倒是运十粉,似乎改开初期就知道以后中国会大发展,一定要买这么多大飞机,对改开的信心比邓小平还足,那时,连邓小平都只敢说是摸着石头过河啊!

家园 你在脑补小平同志想法之前,是不是该先弄清楚基本的事实?

我也完全可以解释说邓小平实事求是,81年的时候还不知道要花多少钱,就想当然要发展自己的飞机,后来发现不对路,知道钱不够,那就只好砍项目了。

小平同志让运十下马是在1980年4月8日,会见麦道公司总裁之后。

“81年的时候还不知道要花多少钱,就想当然要发展自己的飞机”,“后来发现不对路,知道钱不够”,于是小平同志就只好穿越回到1980年砍项目了。

小平同志是穿越的。

通宝推:陈王奋起,
家园 运十落后?何以见得?

如果落后,为何又说中国搞不了?如果落后,为何不搞呢?

是否落后,呵呵,这类工业就不搞啦,等着天上掉呢?

各个项目拖延的原因到底是啥?只是技术不到家吗?

家园 做工程中间有反复也很正常啊

这种事情也常见啊,做项目的时候,发现钱不够了就准备下马,钱续上了又接着干,弄着弄着,项目预算的钱花完了,最后续不上就完全停工烂尾了,这种事情,各种开发工程上,天天都会发生,有大有小,有啥好奇怪的。

真正奇怪的是,不少运十粉一方面批评邓小平搞改开不行,一方面又要求他能够预见三十年后中国每年买过千亿的大飞机,难道没人觉得矛盾吗?

要不请你回答一下:在80年的时候,你会对改开信心十足了吗?

家园 看苏联不会么,判断中国需要几千架飞机很难么?

是谁的思路奇怪啊?

工程上下马很正常,但是有需要,必须立足国内而不进行,不奇怪么?

只有邓小平改革才能带来几千架大飞机的需要量,这是谁教给你的思路的判断呢?呵呵。

家园 我从来不把小平同志当成傻子

小平同志专门访问过波音,参加过波音董事长专门为他举办的午宴,会见过访华的波音总裁,会见过访华的麦道公司总裁,波音公司盛赞小平同志不仅是“中国20世纪后期发展的总设计师,他也是中国航空工业现代化建设的设计师。”

你认为他会把觊觎中国航空市场的波音总裁和麦道总裁“乱棍打出”?

你认为他会不知道中国航空市场的前景?

或者说你认为知道中国航空市场的广阔前景对于小平同志来说是一件太困难的事,是一种奢望?是西西河友的非分之想?

你这不就是拿小平同志当傻子嘛。

相反,我一直很尊敬小平同志,我一直认为他是一位才干突出的老练的政治家,要不他也不会成为二代。

比如,运十就没有被“乱棍打出”,而是“泥牛入海”。

家园 你咋就游而不击呢?

我请教你何以能够在80年就能预见三十年后的中国需要买过千亿的大飞机,你又顾左右而言他,是不是觉得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你是不是把邓小平当傻子无所谓,关键是邓小平自己都说了要摸着石头过河,明显当年就是没有那种预期,能不能成功渡河都不知道。

或者说你认为知道中国航空市场的广阔前景对于小平同志来说是一件太困难的事,是一种奢望?是西西河友的非分之想?

至于你这个问题,我倒是能回答一下:分几个阶段吧,在8,90年代,这个确实是一个奢望,2000年之后就不算奢望,2010年之后,趋势就很明显。

说到底,你的论据,其实就是把这几个时间段混淆起来,让年轻的河友以为80,90年代的中国经济有多么发达,不搞运十太可惜。不过,这种论据,又跟你们批判邓小平搞改开相矛盾,这真是令人觉得尴尬。。。。。

家园 老兄,你能不能像上次大寨那样贴点数据

看看苏联当年的民航发展过程,用了多少国产大客机,比例有多少,最重要的是,有多少航空事故?

家园 没多少啊,呵呵呵,我得找不容易

但是,飞机数量巨大你总得知道吧,没有适航证你总得知道吧?

事故,最多的就是九十年代解体前后,这个总有感觉到吧?

或者你听说苏联飞机失事解体之前多么?

苏联衣食住行①|军民航空

根据 1985 年当时的世界最大民航企业的苏联民航“阿艾罗夫洛特”(АЭРОФЛОТ)的一份年度报表来看:

这一年苏联客运周转量已大于 1,880.4 亿客/公里,全年共送送旅客 1.13 亿人次,运货 300 万吨,并为 1.08 亿公顷面积的农田和森林喷洒了农药或播撒了种子……但总数近 40 万职工,仅凭借着1379 架大型飞机的积极运作是远远不够的,尽管苏联航空公司的从业人员数量和飞机拥有量同时夺得了世界第一。

家园 也可能是七个包子吃撑了,游不动~( ̄▽ ̄~)~
家园 一些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家园 很好,能不能帮个忙

继续挖一下,苏联这个民航公司里,用了多少进口飞机,以及多少是自己生产的飞机?

如果说,大部分是进口的,那就间接说明运十下马的合理性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