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这就可以看出天花板了吧? -- 东一剑西一剑

共:💬117 🌺934 🌵4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8
上页 下页 末页
家园 党外正部,党内副部

差不多。

家园 那是采样不公平造成的

top2只有两个,第三名公认的起码有五个,还有很多自称的。这样第三的基数就是好多倍,成材率再低也堆出来了。

家园 哈工程只有船院和房子

哈军工主体应该是南迁了,是国防科大最主要来源。一直作为军内非指挥类头把交椅,在军内院校里地位从来没有降过。特别是92年起基本仅次于国防大学,超过其他军内高校,位居第二。99年军改甚至到了副军区级。

@本嘉明

通宝推:张燕,
家园 原创

03年非典,他们落荒而逃;20年武汉,他们落荒而逃;22年上海,他们落荒而逃。你没统计一下,他们在每次落荒而逃之前,是怎么进来的?

蒋濛的背景,中学时已经离开大陆,既然和羽毛春同列,你是怎么得出他当校长是美国想要搞好中美关系的?

原创
家园 老兄犀利
家园 中国有大量用外援的企业就是华为,但是被美国恨不得马上搞死

华为在俄罗斯,以色列,欧洲都大量雇佣外国研发者,很多都是高薪,成绩也不小。

中国人恐怕是最不怕用外国人的了,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是我们的历史传统。但是也得和尚愿意来啊

无论什么领域,只要有大牛愿意来,中国都是很开放的态度。这点上,其实中国比美国更开放。中国不需要对方移民,只要能合作就行。有些是华为这种模式,有些则是给经费合作项目。

日本“TBS新闻”在2021年11月7日发布了一篇题为《为什么科学界重量级人物都流向中国?“人才流失”一词无法概括的现状》的文章。文中称日本赖以自豪的“智慧头脑”正在流向中国,日本青年学者到中国搞研究的人数也在增多。因为有个日本国宝级的光化学专家带着团队去了上海理工大学,日本对此非常介意。

在很多领域,中国与国际知名团队或者聘请或者给经费合作研发,只是中国比较低调没有大肆宣传罢了。这也很正常,因为研发大牛是要经费的,中国愿意给,人家自然就来合作了。不需要来中国常驻,研究成果拿来就行了。甚至都不需要独享,能共享我们就愿意。

管理人才其实引进不引进的完全不重要,研发能用外援就行。国际上通用的职业经理人,来中国可能还真的会水土不服,就像中国人去了海外一样。但是技术方面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家园 搞中国体系比这个还要高一些,忠诚度一定要大一些

或者说,牺牲恐怕要大一些。

我们中国虽然有华为模式,但是,全搞美国模式有没有体力呢?

甚至搞的最好的航天,到没到可以搞美国合作模式的时候呢?

还需要斟酌。

一个体系,尤其是对国外还有警惕性的体系,还是难啊。

家园 不那么好控制的。

这需要一个体系。有容乃大不容易的。大家肯定想,不容易做到。就算拉脱维亚人克留奇科夫试图挽救苏联,但是也没敢开枪挽救人民啊。唉。

安史之乱确实和安禄山的民族忠诚度有关。

家园 两边总体情况,纯个人感觉和推理

在美国的平均生活水平、生活质量要比国内的平均水平要高。要讲出人头地,阶层跃升在美华人的机会和数量要比国内要少一些。当然两边出人头地都不是很难,而是极难。这只是一概而论,具体到个人,还要具体分析。毕竟成功人士两边都有,关键是个人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环境。就算美国这边现在没有,你不能保证将来没有。

家园 如果是日本或者德国老大,世界发展会更慢

这一点基本毋庸置疑,因为美国的确维持着一个相当大的半开放格局,但是这个半开放格局美国是最大的得益方,台积电的发展仅仅是收益的一小块。如果日本或者德国主导这个局面,不会有今天的全球化,但全球发展也会变慢,中国赶上也更加容易,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只能更高。

家园 以日本德国的小心眼儿

中国再钻营,也没有全面学技术的大机遇。所以中国反而追赶得更慢。

另,唐山那件案子,我不反对你第一时间的判断,那几位女孩确实可能是在夜店打工的。

社会性强的案子,一旦被公众关注,就不可能纯按法学+公检的技术派路径走到结尾,辛普森案也好,唐山案也好,都是如此。唐山这个案子再在河里发酵,其实也会回到“风俗业从业人员的尊严和人身安全”的基本问题,这就回到当年萨苏的“饭岛爱案”了,那时候海清河晏,河里尚无法达成某种中庸的共识,搁今天还可能么?

家园 看张照片便知

点看全图

U.S. Army Engine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scientist.

2017年,美国陆军工程研发中心开年会,与会的华裔(看气质,基本都是大陆出去的)占比超乎寻常。

家园 印度真正应该参照的是中华民国

因为印度迄今为止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革命过,甚至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改革过,还活在独立前。

家园 技术发展的本源是内生,而非外生

美帝代英的本质,不是美帝吹嘘的所谓制度优势,而是美帝拥有比区区英伦三岛更大的市场和疆域,而更大的市场,决定了,美帝拥有更强烈的动力,去寻找更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更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带来的后果,就是工业对带英反超。

德日确实实现了对带英工业的反超,因为他们的市场确实超过只算英伦三岛人籍的带英,比他们更早工业化的法国,也被反超,这是符合历史规律的。

二十世纪后半叶,世界主旋律是美苏争霸,恰巧发生在工业人口最多的美苏两霸,这是必然,很多人强调,美苏德日在对英法的反超中,存在所谓的抄袭现象,这在初期是存在的,但到了后期,后发国拥有先发国更先进的技术,更先进的制度时,还祥林嫂一般,复读抄袭,就是一叶障目了。

典型的就是福特流水线,诞生在亿级工业人口的美帝,不是在工业先驱的带英,就是必然。因为先发的带英,他只需要提供千万用户级别的产品,就足够了,流水线这种亿级配套的方式,不需要,一战前的带英,贵族仆人比产线工人还多。

风水轮流转,当中国这个十亿级别的工业大国登上舞台的时候,美帝的那点儿经验和管理方式,已经不够了。而且中国还得担负起,为数十亿第三世界人民,提供工业品的重任,几十亿对三亿,这么大的数量差距,足以引发质变了。

家园 楼主的名字真是内心的真实反映

东一剑插国内,西一剑插国外。引得两边打群架,楼主在一边看热闹。一边看着热闹心里笑哈哈,一边假惺惺地说,引起争论不是他的本意。呸!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8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