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清明 -- 戒定慧

共:💬68 🌺446 🌵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清明

算算18个月没回老家,不孝呀!

长辈们一个个离去,辛苦一辈子最后埋在自己忙碌过的土地上,生命如此轮回,人生意义何在?

一夜狂风暴雨后的天明,雨停了。3/31观音菩萨诞辰日,一早起来和母亲去给父亲填坟。

入土3年6个月后,父亲的坟丘已上草。给父亲坟填土后,敬香烧纸鸣炮磕头。母亲在旁片说:“老头子,儿子回来看你了”,我心头一酸。小时候这个季节总是父亲带着我,提个袋子走在湿漉漉的田埂上给祖先们上坟,如今轮到我给父亲扫墓。“你说你爸爸晓不晓得你回来了?”母亲问我;“老娘,爸爸肯定晓得的,他在天上会保佑姐全家和我们的”。

父亲东北方向200米是爷爷的坟,1998年去世的爷爷已经走了24年,再往我的下一代,估计就没人再给他扫墓了。

爷爷坟墓北面10米左右是去年去世大伯的坟墓,新坟很小,两根哭丧棒还插在坟前。

也不知道他们父子三人在九泉之下会聊些什么?

祭奠三位长辈后在祖坟周围转了转,曾经在外面工作的乡亲去世后,叶落都归根了。有曾经县武装部部长的坟、湖北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的坟、在武钢工作过的工人.....

坟前墓碑折射逝者生前和后人的情形。高大宏伟的墓碑一定是后人过得不错,只有一块墓碑没有拱的后人一般或者干脆就是绝后。墓碑上刻着后代的名字包括儿媳孙女,也不重男轻女了。

爷爷的墓碑上刻着前妻的名字,大伯生前说要除名,岁月不居,时节入流,这次她的名字已经剥落在时间尘埃中,完全看不清了。器时间一切皆因缘,放下了,缘份也就尽了。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露水打湿标山纸,识破不值半文钱。真的是这样么?扫墓填坟寄托着后人的哀思,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只有埋有亲人的地方才是故乡。

通宝推:老惰,purplue,方恨少,陈王奋起,田昭明,PCB,踢细胞,西安笨老虎,为什么不可以,柴门夜归,empire2007,大眼,方平,菜根谭,迷途笨狼,伊粟,伊粟,瓷航惊涛,冻雨,外俗内正,不如安静,不远攸高,起于青萍之末,qq97,
家园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有三年的清明没有回老家给父母上坟了,故乡估计最终也回不去了。。。

家园 我今年清明没回

自出生第一次没去扫墓。

我们农村,已经分堂了,小时候总太公几个墓全姓一起去,然后各自堂口。二十年前,堂口内部也分支了,以我曾祖那一代分开各自拜祭。我们家穷,所以我辈分高,现有同姓中其实已经是高祖辈了。

我父辈很多人已经叶落不归根了,也许看淡了,也许不想归来当孤魂,也许没能力归。城里人,很多也就只知道祖上哪来,但回过祖地的人不多。到了我这个年纪,一睡不起的机率已经大起来了。我是没想着归的了。我们这一代还是把拜祭先人当成执念。如果我归了,女儿也许还会回去,再下一代,应该不会回的了。所以,其实归与不归,没所谓的。

无论子女,城里人香火都是会断的。人走了,红颜已是过往,人生皆成云烟。肉身成灰死一次,痕迹消亡于天地再死一次。二次之后,了无痕。

人生大约就是这样的了。记得的恩记得的情,尽量去记吧。

通宝推:袁大头,起于青萍之末,
家园 回不去的了。

沧海桑田物是人非。故乡其实是情,不是物。彼处已经没了情,如何能回。

通宝推:潜望镜,
家园 父母归葬地对我是故乡,对他们都是异乡。。。

他们都是家族里第一代离乡千里进城的人,他们的埋骨地对他们就是异乡,对我而言算是故乡吧。现在不仅他们走了,连兄弟也没了,今年留在家里给亲人扫墓的只有一个弟媳妇。下一代不仅人丁稀疏还流散四方。我辈活着应该还会回去看看,但最终也是要埋骨异乡的。

通宝推:潜望镜,
家园 这个不能回家是个问题

现在外面攻击咱们也是喜欢强调这点。

这块可能确实需要解决,一有风吹草动就不让回家过年,实在是不舒服啊。

家园 两害相权取其轻,疫情防不住,只能人员流动缓行
家园 程序要到位,不要怕麻烦

不要怕没自由。

家园 我们说的,其实跟疫情无关。

清零状态下,其实国内到处走没问题。20年清明最迟5月份直到今年春节,我是没压力的,我看很多人也是没压力全国走。出国当然相对麻烦点,本身出国一向都麻烦点就是了,但身边有人进进出出的也是没问题的,无非代价成本。

很实在的话是,这些清明节,全国都被坑了。

家园 是的,跟疫情无关
家园 看了你的文字

眼角一算。我祖父和父亲去世的日子差不多,不同的是家父是家中长子。今年没有回家扫墓,心中也甚是不安,不知叔叔们去坟上时是否也给父亲烧一些纸钱。唯期盼疫情早日结束,回去祭拜一番。

家园 我反而喜欢这一点,回家过年是个莫名其妙的执念

在毛时代哪有什么回家过年的要求?知青许多年不见父母很正常。

再往前,邓也从来不回老家。哪怕国民党大员,也没听说一过年就往老家钻的。

八十年代的上海,过年也就是小家庭自己过,跟平时没区别。大团圆(成年兄弟姐妹)要隔几年才能召集一次。

这明明是九十年代农民工大量进城以后,才盛行起来的农村习俗,而且也没看出先进在哪里。

其实现在进城的年轻人,上大学也好打工也好,根本不想回家过年的大有人在。回家的很多是道德压力,什么不孝之类的指责。说白了,这就是个封建礼教。

病毒可以给我们借口,堂而皇之不回家,多好啊。这一点我支持邓,几十年坚决不回老家。

家园 邓不回老家据说原因比较复杂

封建大家庭,关系一团乱麻。

不过我同意,打破封建枷锁这个角度。回家看望父母应该,但是都集中在过年,真不一定。过年,其实陪不了多少父母,七大姑八大姨都要走一遍,也就路上陪陪父母。

家园 我记得以前一个海外河友说的

所谓子女,关系好坏,就是自己老了打电话多少而已。当时觉得海外人际关系凉薄。看着自己孩子长大,才发现这是真的。不是海外问题,就是工业化以后,确实没啥羁绊了。我也没啥封建权力给他继承,可不就是个这么。我们这代,那些县委书记,XX局长的公子们都留在家乡,不仅不出县,很多都不出系统,爹妈公安的还在公安,爹妈在教育的还在教育。我妈老唠叨人家学习不好,你看在老家过得也挺好,抱怨我背井离乡一年回不来几次。我忍着没说,那是人家,我学习好在老家也过不上人家的生活。我表弟倒是在家乡,也是托亲戚关系找的工作,一个月一千多,奔四十的大老爷们,正规省属本科大学生。不得不靠第二职业维生。我在老家比他强不到哪里去。

通宝推:八段锦,燕人,
家园 关于子女,俺一个朋友是这么说的。

她儿子藤校医学院毕业,每年花费他们8万米刀。现在专科医生住院医基本完成(专科医生5年住院医)。

关于与儿子的关系,她这样说:孩子忙,我们不能添麻烦。如果哪天他说想我了,我就去扭腰在他宿舍附件找个酒店住下来,他想我就来看看我,不想我我俩就自己玩。等哪天他烦我了,我麻溜地滚回家😂。

关于子女,她认为:儿女对父母没有责任,儿女的责任在于他们自己的后代。对此,我深表认同,并且一直这么教育孩子们。

我脚的,如果做父母的想的是如何不打扰成年子女、不给成年子女添麻烦,并且能在子女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那么做儿女的应该是打心眼里爱父母的,比用亲情绑架的爱要真是的多。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