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我国必须考虑现实可行的新冠清零退出政策 -- 笑看风雨

共:💬293 🌺1731 🌵17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家园 孩子小时候得肺炎

做父母的哪敢睡觉,不停的监测体温,体温过高就得往孩子嘴里滴退烧药。得普通流感肯定不会这么费心。

家园 如果平息那这篇文章里面说的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xODI3NzY1Mg==&mid=2247489995&idx=1&sn=4b968ea12daad433d268cf5cff9a8265&chksm=c1b282b0f6c50ba6b980172a21df5b995fd2f10219c68d37cd646ade3b2fa38e5e52ec9b7d30&scene=21#wechat_redirect

----------------------------------------

文章里面总结如下。如果奥密克戎和流感差不多,那么是什么造成了英国的体系的过载?

总结总结就是,根据英国独立智库Nuffield Trust的NHS月度表现评估报告(12月-1月版),

NHS在Omicron的冲击下,虽然勉强没崩,

但却创下了种种奇葩记录,包括但不限于:

择期治疗排队人数创下历史新高,达到607万人;

择期住院治疗等待超过一年的人数约31万,规模约为疫情前的两百倍;

择期住院治疗等待超过两年的人数也有约两万;

急诊病床的等待时间也创下新高。一共1.6万人从被救护车运到医院开始到实际住院的等候时间超过12小时,比上个月增长了28%;

有三分之一GP紧急转诊的癌症患者,接受首次癌症治疗的等待时间超过两个月。

通宝推:心有戚戚,
家园 放开条件远未成熟

1.感染性太高了,速度太快了。就算你说的重症率千分之一,和流感差不多,但流感可没有这么高的传染性,每年流感比例很小。而完全放开,新冠一年内平均让14亿人都得一遍,重症140万,30-50%的轻症休息1-2周,去一次医院。这个代价太大了,接受不了。

举个例子,个别人上班迟到,小事情,如果所有人都迟到就是大事情了。新冠与流感比较,不止看比例,还要看数量。

2.从O开始,毒性在降低,但能确定以后所有的版本都毒性低吗?一年三个主要变种,三年九个,多大可能出来一个毒性高的呢?5%重症率,就死麻了。谁敢打包票呢?

3.后遗症不知道。

4.动态清零影响经济,放开就不影响了吗?到处都是感染者,你会去看电影,去人多的地方吗?年轻人不怕死,不怕感染年老的父母吗?放开了,大多数人也不会出去浪,只有清零了,才能出去浪。

总之,条件不成熟,现在代价还能承受,先看看再说。其实这波比较严重,深圳上海都是香港害得,加上上海自己作的,本不至于如此。

通宝推:大神盘古,心有戚戚,
家园 事实就在眼前,但是不愿意相信

一个政策出台后,如果没有大领导背书,是不可能靠下属来改变的,这就是事实。

家园 坚持封控,二十年不动摇

就是说,先做好这个思想准备,坚持封控二十年再说。你要说一百年,那是极左,但是预计二十年,还是合适的。

二十年内大概率要打仗,大家先把计划经济熟悉起来,免得临时抱佛脚。

通宝推:达雅,
家园 史老柒根本不是业内人士,对药物研发与临床懂得太少

史老柒根本不是业内人士。

他大学学的化学,然后在公安系统工作,对药物研发与临床懂得太少。

二韦的靶点是病毒的3CL蛋白酶,对人体的蛋白酶理论上是没作用的,但理论是理论,实际是实际,毕意靶向这块全世界的研究其实也就那样。所以二韦可能对人体的有些酶会有交叉作用,副作用多少还是有点的

这一段是纯粹的胡扯。

对于这个药的分子机理和靶点,早就已经阐述的很清楚了。

辉瑞新冠口服抗病毒药物PAXLOVID(PF-07321332+Ritonavir)的II/III期临床中期试验结果公布,患者的住院或死亡风险降低了89%。

PF-07321332是新冠病毒的3CL蛋白酶(也叫主蛋白酶,M pro)抑制剂,之前日本盐野义和北海道大学共同研发的S-217622是同类药物。

关于3CL蛋白酶的基础知识,我直接复制我之前写的内容。

**************

GC376是3CL蛋白酶抑制剂,GS441524是RNA转录抑制剂。在谈论它俩的作用原理和药效区别之前,先说一点关于病毒的基础知识。

如咱们前面说的,FIPV(猫传腹病毒)是一种冠状病毒,而冠状病毒是单链RNA病毒,病毒本身并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和RNA组成,它的复制必须在宿主细胞中完成。

想要生产,得有材料。在冠状病毒的复制过程中,RNA先会编码出一个大的多聚前体蛋白,然后这个蛋白水解产生功能蛋白,而在水解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3CL蛋白酶。在复制过程中,另外一个重要的酶是RNA聚合酶。

376就是抑制3CL蛋白酶,441则是RNA聚合酶的竞争性底物,两者都可以终止冠状病毒的复制。

辉瑞称其新冠口服药使高危患者住院、死亡风险直降 89%,前景如何?对疫情走势可能造成哪些影响? - 庄有猫的回答 - 知乎

而且辉瑞3期临床都做了:

12月14日,辉瑞宣布Paxlovid三期试验最终结果:一共有2246名未接种新冠疫苗的高危成人受试者。发病5天以内服药,与安慰剂组相比,住院/死亡风险减少88%,病毒载量下降约10倍。对65岁以上老年人,住院/死亡风险降低94%。同时,该药安全性良好,治疗组比安慰剂组不良反应率略低。

CCTV - 全国首批进口新冠口服药效果如何?优势何在?价格贵吗?

临床效果显著。

家园 你说的这些现象恰恰明显说明了美国经济火热。没意识到吗?

我的天,还活在自己的幻想里。

集装箱价格上涨,美国码头货物堆积,工人不足,芯片不足导致汽车停产,美国印钱发钱,这个都是假的?美国制造业热火朝天?你说是就是?

还“我说是就是”,没看到我一直列举的各种数字和图表吗?

而且你不觉得你自己说的这几个现象正好说明了美国经济很火热吗?

“工人不足”,正好说明美国经济热火朝天。如果美国经济一片萧条,那应该到处都是找不到工作的工人,而不是工人不足。我在前文已经说了,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降至近53年新低。

“集装箱价格上涨”,正说明需求旺盛,否则价格为啥上涨?

呵呵。美国自认21年通涨7.8,我都懒得去找20年美国通涨是多少。你文罗21年相对19年增长8.1%,说白了就同比价格之下,美国的GDP相对于2019年是负增长,是下降。

我发现你根本不懂你自己说的是什么。错误百出。

7.8%是2022年2月的年化通货膨胀率。2021年整体的通货膨胀率是5%,2020年整体是1.5%左右。

点看全图

United States - Inflation CPI

1.081/(1.05*1.015) = 1.014,也就是扣除通货膨胀之后,2021年美国制造业GDP相对疫情前的2019年,增长了1.4%。你所说的"美国制造业2021相对2019年下降",是不存在的。

老哥,醒醒!自己来美国走走看看,到处都在招工,“Now Hiring”的标牌随处可见,很多职位几个月都招不到人。对比国内到处歇业关店,手停口停,差距太大。

家园 扣除通膨,2021美国制造业GDP相对2019增长1.4%

7.8%是2022年2月的年化通货膨胀率。2021年整体的通货膨胀率是5%,2020年整体是1.5%左右。

1.081/(1.05*1.015) = 1.014,也就是扣除通货膨胀之后,2021年美国制造业GDP相对疫情前的2019年,增长了1.4%。"美国制造业2021相对2019年下降",是不存在的。

具体我已经在这个帖子中回复了:

你说的这些现象恰恰明显说明了美国经济火热。没意识到吗?

家园 又扣帽子,就是做不出客观的分析。你的分析误差很大

就按照你这个比例放大下,一天要被感染220万,死4200人...

这个数字按照你自己的数字和说法,就是说中国即使被如同英国那样,被疫情多次冲刷之后,大批老弱病残已经应死尽死,疫情平息之后也要这么严重,对吗?

首先,英国老龄化比我国程度深50%左右:

从年龄构成来看,2019年英国0-14岁人口占比17.70%,15-64岁人口占比63.80%,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8.51%

2010-2019年英国人口数量及人口性别、年龄、城乡结构分析

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35280人,占13.50%。

国家统计局 -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五号)

其次,我已经说过了:

早期英国疫情以毒性强烈的原始毒株和Delta为主,疫苗普及率当时也比较低,自然死亡率高。

至于英国现在面对Omicron的死亡率:3月29日7天平均数据,是210人。

英国的疫情基本已经平息了

这正是我在主帖中说的:

我国之前两年的清零与封锁,是值得的,是正确的。这些措施的目的,就是给疫苗普及、特效药开发、防疫机制的建立争取时间,同时也等待一种像Omicron变种这样高传播性、低致病性的变种替代(相对)低传播性、高致病性的原始毒株及Delta毒株。

我国必须考虑现实可行的新冠清零退出政策

而且,每天感染220万有啥可怕?上海每天的感染数据95%左右都是无症状感染者,也就是这220万里面里面也就11万有咳嗽等症状,剩下的人都根本不知道自己得了新冠。

至于“死4200人”,英国的统计是只要死亡时新冠测试为阳性,就算进去,所以很多人死因实际根本不是新冠。

实际的重症率是多少?

2022年3月12日,全国累计无症状感染者5076人,确诊病例5461例,合计10537个感染者。重症6例。

这个是我国的数据,重症率万分之6。220万感染者就是1320个重症病人。我们保险一点,再乘个5的系数,也就是6600个重症病人。

报道引据第一财经,11月2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CBioPC2020 中国生物制品年会”上表示,重症新冠肺炎死亡率非常高,全国范围内的统计显示,重症新冠患者死亡率为1.4-4.5%,武汉地区的危重症新冠患者死亡率约40%。

凤凰网 - 武汉地区的危重症新冠患者死亡率约40%

注意危重症和重症是两个概念。重症新冠患者死亡率为1.4-4.5%,而且这是早期,治疗手段上在摸索中,且毒株毒性很强。平均大概3%,我们料敌从严,给它乘以3.3算到10%,那么6600个重症病人就是660人死亡。

--

如果你觉得因为这600多人我们必须封城,我尊重这一意见。那按此逻辑,我国应当禁止烟草: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吸烟人数超3亿,每年因吸烟死亡人数超100万,控烟形势十分严峻。

新华网 - 我国烟民超3亿 每年超百万人失去生命

这每天死亡3000多人,还没计算上二手烟的损害。在室内吸烟,旁边的人也受害。

英国的疫情基本已经平息了

并且流感也应该动态清零,因为就像我前帖中说明的,Omicron新冠在目前的疫苗和治疗条件下,死亡率低于千分之一(可能是远低于),并不比流感更致命。

反之,如果你觉得我国不应禁烟,而且也不对流感动态清零,那么我们,就不应该对新冠动态清零,而是应该等时机成熟逐渐放开。

我已经在主帖中说过了:

我国之前两年的清零与封锁,是值得的,是正确的。这些措施的目的,就是给疫苗普及、特效药开发、防疫机制的建立争取时间,同时也等待一种像Omicron变种这样高传播性、低致病性的变种替代(相对)低传播性、高致病性的原始毒株及Delta毒株。如果认为现在放开的时机还不成熟,可以,但要尽快提高疫苗覆盖,准备好特效药,做好我前述的建议,等到合适的时候放开。这样开放之后,能够与病毒共存的同时,尽量避免医疗挤兑,尽量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损失。

清零和封锁本身不是目的,尽量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损失才是目的。

我国必须考虑现实可行的新冠清零退出政策

通宝推:老乐,燕人,
家园 举双手赞成,按这个逻辑,我国应该立刻把烟草禁了

我们是在保障每一个人的生命状况下

举双手赞成,按这个逻辑,我国应该立刻把烟草禁了。据新华网报道,我国每年因吸烟死亡人数超过100万: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吸烟人数超3亿,每年因吸烟死亡人数超100万,控烟形势十分严峻。

新华网 - 我国烟民超3亿 每年超百万人失去生命

这每天也死3000多人了,还没计算上二手烟的损害。在室内吸烟,旁边的人也受害。

怎么国家不拿出对抗疫情哪怕十分之一的努力,把烟禁了呢?

家园 很多人不知道世界是怎么运行的

很多人不知道世界是怎么运行的,以为生产是可以不到现场的,隔离对经济没有影响,不知道1918年流感至今流传。

明明Omicron新冠死亡率在当前的疫苗与医疗支持下已降到流感水平,也不管,还要动态清零。

清零到什么时候?说现在不能放开,可以,那么为最终与病毒共存现在在做哪些积极准备?满足什么内部和外部条件可以放开?

非要动态清零,那好,参考1918年流感至今仍在流传,封个100年?

美国明明经济热火朝天,非说一片萧条。

赞一个。

家园 你太搞笑了,又玩东拉西扯、转进。你愿意为自由而抛却生命,

可以啊,那是你的事儿,你尽可以去干,就像吸烟一样。

你不要胡搅蛮缠,室内吸烟早就禁了,你不知道吗?不知道就不用胡嘞嘞国内的事情,知道的话你就是故意歪曲。

另外,最重要的是,瘟疫是公共事件,而吸烟与否是个人选择,你故意躲闪腾挪、东拉西扯到个人选择上去,就是你们一贯的诡辩技巧,别跟我玩这一套。

不过,我得承认,你是个中好手,但诡辩是非常low的事情。

家园 就你知道世界运行的方式?你要知道世界运行的方式的话,

给大家摆摆你的成果,来证明你确实是知道世界运行的方式。

它搞它的热火朝天,我们搞我们的优化清零。反正我们不会把自己的父母、祖辈无端送走,不会让年轻人白白送命,你喜欢你呆在你喜欢的地方好了,何必鼓吹我们不需要的方式呢。

不就是耽误你回国休假了吗?中国这么不识抬举的地方,不值得你这么污蔑就仅仅是为了个人的回国吧。

谁告诉你要清零100年,这是你诡辩的技巧,不是我们的想法,也不是事实。

我们不过是从尊重生命、遵从科学的角度去处理瘟疫,而不是枉顾生命的骤然消失、不愿意看到千万人忍受失去亲人且不得告别的痛苦、不愿意学那些把教条当科学的旻猪神油们而已,何劳您如此大的热情、如此多的精力来教我们中国人做事、去强求我们中国人去学把生命当儿戏的西方人学习呢。

不要不服气,我告诉你什么叫科学。虽然河里已经早就有人证明过了西方人对待瘟疫的所谓科学是多么的不科学。科学的基本态度就是对待未知的事物不要生搬硬套,要好时间、精力去踏实、认真的研究清楚,之后才是比较优化的行动。而一开始就号称新冠是流感就是彻头彻尾的伪科学。

新冠至今不过两个年头,疫苗的副作用极为明显,疫苗的作用饱受争议,特效药遥遥无期,新的变异完全不可知,你却号称新冠是流感,真不明白你想干什么。

这回你总该明白什么是科学的态度了吧。

至于你诡辩的100年,不过是诡辩技巧。为什么流感人们现在可以坦然待之,而中国政府选择谨慎对待新冠呢。个中差异,你应该还是不明白,如果你要诚心请教,我可以教你。

通宝推:没选择,
家园 我非常赞同老七的观点。

迟早会有一种病毒。

传播力极强,死亡率极高,在原理上,绝对不可能有,有意义的特效药。

就看那个疯子,把它放出来了。

家园 抽烟又不传染,你的类比总得有逻辑吧

新冠病毒的传播是指数级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